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 高瑞
(三峡大学 田家炳教育学院,湖北 宜昌443002)
长期以来,中国中小学生面临着学业负担过重的情况。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以此来解决历次减负执行效果不佳的问题[1],“双减”政策措施也正式落地实施。“双减”旨在着力解决教学负担过重和教育公平的问题[2],不同于其他任何时期的学业减负,“双减”是校内和校外双举措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双减”其根本目的是回归教育本质,减轻家庭教育负担,提升学校教育品质,重构整个社会教育生态[3]。“双减”实施后,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校外学科培训机构被取缔。全体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拥有同样的教育资源,使原有社会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状态有所缓解。但是“双减”实施一年多以来发现了教育形式的异化现象,有些机构改变了培训课程的名称,例如将语文课程改为“口才训练”,将数学课程改为“逻辑训练”,将英语课程改为“国际素养提升”。还有一些机构则隐藏了培训地点,例如将培训转移到居民楼、酒店、书店等场所,这增加了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难度[4]。还有些教育机构以更为隐蔽的方式存在于市场当中,包括私教和“住家教师”的异化形式存在。“双减”政策推出两年之际,教育形式异化现象似乎不减反增,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教育生态的新担忧。何以出现这些教育异化现象?我们如何看待这些异化现象?面对这些异化现象,“双减”政策应该何去何从?这正是本研究试图厘清和回答的问题。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了,家长、学校、学生的满意度持续走高,但是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受传统观念影响,“双减”的实施并未减轻家长的教育焦虑,在持续推进“双减”的过程中,产生了教育形式的异化现象。那么,了解“双减”实际情况,找出问题所在,有利于对“双减”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对问题追根溯源,继而推动“双减”的有效推行。
近年来,随着学科培训资本化的运作,中国的教育形式逐渐发生改变,存在着市场准入门槛低,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这种现实样态挤占了学生大量的时间[5]。面对此种情形,国家实施“双减”政策,限制学科类教育培训,严禁资本化的校外培训市场的爆发。校外培训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课程类培训机构不能挂牌上市,也不能进行资本化运营,这一规定对限制校外培训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6]。但是在“双减”实施后,出现了学科类培训机构教学形式的异化现象。部分机构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以住家教师和家政服务等名义到学生家中开展一对一(或是一对多)的小规模培训[7]。据相关调研发现,广州、深圳、南昌、佛山等四地高达87%的受访家长表示不会因为“双减”政策而放弃子女的校外学科培训,37%的家长表示愿意接受一对一(或小班化)家教作为校外培训班的替代形式,43%的受访培训机构教师表示转入(或暂时转入)私人家教行业是其未来再就业的可能选项[8]。教育形式由原来可视化的教育形式转变为更为隐秘的教育形式,加大了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难度。同时,一对一的教育形式拉开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对于有较多社会资源的家庭来说,“双减”的推行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改变,但是会逐步加大与社会资源较少家庭之间的差距,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教育的“马太效应”,造成教育起点公平的缺失。
受“双减”政策影响,很多学科类培训走上“转型”之路,“双减”明确规定了学科专业类技术培训的发展受到限制,全国多地正在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 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目前,湖南、江苏、云南、河南等省已将美育科目作为正式考核内容加入中考范围,其他地区也在加快美育进中考的脚步[9]。随着体音美加入中考,家长受应试影响,艺术类学科培训呈爆发趋势。有很多家长为子女选择兴趣类培训班的目的主要是让孩子以艺术生或特长生身份升入重点学校[10]。“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科类培训取缔导致非学科专业类技术培训的数量急剧增加,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市场变得越来越火爆,一些机构趁机大肆提价,违反规定销售课时,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11]。