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田野的河北昌黎地秧歌传承发展研究

2023-12-11 01:42王泓方
艺术大观 2023年32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王泓方

摘 要: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昌黎地秧歌在传承中原生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课题组对不同时期昌黎地秧歌历史文化、各時期行当角色的传承、服装道具的变化、表演形式、场地以及动作风格等方面的田野调查结论进行分析,使昌黎地秧歌原生文化元素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得以呈现,为今后昌黎地秧歌的传承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激发年轻人加强对民间艺术保护与研究的重视,让地域民间舞蹈能够在更广阔的领域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时代所赋予的光荣使命。

关键词:河北昌黎地秧歌;田野调查分析;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2-0-03

昌黎地秧歌按照史料记载最早产生于元代。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到改革开放后重新焕发艺术魅力——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今,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思想精神鼓舞下,在国家领导人指出:“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的号召指引下,身为当代年轻人,肩负历史责任,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时下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对昌黎地秧歌展开多方面的田野调查研究工作十分有必要。

2021-2022年团队先后三次前往秦皇岛昌黎县,参观昌黎县文化馆地秧歌非物质文化展览,实地亲身感受当地特色昌黎地秧歌。为更好地完成田野工作,每次兵分两组,一组主要负责访谈昌黎地秧歌老艺人及传承人;二组主要负责实践学习,向老艺人请教学习昌黎地秧歌;同时团队还一起观看并亲身参与当地的特色演出活动,观看由周国宝、周国桢、张谦等艺人在1953年表演的代表性剧目《跑驴》《喜回娘家》《扑蝴蝶》《锯缸》《王二小赶脚》等传统代表作品。

通过田野调查昌黎地秧歌的舞蹈行当和表演动作,了解到昌黎地秧歌的历史发展与艺人对昌黎地秧歌各行当的独特见解,领悟到昌黎地秧歌独具特色的魅力。在本次田野调查过程中,笔者以历史发展脉络为切入点,对昌黎地秧歌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考察[1]。

一、昌黎地秧歌历史发展脉络

依据昌黎文化馆历史资料及对当地艺人和相关百余人的问卷采访,得出如下结论:昌黎地秧歌是田间老百姓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节日欢庆时进行的舞蹈,是人们用来抒发情感寄托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它的热爱程度也发生着变化。

(一)1949年至1970年的历史发展

从元代产生,历经三次历史演变,清初的“唱秧歌”到晚清的“出子秧歌”;民国以后的“逗秧歌”;辛亥革命前后,地秧歌中的歌唱部分“莲花落”逐渐与舞蹈分离。由于历史大背景的变革,它也曾经出现过由高到低衰落的起伏。昌黎地秧歌表演主体是农民,主要围绕着田间地头进行自娱自乐的舞蹈,代表作品有《跑驴》《锯缸》等。

(二)1980年至2010年的历史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昌黎地秧歌得到重视取其精华,《跑驴》等一些作品代表着时代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现代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昌黎地秧歌等影响范围缩小,艺人老龄化现象也使昌黎地秧歌的传承出现了问题。在“保护文化多样性”号召下,其于2006年5月,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改革开放以后,昌黎地秧歌出现第二版《跑驴》《扑蝴蝶》等代表作品;因艺人群体为农村老百姓,缺乏资金,没有发展体系,后因民间艺人老龄化、社会形式多元化发展的冲击,导致一度衰落;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地秧歌又逐渐被重视起来,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2010年至今的历史发展

昌黎地秧歌的文化保护工作逐步深入展开,成立专门保护机构、制定保护措施,成为昌黎民间艺术地域文化品牌之一,各相关部门积极组织昌黎地秧歌的演出、比赛活动,在地域文化传承方面得到了一定的重视。部分表演场地从传统表演形式走向新型舞台表演与广场表演形式。

