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如何通过接近动机和反思提升创造力

2023-12-11 10:04汪太平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4期

汪太平

摘 要:接近动机对于提升团队创造力非常重要,本文应用工作需求资源理论,验证了接近动机和团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中国大陆66家公司共217个团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利用mplus8.3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接近动机对团队创造力具有显著正向相关,同时团队反思对于接近动机和团队创造力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该研究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接近动机;团队反思;团队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4.038

当团队遇到复杂的问题时,团队对积极和消极刺激的敏感性差异采取的是接近或是回避的动机,对结果的影响非常明显。基于工作需求资源(JD-R)理论,通过团队反思视角,研究团队的接近动机(Approach Motives,AM)对于团队创造力(Team Creativity,TC)的影响,进一步丰富团队创造力的学术研究。

1 接近动机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

“接近动机”用于描述对积极刺激的行为的激励和方向。AM的定义包括两个不同的部分:“激励”和行为的“方向”。激励用于描述引发行为的反应的初步触发。“方向”是指行为回应刺激的方式,可以与生物和心理需求满足相关联。在工作场所环境中。AM的目标会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 TC作为团队绩效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因此我们假设:

假设1: AM对TC呈显著正相关。

2 团队反思对接近动机和团队创造力对中介效应

团队反思(Team Reflexitiy,TR)指的是“团队成员共同反思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包括团队的目标、策略和运营流程,并适应当前或预期环境的程度”。它包括反思行动,如探索性学习、关注、以自我意识回顾过去的事件,以及消化和吸收新信息。 Schmutz等认为TR是团队集体反思团队目标、战略(例如决策)、过程(例如沟通)以及过去和当前绩效的结果并相应地进行调整的能力。通过这些反思过程,团队可以识别实际情况和期望情况之间的差异,并进行调整实现目标。

TR是评估工作环境的关键机制,尤其是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并在团队成员进行有意义的讨论后部署最佳行动方案。因此,所有组织都必须促进团队反思,展现更好的团队绩效。Widmer等指出,与反思高的团队相比,反思低的团队对团队目标、战略、流程和业务环境的理解较少。他们在应对任何环境威胁时更倾向于被动应对而不是主动防御的原因。因此,我们假设:

假设2: AM和TR之间显著正相关 ;

假设 3: TR在AM和TC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3 样本和测量

样本数据收集采用问卷调查,向中国大陆66家公司共217个团队主管进行了问卷,被调查公司分布在杭州、上海、广州和深圳4个城市,被调查团队人员分布在3~6人之间,调查工作分2个阶段进行,第1个阶段发放217份,剔除无效问卷,有效回收208份;第2个阶段发放208份,剔除了无效问卷,有效回收201份,试卷有效回收率96.24%。两次问卷的调查时间间隔3个月,均为同一批调查对象,被调查团队主管均在自愿和匿名情况下对调查问卷进行作答。

问卷调查所用到的量表全部来自经典的成熟英文量表,采用Brislin推荐的回译方式将英文量表翻译为中文,各个量表均选用了Lilert5点量表进行测量,其中1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完成调查问卷的设计。

AM变量的测量采纳了Johnson等设计的6题项量表,题项例如:“我工作中的目标就是在工作中实现我的最大潜力”等。

TR变量的测量采纳了De Jong等文章中的5题项量表,题项例如“我们经常审视当初制定的目标是否可行” 等。

TC的测量采纳了Baer等文章中的4题项量表,题项例如“我和我的部门建议非常多创新的想法来提升工作环境”等。

4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mplus8.3进行,进行了驗证性因子分析、信效度分析和结果方程验证等,具体如下:

描述性统计:本次被调查对象中,男性主管134名(66.67),女性67名(33.33);平均年龄38岁,平均工龄14年,平均担任主管工作年限8.5年,其中本科89人(44.27%),研究生和博士51人(25.37%)。

对角线粗体为AVE开根号值,下三角为维度之皮尔森相关。

根据表1, 维度对题目的平均解释能力(平均方差萃取量-AVE)均大于0.5,维度题目的内部一致性(组成信度CR)均大于0.7。区别效度在对角线开根号,下三角为维度之皮尔森相关,均大于其他相关维度的相关,表示我们的维度区别效度存在。

根据表2,基础模型的卡方x2除以自由度<3,RMSEA和SRMR均小于0.08, CFI和TLI均>0.9,三因素模型等拟合度的指标数值均在建议值范围内, 模型拟合度良好,其他模型拟合度均超出建议值。

根据表3所示,

1: AM与TC的影响正相关, P<0.05,在95%的置信度区间不经过0, 假设1得到支持;

2: AM与TR的影响正相关,P<0.001,在95%的置信度区间不经过0, 假设2得到支持;

3: AM通过TR对TC的影响正相关,P<0.05,在95%的置信度区间不经过0, 假设3得到支持;

5 結论与展望

本研究基于JD-R理论,以具有创新特征的高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尝试探讨AM对TC的影响关系与传导机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AM高能有效地提升TC。

(2)AM高能有效提升TR。

(3)AM通过提升TR而增强TC。

通过剖析AM对TC的影响作用,以及TR的中介效应,所有假设都得到最终的验证,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具有一定的实践贡献。最后,本论文的数据均来自中国大陆发达城市,未来可以纳入更多的城市区域和跨文化研究。

参考文献

[1]Baer,et al.The curvilinear relation between experienced creative time pressure and creativity: moderating effects of openness to experience and support for creativity.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6,91(4):963.

[2]Brislin,R.W.Translation and content analysis of oral and written material.In H.C.Triandis & J.W.Berry (Eds.),Handbook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vol.2,pp.349444).Boston: Allyn and Bacon,1980.

[3]Chen,et al.Collectivismoriente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 examination of team reflexivity and team psychological safety.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2015,22(4):535548.

[4]De Jong,et al.How does trust aff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ongoing teams? The mediating role of reflflexivity,monitoring,and effffort.Acad.Manage.J,2010,(53),535549.

[5]Elliot,A.J..Integrating the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approach and avoidance achievement motivation.In: Pintrich,P.,Maehr,M.(Eds.),Advances in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vol.10.JAI Press,Greenwich,CT,1997:143179.

[6]Elliot,A.J.The hierarchical model of approach and avoidance motivation.Motivation and Emotion,(2006,30:111116.

[7]Elliot,et al.Approach and avoidance motivation.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1:13:7392.

[8]Elliot,et al.Achievement goals and the hierarchical model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2,(12):139156.

[9]Hoegl,et al.Team reflexivity in innovative projects.R&D Management,2006,36(2):113125.

[10]Johnson,et al.Approaching Success or Avoiding Failure? Approach and Avoidance Motives in the Work Domain,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Eur.J.Pers,2013,(27):424441.

[11]Schmutz,et al.When I say ...team reflflexivity.Medical Education,2019,53:545546.

[12]West,M.A..Reflflexivity and work group effffectiveness: A conceptual integration. in Handbook of Work Group Psychology,ed.M.A.West (Chichester: John Wiley and Sons Ltd),1996,555579.

[13]Widmer,et al.Recent developments in reflexivity research: A review.Psychology of Everyday Activity,2009,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