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梅
摘要:近年来,国家为了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除了优化营商环境外,还多层次、多维度地制定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其中,中小民营企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在国家税收、人员就业、社會稳定、技术创新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中小民营企业自身的不足也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中小民营企业要想实现跨跃,发展成大型企业,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当下中小民营企业在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措施,以期为中小民营企业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内控制度;内部监督
一、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概述
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企业的正常运营、风险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建立适当的控制措施和程序,可以降低各种风险,包括财务风险、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从而保护企业免受潜在的损失。内部控制管理还有助于保护企业的资产免受盗窃、损坏或滥用,确保资产的妥善使用和保管。此外,它能够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从而增强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信任。通过内部控制管理,中小企业可以更有效地管理风险、提高运营效率,并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层风险意识薄弱,不重视企业的内部管理
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和对内部管理的重视程度。然而,一些中小民营企业的管理层往往存在风险意识薄弱、对内部控制的认知不足、对内部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可等问题。
首先,管理层风险意识薄弱。中小民营企业的管理层可能过于关注日常经营和利润增长,忽视了风险对企业的潜在影响。没有进行系统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无法全面识别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内部和外部风险。缺乏对风险的敏感性和预见性,容易导致企业在面对风险时无法及时做出反应,进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知不足。一方面,中小民营企业的管理层可能缺乏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了解,无法清楚地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和益处。另一方面,中小民营企业的管理层不愿意投入足够的精力和资源进行规范和改进。其认为只要业务运转正常,其他问题可以暂时搁置。然而,如果内部管理不到位,企业将面临一系列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如内部欺诈、不当行为、低效率、成本浪费等。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企业的经济损失,还可能损害企业的声誉和信誉,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由于中小民营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的不足,会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财务状况不清晰,进而引发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二)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
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对于企业的稳定经营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然而,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不健全或形同虚设的问题。
一方面,中小民营企业可能由于资源有限,无法完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由于缺乏足够的人力、财力和技术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可能难以开展全面的内部控制规划和实施。只能对一些重要的风险领域或关键业务流程进行控制,而忽视了其他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这种不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容易导致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漏洞和缺陷,无法全面识别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另一方面,有些中小民营企业存在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的情况。虽然这些企业可能制定了一套内部控制制度,但实际上却只是形式上的存在,缺乏有效的执行和监督。企业只是简单地照搬了一些标准模板或文件,而没有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定制化和适应性的调整,这样的内部控制制度无法真正适应企业的需求,无法发挥预防和控制的作用。
(三)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
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在中小民营企业中属于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明确的内控责任分工。在许多中小民营企业中,内控责任分工不明确,没有明确的内控管理人员或内控团队,这导致内部控制活动无人负责或责任不明确,执行效果不佳。二是内控政策和程序缺乏完善。中小民营企业往往没有完善的内控政策和实施程序,并且没有明确的制度文件、流程图或操作手册,也没有明确的制度培训计划,这样会导致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要求理解模糊,难以正确执行内控措施。三是资源不足。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民营企业通常在人力、财力和技术方面的资源相对有限,没有足够专业的内部控制人员,或者现有员工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认识不足,缺乏相关培训和知识更新机会,导致员工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时存在困难和错误。这使得他们难以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无法投入足够的资源来改进内部控制执行。
(四)人力资源管理不合理
相比大型企业,中小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明显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小民营企业通常没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由于资源限制,没有足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来处理与招聘、培训、绩效管理和员工福利等相关的问题。二是招聘和留人难度较高。中小民营企业通常无法提供与大型企业相近的薪资和福利待遇,这使得招聘和留住人才变得更加困难。此外,没有足够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三是培训和发展机会有限。中小民营企业往往无法提供完善的培训和发展计划,这使得员工的个人成长受限。缺乏培训机会可能导致员工知识技能陈旧,从而影响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四是绩效管理不完善。在中小民营企业中,绩效评估和管理可能缺乏科学的方法和准确的标准。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绩效指标,难以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也无法有效地激励员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五是缺乏良好的沟通和沟通渠道。由于组织规模相对较小,中小民营企业缺乏良好的内部沟通机制,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员工对企业的战略和目标缺乏清晰的了解,也难以获得及时的反馈和支持。六是对相关法律法规遵从不足导致劳动纠纷。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对劳动法律法规的了解不够,或者出于成本考虑而忽视了相关的法律规定,这可能导致劳动纠纷的发生,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五)未设立独立的内部监督部门