二、昌黎地秧歌行当角色的传承发展

昌黎地秧歌行当角色的发展代表着社会不断发展。据研究历史资料及对当地田野调查得出如下结论。

(一)1949-1970年行当变化发展情况

该时期,昌黎地秧歌是通过自娱自乐来表达情感。各行当全是男性表演者,如剧目《喜回娘家》是周宝国与堂弟周国珍和张谦等男性表演者创作。

(二)1980-2010年行当变化发展情况

该时期,“妞”和“擓”这两个行当开始逐渐出现女性表演者来扮演,如陈笑云于1957年3月表演《捶布舞》。剧目新《跑驴》中演出者的角色也出现女性表演者,作品更能直观地、真实地表达出夫妻小两口回娘家的喜悦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2010年至今行当变化发展情况

现如今各个行当又出现男扮女装,如剧目《快乐婆婆》中“擓”这一女性角色又出现了男扮女装,由一群粗犷的男人来演绎婆婆们的娇俏形象,动作幽默滑稽、逗乐无比,表演效果极佳。

三、昌黎地秧歌服装道具历史发展变化

经查阅历史文献资料以及对当地的田野调查,笔者对昌黎地秧歌道具历史的发展变化有了具体的结论。

(一)“妞”服装道具变化情况

1949-1970年,“妞”服饰大多为红紫,以艳丽的颜色为主;道具为扇子、手绢;1980-2010年,服饰颜色和妆容逐渐变淡,道具未改变,扇花及扇子路线增多;2010年至现今,其以清新、活泼、淑美为主。

(二)“生”服装道具变化情况

1949-1970年,“生”类似戏曲中的“小生”角色;1980-2010年,服饰以红白色系列为主,头戴红巾帽腰间多红绳,右手持扇或手绢;2010年至现今,服饰不再是长衫,更为接近民间服饰,以蓝白色为主,腰间系红带。

(三)“擓”服装道具变化情况

早期,“擓”手持团扇、手绢;中期,开始出现“文擓”“武擓”;后期,服饰七分裤突显角色的干练,符合豪放形象,服饰花纹减少。

(四)“丑”服装道具变化情况

“丑”始终右手扇、左手巾,早期服饰上受蒙古族文化影响,地秧歌“丑”角戴的“缨子帽”;中期服装为大襟袄、肥腿裤,衣服大多为蓝、黄、红等颜色,头戴缨子帽;如今头戴缨子帽,衣服多为花花绿绿的,大襟袄、肥腿裤,腰部系布条,脸画点白,鼻下面有鼻涕,或者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丑妆三花脸改为粉状俊妆[2]。

四、昌黎地秧歌表演形式及场地变化

据昌黎文化馆的史料及对当地艺人和从事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问卷采访,以及后期查阅相关视频历史资料,得出以下结论。

(一)1949年至1970年表演形式及场地情况

昌黎地秧歌的出现方式是以场子秧歌和过街秧歌为主,场子秧歌大场子主打气势宏大,大场子表演人数可达上百人;中场子场面调度不受固定控制,由表演者即兴自由发挥,主要突出人物形象;小场子成为压轴场,突出故事情节,使观众直观看到人物形象的特点。

传统过街秧歌演出时前武生打扮的角色打棒开路,后跟提花篮、执拂尘的童子及渔、樵、耕、读等角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过街地秧歌演出队伍的排列主要由“公子”或“丑”领舞开路,后由“妞”“丑”和“擓”“公子”等相互穿插,形成长蛇状队形。

(二)1980年至2010年表演形式及场地情况

此时期昌黎地秧歌表演形式为过街秧歌,注重动作、节奏的统一,动作简洁优美,以舞蹈的节奏为整支队伍的行进速度,边走边跳,持续性前进主要是为了吸引观众,三五人一组在大街上按套路表演[3]。

(三)2010年至今表演形式及场地情况

此时期表演特征在于舞台场地有限,不能重复单一动作,动作难度增大,而且动作数量大幅度增加,对表演者专业程度要求高,舞台秧歌更加注重表演与审美,且逐渐出现与现代音乐相结合的情况。

