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角下《荀子·天论》英译本比较研究

2023-12-12 01:01:38李丹邓依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26期
关键词:荀子译本美感

李丹,邓依平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126)

接受美学理论是20 世纪60 年代中后期在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兴起的一股文艺美学思潮。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与内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和被赋予的。因此,接受美学主张将读者置于主体地位,从读者的角度去考虑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解读。

《荀子》于先秦时期诞生,是一部承载着荀子思想的重要著作。荀子在《天论》篇中探讨了天与人的关系,即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他认为天行有常,自然运行按照固有规律进行,不受人类意志的干预。这些独特而有价值的思想成为经典中的亮点。

由于《荀子》对于中国文化美学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将其翻译为其他语言以便外国读者理解,是一项必要且重要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本文运用接受美学理论,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可以更好地研究读者如何接受和理解他国的文学作品。这将有助于外国读者理解《荀子》中的人文智慧和文化内涵,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1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姚斯和伊瑟尔以现象学美学和阐释学美学为基础,研究了读者对于他国文学作品的接受变异,并提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文艺美学理论,强调赋予读者主体地位。姚斯从寻求文学史写作方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接受美学的问题;而伊瑟尔则借助现象学理论将读者反应理论系统化[1]。两位学者的研究虽然侧重点不同,但相互补充。

接受美学的主要观点包括读者的期待视野、审美经验、主体地位、潜在性与召唤结构、接受方式、效果与接受史,以及文学解释学等。

2 对《荀子》三个英译本的比较

近年来,《荀子》在国内外的研究逐渐兴起,但在西方学者中长期被忽视。与主张“性恶论”的《荀子》相比,《孟子》提出了“性善论”,更受欢迎。这导致在过去缺乏完整的英译本,直到约翰·洛布诺克(John Knoblock)、伯顿·沃森(Burton Watson)和何艾克·霍顿(Eric L.Hutton)分别发表了他们的英译本(以下分别简称为洛译本、沃译本和霍译本)。

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荀子·天论》译本进行了分析。

(1)翻译策略:洛译本以准确明白和流畅为目标,采用直译方法;沃译本则追求简洁,使用意译;而霍译本在保持准确性的基础上采取了直白的中文翻译。翻译策略的不同会影响读者对原文信息的理解和接受。

(2)解释材料和注释:洛译本为有文化教养的读者提供了大量解释材料和尾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2];沃译本则包含历史背景附录,并参考其他翻译作品,提供一定的背景信息[3];而霍译本注重本科生的教学需求,提供简化的注释,强调对学生理解《荀子》最有用的背景注释。

(3)目标读者群:洛译本的目标读者是有文化教养的人或学者,意在传达《荀子》的哲学观点;霍译本则适用于学习中国哲学典籍的本科生,旨在培养学生对《荀子》的欣赏之情和深入研究的兴趣。

总体而言,不同译本在接受美学上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场景。洛译本准确明白且流畅,适合有文化教养的读者;沃译本简洁通俗,适合初次接触《荀子》的读者;霍译本注重本科生教学需求,以简洁直白的翻译满足学生阅读理解的需要。选择哪个译本取决于读者的背景和目的。

3 从接受美学角度研究《荀子·天论》三个英译本

3.1 译者的主体地位

每一个翻译都是一种解释行为。对于如何更好地解释文本,每个译者都有自己的特殊看法。不同翻译家的主体性来源于译者不同的价值追求及对译文读者的不同考虑,因此不同的译者具有一定的主体性[4]。

在接受美学视角下的翻译活动中,译者必然受到两次接受活动的影响[5]。首先,译者与原文本的交流会直接影响译文的生成。此外,译者还必须预测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期待视野。翻译活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原文本应该是翻译活动的出发点和开端。没有原文本作为基础,就无法进行翻译。然而,原文本并非刻板的,其中存在许多需要译者填补的空白点。译者对原文本的阅读理解活动即为具体化的过程。

例1:原文: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洛译本:If you strengthen the basic undertakings and moderate expenditures, Nature cannot impoverish you.[6]

沃译本:If you encourage agriculture and are frugal in expenditures, Heaven cannot make you poor.[7]

霍译本:If you strengthen the fundamental works and moderate expenditures, Heaven cannot make you poor.[8]

在这个例句中,关于“强本”一词的理解,洛译本将其理解为“basic undertakings”,霍译本将其翻译为“fundamental works”,均符合字面意思,但不符合上下文的意义,未发掘作者的言外之意。事实上,这里的 “本”应该指的是 “农业活动”,与后一句的 “本慌”和 “动时”,即 “农业生产荒废”和 “应时而劳作”相对应。因此,沃译本在此更胜一筹,兼具上下文的意义,将原文理解得更透彻。

例2:原文: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洛译本:Accordingly, if you understand the division between Nature and mankind, then you can properly be called a "Perfect Man".

