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

2023-12-11 01:20滕淑玉
时代商家 2023年46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重要性事业单位

滕淑玉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转型升级,事业单位的发展也在随着国家与经济的发展变化而进行转变,大部分的事业单位不断的优化自身的管理方式,推动自身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更好的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预算管理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加强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保证资金使用途径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整合事业单位资源,控制事业单位成本的重要媒介,能够进一步降低事业单位潜在的风险,提高事业单位的综合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重要性;问题;措施

预算管理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能够真实有效的反映出事业单位的未来收支、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因此,预算管理早已经成为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但是,在实际的预算管理过程中,预算管理的开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预算管理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是影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开展成效的重要因素。同时,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与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积极的对影响预算管理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切实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成效,为事业单位的持久稳定的发展注入动力。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内涵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主要指的是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资金拨领的方式、责任、管理以及控制。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受工作内容多样性的影响,预算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的保障资金的科学合理规范的使用,从而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活动的总称。事业单位的性质相对特殊,其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部门的拨款,良好的预算管理是保障资金安全科学使用,顺利开展各项业务并取得应用成效的重要手段。在预算管理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要以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基础,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真实,最大限度的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率。预算管理能够有效的反映事业单位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而预算执行则可以使目标任务真实、完整的展现在公众面前,方便国家相关机关与全社会对其进行监管[1]。

二、预算管理对事业单位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一)使事业单位资金效能发挥到最大

事业单位与其他的单位不同,更多的是承擔相应的社会职能,日常业务也主要以公益性的业务为主,主要是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以及专业的业务为社会大众提供公益服务。现阶段事业单位的资金,基本上都是有国家的财政部门进行全额拨付,而作为财政资金的一部分,事业单位要提高自身的预算管理水平,以行之有效的预算制度,将事业单位的资金效能发挥到最大,保证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与规范性。

(二)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

事业单位加强自身的预算管理,不但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又体现了国家的政策,同时也是对本单位对社会资源实现公平分配的重要途径,是政府公益性的外在显现。因此,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是推进我国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能够为我国经济政策的调整提供助力。近年来,地方财政收入有所下降,加强资金的利用率,保证资源分配的科学合理,将更多地钱投入到保障与改善民生层面,事业单位就必须提高自身的预算管理效率与质量,提高政府的宏观政策的意识[2]。

(三)有效的降低国家财政的负担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我国的财政收入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事业单位因为其性质的原因,大部分的资金都来源于财政部门,国家对于事业单位的资金拨付其实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但是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财政收入下降的形势下,事业单位的资金预算为国家的财政增添了很大的负担。而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能够有效的缓解政策财政的压力,符合我国经济与财政现阶段的要求,更是面对复杂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手段。

(四)为事业单位预算公开化奠定基础

预算公开可以说是我国事业单位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预算公开不但能有效的体现我国的民主,更是依法治国的体现,是我国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预算公开,不但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化、透明化的监督机制的形成,更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资源的使用与利用的公平性进行监督。可以说,预算公开是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人民民主权利的有效体现。目前,国务院已经对事业单位的预算公开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事业单位应将预算公开作为日常管理工作内容予以落实。作为控制、分配资源的重要手段,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实施预算公开的基础,良好的预算管理能够提升事业单位在社会公众心中的形象,更好的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三、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预算管理的认知不够科学全面

首先,大部分的事业单位领导者或财务管理人员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更为注重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缺乏足够的认知,对于预算管理未能建立正确的科学的认知。在对预算进行编制时,常常忽略了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导致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同时,受预算管理及执行制度、绩效考核及评价机制等因素的影响,预算管理无法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最终流于形式。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顺利开展并取得理想成绩的前提,在编制的过程中只有坚持真实、完整才能为事业单位提供全面系统准确的预算数据,提高预算管理的决策辅助价值。其次,因为预算管理缺乏整体性目标的思考,在实施的过程中,财务部门则是预算管理的主体,其他部门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较低,这就导致财务部门因为缺乏对其他部门工作的了解,无法取得真实、准确、有效地数据信息,无法精准的反映本部门的工作目标,致使预算管理自身的全面性、有效性大大降低。

(二)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不足

首先,预算编制不够真实全面。预算编制要体现事业单位整体的预算,全面性与全员性是基础要求,但是部分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更多的是要求财务部门的预算编制工作。而财务部门的工作重心是财务方面的工作,再加上各部门之间缺少完善的沟通机制,导致财务部门的预算编制对于其他部门的需求掌握的不够全面,影响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另外,不分事业单位的其他部门也参与了预算编制,但是财务部门无法对其他部门的预算报告进行综合性的考量,只是简单的将其他部门的预算报告进行汇总。对其他部门的预算报告未能仔细研读,对于预算资金的审核力度不足,预算管理自身全面性收到限制。其次,财政部门对于事业单位申报的预算草案在批复上缺少科学性。财政部门要根据事业单位上一季度的预算草案与实际的预算数值进行预算指数的设置,对于预算批复的金额不能超过预算指数。但是这样的流程是建立在事业单位提报的预算数据真实有效的基础上,但是事业单位提报的预算草案因为存在着问题,不能真实的反映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

