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四部曲”:重塑高中美术生活化课堂

2023-12-11 22:03叶星子
艺术大观 2023年32期
关键词:体验教学四部曲生活教育

叶星子

摘 要:美术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美术课堂才能更加拥有活力。生活化课堂要求将相关教学活动置于学生实际生活背景中,促使其在生活中学习,并在学习中体会生活乐趣。而体验教学则是依据课本内容和现实生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的教学方法。因此,体验教学无疑是美术生活化课堂的极佳之选。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美术生活化课堂中体验教学的应用进行探索,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体验教学;生活教育;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2-0-03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也就是说要使教学这种活动变成“生活的”,使教学与生活由隔阂分离变成亲密联系。美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化美术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体验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获得有生命力的知识,真正陶冶情操。体验性教学也是我国新课改中的一个重要理念,现在的美术课堂应该更关注学生在学习中,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体验,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享受一场艺术盛会。

一、一部曲:创设体验性情境

高中的美术教学以美术鉴赏为主,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理论性强。美术教材作为开展美术教学的重要依据,其部分教学内容呈现出固定化、静止性等特点,甚至存在显著的被动性、排他性,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差别很大。

课堂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往往在开展体验式教学模式时受到制约。然而除选择艺考的学生外,大多数高中学生缺乏日常的美术培养,对各类美术资源、美术作品更是知之甚少。基于这些情况,教师多采用自己全面讲授、学生全盘接受的“满堂灌”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着重于美术形式的理性化分析,抽象的理论知识点过多,缺少具象的分析和实际的体验,一味进行知识的输出,最终导致美术课成为“作业课”或是“一言堂”。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严重失守,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课堂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美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是大多数的高中美术教学中,生活仍是缺席的状态。为了更好地进行美术体验式的学习,教师要解决课本内容和学生学习需求的矛盾问题,使美术教材中的内容更加鲜活,便于学生更好地開展体验式学习。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在优化高中美术教学内容时还应坚持美术生活化的原则,将美术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以生活的角度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审美趣味不断提升、审美能力不断增强,陶冶情操,丰富视觉与触觉的感受,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1]。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师需得认清美术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关系,把握高中美术教育中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尤其是美术鉴赏模块是《新课标》要求的高中美术课程的必修模块,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涉及相当多的美术史知识,很多教师过分地强调学科本位。首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过于在意其内容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不注重美术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衔接。其次,对艺术作品的分析方面流于形式,一味强调作品的形式分析,而忽视了作品背后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涵,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美术应有的魅力和独特的气质。最后,在作品分析上一味遵循权威、书本并逐渐程式化,没有尊重学生人格特质及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的不同,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愈发缺失,极不利于学生体验性学习的开展。

那么,对于课本中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当及时把握住,对于和学生实际生活相去甚远的教学内容,也要适当进行生活化处理,将相关的生活元素融入教学,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生在熟悉的教学内容中,熟练掌握基础的美术知识,体验其中蕴含的文化和情感,最终达到体验式学习的目的。

(二)教学活动多样化

教学活动是达成教学目的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中,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置上都有各种程度的忽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味进行知识输出,教学活动单一,而且,教师并没有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然而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学习效果如何。因此,教师要立足于体验式教学的内涵,结合既定的教学目标,借助现代化的课堂教学手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2]。

二、二部曲:比较体验性观察

体验式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少说多做,所谓“体验”,简单地说,就是指通过实践建立对事物的认知。这里的“体验”至少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行为体验,它是一种实践行为,是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是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二是内心体验,是内心升华的心理过程,发生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身心体验在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目前的美术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理论,在欣赏一幅作品时还多是用眼睛去观察、用嘴巴去阐述,这种学习是流于表面的,很容易落入程式化的鉴赏中,学生对作品的鉴赏也会套路化,逐渐丧失对美的感知力。而具身认知理论则指出,个体的生理表现与心理状态之间存在着一种强有力的关联。简单地说,就是人在快乐时会笑,如果笑,人也会趋于更加快乐;反之,人在悲伤时会哭,如果哭,人也会趋于更加悲伤。基于此,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高中美术教师应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全身心投入美术教学活动中,便于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美术知识,最终达到身心受益的体验性教学效果。如笔者在《美术家眼中的自己》一课中,将画家一生的自画像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展示,并搭配合适的音乐,将学生立刻带入画家的角色中去,然后选取了伦勃朗具有阶段性意义的四幅作品,鼓励学生对画中人物的神态、动作等进行模仿,从而产生代入感,以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伦勃朗当时的情绪、情感,总结其精神气质的特点

