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助力“美丽湾区”建设

2023-12-11 18:03张利霞
环境 2023年10期
关键词:湾区粤港澳大湾

张利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反映了我们祖先在长期实践中总结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发展。建设“美丽湾区”,就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加强大湾区生态保护,建立宜居宜业宜游的大湾区,把大湾区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第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发展

作为我们党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精髓,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与使命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总结提炼出能够有效指导生态文明实践的生态智慧,增强人们对自然的认知理解与实践能力,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源于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反映了祖先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的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的先人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论语》中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表明了生态智慧本质上就是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谐相处的法则,使我们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可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当代传承和科学发展,是对古代朴素生态传统和历史实践综合性重塑和整体性超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生态文明领域的生动体现。

第二,科学认识“美丽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对标世界一流湾区,深化同香港、澳门生态环保合作,建立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粤港澳大湾区。”2019年2月颁布实施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以建设美丽湾区为引领,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与循环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進展,但目前看,“美丽湾区”建设还存在如下不足:一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珠三角核心区和港澳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上限,城镇扩张对生态空间的挤占较为明显,土地资源约束趋紧。港口建设占用大量滩涂、林地等自然生态用地以及大规模围填海活动对滨海湿地生境造成破坏。珠江三角洲河网区的历史遗留环境污染与新型污染问题交织,人口与产业密集,环境负荷较重。二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巨大挑战。粤港澳大湾区是依托“海湾”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而建立的世界级城市群,海洋生态环境关系大湾区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和持续力,也是未来大湾区发展和融合的关键所在。但湾区海岸线资源约束趋紧,尤其是中山、广州和东莞的自然岸线保有率较低。局部海域生态功能弱化,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体质量呈下降趋势,船舶港口、海水养殖等造成的海上污染形势不容乐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巨大挑战。三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自然资源和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发展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未来发展进程中,制造业仍将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重要支柱,工业制造业发展造成的结构型污染排放压力仍将处于高位,发展与保护的矛盾越发尖锐。随着环境治理与品质改善潜力边际递减,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难度加大,也就是说剩下的都是“硬骨头”,需要有更大的决心和更有力的措施。四是绿色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近年来,虽然广东省出台了不少推进科技创新的政策,但用于传统技术绿色化改造和研发绿色新型技术的基础投入不足,同时对绿色科技创新的统筹规划和引导也不够。在绿色科技创新上,技术引进较多,自主研发创新不足,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能力和动力不足,有些领域技术依赖严重,需要加大激励和扶持力度,营造可持续的绿色创新机制。

粤港澳大湾区三地环保合作基础良好,但生态保护修复的合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需要加强统筹协调,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过程的一体化协同,求得“最大公约数”推进美丽湾区建设。对存在问题,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要正确认识,有效把握、科学应对,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对标国外一流湾区,深化粤港澳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生态修复方面狠下功夫,共同推进美丽湾区建设,推动大湾区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

第三,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破解“美丽湾区”建设中的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广东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2023年6月在全国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放眼未来,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就要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破解“美丽湾区”建设中的难题,因时因势推进实践、制度与理论创新,加强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第一,在大湾区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上下功夫。中国古代设置了系统的生态保护机构和官职,其中生态保护职位是“虞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朝代的更替,生态保护的相应官职渐趋细化完善。秦汉时设置少府,唐朝设立虞部郎中。明清时期,职位设置进一步细化为虞衡清吏司、都水清吏司和屯田清吏司。加强大湾区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就要借鉴古人系统整体的治理观,借鉴古代环境治理的制度化建设,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借鉴古代环境治理的精准化建设,要继续完善空气监测网络,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防控,强化臭氧污染协同治理,打造大气污染防治先行区。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指标体系,率先探索与国际接轨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第二,强化海域生态保护,加大海洋生态修复力度。我国古代有着内涵丰富的海洋生态思想,《尚书》中最早记录了中国人的海洋观念,所谓“文命,敷于四海。”古代人就对海洋着敬畏之心和崇尚之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描绘了月亮在远方大海上升起、洒下皎洁月光、照亮苍茫大海的良辰美景。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借鉴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对海洋的敬畏之心,树立“红线”意识,严格执行《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加大海岸线保护与管理力度,特别是对于原生自然岸线,应实施最严格保护制度;强化海岸线整治修复力度,严禁占用自然岸线进行围填海等开发活动,提高人工岸线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对于海洋保护区、重要滨海湿地、重要渔业海域等其他类型的海洋红线区,实施针对性管控措施,确保海洋生态红线制度落实到位。借鉴古人道法自然的实践观和对海洋之美的崇尚之情,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海洋,深入推进“蓝色海湾”综合整治工程,组织开展“净滩净海”社会公益行动和环保宣传活动,修复受损岸线、增加滨海湿地面积,有效控制围、填海规模。第三,在绿色低碳可循环大湾区建设上下功夫。《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五十》中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意思是人类要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推动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借鉴古人取用有度的消费观,通过能源结构低碳转型、优化生产力布局和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等途径,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全面提升能源安全绿色保障水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资源跨界循环利用,构建覆盖大湾区的循环经济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本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逻辑延伸和现代发展,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建设“美丽湾区”,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道法自然的实践观、绿水青山的财富观、取用有度的生产观、系统整体的治理观等文化基因。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者系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湾区粤港澳大湾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