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困境及突破探赜

2023-12-13 13:58皮郁郁
成才之路 2023年32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立德树人

摘要:文章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情况出发,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如学生心理状态形势严峻、被课程性质格于成例、师资队伍问题复杂、条件保障不到位等,并提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具体路径: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优化课程教学模式,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资金资源保障到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多元考核评价。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高职院校;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32-0045-04

基金项目:2023年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联合课题)“新时代贵州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与对策研究”(项目责任人:皮郁郁,项目编号:GZLCLH-2023-163);2023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贵州省家校社‘四位一体’大学生心理育人协同创新机制研究”(项目责任人:皮郁郁);2022年贵州省职业教育“技能贵州”行动计划项目“园艺技术专业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黔教函〔2022〕108号)

根据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与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两个文件的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公共必修课,应设置2个学分、32—36个学时”[1][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定位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3]。课程任务主要是推进知识教育、开展宣传活动、强化咨询服务、加强预防干预。课程性质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行为训练于一体,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自我认知与调节三个层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4]。

1.学生心理状态形势严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复杂多变,加之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受成长背景,东西部差异、区域差异、城乡差异,网络自媒体的影响,刚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会遇到很多现实问题,容易产生适应性问题、发展性问题与障碍性心理问题。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自2017年起就利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开展学生心理测评工作,在2022年也針对新生实施了心理健康测评。根据测评概况来看,2022级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较多。其中,严重心理危机学生556人,占13.0%。一般心理问题学生788人,占18.4%。潜在心理困扰学生768人,占18.0%。无心理问题的学生2163人,占50.6%。在本测试中,严重心理危机主要指可能存在幻觉、妄想症状、自杀意图等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指可能存在焦虑、抑郁、自卑、强迫、敌对攻击、依赖、网络成瘾、睡眠困扰与进食等心理问题。潜在心理困扰指可能存在适应困难、人际关系困扰、学业就业压力和恋爱困扰等心理问题。

2.被课程性质格于成例

课程目标包含知识层面、技能层面、自我认知与体验层面。知识层面指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层面指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技巧,具备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基本的自控和调节能力,能自助与助人;自我认知与体验层面指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能客观评价自己的身心状况、行为能力等,能寻求帮助,能适应环境、学习、心理与人际的变化。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仅重视知识传授,未重视技能与自我认知层面的训练。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导论、心理咨询、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自我意识与培养、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性心理及恋爱心理、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可以看出,课程内容缺乏应有的核心、层次和各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5]。同时,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度重视对教材内容的讲解,未依据学生现实情况增删教材内容。

课程特点是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因此课程教学应该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较少使用体验、案例、项目等教学方法,且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时仍然采用考试法,未采用全方位、多角度的方式,未采用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评价效果不够科学准确。

课程性质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和行为训练为一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知识传授、心理体验、行为与技能训练并重,即知情意行并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并重。这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色,也是实现的难点[6]。

课程授课对象是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学情、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要求与岗位需求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但在教学中照顾到每个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是很难实现的。

受传统心理学的影响,部分教师更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侧重修补功能,忽视课程在培养全体学生良好心理健康状态方面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部分教师未对问题做出积极解释,未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激发人的活力,塑造人的优秀品格,帮助学生构建更完满的、更有意义的生活[7]。

3.师资队伍问题复杂

一是师资资质问题。《纲要》规定本课程教师“要具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学历和专业资质”。但部分教师是教育学、心理学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背景的教师,如文学、经济学等。另外,一些高职院校所配备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专业资质。

二是师资管理问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职称评审与归属上存在问题。在职称评审方面,有的属于思政专业,有的属于公共基础课,甚至有的属于师范专业。在所属部门方面,有的属于学生处(学工部),有的属于基础教学部,有的属于各教学院系。

三是师资数量问题。部分高职院校师资配备虽然达到了1∶4000的比例,可是实际上课的教师数量不够。部分高职院校采取合班的形式上课,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人数太多,这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四是师资的水平与能力问题。第一,在心理学专业知识背景上,部分教师并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对系统的心理学知识掌握不够。第二,心理咨询实践经验不足。部分教师做咨询时仅能利用自身经历开解学生,不能利用专业的咨询技术为学生解决更多实际问题。第三,教学水平不够。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够新;不会根据学情增删、整合教材内容;不会根据学情与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第四,信息素养不高。部分教师不能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提升自身教学水平,革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模式等。

4.条件保障不到位

一是经费投入不足。各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部分高职院校按照《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建设标准》的要求,生均经费达到了每年15元,但部分高职院校生均经费远远不到15元。

二是部分高职院校未设立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虽然一些高职院校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但存在规模不大、场地不够、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还有部分高职院校并未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