(见图1)。又如笔者在《历史的风景——美术作品反映历史》一课中,在学生通过人物的神态、服装特征自主探究《步辇图》中主要人物的身份以后,借助现代化的软件,鼓励学生在屏幕上拖动、安排人物的站位并说明理由,并与原作作对比,学生充分理解画家阎立本经营位置的用意。在营造的情境中,从画面出发,让身体切实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利用学生的身体感知和已有的感知经验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切身感受和内心认同,让学生获得学习体验,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从而生成知识、掌握知识。

三、三部曲:模仿体验性绘画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美术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创作也都离不开生活实践,无论是艺术家的创造还是想象,都是建立在对生活的理解基础之上的。高中美术教学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大量的美术作品,美术教学是建立在学生过往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的,只有有了一定的经验才会产生强烈的需求。建立在生活经验之上的美术教学才是有温度的教学,这种生活经验既可以是亲身体验,也可以是通过其他途径间接习得的,当然能够亲身体验、亲自动手无疑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但是若在短时间内无法亲身体验,亲手去描摹那些作品中的内容也不失为一种体验的好办法[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没有见过南方风景的学生如何能领略到黄公望《富春山居》中的钟灵毓秀;没有游历过北方山川的学生又怎么能体会到范宽笔下《溪山行旅》的苍茫之感。然而,仿照黄公望先生《富春山居》中的披麻皴,随着手腕微微旋转,一根根流畅顺滑的长线条从容地排布于纸面上,大概就能够体会南方山石上遍布的植被,柔软细腻;真正对着《溪山行旅》临出一笔笔斧劈皴,干脆利落的落笔、提笔,执笔人就仿佛触碰到了北方刀凿斧劈般粗粝的崖壁。在模仿绘画的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本领,提高其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用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见图2、图3)。

四、四部曲:创新体验性评价

一直以来,评价都是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进行的评价,往往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评价,这种评价虽然有一定的效果,却与体验式学习原则相背离。因此,为了使学生的体验式学习过程更加完善,在评价这一教学环节,教师更应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模式和精神参与美术课堂学习。

(一)评价形式

教师应完善评价形式。除了教师评价学生这一传统评价方式,还可以增设学生自主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小组与小組之间进行相互评价等形式,使得评价的主体更加多样化。同时,教学评价的形式也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以内。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长作业”,比如《中国民间美术》一课的评价形式就可以通过布置关于民间美术的长期作业,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探究身边的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将分析、探究的内容用文字、摄影、制作实物的方式记录下来。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为他们打开想象之门,让原本较为枯燥的美术鉴赏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让学生亲身感受民间美术在当代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其在当下的传承和保护提出自己的意见,加深对民间美术与民族文化的理解,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而对于一些有实践过程的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寻求学校的帮助,将评价延伸至课堂之外,如开辟场地为学生举行一个作品展览活动,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为其开办个人作品展,让学生也能够亲自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对于提高评价效果也有着促进作用。

(二)评价内容

教师应该完善评价内容。教学评价的目的不在于结果,而在于提升与改进。以往的评价模式下,教师评价的多是学生的学习结果,以数字体现为成绩。但是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也不能忽视,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及时、适当评价,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坚持多元评价,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提供充足的动力并推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永伟.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祁正铭.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1(17):132-133.

[3]邢宏林.体验式学习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措施[J].学周刊,2021(17):163-164.

猜你喜欢
体验教学四部曲生活教育
遗传概率计算题解法技巧“四部曲”
作文教学“四部曲”
抓住方法,实施体验教学
优化体验教学,创建高效英语课堂
初中英语课堂中体验教学的模式和实施策略研究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奏响低年级节奏教学“四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