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庆,张国政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教务处,郑州 450046)
学分制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起源德国的选课制,后经美国哈佛大学推广,同时借鉴和参考了英国的导师制,逐步完善形成了目前比较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学分制的实施是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产生变化,学年制的弊端逐渐显现,一些高校开始试行学分制,据统计到1996年底,全国约30%的高校实行了学分制。学分制是将学分作为学习的计量单位,以取得规定最低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其核心是选课制、导师制、绩点制和弹性学制。学术自由是学分制思想的本质,其体现在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学程、课程、教师和学习时间[1]。学分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权,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爱好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学分制为高校教学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地方高校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地方高校在学分制改革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难题,比如教学资源不足,学生自我学习管理能力不足、学业指导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多方面问题[2-3]。该文从学分制的内涵出发,发现学分制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和地方高校遇到的现实问题,并找到其优化路径,为地方高校学分制的发展提供建议。
学分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学分制、学年学分制和完全学分制,目前所说的学分制主要是指完全学分制。完全学分制是对学分制的完善与发展,其是在学分制的基础上,建立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计量制和学分绩点制为核心,包括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学业导师制、重修补修制和免修免听制构成的管理体系,实行按学年注册、按学分选课、按学分毕业、按绩点授学位的教学模式[4-7]。地方高校完全学分制改革主要在以下方面。
首先,要优化课程体系和结构,按类别设置课程模块,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满足学生选课需求。其次,要合理设置课程学分,以学分计量课程及学生毕业要求、并明确学位课程,用于确定学位的授予要求;再次,要设置专业互通选修课程模块,满足培养复合型学生需求,并明确各专业的辅修课程,满足学生修读辅修专业的需要。并实施弹性学制和按绩点授学位制度,在规定的弹性修业年限内,学生可以提前或延迟毕业,并申请学位。
学分制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自由选择权,首先是专业的自由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特长和兴趣自由选择专业,也可以不确定专业,在学习过程根据选择的课程和获得学分属于某个专业,通过选课实现专业选择,从而获得某个专业的毕业证书。其次是课程或学程的自由选择权。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教师和上课时间,同时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学业安排,跨年级跨专业选课,实现提前毕业需求,也允许学生在某个学期不选择课程,调整学程,进行休学或创业。对于不能在规定学制内完成学业的学生,允许其在学期中少选课程,延长学习年限,达到毕业条件时再申请毕业。学分制应该充分保障学生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程的自由选择。
学分制模式下,课程由学生自由选择,为保证课程的质量与评价的有效性,需要实行教考分离制度。统一选课规则下,同一门课程由不同老师授课,为保证教学效果,必须实行教考分离,考试题目由非任课教师或教师团队命制,考试题应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能够将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区分开来。同时加强试题库建设,或引进国家专业试题库,甚至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开展专业课程联考。通过考试评价可以促使老师认真讲课,学生认真学习,保证课堂讲授与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标,并在选课机制中逐渐淘汰水课,打造金课。
学分制需要完善学分互认制度。同一内容的课程由于专业的要求不同,会出现学分不一致的情况,学生在自由选课的情况下会出现所选课程与专业计划课程不完全一致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建立学分互认制度,对于学生修读课程达到专业要求的可将学习结果予以认定。同时为鼓励学生个性成长,需要建立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本校学习与他校学习、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之间的学分转换通道,对于同门课程质量等级评定不低于本校的课程,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予以认定。
导师制是学分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建立完善的学业指导制度,配备足够的学业导师,并对学生实施分类指导。可以通过建立学业指导中心,开设学业指导课程,进行关于学分制及学业规划的基础性指导;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实施学科竞赛、科学研究的引领性指导;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实施课程辅导、学业预警等帮扶性指导;通过学业指导帮助学生顺利适应学分制培养模式,并利用学校资源全面发展,自由成长,成功成才。