沃译本:Therefore, he who can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activities of Heaven and those of mankind is worthy to be called the highest type of man.

霍译本:And so, one who understands clearly the respective allotments of Heaven and humankind can be called a person of utmost achievement.

在例2 中,“天人之分”指的是“自然界的规律和人应采取的行动之间的关系”。霍译本将其译为“the respective allotments of Heaven and humankind”,没有将字面之下的意思完全译出;沃译本将其译为 “the activities of Heaven and those of mankind”,指出了其中的意思,但并没有表达得完全清晰。综合来看,霍译本的翻译更准确。

例3:原文: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洛译本:If you conform to the Way and are not in two minds, Nature cannot bring about calamity.

沃译本:If you practice the Way and are not of two minds, then Heaven cannot bring you misfortune.

霍译本:If you cultivate the Way and do not deviate from it, Heaven cannot ruin you.

在这个例子中,原句中的 “不贰”表示不迷失本心。洛译本和沃译本翻译的是表面意思,而霍译本的翻译更准确。

因此,要提高译文的质量,需要提高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水平,确保译者在与原文本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完成其作为“读者”的期待视角的第一次融合。

3.2 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

姚斯认为,即使一部文学作品以全新的面貌呈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展示出完全全新的姿态。然而,它可以通过预告、明示或隐含的信号、熟悉的特点或暗示,为读者预先提示一种特殊的接受方式。它唤起读者对过去阅读的记忆,并引导读者进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从而引发中间和结尾的期待[9]。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这种期待根据文本的流派和风格特点得以保持,或者会发生改变、重新指向,或以讽刺的方式实现。

姚斯提出的“期待视野”观点是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期待视野”,指的是读者在文学接受活动中,基于自身各种经验、兴趣、素养、理想等综合因素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具体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10]。他认为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前及进入阅读状态时,就已经具有某种思想倾向、社会经验、审美要求等。一旦与具体作品产生联系,这种已有的意识将对理解作品起到不同的引导、制约和限定作用。

例4:原文: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霍译本:If you respond them with order, then you will have good fortune.If you respond to them with chaos, then you will have misfortune.

沃译本:Respond to it with good government, and good fortune will result; respond to it with disorder,and misfortune will result.

这一例句中,“治”“乱” 是对应的,Hutton 译为“order”和 “chaos”,Watson 译为 “good government”和“disorder”。《荀子》中的韵文部分,一般都有固定的行长。为了体现这一特点,霍译在遇到带有英文韵脚的段落时,在大多数情况下,采用了固定音节数的行。霍译希望能在某种程度上向英国读者传达一点《荀子》中文文本的美感及其对多种表现形式的掌握,并希望这种效果能弥补在制作押韵译本时偶尔对字面准确性的轻微偏离。因此在格式上,霍译更胜一筹;但在意思理解上,后者将 “治”的意思完整表达,更胜一筹。

例5:原文: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霍译本:To receive the benefits of the seasons is the same as having an ordered age, but calamities and disasters are incompatible with there being an ordered age.You must not complain against Heaven; its way is simply thus.

沃译本:The seasons will visit you as they do a well-ordered age, but you will suffer misfortunes that a well-ordered age does not know.Yet you must not curse Heaven, for it is merely the natural result of your own actions.

这一例句逻辑上分为两个层次。一二分句为一个层次,指相同天气环境却有祸治之差;三四分句为一个层次,指不因为天气,而因为人不遵守天道。Hutton 版译文很简洁,有圣经的味道。Watson 版译文更明白易懂,也很好。

综上所述,接受美学认为,艺术性的创造是一种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因此,翻译者的翻译风格也是影响美感体验的重要因素。在研究《荀子》英译时,需要关注翻译者的翻译风格,分析其翻译策略、语言风格和美感表达方式,以及这些因素是否符合原著的特点和审美兴趣。

3.3 读者与作品间的接收距离

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接收距离是指读者对作品理解和接受的程度。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读者的审美经验与作品之间存在审美距离,这主要因为读者对原作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了解不深入,以及思想观念和审美偏好的差异。典籍翻译中,国外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多停留在表层,缺乏系统的学习和认识。因此,他们对译文的理解可能会有限,无法深入到中层和深层文化[11]。同时,由于读者和译文作者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他们对文本的期待和理解也存在差异,导致读者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和理解受到限制。