这样一来校外非学科类培训的实质目的就逐渐变得与学科类培训一样了,这会加剧非学科类培训的内卷,使非学科类培训重走学科类培训的老路。对于国家而言,虽然非学科类培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但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过度扩张就会同学科类培训机构产生同样的问题。持续下去,很可能造成素质教育的新一轮内卷,家长要为此买单,学生将持续性精神内耗,提高整体国民的素养将难以实现。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62亿、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16亿。短视频、直播正成为全民新的生活学习方式[12]。抖音直播、小红书等新媒体得到家长和学生的青睐,特别是疫情期间,新媒体更为学生的学习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双减”实施,校外培训取缔,家长普遍把教育视角转向线上教育的新媒体形式。以抖音为例,抖音具有内容多元化的特点,其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资料收集库,人们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接受教育,一人主播可以同时在线几万人,抖音直播具有师生互动和连麦等功能,使得抖音直播具有巨大的发展优势。在抖音搜索“小学数学”关键字,有多名博主进行小学数学知识的讲解和直播,这些以直播方式讲解的主播主要是靠观看人数和直播打赏为主要赚钱方式,这又变成了新形式的教育培训。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很难对线上的知识直播展开有效的监管,直播变成变异了的知识类培训,只是具有新的网络特征。
近年来,随着“双减”的落地实施,课后服务已经全面推广。“双减”意见第 10 条指出: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6]。学校根据上级要求开展课后服务,但是课后服务发生了实质的变形。首先,受学校绩效和考评的驱使,学校教师集体补课。教师的绩效工资和优秀考评都与学生的成绩挂钩,教师会集中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集体补课,家长认为课后服务就是为课后增加课程,这一行为受到家长一致的欢迎,学校出于整体成绩的考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为集体补课打掩护。其次,学校缺乏兴趣类教师资源,仅少部分学生能接受兴趣类课后服务,大部分学生则是端坐在教室上自习,如果学生出现共性问题时,教师会统一讲解,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补课”,特别是在期中和期末考试临近时,集体“补课”变得十分常见。由上述现实原因,课后服务受多方面限制,课后服务的初心和目的发生了变化,造成了教育形式的异化。
“双减”旨在通过限制取缔学科类培训和开展课后服务来确保所有成员拥有统一的社会资源,但是实践中发现,教育形式发生了异化,集中表现在学科类培训以多种形式存在管控之外的环境,非学科培训迅速发展,迅速发展的抖音等新媒体介入教育培训行业,课后服务成为集体补课的借口,这些异化现象不利于“双减”政策的落实。
“双减”之后产生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有利于从深层次理解“双减”后教育形式异化的内在原因,有利于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策略。
第一,教育形式异化,首先在于教育监管部门监管难度大。主要表现在监管范围过广导致的监管盲区大,不管是校外培训转战到居民楼形式,还是以“住家教师”的身份发生的教育形式的异化,都凸显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政府对其监管难度大。换言之,这些教育形式的异化现象发生在教育监管不到的地方。校外培训地点和形式的转变,又进一步加大了教育监管的难度。第二,尚未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对于抖音等新媒体的加入,其教育形式,教育收益难以统计,需要教育部门联合市场监督部门等多部门进行精确的界定。第三,监管受到家长的阻力。教育监管需要全社会的监督,但是教育形式为何会产生多种变化,归根结底在于教育有需求,参与教育的主体是家长和学生,机构不断变换形式逃避检查,参与的家长和学生与培训机构进行“合谋”,来达到脱离监管的目的。第四,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双减”针对校外培训的规定,基本是政策性文件,而非执法性文件,所以对于校外培训的乱象不具有直接约束性,这严重影响了“双减”最后效果的呈现,也对校外培训缺乏威慑力,这也是监管难度大的原因之一。
