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 阳
资产证券化在商业银行的运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资产证券化在优化信贷资源配置、缓解流动性压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这从另一面也能够帮助银行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而在银行信贷扩张和缓解流动性压力的双重动机下,信贷资产证券化将逐渐成为常态特征。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将原本缺乏流动性的银行信贷资产转换为易于流动的有价证券的过程。实施此工具有助于银行实现信贷资产的流动性目标,从而有利于推进信贷扩张并缓解流动性压力。
2005年,中国开始试点资产证券化业务,尽管由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和对资产证券化的存疑态度导致中国在一段时间内暂停了该业务,但随着审批制被业务备案制所取代以及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登记工作流程的通知,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已经迅速发展。这标志着中国资产证券化业务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
近十年间信贷资产证券化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12年到2021年间,发行项目1150余个,发行规模为52922.47亿元,其中信贷ABS占ABS总发行市场规模的38.21%,且国内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规模在2021年占到了债券市场总发行规模的10%左右,发展势头良好。其中,作为零售类最主要的产品,个人住房贷款资产长期充足,未来尚有发展空间,或可进一步打通贷款利率传导机制,并纳入货币政策调控手段。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对ABS融资途径的依赖度逐渐上升,同时,新消费金融公司逐步获批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因此车贷ABS及消费贷ABS的发行规模也有望上升。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推动资产证券化方面具有积极性。2018年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个人汽车抵押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零售类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逐渐成为市场的后起之秀,企业信贷ABS发行规模继续下降。零售类贷款证券化产品逐步取代企业信贷ABS成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主流产品,符合国外主流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特点。然而,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比率相对较低,这反映出国内商业银行在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方面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本研究旨在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选取了27家商业银行的相关指标作为样本数据,并参考以往文献,建立了相应的面板回归模型。在回归分析中,选择了证券化频率和证券化程度作为解释变量,以研究它们对商业银行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影响。为了对数据进行处理,本文采用了stata17作为计量软件。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提供有关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实证证据,以帮助理解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样本选取
本研究在考虑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业务情况和相关指标的可得性的基础上,对21家商业银行进行了筛选。本文选取2013年至2019年间的年度数据,并建立了面板数据以进行相关分析。在实证部分中,我们整理了choice数据库和银行相关报告中的数据,并通过公式计算得出了部分比例数据。
(2)指标选取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商业银行的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选取了相关指标进行分析。解释变量方面选用资产证券化规模去更好地衡量反映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程度,控制变量方面则选取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利息收入占比以及不良贷款率。为了直观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本文的被解释变量选取了商业银行净资产收益率。解释变量选取资产证券化规模。经过相关性分析,这些变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以提高实验的严谨性。
本文运用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被解释变量为ROEit,代表第i家商业银行在t期的净资产收益率,用来表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解释变量为MABSit,代表第i家商业银行在t时期的资产证券化规模。LGAit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在实验中取对数化处理。CARit代表第i家商业银行t期的资本充足率,IRit代表第i家商业银行t期的利息收入占比,NPLRit代表第i家商业银行t期的不良贷款率。
注:括号内为t检验统计量,***表示p<0.01,**表示p<0.05,*表示p<0.1
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对于其盈利能力并非有利。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资本证券化市场尚不成熟,规模也较弱,且二级市场不发达,投资人单一,这些都会影响商业银行开展产品的进程。而资产证券化所需要的许多部门参与,包括金融监管、审计和法律等方面,而这些参与方都需要收取高额的服务费用,这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沉重负担,导致发行成本过高。此外,作为发起人的商业银行在定价上会做出妥协,将部分利息收入让渡给投资人,以确保产品的顺利发行,这会导致商业银行无法通过自身利润最大化来保持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数量和质量,从而降低其发行效率,增加了发行难度。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影响不同。证券化可以有效提高小型银行的盈利水平,因为它们受到地方政府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支持,资本监管压力较小,业务开展存在差异性。另外,大型银行面临着各种挑战。首先,它们的历史悠久、规模庞大、不良贷款较多,因此资本监管压力大,业务开展面临更加严格的资本约束,这使得改善其资产负债率变得困难。其次,大型银行还需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提高盈利能力的可能性。因此,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小型银行有促进作用,但对大型银行则不利。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时需要全面考虑市场环境、成本及资本压力等因素对可能对其盈利水平产生的影响,从而确保业务的健康稳定发展。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这一业务规模相对较小,对于商业银行资产周转率的提高作用不够显著。其次,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中介费用,这可能会对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商业银行需要认真考虑这些问题,以便更好地规划和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
(1)加强资本证券化市场建设
为了促进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需要加强资本证券化市场的建设,提高其规模化程度和二级市场的发展水平。政府应该加大对资本证券化市场的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提高投资者的参与度,扩大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降低发行成本,通过政策改革优化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行流程以及发行效率。
(2)优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
对于大型商业银行而言,应该通过优化风险监管机制来降低资本负债的压力,提高盈利能力。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加强风险和资本的监管,提升资产质量以及资产收益率,优化资产收益率。通过资本充足率、存款准备金管理以及资产负债水平等因素的监管,把控银行整体风险,优化资产证券化盈利质量。
(3)合理规划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
商业银行在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时,需要认真考虑业务体量、中介费用等问题,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控制中介费用、关注发行质量、优化产品结构等方式,控制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行成本,改善业务的收益率。同时,商业银行还需要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业务方案,以确保业务的顺利开展。
(4)为小型银行提供更多的支持
对于小型银行而言,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手段,可以帮助它们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提高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然而,由于小型银行规模较小,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门槛较高,难以开展该项业务。所以政府部门应建立专门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平台,为小型银行提供便利的融资渠道和发行平台,降低其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门槛,并加强对小型银行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专业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以便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