(三)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与能力不高

第一,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足。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其工作的流程是先下后上,预算数据的获取主要来源于其他部门或基层岗位,对预算方案进行审批并进行分解之后再发放至基层,预算执行也主要由基层岗位实施。可以说,预算管理过程中的管理、执行与监督,主要是针对性基层岗位,这就对基层预算管理人员的要求有着更为严格的标准。但是,大部分的基层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足,预算管理的意识较弱,导致预算管理形同虚设。第二,适应能力有待提高。事业单位的各部门工作人员都有着明确的岗位职责与权能,又因为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导致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动力不足,大部分工作人员存在着惰性思维,对于工作方式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无法满足预算管理的实际需求,导致预算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并取得成效[3]。

(四)缺乏完善的预算执行监管机制

预算执行是保证预算方案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但是部分事业单位忽视了监管机制的重要性,导致预算管理工作频频出现挪用等违规行为,预算与决算无法保持一致。同时,部分事业单位还缺少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形成有效的预算执行监督流程,无法对预算执行进行有效的、实时的、动态的追踪。可以说,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审核、编制与监督,但是如果缺少监管机制,财务部门对于预算执行及执行结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也就无法保证资金使用的科学合理与规范,这就导致事业单位无法根据相关要求,对外公布真实、准确、有效的预算信息,社会监督与国家职能机构的监督无法落实,极有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四、事业单位优化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以正确的认知推动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

事业单位要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首先,事业单位无论是领导者,还是预算管理人员,亦或者是全体员工,都需要提高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知,加强预算管理在全体员工中的宣传推广,鼓励与引导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与掌握预算管理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建立正确的管理意识,提高主动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为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保证预算管理的顺利开展并取得理想的成效。预算管理过程中,财务部门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协调优势,建立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在编制预算方案时,积极的邀请其他部门一起探讨,针对各部门的预算需求及出现的问题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法。在落实预算管理时,事业单位必须要坚持真实、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方法收集与整理各部门提供的预算数据信息,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及时发现预算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建立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为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与考核提供保障。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是预算管理顺利实施并发挥真正作用与价值的关键环节,也是保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状况合理的重要途径。只有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地提高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科学性,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的价值,有效的降低其面临的风险,提高事业单位在社会公众中的公信力[4]。

(二)制定科学、准确的预算编制

其一,预算编制应作为事业单位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是预算管理落实并实施的关键,只有将预算管理与考核评价深入融合,才能真正的提高单位负责人的意识,重视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为预算管理的全面实施营造良好的环境,在根本上保证预算管理的精准性。其二,财政部门在对事业单位提报的预算草案进行批复时,需要有上级主管领导与财务负责人的预算审核真实性承诺书,以此来提高主管部门对预算报告的审核态度,保证预算报告的真实性。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财政部门都需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与态度,对每一分钱都做到物尽其用,将钱用在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保障民生发展[5]。

(三)加强对预算管理人员的培养

影响预算管理高质量实施的重要因素便是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情况。事业单位要做到多专业联合、多部门联动。首先,事业单位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只有将业务工作与财务工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保证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保证预算执行的效果。因此,积极的鼓励财务人员到各部门去进行相关的培训,将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编制流程、预算执行监督等内容以学习手册的形式下发,提高各部门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知。同时,业务人员也应当将本部门的业务内容、经济支出、开展流程等内容向财务人员进行讲述。其次,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人才培养体系,重视跨专业财务人员的培养,对财务岗位进行适当的轮换,加强财务人员对资产规模、分布、特点、用途等内容的了解,在制定预算时,能够更好的根据市场、行业、采购细节等因素,保证预算的可操作性。

(四)建立保障资金科学使用的预算监管机制

建立完善的预算监管机制是提高预算管理运行成效的重要保障。事业单位应成立预算管理监督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对预算执行进行实时动态追踪,设立预警机制,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确保预算资金按照预算方案进行使用。在监督的过程中,监督小组要始终保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多元化的考核标准,创新的考核方式,对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与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管,在发现问题的同时采用现代化的手段积极的解决问题,有效的降低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浪费、乱用、挪用等情况的出现。简而言之,只有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才是保证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的重要媒介,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金配置的有效手段。

五、结束语

进入新时代以来,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变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标准与要求。事业单位能否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现阶段,国家对于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于预算执行的监管力度也是越来越大,事业单位要正确面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及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及监管机制,培养更多的预算管理人才,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从而有效地降低国家财政的负担,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产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率,更好地发挥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树立良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杨荣莉.关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J].大众投资指南,2022 (18):164-166.

[2]曾也绿.关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J].商业观察,2022 (24):61-64.

[3]张丹霞.关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J].财富生活,2022 (16):46-48.

[4]邓新竹.关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J].财富生活,2022 (02):79-81.

[5]張媛.关于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 (24):35-36.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重要性事业单位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