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荷
医学指导/付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完形心理治疗执行师)
前阵子演员胡歌登上热搜,缘由是他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发文,而上午和深夜发文可以说是完全两种状态,这样的举动让许多人担忧,有人猜测他是不是有抑郁情绪,也有人调侃他是“早F晚E”,即早上喊着fighting(加油打气)开启快乐一天,睡前却emo(情绪低落)。
其实包括小编在内,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情况:元气满满开始一天,到了晚上就“伤春悲秋”。那么,这到底是一种正常状态,还是一种“危险”信号呢?
如何判断是不是“心理疾病”
既然很多人有过这种表现,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寻求医生帮助?付瑶说:如果这种现象仅仅是简单感受,并没有影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那大概率是属于正常的心理变化,无需过度焦虑。经过了一夜的休息,新的一天往往会让大家充满期待,再加上白天时工作任务较多,很多人会将自己的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或其它需要做的事情上,从而忽略了一部分让自己不开心的因素,而睡前,结束了一天的繁忙,一天中受到的委屈,白天没有发泄的情绪等等,导致自己晚上不开心甚至有些焦虑的情绪出现。
但如果早晚情绪反差过大,清晨情绪高涨时常表现为心情特别好,生机勃勃、话多、容易兴奋、更喜欢冒险,行为可能比其他人要鲁莽一些,然后挥霍,花钱也比较大方,为人相当的豪爽等。晚上的时候就表现为郁郁寡欢,经常流泪,看到任何的事情都从消极的方面去看,自我评价也很低,什么事情也不想做,人就变成特别懒,看到周围所有的一切都是灰色的,就可能是单相的躁动或者抑郁,或者是有双相的躁郁情绪,就需要找专业的心理老师进行疏导和调整。
“虚拟美好”带来的落差
除了社会压力,还有什么原因促使这种情况出现呢?
付瑶说:现在很多社交平台上自媒体为了树立人设,过分夸大了生活中的美好及安逸,讓看的人产生心理落差,引发自我怀疑和焦虑,而夜晚通常是个人情感和内省的时间,人在进行自我控制时需要消耗心理资源,一旦资源不足,便会使人陷入“内耗”状态。所以导致白天打鸡血一样的“F”,结果并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夜晚就会“E”。
保持内心平衡是良药
如何避免这种情绪产生?付瑶提出了几点建议:
1.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白天多做自己真正爱做的事,找到内心的平衡和自我满足,晚上才不容易emo。
2.当情绪低落时,可以想一些快乐的经历,做一些让自己振作起来的事情;情绪高涨时,做一些平静内心的活动,养成舒压的习惯。
3.平时多表达情感,可以通过写日记、与朋友分享、寻求心理咨询等方式来释放情感。
4.规律生活,确保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5.如有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