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嘉欣
戏剧化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戏剧方法和戏剧元素实现教育目的的教学方式,乐教乐学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青睐。研究表明,戏剧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很多方面与语文学科相契合,也符合素质教育理念。鉴于此,笔者尝试将戏剧化教学运用于小古文教学中,探究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学习效果。
小古文是一种文言文,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有趣,语言精练,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和趣味性。但因为小古文离我们的时代比较久远,其文体样式也具有特殊性,造成了学生“字难读、词难分、句难顺、义难懂”的困境。因此,小古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一是学生学习易感到枯燥乏味,很多文字意思古今差异比较大,学习难度较大。对于基础薄弱的班级,教师不得不疏通字词,再去赏析内容,疏通字词时就会无比枯燥,很多学生容易走神。二是学生学习浅表,教师经常选用边翻译边讲的方式,之后直接进入内容赏析环节,学生并未领悟文本语言的魅力。三是难以调动学生的生命体验。由于时代的差异、年龄的差异,有些情感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
针对小古文教学的疑难点,运用戏剧化教学手段能帮助学生在小古文学习中加深理解、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加入暖身活动,让学生深入感受小古文字词的含义;也可以选择小古文中的人物,让学生跨时空对话,给他们写一封信,改变传统的抄字词、抄古文的形式,增加作业的趣味性,把被动式的作业变成主动式的呈现;还可以选择浸润式读:利用情境、角色、气氛、情节、节奏的设计,让学生完全沉浸在学习情境中;或者是角色扮演:在《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辩斗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到角色中,让学生自觉语用,学生乐在其中,自然而然对小古文的学习产生了兴趣。
“角色上墙”是戏剧化教学中一种相对静态和突出表达的范式,它的作用是在课堂中进一步探索文本中的主要角色,多角度、深层次地感悟人物形象。在对戏剧化教学的不断探索中,学生对角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逐步去探索情感、关系和感受等,并在画有角色轮廓的纸上用图画或者文字的方式将角色具象化。
教学《司马光》前,教师在白纸上画出司马光的人物轮廓,然后让每个参与的学生基于对角色想法、理解和感情的认识,将所需表达的信息用文字的形式写在人物轮廓上。开始教学时,教师请学生讨论一些关于司马光的问题,并记录在轮廓内。如司马光此时大约几岁,记录在腿部位置;司马光在这次与小伙伴的玩乐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记录在轮廓外侧;司马光做了哪些动作,记在胳膊位置。通过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大多可以初步认识到一个聪明机智的少年司马光形象了。“角色上墙”这一方法,既关注了学生彼此间信息的沟通和交换,又注重信息外化的输出。在教学时,让学生画出或写下所思所想,也是有效表达的一种方式。
为了进一步赏析人物形象,在《司马光》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抓住小儿失足掉入水缸时孩子们惊慌失措的场景进行表演,此刻,教师便可定格画面。当表演暂停时,引导学生对表演者进行观察。学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有的学生愣在原地大哭,吓得不知所措;有的一路小跑,大声呼喊救命;有的互相搀扶,跌跌撞撞……通过对定格画面的仔细观察分析,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众皆弃去”这一词语的理解,同时与司马光冷静思考、果断砸缸的一系列表现形成鲜明对比,更让大家认识到了一个沉着、冷静、机敏、果敢的人物形象。
时空跳跃是戏剧化教学的特定方法。在不同的时空里看待同一件事,可以使学生多次思考、反思小古文中的人物活动。在教学《伯牙鼓琴》时,教师尝试先让朗读优秀的学生读。但是,无论别人读得多么动听,总有一部分学生无精打采地做小动作。这时再进行一次分角色朗读,比上次效果好些,但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于是教师最终选择了时空跳跃方法,在进行《伯牙鼓琴》的教学设计时,进行了三次时空跳跃情境的创设。第一次是“来到汉阴江口”的情境:春秋战国时期,音乐家俞伯牙琴艺高超,无人可及,但也无人可懂。他心里苦闷,渴望能够找到一位懂他的人。一日,伯牙因景色之美,琴兴大发,琴声响彻云霄,传入正在一旁砍柴的锺子期耳中,子期静静听着忘记了干活。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泰山。锺子期在一旁高兴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不一会儿,伯牙又想着流水,锺子期又说:“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听到锺子期的赞叹,伯牙非常开心,感叹着自己终于找到了心有灵犀的人。在此时空,学生体悟了人生遇到一知己的无限惊喜与激动。第二次教师设计了“锺子期卧病在床的弥留之际”的情境,伯牙坐在床前,颤抖着双手,一言不发,依旧奏着古琴,两两对望,相顾无言,锺子期听出了伯牙琴声里的不舍之情,时空的跳跃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伯牙与锺子期的默契。彼此虽然一言不发,但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能知晓彼此的内心,这是真正的心有灵犀一点通。第三次教师设计“锺子期墓前”的情境:伯牙在锺子期的墓前弹奏了平生最后一曲,便绝望地摔毁了琴,这里可结合定格呈现,引导学生观察扮演伯牙的同学,有人面容枯槁,头发散乱;有人泪如雨下,应声大哭。从此,一首《高山流水》道出的便是无限的孤寂,这些都能让学生更加体会到世间再无锺子期,人生难遇一知己的悲情。
怎样才能让小古文课堂被学生喜欢,成为既生动有趣又收获颇丰,还能让思维放飞的舞台呢?角色扮演能利用游戏元素让学生快速进入小古文文本,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选取了观点明确、思想深刻、思路严谨的《古人谈读书》,这篇小古文在语言措辞上准确、鲜明,尤其“读书有三到”更像是朱熹的个人“演讲稿”。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让这些书面文字“动”起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鉴于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教师将学生分为五组。说明基本要求以后,教师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学生可以在不偏离原文的基础上对演讲内容做适当的自由发挥。组内成员自行分工,有些学生负责整理稿件,有些学生负责扮演“演讲的朱熹”,有些学生负责雕琢细节。学生的兴趣纷纷被激发出来,有的小组仅演讲稿就改过了三版,有些小组对如何更好地演绎出朱熹演讲时的风采、更好地呈现演讲重点做了很多语音语调和动作细节上的调整。为了展示一场引人注目的“演讲”,学生主动钻研小古文的语言特点,研究演讲的重点,有的小组还在课后认真地查阅资料,打算以生动的事例来辅助“听众”对于关键概念的理解,有的小组甚至在小古文的基础上创编,融入了自己的见解。
准备完成后,各小组的“朱熹扮演者”轮流登场。在展示形式上,学生创意十足,有的小组融入了“朱熹”和台下“书生”互动的环节,有的小组则是在动作表情演绎上下足了功夫,展现出慷慨激昂的风采。整场活动气氛热烈,每个小组都收获了热烈的掌声。对比原来的读通顺、再翻译、感悟人物形象的教学模式,通过戏剧化教学的角色扮演模式,学生对小古文理解得更加透彻,对朱熹这一伟大的理学家认识得更加清晰,同时也真正实践了心到、眼到、口到的读书方式,有力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发展,让小古文教学更有深度。
综上所述,戏剧化教学在小古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用境激趣,用形代入,用演放手,引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深化学生对小古文的理解,强化学生学习小古文的体验,满足学生学习小古文的表达,最终使小古文教学更加有“戏”,实现多元化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