总之,舞台秧歌因场地受限,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使表演有声有色。因此,对地秧歌表演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观者大多是专业艺术者,舞台秧歌更加注重表演。

五、昌黎地秧歌动作风格发展变化

昌黎地秧歌历经岁月洗礼,动作风格发展变化主要从改革开放之后。据历史资料及实地田野调查,得出如下结论。

(一)1949-1970年动作风格

最为著名的三大流派有:周派、张派、卢派,他们均强调身体相互配合,表演诙谐,动作易学,扭起来奔放。

(二)1980-2010年动作风格

时代变革及老艺人们的相继离世,其吸取疯秧歌、东北秧歌等特色动作更加符合人物性格。“妞”以腰柔腕软,眼含媚;“生”——步子稳体态轻;“文擓”——团扇手中捻;“武擓”——肩膀错、端、抖、耸等;“丑”——蹦跳轻,相逗人,肩胯活又灵。

(三)2010年至今动作风格变化发展情况

现今昌黎地秧歌的“妞”——动作表情以媚为主,眼神灵动;“生”——步伐欢快;“擓”——文武摆头、扭胯、眼神随动,突出表情表演;“丑”——头左右晃动、蹦跳轻,肩胯摆动灵活。

总之,昌黎地秧歌“妞”主要以美为主;“擓”以泼辣、豪放为主;“丑”主要以逗乐为主,使昌黎地秧歌各行当均具有独特的代表性,给观众留下更为直观的印象[4]。

六、昌黎地秧歌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昌黎地秧歌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历史演变历程,从乡野田间的自娱运动形成融合大众性、娱乐性、民俗性、专业性、传播性的民间传统艺术活动,说明它的传承与发展极具社会价值和意义。

1.据史记载,唐时期,昌黎田间的农民,为缓解种田插秧时的疲劳自创的一系列活动筋骨的生活舞蹈,哼唱乡间小调。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听聞颇为喜爱,命之为“秧歌”,后经千年流传,演变为如今家喻户晓的“昌黎地秧歌”。

2.蕴含着百姓生活的真实性、大众性。它融汇当地人们的风俗习惯及意识形态,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昌黎地秧歌具有任何新文化形式无法替代的时代价值。

3.发展至今的昌黎地秧歌不仅具有大街、广场上人民群众的娱乐性、强身健体的运动性,且走上舞台,增添了民间艺术的专业性,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与融合发展[5]。

七、结束语

通过对昌黎地秧歌的变化和发展进行深入的田野工作和各方面的分析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北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土壤及民间舞蹈独特语汇——动作。无论是行当的变化,还是服饰道具的变化,均吸取原生文化所长,在传承中紧跟时代步伐,保留原生性合乎百姓的审美;从场地及表演形式来看,把民间艺术推向更高的舞台,为“非遗”传承奠定基础;从动作风格来看,响应时代号召,在原生性的传统文化基础上不断开拓我们的新思想新文化。

昌黎地秧歌的传承发展研究是基于田野调查基础之上的研究,不能脱离原土壤的社会环境,并将调研成果应用到今后的艺术活动中,让昌黎地秧歌这门河北民间艺术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佳.浅析河北省昌黎县“地秧歌”的风格特征及表演形式[J].戏剧之家,2014(10):66-67.

[2]曾忠文,王成科,宋晓宇.论昌黎地秧歌的体育文化传承性及其社会功能[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33(05):88-90.

[3]刘佳.浅析河北省昌黎县“地秧歌”的风格特征及表演形式[J].戏剧之家,2014(10):66-67.

[4]金红莲.京津冀民歌津要[M].秦皇岛:燕山大学出版社,2019.

[5]周大明.河北舞蹈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养生角度下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探讨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元白诗派诗歌中的“风雅”传承
传播学视阈下淮海戏传承发展路径探析
少儿花鼓灯舞蹈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