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文
被评为黑龙江省第五届“龙江大工匠”的刘涛,是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机加厂的一名作业长,2002年毕业后,他在机加厂先后从事过缸体、壳体、曲轴等汽车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机械加工及建线工作。工作中,他精心钻研技术,用心带好队伍,诚心为员工与企业服务,一次又一次解决各类疑难问题。凭借着这“三心”,刘涛赢得了同事的肯定,也让他在哈尔滨第十二届职工技术运动会中获得第一名,还先后被授予黑龙江省首席技师、黑龙江省技术能手、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技能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根据市场形势,发动机的市场需求波动大,生产节奏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不断加快,机加厂各生产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产能和质量压力。有一次,操作者在对加工中心刀具进行更换时误将刀补值删除,导致加工中心主轴与设备托盘相撞,直接损失30余万元。刚刚调到这个工段任作业长的刘涛在了解情况的过程中发现,这类问题已经不止一次发生,他琢磨着必须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凭借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一股永不服输的干劲,刘涛带领工段员工,逐道工序、逐个刀具去摸底钻研,与现场工艺人员优化工艺流程、优化加工程序、改进刀具,在设备程序段中编入了刀具补偿保护程序,在两次换刀刀补值超过1 mm 时,设备会自动报警停止,彻底避免了刀补值输入错误或误删除等错误产生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撞刀问题再也没有发生过,这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也在其他13条机加生产线平行展开。
机械加工的精度和清洁度都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品质。刘涛通过自主改善创新实现了缸盖op70、op90轨道增加自动吹风装置,自动对水套孔内铝屑进行100% 吹风清除。他还研究制作了缸盖铝屑震动器,通过震动原理清除缸盖内残留铝屑,有效解决了缸盖内铝屑残留的机加共性难题,大幅提升了产品清洁度,提高了产品实物质量。除此之外,他自制了缸体顶面水套孔、油路孔贯通检查装置,实现了设备自动100%检测缸体顶面孔系贯通情况,年均自动检出不良品近20余件,杜绝了由于毛坯铸造缺陷引起的不良品流出,避免了恶性外厂质量事故的发生。
“‘只会干,说不出来’的现象是技能传承的最大弊端,逐步改善并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和他人的技能。”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产业工人,刘涛对技术人才如何成长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拥有一技之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技能的传承。只有在传、帮、带的过程中,技能才能得到提炼、补充与升华。”
2014年,在公司领导的信任与支持下,“刘涛”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成立,刘涛以技术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传承为抓手,言传身教,先后带出徒弟31人,培养了高级技师6人、技师12人、技术骨干9人。刘涛非常注重提高工作室人员的综合能力,经常组织员工学习工艺知识,开展操作技能培训,以此来应对人员结构年轻、流动性大所带来的开工率低、质量控制难、管理难度大等一系列的不良因素。解决机加生产现场各类疑难的质量、成本、效率等多方面问题。在刘涛的带领下,工作室从成立以来共获得国家专利17项,实施科技创新项目66项,实施创新课题121项,降低机会成本520.3万元,节约工时188小时/月。
目前,“刘涛”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自主创新项目在繁忙的生产线上绚丽绽放、硕果累累,成员们还在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把技术创新成果广泛运用到生产和工作中,为公司的产品交付、质量提升、成本管控等多项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021年第四季度,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员工都被隔离在家,正值冲刺全年生产目标的关键阶段,生产形势迫在眉睫,在人员少、任务紧、管控严的情况下,刘涛冲锋在前,主动驻厂。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从4G9发动机3C 机加线到6AT 变速器壳体阀体机加线,再到D 系列发动机的缸体、缸盖机加线,公司每个厂房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同时,作为机加厂疫情防控小组的核心成员,刘涛积极为部门防控制度和实施方法献计献策,最大力度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数九寒冬,哈尔滨的气温滴水成冰。随着室外温度的陡然降低,员工宿舍的温度远远抵不过瑟瑟寒风。刘涛得知新入厂员工的宿舍温度下降后,立即号召厂里的党员,大家带着材料对宿舍漏风的塑钢窗进行封堵,确保严密不漏风,保暖不挡光。员工们下班后惊喜地发现宿舍又重新温暖如春,纷纷发微信、打电话向刘涛表示感谢:“涛哥不仅教我们技术,还帮我们把漏风的窗户封好,让我们觉得心里暖暖的。”
对于刘涛来说,19年的工作经历,既是他不断学习,不断克服困难练就过硬技术的成长之路,更见证了他不断进步,日趋成熟的工匠磨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