“双减”之前,在教培行业发展的黄金期,教培行业聚集了大量的从业人员,其中不乏大量的高校毕业生,这也是教培行业之所以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北京市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该市教培机构员工90%以上年龄在35岁及以下,80%以上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13]。因为教培行业入行门槛低,收入可观的特点,教培行业是众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之一,同时也是很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中转站。“双减”之后,取缔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相当于砍掉一个行业,这一部分人员,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饭碗,对于相关从业人员影响颇大,由于生活需求,这部分人员就会异变各种形式的教育,包括以“住家教师”的形式出现,以家教的形式出现,不断变换角色以满足自身生活需求。据调查,“双减”之后,原有教育从业人员,转变职业身份之后,收入比“双减”之前更高。“双减”之后教培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事业受挫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在教育形式异化的今天,他们有生存的需求,教育形式异化也是其生存需求的一种体现。
要想了解“双减”后教育形式异化的原因,需要了解为什么国家多轮减负,学生的学业负担仍然较重的原因。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为一些可能对社会组织总体目标的达成形成重要影响或接受社会组织目标实现流程的直接影响的个体或团体[14]。首先,对于“双减”而言,其相关的利益相关者为家长、学生、教师、学校等,“双减”要考虑他们之间的利益诉求,“双减”的整体布局就是使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那么,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共同目标是寻求学生成绩的提高,从而获得来自教育成绩的收益。相关利益的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佛系治理,对于相关教育形式异化的现象选择视而不见,从而获得地区的升学率和本地区的知名度。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具有对学校行政监管职能,而对社会机构缺乏教育职权,和相关的执法部门相比,其约束具有软弱性。同时,教育行政部门政策执行往往具有短暂性,具体表现在上级部门要求较严,检查力度就会相应的加强,如果要求较弱,那么检查就会放缓,不能长久贯彻政策执行。
“双减”的目的是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和校外负担,但是教育形式之所以会发生异化的原因部分来自家长的意识固化。意识固化表现在:其一,知识类补课刚需长期存在。针对知识类学科而言,“双减”并不能减轻家长的教育焦虑,家长普遍对单一的学校教育效果存疑,由于基础教育应试化倾向严重,家长和孩子受高考升学压力和中考普职分流的影响,在目前“分数至上”的评价标准下,导致补课的刚需长期存在。其二,非学科应试影响大。对于非学科类培训而言,之所以爆发式增长,除了“双减”的原因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在于,近年来,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受到国家的重视,学生参与校外非学科类教育的目的功利性较强。特别是体育成为中、高考的必修课之后,体育受到家长的重视,同时艺术类学科又是高考生的第二选择,综合原因导致了非学科类培训爆发增长。其三,来自家长的教育焦虑。据《2016年度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研究表明,87%左右的家长承认自己有过教育焦虑情绪,其中20%有中度焦虑,7%有严重焦虑[15]。以往家长可以通过校外培训为孩子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双减”实施后,学科类培训被取缔,家长表现为对孩子学习成绩的不安感,这种不安感既有来自担忧孩子掉队的焦虑,还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这也是教育形式异化的重要原因。
综上,对“双减”的教育形式异化的原因,从教育的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需求侧(家长、学生)购买教育资源,学校和教育行政机构本身是资源的供给侧,但是由于其利益诉求的自身需求限制,注定了其约束的软弱性,所以,需求侧和供给侧形成了一种“合谋”,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教育成绩,满足各自利益需求。
基于以上分析,在“双减”实施后,课后培训变得更加隐秘而不被人发觉,从政府、学校和家长层面,提出应对措施,从而推动“双减”工作落实。
政府部门是“双减”的实施主体,也是“双减”的统帅,政府要真正担负起主导责任,包括对市场的统筹管理,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底线式帮扶,对社会层面的监管等,促进“双减”的有效实施。
1.加强对教育培训市场的监管
目前,教培市场呈散点并发的特点,政府应加强对各种教育形式异化的查处并加强市场监管。第一,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并联合多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出台政策的目的是使部门联合执法时有法可依,有政策依据,同时划归各自任务,归教育部门的责任,教育部门不得推诿,归市场部门的责任,市场部门依据法律政策条文进行有效整改、取缔。第二,发动社会监管,对违反“双减”政策,变相补课的行为,坚决查处。特别是对在居民楼变相补课的行为,可以发动小区居民,通过有奖举报,并把监督电话公布在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对发生在身边的违反“双减”政策的行为进行群众监督。第三,与网络平台部门加强合作,成立网络专案小组,对网络变相补课的学科类、知识类的补课形式,进行信息监管,对网上变相补课的行为进行有效监控。
