杨绍骏
(西昌学院,四川 西昌 615000)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川滇交汇处是四川省南部的地级市,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首府西昌市正处于成都和昆明连线的中点,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云南和东南亚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享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之誉。彝族非遗手工艺是凉山彝族历史最悠久的传统文化,目前凉山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超过20项,其中包含了凉山彝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凉山彝族刺绣、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彝族银饰、彝族服饰等与手工艺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非遗手工艺同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中华民族传统工艺和民族文化中也具有很鲜明的特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基地的建成以西昌学院的教学资源为支撑有利于传承和发展彝族非遗手工艺文化。
西昌学院作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内唯一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艺术学院一直以尊重彝族传统、弘扬和发展彝族传统文化为准则,充分利用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的文化特色办好教学,从高校视角介入,促进彝族非遗手工艺传承创新发展。基地建设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山彝族漆艺髹饰技艺”“凉山彝族服饰技艺”“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和“凉山彝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传承创新为主要工作内容。
传统手工艺产品也可以作为一个城镇的产业支柱之一,但传统的彝族非遗手工艺品已不能满足今天人民的物质和审美需求。基地建设能有效地赋予彝族非遗手工艺的新的活力,为彝族非遗手工艺文创产业设计和研究更多元化的产品,从而成为凉山旅游的“新名片”。
该基地的建成为我校学生、彝族匠人等人群提供了一个拥有良好师资和条件的学习场所,以“艺术工作坊”的教学形式营造“平等、竞争、主动、有目的”的学习氛围,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善、更新。同时以基地为主体在承担多项社会服务任务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将学习到的技能运用于实践的机会。力求将以当代的教育教学对传统彝族漆器手工艺人才进行创新再改造,助推彝族漆艺产业发展。该基地的设立形成了彝族传统非遗手工技艺学术研究、技艺传承、创新发展、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传播交流的重要场域,也为国家乡村振兴一线事业出力献策。
西昌学院致力于打造西昌学院彝族非遗手工艺文化传承基地,以艺术学院为主结合学校已完成建设的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和四川彝族语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团队。三支团队共同承担工作坊教学任务,学校每年为教育教学提供资金和场地,支持其课程教学和艺术实践。
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和四川彝族语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团队提供学术支撑。彝族文化研究中心是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彝族语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团队在彝族母语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等方面全国领先。两个团队与彝族非遗手工艺传承基地团队相互交融,相互支持,产生了1+1+1大于3的效果。
2.2.1 设立工作坊集群提供建设保障
艺术学院目前拥有12 000余平米的艺术大楼,各类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学院于2018年成立凉山彝族漆艺创意设计实训工作坊和凉山彝族服饰、刺绣、毛毡传承创新工作坊、彝族造型工作坊、彝族传统民居营造工作坊形成工作室集群共同承担特色工作坊课程和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项目。
2.2.2 配合承担工作坊课程
彝族非遗手工艺授课工作坊集群与彝族非遗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研究团队交叉配合,以“艺术工作坊”的教学形式承担学院专业地方特色课程“彝族民居营造技艺考察”“彝族漆艺创意实训”“彝族服饰创意实训”“彝族刺绣实训”“彝族视觉元素考察”的教学工作。以上课程均设置于视觉传达专业第7、8学期,作为视觉传达专业课程的特色补充。特色课程的开设能让视觉传达的同学在掌握视觉传达设计技能的同时掌握多种媒介以及非遗文化,对同学们的设计思维进行多方面拓宽,对同学们的主动学习、创新创造力进行培养。
2.2.3 打造专业工作坊师资团体
基地现有专职教师18人,兼职导师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9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人,中级职称7人。师资结构合理,任课教师皆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能够完成基地课程教学任务。
2.2.4 对外交流与提升
西昌学院彝族非遗手工艺文化传承基地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云南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广州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美术馆、成都市美术馆、成都画院等科研、学术机构保持着长期合作交流关系,相关交流和研讨能够辐射和带动彝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彝族非遗手工艺文化传承基地教师积极申报各类基金项目,以立项各类研究项目和国家基金为契机,抓紧夯实彝族非遗手工艺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同时相关彝族非遗手工艺文化理论的提出,丰富了彝族非遗手工艺理论体系,从彝族手非遗工艺本体上建立理论支持。基地先后已承担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2项,承担四川艺术基金项目一项、彝族文化研究中心课题3项、校级教改课题5项,与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举办研讨会一场,服务凉山横向课题两项。利用课题实施和研究的机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前往凉山调研、交流,丰富基地建设经验交换方式,为基地建设添砖加瓦。