学分制模式下取消了补考,学生修读课程不及格,须进行重新学习。学生需要对不合格课程进行重修从而获得毕业资格,也可以对已经及格的课程进行重修,通过进一步学习,提高成绩和绩点。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修读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或联合学士培养项目,达到一定学分要求,且符合学位授予标准,可授予辅修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或联合学士学位,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自己在交叉学科方面的创新能力。
为保障学分制改革的顺利实施,要推进一系列辅助管理制度,比如按大类招生、按学分收费、按宿舍或书院进行学生日常管理,保证学分制管理模式的顺利推进。
我国传统教育重视尊师重道,教师在教育过程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机会,没有养成自主规划学业、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也习惯于传统的课堂讲授行为,这些行为和习惯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之中,通过学习和教学活动展现出来,与学分制保障学生充分自由权的思想相悖,给学分制的实施带来挑战。同时,一些教学管理人员缺少系统的高校教学管理的知识结构,对教学管理的研究不深入,对学分制缺乏科学理性的认识和思考,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存在教育管理思想和观念比较落后,管理方法和手段简单,导致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学管理水平得不到显著提高。
地方高校教学资源相对紧张,无论是在资金、教学场地、师资、课程资源等方面都相对匮乏[3]。首先,学分制要求开设尽量多的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这样就要求有足够的教学场地、教学设施、课程资源和教师资源等,目前地方高校由于资源限制,教学班都设有最低开班容量,达不到开班容量,课程就不能开设,课程分春秋学期开设,每学期不能开设全部课程,未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需要。其次,地方高校教师资源数量不足,导致不能开设大量的选修课,另外教师人数不足、课程较多,难以开设高质量的课程,导致学生选课的动力不足。最后,教学管理队伍人员不足及水平不高,导致学分制管理中出现问题。学分制下教学管理更加复杂,选课制导致课表由一个专业一张变为一个学生一张,学生多样化地选课,再加上教学资源的相对不足,增加了排课、选课、排考的难度;学生选课自由性带来成绩认定的问题,学生自由选修,自由选择学程带来毕业个性化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配备人员充足、素质较高的教学管理队伍,由于地方高校资源及人员管理体制限制,教学管理人员不足及水平不高现象较为普遍,导致不能很好解决学分制管理出现的问题。
选课制给了学生较大的自由选择权限,在实际运行时学生由于对选课缺乏了解,导致在选课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一方面是对学生选课指导不足,导致学生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的设置、学习的要求缺乏明确的了解,不能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业。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没有仔细阅读过人才培养方案,学生选课时仅仅是通过选课通知和同学们相互交流的方式进行选课。这样会出现一些关键的专业选修课无人选修,而一些与专业关系不紧密的课程耗费学生较大精力,达不到培养效果。另一方面,在完全自由选课制度下,学生在选课时存在避难就易的现象,完全不考虑自身学习和专业的需要,选修一些容易获得学分的课程,导致一些较为重要课程遭到淘汰,同时对课堂教学要求严格的老师没有人选择。这种情况下,选课制不仅没有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反而淘汰了一些优质课程,造成培养质量下降,与选课制的初衷相悖。调查发现,学生更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课程,普遍喜欢选择周二到周四的课程,喜欢选择容易获得教学成绩和绩点的课程。
1 人才培养方案变化频繁,柔性不足
近年来随着本科教育改革的发展,人才培养方案变化较为频繁,课程的名称、学分、课程性质经常变化和调整,不同专业在设置课程时,课程相似,对学生自由选课带来困难。另外,人才培养方案刚性有余、弹性不足,课程设置学分结构不甚合理,必修学分占总学分比例过高,选修课占比较低普遍不超过40%,学生选课余地较小,自由选课的学生可能因为开课不足,不能按时完成学业,导致学生选课的动力不足。
2 专业不能完全自由选择
目前,地方高校不能完全满足学生转专业需求。调查发现50%的学生有转专业意愿,而能够实现转专业的学生比例为10%~15%,学校热门专业比例更低。首先,学校基于专业布局及学科发展,存在一定的专业保护性。专业基于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对申请转转出的学生会设置各种障碍,导致学生不能完全自由地转出。其次,转入专业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不能无限制接收转入学生,导致不能完全满足学生自由选择专业要求。
3 课程不能完全自由选择
地方高校由于近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在教学基础建设、师资投入、教学设备更新等方面发展较慢,教学资源相对紧张。在进行课程安排时,必然会按照学校现有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学校在制定选课制度时,首先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有计划地进行课程开设,从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教学班都设有最低开课要求,开设课程的数量和班级总数难以充分满足学生充分选课的需求。
4 收费制度缺乏统一规划
目前地方高校行政管理部门都尚未建立完善的学分制收费制度,特别是学分制收费中的注册费和学分费未完全实行。现行的收费制度,多是国家为维护学生权益,制定的学年制收费管理办法,对于学分收费缺乏统一的规定。学校一般采用按学年预收,统一结算的方式。学分制收费制度未完全建立,给学生的重修、辅修和调整学习年限带来障碍。
