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初探

2023-12-11 18:22:42王文冰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实施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王文冰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人文情境中学习化学知识,还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文章阐释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实例阐述了通过化学习题讲评、化学课堂教学、介绍我国对化学学科发展的重要贡献、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和跨学科主题教学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化学教学;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27-0014-03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阐释了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据调查,在日常的中学化学教学中,鲜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教育。究其原因,一是学生不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储备不足;二是教学任务重,一线化学教师更加重视学科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三是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够;四是中学化学课程和教材提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有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科内容,有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使化学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频共振,以此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2014年由教育部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入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学科课程和大教材中。2017年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2018 年由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2017年版)》指出“化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注意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和技术创新思想”[1]。2021年由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中小学课程教材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及总体目标。以上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可以这么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也是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选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拥有文化自信是一线化学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这既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高中化学教学的现实需要。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华民族优秀文明中有着璀璨夺目的与化学有关的历史文化。现行各种版本的高中化学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十分注重挖掘与化学学科相关的历史文化素材,重视我国化学研究对化学学科发展和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的介绍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2]。各种版本的高中化学教材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和资源数量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现行各种版本高中化学教材在课程标准的指引和要求下,都十分重视人文与科学内容的融合编排。认真翻阅以上各版本高中化学教材,不难发现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工艺技术、文化典籍、生活习俗和思想观念等类型的素材。从内容选择上来看,其素材内容主要涉及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造纸、火药、陶瓷、《天工开物》、《本草纲目》、焰火、豆腐制作等方面;从位置呈现上来看,主要有教材正文、教材栏目、教材封面及彩页、教材附录及习题等。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和资源,科学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不仅能丰富化學知识的人文色彩,还有利于学生建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达到融合统一,这也必将促进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

三、高中化学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在化学习题讲评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与学的重要纽带。在化学作业中融入文化自信教育元素是可行的。例如,成语“青出于蓝”“甘之如饴”“灵丹妙药”“如胶似漆”中涉及的化学物质的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教师在学生做作业时可以适当补充成语的来源及相关信息。“青出于蓝”:中国人运用超声波知识、生物酶知识和纳米材料对古法制靛工艺进行了大幅度改进,并对植物提取靛蓝的染色工艺、皂洗工艺和固色工艺进行了大胆的革新。“甘之如饴”:出自《诗经·大雅·绵》,指甜得就像吃了麦芽糖一样。“灵丹妙药”:出自于先秦时期,当时人们用各种矿物原料精心烧炼丹药以满足贵族长生不老的愿望。古时的丹药是一些矿物质经过高温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氧化汞、氯化汞等无机化合物。化学最早起源于古代的炼丹术,中国的炼丹术在唐代传到了阿拉伯,后又由阿拉伯传到了欧洲,从而为后世化学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如胶似漆”:我们的祖先用动物皮、角、骨来熬制骨胶、牛皮胶。生漆是我国的特产,古称“中国漆”,是由天然漆树分泌出来的黏性液体,是最早的化学涂料。通过考查成语中蕴含的化学知识,促进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深入了解学科知识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化自信。

(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中有着璀璨的与化学有关的历史文化。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当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课堂教学是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众所周知,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根植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之中。例如,在“烃的衍生物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经典中药的有效成分的结构及官能团并预测其性质。如治疗新冠肺炎的“清肺排毒汤”的基础方剂之一的麻黄,其有效成分是麻黄碱(<F:\倩倩\12-1\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2309\Z9-28.eps>),请根据麻黄碱的组成和结构预测其化学性质。该问题的设计指向了“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学科观念,很好地考查了学生有机化学的核心知识,充分凸显了有机化学学科的特质和应用价值,彰显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的智慧。又如,在“乙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醋的起源导入新课。醋是中国各大菜系中传统的调味品,有文献记载的酿醋历史至少在三千年以上。同时介绍各大名醋,最后围绕古法酿醋工艺中涉及的化学反应讲授乙醇的化学性质。再如,在“乙醇”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入中国的酿酒史。中国酿酒历史源远流长,酒的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酒文化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在中国人的文艺创作、文娱活动、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方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介绍我国历史悠久的酒文化,可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坚定文化自信。

(三)在介绍我国对化学学科发展的重要贡献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在选择性必修1《有机化学基础》的教学中介绍有机化学发展史之时,教师可以重点介绍我国对有机化学学科发展的重要贡献。从我们的祖先用煤作为燃料,到掌握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技术,再到从植物中提取染料、药物和香料等;从第一次用有机化学方法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到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核糖核酸,再到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又如,在“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中,教师在讲授碳酸钠的工业制备时可以介绍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先进事迹:在帝国主义制碱技术的封锁和垄断下,侯德榜不断研究、试验,终于摸索出索尔维制碱法的奥秘。但索尔维制碱法存在诸多缺点,如原料利用率低、污染环境等,为此,他提出将氨厂和碱厂建在一起,联合生产。这一工艺提高了食盐的利用率,解决了污染环境的问题,从而开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新纪元,对世界制碱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侯德榜将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公之于世,无偿奉献给全人类,这就是在中华文化熏陶下的中国科学家的伟大胸襟。在教学中讲述侯德榜先生艰苦创业、热爱探索的事迹,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介绍我国对化学学科发展的重要贡献渗透文化自信培育,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四)在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师不仅要忠实贯彻国家课程理念并完成“规定动作”,还要在课程方案精神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发展需要,开发校本课程并实施“创新动作”。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不单是对学校、教师的充分“赋权”,还是激发课程改革活力、丰富课程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3]。学校和一线教师应把握好校本课程开发这一契机,充分挖掘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对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培养。例如,笔者在高二年级开设了“在学习化学知识中体验传统文化”化学校本课程,课程内容分为青铜器、丝绸、陶瓷、酒醋、茶叶、中医药六个主题,每个主题包含3个课时的内容。青铜器主题内容主要涉及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知识;丝绸主题内容主要涉及蛋白质及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知识;陶瓷主题内容主要涉及硅酸盐的性质及应用知识;酒醋主题内容主要涉及乙醇、乙酸的性质及应用知识;茶叶主题内容主要涉及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知识;中医药主题内容主要涉及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及应用知识。经过一个学期的校本课程学习,学生的期末纸笔测试结果和过程性评价结果有明显提升。学生不但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还深化了对高一化学有关知识的理解,基本达成课程实施目标。

(五)在跨学科主题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课标提出的“跨学科主题教学”已然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意在加强学科间的有意义的联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与各种学科均有不同程度的交集,其教育價值不可估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成为打破各学科间壁垒的“重锤”,其本身也是一种跨学科资源。对跨学科知识的文化认同,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例如,在“铁及其化合物”教学中,可以设置跨学科学习主题——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播放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的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得出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利用于谦的古诗《咏煤炭》创设问题情境,提炼出铁的冶炼方式;通过展示古籍《古今注》及色瓷图片,引导学生学习铁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应用;最后,布置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在一块铁片上书写清晰的红色汉字“中国”。通过该跨学科主题任务,很好地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知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学生既习得了化学学科知识,又增进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四、结语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要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还可以使学生在人文情境中学习化学学科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感受化学学科的文化内涵及人文魅力。这必将提升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为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的时代新人注入更多的动力。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梁莹莹,黎泓波,卢章辉,等.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化学教学:“非遗印染技艺”的教学资源开发[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3):92-99.

[3]  欧阳志斌.以高中化学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化的策略与思考[J].新课程评论,2021(6):79-84.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教学实施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烟草商业企业标准化管理实施路径研究
价值工程(2016年31期)2016-12-03 22:55:56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48:12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2:18:51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性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50:23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