同时,学生积极参与实践项目,将所学技能在实践中锤炼和提升。基地学生完成相关课程学习,在熟练和掌握相关技能后,进行设计形成作品,积极参与多项教育部A类学科竞赛并获奖。其中在第九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教育部A类学科竞赛)—D模块中学生获国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第七届“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教育部A类学科竞赛)中学生获国赛二等奖1项。在第15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教育部A类学科竞赛)四川(西藏)赛区中共获省级一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8项,省级三等奖19项,省级优秀奖28项。学生们以优异的竞赛成绩,回馈基地建设。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昌学院长期围绕“凉山彝族漆艺髹饰技艺”“凉山彝族服饰技艺”“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和“凉山彝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项目成立相应工作坊支撑建设文化传承基地,将传统手工艺融入本科和非遗艺术人才人群的培训和教学,形成了“立足非遗、融入课堂、服务社会”的教学创新模式。基地成立以来,校内外专家已先后完成500余人的培训和教育,在培训中从技艺入手找到学生们的兴趣点,从技艺的学习中逐步学习彝族非遗手工艺文化,形成在高校中传承发展的新途径。
基地始终坚持“学术研究引领彝族非遗手艺文化传承创新,技艺传承推动文化传播”的思路,将基地内教师进行分组,以小分队的形式逐个对基地关注的凉山彝族漆艺髹饰技艺”“凉山彝族服饰技艺”“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和“凉山彝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等手工艺技艺进行分析和研究。从田野考察、文献搜集、器物整理、传承人调研等方式,梳理出相关技艺发展的劣势原因,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和课程实践,以学术研究的形式扎实寻找其传承和发展问题的解决之道。同时在研究中形成方法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丰富彝族非遗手工艺传承和发展的理论谱系。
在基地建设中,除了对于理论研究的关注,也同样重视技艺传承、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邀请相关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到基地进行授课,将传承人手中熟练的独门技艺进行讲授,同学们在课堂上既领略了国家级非遗手工技艺的风采,同时掌握了相应的技能,潜移默化的完成了彝族非遗手工艺文化的传播。同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现代设计的内容,以现代设计的角度进行彝族非遗手工艺产品设计,设计出了一系列拥有现代设计感的产品,希望这些产品的出现能够给与彝族匠人以思维的启发。力求在基地建设的同时在学术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合作交流等方面形成有机互动和相互支撑。
基地2019年承担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资助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凉山彝族漆艺创意设计人才培养”“凉山彝族服饰手艺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相关教学及研究,目前已完成结项工作,项目设计作品如图1所示;2020年基地教师承担四川艺术基金青年人才创作项目漆画《峨眉晨曦》创作项目,目前已结题;2022年基地出版了《漆彩凉山——凉山彝族漆艺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成果集萃》和《彝裳之梦——凉山彝族服饰手艺传承创新人才培养成果集萃》两本学术著作;基地教师还在2021-2023年间承担彝族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彝族皮胎漆器产业化研究”“交融与互鉴视域下的凉山彝族建筑营造艺术研究”“非遗活态传承的彝族文创品牌构建与发展研究”,目前三个项目正在研究过程中;同时基地师生积极参与服务地方项目,2022年承担服务地方项目,西昌市高铁西站站内文化氛围营造彝族文化漆画项目,已完成漆画项目验收,为西昌西高铁站站打造了一道靓丽风景线。
图1 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设计成果图片(杨绍骏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但真正优秀的文化还需要研究者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彝族非遗手工艺文化进行梳理研究、创新发展并以有效方式培养艺术创新人才正是西昌学院彝族非遗手工艺传承基地要承担的使命。基地一直坚持以个性化发展,创新、创造能力培养为核心,创新构建新型“艺术工作坊”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育人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和个性化发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创造潜能与自主学习动力。同时落实人才培养的理念、突出“艺术工作坊”特色人才培养,实现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配套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未来,西昌学院彝族非遗手工艺传承基地的建设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完善,还需要更多专家学者和传承基地的老师们一起努力奋斗。基地也将在今后的建设工作中将继续关注彝族非遗手工艺的传承发展问题。以新的艺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原有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让基地内各工作坊充分承担课程教学,提供组织、政策保障;在新兴“工作坊”方式的育人模式中植入解决问题思维与行业、产业接轨,建立“工作坊”导师制,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同时在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上,将持续举办相关活动以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形成积极的彝族非遗手工艺文化宣传氛围,在创新发展的同时以高校为基地持续向各种人群输出彝族非遗手工艺文化,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