三是部分高职院校未建设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基地。素质拓展基地可以用于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心理健康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措施。但部分高职院校还未建立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基地,无法使学生在行为与技能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要教授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还要结合学生的现实需要、生活实际、心理特征、成长规律等开展相关体验活动、素质拓展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锻炼技术技能,还能体验各种场合下自己与别人的心路历程,进而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拥有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2.优化课程教学模式

本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师应以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为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识别预防干预能力为目标,以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充分认识与悦纳自我、完善人格、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为核心,以学生的成长与生涯为立足点,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讲—听—读—记—练”教学模式,整合教材内容,适时融入思政教育、职业教育、生命教育、劳动教育,采用课前启化、课中内化、课后强化有效衔接的方式开展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采用线上线下双轨教学、翻转课堂、项目式、主题式、模块化等教学方式,应用讲授、案例、讨论、体验、探究、协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3.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不仅应结合人才培养、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还应结合学生专业创设相应的工作情境,使教学内容与学生职业、岗位相结合,讓学生在情境中掌握知识、体验心理、训练技能与行为。首先,应使学生理解心理问题就像感冒一样正常,消除其对心理问题的病耻感。其次,应帮助学生快速适应环境,提升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对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预防干预能力。再次,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提升自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其全面发展。最后,应帮助学生提升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使其感受幸福、珍惜生命,提高心理素质,优化心理品质。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动力,教师应着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状态,还可以组织学生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情景剧等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理论知识,更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心理问题识别、预防与干预能力。课后,教师可以利用学习通发布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任务让学生进行延伸性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作业中将课堂所学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课外,教师可以组织素质拓展活动,让学生参与团体体验,加强行为演练,体验朋辈互助。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自主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5.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尊师爱生、相互配合,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共享共创、教学相长。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与成长规律、准确定位课程目标、积累大学生心理健康事例、熟悉所使用的教材、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节与营造课堂氛围,还应与大学生做朋友,取得其信任,能推心置腹地与学生交流、共情,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为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好基础,为提高学生校园学习生活质量做好铺垫[8]。为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自身对学生的态度、领导方式、智慧与人格等因素,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必须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必须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6.资金资源保障到位

高职院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参照《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建设标准》的要求安排生均经费,并将其纳入学校预算,专款专用,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用房和场地,拥有完备的测评软件,以及相关图书、期刊、音像等资料,并能不断补充更新。如建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级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基地,与当地医院和其他心理咨询机构建立校企合作与转诊机制,各院系建立二级心理辅导站等,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7.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担负着推进知识教育、开展宣传活动、强化咨询服务、加强预防干预四个任务,高职院校应从准入、入职辅导、在职培训、组建教师共同体、教师自我教育五个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师的准入条件,首先是应具备心理学、教育学专业背景,具有专业任职资格,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能做到客观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提升自我,对自己的情绪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调节能力,在教育教学岗位上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并获得满足感。开展入职培训时,应使新入职教师了解自己的工作环境、学生心理状况,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开展在职培训时,应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心理咨询的技能水平,还应组建教师共同体,以协同创新为理念,改变教师教育单一主体模式,形成多主体参与、共同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提升的教师教育新模式[9]。教师在共同体中,可以相互借鉴学习,迅速成长。教师自我教育是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成为一名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师德高尚、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双师”素质的优秀教师。

8.注重多元考核评价

教学评价意义重大。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教学评价可以使其及时得到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从而扬长避短。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学习通、智慧课堂等平台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学生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学生课堂参与度、课前实践任务、课堂汇报、环节测验、谈学习体会与感受、随堂测验、课后作业、课后延学、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學习效果,细化量分,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原则。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对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关系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高职院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针对当前学生心理状态形势严峻、被课程性质格于成例、师资队伍问题复杂、条件保障不到位等课程建设所面临的困境,从针对学生实际需求、改革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师生沟通、提供资源保障等多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EB/OL].(2011-05-28)[2023-03-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3 020/201105/t20110528_120774.html.

[2][3][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18-07-06)[2023-03-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3020/ 201807/t20180713_342992.html.

[5]张引凤.以爱为核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09):48-50.

[6]李忠艳,雒文虎,胡菊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及突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12):145-149.

[7]覃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3-5.

[8]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52-153.

[9]程茹.美国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模式及其中国化改造[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05):97-106.

Exploration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Breakthrough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i Yuyu

(Zuny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izhou Province, Zunyi 563000, China)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uch as the severe psychologic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the unconventional nature of the curriculum, complex problems with the teaching staff, and inadequate guarantee of conditions. Furthermore, the article proposes a specific path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life of students, optimize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course, accurately locate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build a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ensure sufficient financial resource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team, and pay attention to diversified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