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所刊四文讨论的问题,我在日常教学和学术研究中也经常涉及。
韩焕忠教授专治佛学多年,近期开始关注佛道关系,故有《僧肇思想的老学意蕴》一文。学者论魏晋玄学,多将其分为贵无、崇有、独化三个阶段,实则还有第四阶段或第四种形态——玄佛合流,中国佛教史上的“六家七宗”以及僧肇的论著即为其例。当僧肇以老子的道、有无、动静、知与不知等概念去诠解佛理(尤其是般若空义)时,一方面佛理获致了道家化或玄学化的理论表达,另一方面玄学的议题也由此得到了来自佛学的回应。《高僧传》说僧肇早年“爱好玄微,每以庄老为心要”。韩教授何时另为新文,讨论一下“僧肇思想的庄学意蕴”?
“齐物论”三字的属读是庄学研究的老话题。毛凤祥博士的论文聚焦《齐物论》,故此问题不得不详解。前人对此已有“齐-物论”与“齐物-论”二说,毛博士通过梳理该篇文本和思想,认为此二说于篇中皆有实据,且二者还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关联。据此,他提出“齐物-齐论”当是“齐物论”最恰切的属读。这一看法未必大有新意,但却贴合《齐物论》篇的辞与义,可以接受。
叶树勋所著《先秦道家“德”观念研究》乃以其博士论文为基础,经过九年的修改、充实而成,全书五十五万余字,可谓近年来道家研究领域的一部巨著。早在树勋于清华读博期间,曹峰教授就颇为嘉许其“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学术精神,“深感此人定力不凡,……将来一定可以成大器”。道家哲学诸概念中,“道”无疑是“老大”,“德”排在“第二名”。正如李翠琴所评论的那样,树勋的这部大著不仅对先秦道家的“德”观念进行了富有深意的讨论,而且对于解决“观念史”研究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怎样处理观念阐释与原著思想的张力、怎样进行观念语词的取舍、怎样在各种思想议题中理解特定观念,等等,也作出了富有启发性的尝试,表现出了自觉的方法意识。
美华教授对《庄子·齐物论》第9节“类与不类,相与为类”一段的思想解读,我不仅完全赞同,而且热烈拥护!既如此,也就没有必要再作美华教授和庄子他们俩所批评的那种“理智玄思”式的评论了,且让我们悬置一隅之言,一同“跃入生存之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