5 导师制未发挥应有作用
根据学分制的内涵与特征,要求在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实施导师制。目前,地方高校导师制都尚未真正建立和发挥作用。一方面,学校未建立导师制的实施机构,导师制实施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导师没有开展学业指导的动力和机制,也没有相应的权限对学生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导师缺乏主动指导学生的动力。地方高校老师们通常具有较为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教师们没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学业指导作为教师的附加任务,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关联不紧密,老师缺乏动力。导师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导致学分制改革推进缓慢。
6 学生管理缺少有效方法
学分制教学培养模式对传统按行政班管理造成较大冲击,减弱班集体育人功能。完全学分制培养模式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任课教师,这样就淡化了行政班级和年级的概念,学分制分散的学习特点,很难找一个统一的时间把全班学生集中起来开展班级活动,班级活动的减少导致同学们之间交流减少,班集体凝聚力减弱,通过集体来教育学生的功能逐渐消失。另外,在学分制培养模式下,学生根据兴趣和爱好进行选课,学生的课程不尽相同,在进行学生评价时存在一定困难。
学分制培养模式下,首先要转变观念,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可通过教学工作大会、教育观念大讨论、教育征文和教学理念宣传等形式进一步强化学分制培养理念。主旨是将推行学分制深化改革的目的、意义和具体方法作为教育思想观念推行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师生深入理解学分制培养模式,树立学分制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础,夯实学分制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础,有效推进学分制的实施。
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科学制定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压缩学分总数,调整学分结构,降低必修学分要求,增加选修学分比例,整合课程内容,深化课程内涵,提升课程质量,增加单门课程学分,减少课程设置总门数,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形成课程设置先行后续关系恰当、教学内容前后衔接、知识结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多模块化形式科学合理地设计选修课结构,共享校内各专业已有的优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创造足够的空间。
2 实行辅修专业及主辅修专业互换制度,扩大学生专业自由度
为解决学生专业选择的自由度,学校可实行辅修专业制度和主辅修互换制度;辅修专业制度可满足学生在主修学习的同时,选修另一专业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复合能力和交叉学科创新能力;主辅修互换制度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爱好任意选修辅修专业,在毕业完成辅修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可以按照辅修专业毕业和申请学位。辅修专业和主辅修专业互换制度满足了学生对自由选课和选择专业的需求,是学分制深化改革的一个关键举措。
3 进一步扩大学生课程选择的自由度
通过课程资源建设,建立一批优质线上、线下课程,通过优秀课程团队培养,提供一批优秀教学团队和名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优质课程和优秀教师。通过学分管理,指导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和能力,通过自主学习以及提前选择无严格先行后续关系的课程加快学习进程,提前毕业,也允许学生因实习、休学创业或其他情况,少选或不选学分来减缓学习进程。进一步优化学生选课,通过选课监控,学业评价、学业指导等手段,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选课指导制度。
4 完善课程互选与学分互认制度
打通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本校学习与他校学习、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之间的学分转换通道。通过学生交流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及建设智慧学习平台等,弥补优质教学资源不足、学科力量不平衡的问题。学生在省内其他高校学习,在该高校同门课程质量等级评定不低于本校的原则上对学习结果予以确认。
5 积极推行教考分离制度
推进教考分离并加强试题库建设,考试题目由非任课教师或教师团队命制,考试题区分度高,能够将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区分开,考试成绩按各等级合理分布,学生试卷长期保存。在教学中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内容的广度。教考分离制度及基于全程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客观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达成度,避免学生因盲目选择“水课”,而降低学习效果。
6 切实落实导师制