完整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应该包括一个独立的内部监督部门或机构,以确保管理实践的透明性、公正性和合规性。然而,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往往不设置内部监督部门,或者虽设立了内部监督部门,但内部监督门部的人员仍兼任其他岗位的工作,導致内部监督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如许多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或管理水平不高,可能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这意味着缺乏明确的岗位职责、审批流程、财务监管制度等,容易导致内部管理混乱、资金流失或内部舞弊行为。同时,中小民营企业普遍缺乏健全的治理结构,如缺乏独立的董事会、监事会或缺乏有效的董事会运作机制。这样容易导致权力过于集中,决策不够科学和公正,监督机制不完善。不完善的内部监督管理,会导致企业内控管理效果不佳甚至失效。因此,要想建立健全企业内控管理系统,必须设立独立的企业内部监督部门,确保内控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完善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企业内控管理,强化全员风险意识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强化管理层及员工的风险意识是确保企业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首先,企业管理层应该重视风险管理,并积极参与到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管理中来。企业管理层通过实际行动表明其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视,也体现出其对员工遵守风险管理政策的期望。其次,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并将其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战略目标相结合。企业风险管理政策应明确规定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和报告的要求。最后,企业应向管理层和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其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培训内容可以包括风险管理原理、风险评估方法、内部控制措施等,这将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潜在风险。
(二)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
中小民营企业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对于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风险控制和发展可持续性非常重要。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明确内控目标。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风险情况,确定需要管理和控制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目标。二是进行风险评估。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环境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和脆弱点。然后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措施,确保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得到控制。三是设计内控制度。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设计相应的内控制度和流程。内控制度应包括明确的责任分工、授权和审批程序、内部审计机制、财务管理制度等,以确保企业运作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四是实施内控措施。将内控制度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措施,并逐步在企业内部实施。其中包括培训员工、建立内部报告和监控机制、制定标准操作流程等。同时,要确保内控措施的全面性和一致性。五是监督和改进。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估内控体系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可以进行内部审计、风险审查和管理层评估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此外,根据企业的变化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改进和优化内控管理体系。
(三)加强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加强中小民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针对中小民营企业在内控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建立明确的责任体系。明确内控管理的责任体系,确保每个相关人员都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责任,有助提高员工在企业内控执行过程中的责任心。二是完善内控政策和程序。企业应当制定详细的内控制度和流程,包括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审计与监督等方面。确保制度和流程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并能够有效控制企业的各种风险。三是强化培训和提升意识。通过组织内部培训,提高员工对内控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培养,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和执行内控管理,确保按照内控政策和程序履行职责。四是设立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可以通过定期的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和流程监控来实现。确保内控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四)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可以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团队。优秀的领导者和员工有助于企业的创新、提高效率,并实现战略目标。改善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员工的招聘和选拔,确保招聘和选拔过程公正、透明,并与企业的需求相匹配。制定明确的岗位描述和要求,确保招聘到适合的人才。采用多种招聘渠道,包括线上招聘平台、校园招聘和内部推荐等,以扩大人才的选择范围。二是加强员工培训、重视员工发展,提供全面的员工培训计划,包括入职培训、技能培训和管理培训等。鼓励员工参与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建立绩效评估和晋升机制,激励员工的学习和发展。三是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和反馈,与员工进行沟通和讨论,给予相应的认可和奖励,同时针对绩效不佳的情况提供改进机会和支持。四是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促进信息的流通和交流。定期组织团队会议、员工反馈会议等,让员工能够表达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和改进不足之处。五是营造积极的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合作、创新和学习的价值观。
(五)建议相对独立的内部监督部门
独立的内部监督部门是企业内部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立一个独立的企业内部监督部门,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定目标和职责。明确该监督部门的目标和职责,这可能包括监督企业运营的合规性、防止腐败行为、保护公司利益以及维护员工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二是确保监督部门的独立性。监督部门应该与其他部门相互独立,例如法律、人力资源和财务部门。监督部门的负责人应直接向公司高级管理层或董事会汇报,避免与可能受到监督的部门产生利益冲突。三是制定政策和程序。制定详细的政策和程序,明确内部监督的准则和标准。这些政策和程序可以包括举报机制、内部调查流程、纪律处分规定等。确保所有员工了解这些政策和程序,并提供相关培训。四是聘请合适的人员。为监督部门聘请具有适当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人员。这些人员应具备独立思考、调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五是促进内部沟通的意识。建立相应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举报不当行为并提供渠道进行匿名举报。定期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加强员工对内部监督的重要性和相关政策的理解。
四、结束语
中小民营企业想要突破发展瓶颈,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必须重视企业内控管理中存在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水平。中小民营企业通过内部管理的提升,能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丽丽.基于风险导向的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构建[J].中国产经,2023:170-171.
[2]徐剑莉.民营中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现状问题探析[J].质量与市场,2022:94-96.
[3]邵思然,叶晓彤.中小民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20 (2):139-141.
[4]冯国荣.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负险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J].财会学习,2020 (15):247-248.
[5]兰海奎.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对策探析[J].技术与市场,2022,29 (7):182-184.
[6]毕明霞.中小民营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探析[J].纳税,2020 (1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