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鲁勇丽
学科大概念引领下单元教学课堂模式是结合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逻辑体系而建构的最小的学科教学单位,主要体现在对学科教学单元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和再次开发,具体包括以下“六环节”。
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教学模式需要在大概念下找到具体小概念,而具体概念一般指具体的学习内容,也就是课程标准中的具体知识要求。所以,课前通过课件或者学案展示具体知识或者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背诵记忆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知道学习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明确单元学习目标,知道大概念指向,对所学单元知识整体把握住。学科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教学需要有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的意义是促使学生理解大概念,帮助学生建构大概念统领下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这一环节就是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要学的知识。
设置情境材料,提出问题,通过对情境材料演绎分析印证,引出单元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单元知识要点。通过情境材料探究,在真实情境设置下,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比较高,对单元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在问题设置上体现出大概念引领,凸显核心思想,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发散思维,梳理具有“上联下挂”、前后贯通作用的主干知识,对整个学科话语体系起到带动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结构化的知识体系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把握本单元教学的“关键能力”。这一环节也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具象到抽象的原则,对单元内容进行梳理与优化,形成有利于学生思维发生的内容结构。
“建构体系”是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线,分清解题思路,弄清各种解题方法联系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回忆,进行从点到线、由线及面的总结,做到以一点或一题串一线、联一面,特别是要注意知识间纵横联系和比较,建构知识网络。但要让学生自己先建构,教师再补充,要教会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建构体系”的过程是梳理、沟通的过程,是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把知识进行深化拓展的过程,是学科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教学的鲜明特征,这一环节是对单元教学的宏观把握。用“大概念”重构教材,将学科内容进一步结构化、系统化,构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教学单元,并整合成一个有考点、有体系、有重点、有热点及点线面结合的完整的单元教学体系。
前面的环节侧重于单元教学的宏观,但还需要对一些重点知识和细节知识进行强化,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进行:一是通过探究活动“易错易混点辨析”让学生独自思考后,小组合作讨论,突破单元教学中的细节知识。二是通过文字图表、高考真题、重点习题,总结宏观、微观做题方法,把握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落实单元教学效果。这一环节是继续深化单元教学目标,针对大概念的逻辑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对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展开,多种方式进行,既可以横向拓展,也可以纵向深化,进一步强化对大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既是对必备知识的理解,也是对关键能力的提升。
大概念要通过必备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大问题”,进而形成“大概念—单元体系—大问题”的“总—分—总”型的单元教学结构。所以,要合理设计热点情境材料,提出问题,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通过真情境解决真问题。因此,这一环节针对现实中的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身临其境进行分析,运用学习的基础知识分析现实问题,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答题规范。关注时政热点,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分析了现实问题,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教学方式看,大单元教学更注重真实情境下的活动设计,更需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使学科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教学从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从浅层次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所以,学科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教学是一个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过程,需要在学习中不断拓展、不断深入。这也是根据新课程理念在完成所有单元教学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认知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需要。
任何教学理念都不能忽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考查,大单元教学也是如此,因为知识和技能是理解大概念的基础,是提升可迁移性认知的前提。所以,选择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限时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时可通过题组的形式呈现练习内容,要注意思维规律和知识技能,把握知识的纵横联系,注重一题多解,融会贯通,或在练习中进一步形成知识结构。大单元教学通过习题训练,考查学生对大概念的理解和运用,通过这一环节也实现了课堂评价,围绕大概念,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
学科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教学要发挥应有的作用,除了要对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有一定的预设,还要把握一定的原则。
自主性原则。大单元教学是基于特定议题、主题、任务的“做中学”。这是核心素养教育的内在需求,也是驱动学习发生的内生动力。所以,在单元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不要用教师的归纳代替学生的整理。在教学中体现为知识让学生梳理,规律让学生寻找,错误让学生判断。通过不同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性原则。单元教学是大概念引领,所以课堂模式必须是明确主题,突出重点,针对性要强,要注重实效。在强调整体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局部,在教学过程中,一要关注重难点,注意学生的薄弱环节,二要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紧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设计复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提高大概念引领下单元教学的课堂实效性。
系统性原则。大单元的结构化不仅是知识、体系的结构化,更是教学活动的结构化,是基于核心素养,在大概念统领下单元教学活动的条理化、纲领化,所以必须要有明确的主题、完整的体系,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在单元教学过程中,需要对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单元知识体系。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教学“六环节”需要系统性、整体性地进行单元学习内容规划系统分析,整体设计。系统分析是对整个单元进行规划和设计,是建立在对课程标准、核心内容、基本学情深度分析基础上的再整合、再重组。整体设计是课堂教学以前,在系统分析基础上进行单元整体规划,在大概念引领下通过“知识(点)→体系(线)→重点(面)→热点(体)”,串联单元教学,组织课堂流程。
学科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教学从构建学生的学科知识体系、发展学生学科思维能力出发,以“大概念”为核心,整合学科教材,重组学科知识,实现学科内容从“碎片化”走向结构化、系统化。全面把握单元教学内容结构和知识脉络,建构知识形成过程的知识体系;强调在梳理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抓住关键部分和核心知识;注重通过情境材料对这些关键部分和核心知识加以运用。“六环节”整个流程发挥大概念的统领作用和单元教学的载体作用,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在学科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教学“六环节”课堂模式,大概念是统领,单元教学是路径,课堂是阵地。建构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教学,是课堂转型的关键,也是提升课堂质量的基础。探究学科大概念引领下单元教学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更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建设的要求,需要持续深入探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