将现有的班主任、辅导员、教师整合为学生学业导师,制定学业指导实施办法。新生入校后,由学生中心为每名学生配备导师,实现学生学习全程导师制。导师指导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教育过程,引导学生熟悉大学生活及学习方法,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指导学生选择专业、课程,进行个性化学习。提供专业发展规划、专业分流、毕业论文和就业深造等多方面指导,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实施分类指导,对学习能力强、学术兴趣浓厚或有考研意向的学生,安排相关学术讲座、学科竞赛、考研指导与辅导;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修读辅修专业,培养专业复合能力,拓宽成才空间;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安排相关课程教师开展专门的课程辅导、一对一的学习帮扶和学习交流;导师工作任务计入工作量并纳入奖励绩效工资分配。
7 转变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学分制培养模式下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要从以教育管理的观念转变为以服务指导为主的服务观念。要更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和多样性,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为学生成长提供科学细致的指导和服务;实行公寓管理,建立书院制管理模式。学分制下课堂管理交给了专业和老师,公寓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可以成为学生管理的主要阵地。可以参考书院制,通过公寓平台开展党建团建思想教育、专业通识教育和素质拓展教育等,注重学社团建设与活动,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从原来的班集体转化为书院集体,契合学分制打破的专业和班级限制,重新凝聚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独特的书院文化,促进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利用信息和大数据技术构建学风建设新模式。学分制培养模式下,学习具有高度的自主权和自主空间,辅导员或学业导师对学生的指导相对困难,因此采用信息和大数据技术建立在线管理与服务模式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在线管理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并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个人特征,通过学生日常课上及课余的信息反馈,并及时干预指导,构建基于信息和大数据技术的学生学业监督程序,构建学风建设的新模式,建立学生学业综合测评体系。学分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评价应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和多元化特点,根据学生学业发展需要、专业特点、选修课程的不同建立差异化、宽泛型的评价指标体系。
学分制的实施必须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在了解学分制的意义和作用上充分发挥其自主性、主动性,把学习作为自我提升的自主意识行为,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成才;学校应充分宣传和指导,使学生了解学分制实施的意义、特点、主要内容、学分制的实施,以及学分制下学生如何选课、获得指导、毕业和获得学位;并指导学生制定学业规划、学习目标、学习计划,从而有方法、有步骤地进行学习;指导学生适应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寻求帮助,相互协作,并最达到独立解决问题的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并在实践中体会掌握,做到学以致用;鼓励老师利用科研项目反哺教学,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培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分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方方面面,必须进行多方面的制度完善和工作创新方能保障其顺利实施。
第一,改革学生学费管理办法,实行按学分计收学费。按照学分计费,不仅可以起到激励学生学习的作用,更重要地是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自主权的尊重,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便于实施,可实行按学年预收学费,按学分结算学费的管理办法。
第二,改革教学经费管理办法,加大按开课学时学分和选课学生人数计算开课单位的教学经费比例,提高教学单位开课的积极性,不断积累扩大学校的课程资源。
第三,完善招生就业制度。建立与完善招生及就业配套制度,实行按大类招生,在培养过程中推进专业分流,引导学生根据未来就业方向选择专业和方向。实行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相关配套措施,保证学生顺利就业;建立毕业生质量的跟踪与评价制度,根据评价结果改进招生与专业培养方向,建立以就业市场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招生、培养和就业制度。
第四,改革人事管理与分配制度。改革课时津贴分配办法,鼓励高水平教师特别是教授、副教授多授课,保障优质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支持教师多开课、开好课,开新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课程;对承担必修课程教学任务的任课教师,如因无学生选课或选课人数不足开课人数者采取相应的管理办法;完善教师进修、培训、津贴等制度,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第五,健全教学保障机制。学分制需要加大人、财、物的保障,建立更多的优质课程,保证课程的供给量;增加教学管理人员,保障基层教学管理与服务队伍的建设,增加人手做好排课、选课指导,并对教学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能够对学生进行基础性学业指导。加强信息化水平的应用,完善教务管理平台,实行教学业务流程重构,使之适应学分制改革需要;完善后勤保障,教师及实验室资源保障,实行全天候服务模式,改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主动适应学分制的需要,保证师生就餐方便、交通车班次安排合理,满足教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