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词语和意象的差异,进一步增加了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上下文理解原文的意义,选择最恰当的翻译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补充释义、注释等手段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所涉及的文化概念和背景。例如,在中国人的意象里,“池塘”经常对应的是中式园林的池塘风景,小巧秀气;但其往往对应的单词 “pond”,所指的意象却是自然风光中的天然湖泊。又如,“天”在中国的意象是 “古人指世界的主宰者;古人或某些宗教指神、佛、仙人所居住的地方;自然界;天然的;自来就有的;天道;天理;天命;气候;天气;季节;时令”等。《天论》中多次出现“天”字,译者需要根据上下文的含义,选择最恰当的翻译。在开头第一句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中,荀子认为天地并无意志,不信墨家天人感应和鬼神之说,提出人类应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这里的“天”即自然、天地、自然界,其对应英文是有空缺的,洛译本翻译成“Nature”,沃译本、霍译本都翻译成“Heaven”,但是“Heaven”在英文语境中的意思是 “天堂、天空”,与原文的含义还是存在偏差。为了迎合目的语读者的期待视野、缩短审美距离,沃译本还补充“Heaven”的释义,对 “天”增加注释,即 “Xunzi conceived of Heaven as impersonal making.Heaven operates according to constant principles; thus people should focus on the human, social realm rather than attempting to ascertain the inner-workings of heaven.”。

接受美学视角下,为了减小读者与译文之间的审美距离,译者应该积极构建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视野,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调整或补充译文的信息,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例如,在译文中补充背景信息、注释和释义,以帮助读者理解特定的文化概念或表达方式。

例6:原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洛译本:The course of Nature is constant: it does not survive because of the actions of a Yao; it dose not perrish because of the actions of a Jie.

沃译本:Heaven's ways are constant.It does not cease to prevail because of a sage like Yao; it does not cease to prevail because of a tyrant like Jie.

霍译本:There is a constancy to the activities of Heaven.They do not persist because of Yao.They do not perish because of Jie.

读者的个人文化背景就是一个既有的视角,通过这个视角去看待新的文化就像透过一片滤镜观看风景,必然会产生偏差。在这个例子中,洛译本将“天行”译为 “the course of Nature”,沃译本将其翻译为“Heaven's ways”,而霍译本则译为“the activities of Heaven”。笔者认为,沃译本可能会让外国读者产生混淆,因为通过谷歌搜索,“Heaven's way”更容易与“天堂之路”混淆起来。此外,“尧”和“桀”也需要运用释义法(Paraphrase)进行翻译。因此,在这方面,洛译本更为合理。

因而,为了缩短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接收距离,译者应该以读者为中心,积极构建接受视野,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并通过补充信息、注释和释义等手段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和文化内涵。这样可以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促进其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理解,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4 结束语

虽然这项研究的范围仅限于《荀子·天论》,但它在研究的视角上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美学理论为典籍翻译带来了新的思考角度。通过从接受美学视角研究《荀子·天论》的三个英译本,本研究得出以下启示性结论。

(1)翻译语言的表现力:接受美学认为,文字和语言不仅仅是交流工具,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因此,译者可以通过选择和运用语言等手段,传达原著的文化内涵和美感,使译文更具艺术性。

(2)文化背景的契合度:接受美学认为,文化要素是形成美感的主要来源。因此,译者应该考虑原著所处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提升对原著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关注译文是否能够传递原著的美感元素,或者是否产生了新的美感元素。

(3)读者的美感体验:接受美学认为,审美经验是观者和被观察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产物。因此,译者可以预期译文是否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享受。

(4)翻译风格的符合度:接受美学认为,艺术性的创造是一种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因此,译者的翻译风格也是影响美感体验的重要因素。译者应该注意选择翻译策略、语言风格和美感表达方式,以及考虑这些因素是否符合原著的特点和审美兴趣。

综上所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文化内涵,同时结合国外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进行翻译。这样做可以确保国外读者更好地接受译文审美,从而通过文本传播展示中国优秀的文化形象,并体现出文本的意义和价值。

猜你喜欢
荀子译本美感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西夏研究(2019年1期)2019-03-12 00:58:16
和谐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翻译中的“信”与“不信”——以《飘》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例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中国三峡(2016年11期)2017-01-15 14:00:21
梵呗的音乐宗教美感
人间(2015年18期)2015-12-30 03:42:03
让语文充满生机充满美感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