2.提供岗位进行人员转岗培训
教培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由于长期从事教培行业,对相关职业相当熟悉并且由于生存的需要,行业相关人员更容易“返岗”。且教培行业的从业人员得到家长的信任,这些家长更容易以“口碑媒体”的方式给其介绍新客户。基于以上原因,政府要关注失业人员的价值体现,设立公益性岗位,对相关人员进行转岗培训。首先,“双减”之后,大量从业人员,面临失业困境,一些长期从业人员一时之间很难应政策要求找到合适的行业。那么在“双减”之后教培行业从业人员的再就业,就需要以政府为统帅,结合人社部门、教育部门进行全面兜底。其次,对于从业人员,政府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做好应对措施,增加公益性岗位,并且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转岗培训,增加劳动技能培训,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地恢复正常生活。最后,转变思想,顺应时代发展。一些培训机构的从业人员具有高知识、高素质、年轻化的特点,与一般的劳动型工人有较大的区别,所以,对于这部分人员的转岗要符合其自身特点,与时代接轨。
3.规范机构发展,建立行业标准
政府部门要规范机构发展,引导建立行业标准。目前,学科类培训已经被取缔,非学科类机构要想获得发展,必须要建立符合时代和自身发展的行业标准,机构行为要符合行业标准。首先,政府引导建立行业行会,统一行业标准。行会对自身的发展有一个完整且清晰的目标,行会应对自身发展建立规范,在接受外部监管的同时,做到自身的自我监督,不肆意提价,对于符合行会的机构给予必要的奖励,对于不符合或者破坏行会的行为,进行处罚。其次,非学科类机构应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创造出品牌价值。非学科培训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提高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美育和体育。但同时非学科类的教学不同于学科类教学,不容易量化。非学科类培训长期以来受到多方质疑,所以,非学科类培训在发展过程中,要有规范且质量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步骤,告别以往的散漫和粗放的教学模式,同时努力和家长多沟通,促进自身良性发展。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是“双减”政策的落实主体,学生是“双减”的最终受益主体,是“双减”政策的直接作用主体。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综合施策”,进行“减负增效”。
1.多元合作,拓展课程资源
近年来,课后服务的开展,各学校受到师资、场地,资源等限制,课后服务处于形式单一,内容单薄的情况,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学校要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可以有以下举措:第一,“互联网+”进校园。随着中国智能终端的使用,“互联网+”进入学校,减轻教师负担,对于日常的作业,教师可在网上通过智能终端批改,分析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减少教师的工作总量,使教师从以往的作业负担中摆脱出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第二,积极响应各地政策,教培行业机构及相关从业人员“请进来”。学校可以积极与校外的教培机构合作,提供公益性岗位,教培行业有经验丰富的从业教师,让这些从业教师有机会走上课堂,体现价值,是目前对教培行业教师最大的鼓励。同时对拥有开发课程能力的教培机构,学校可以与之合作开发校本课程,体现学校特色。第三,根据学校人手不足的情况,学校可以大力发展家委会的作用,通过“家长共上一节课”的方式,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参与课堂建设,丰富学校课程内容,使学生接触不同职业的家长,开拓职业视野。同时,邀请家长参与课后服务课程的开展,丰富课后服务的形式,拓展课后服务内容。
2.推动评价改革,助力中小学发展
长久以来,中国的评价方式以终极性评价为主。受评价制度的影响,中国长期是以应试为主的教学,以应试为导向的教学和测试都是制约学生全面发展的因素。评价改革主要是改变以往以应试为最终指标的评价,社会内卷、中小学的发展受阻、多轮减负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于评价制度的不健全。“双减”政策要落到实处,必须要推动评价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其中,评价改革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教师评价制度改革。“双减”之后,小学一二年级不再进行纸笔测试,那么,原有的对教师评价方式要变革才能适应“双减”的发展。再加上,课后服务开展以来,音体美教师的课时增加,原有的评价将不适合教师的发展。对教师进行课时考评、效果考评和外部考评,增加日常考评的比例,逐渐淡化以学生成绩对教师的考评。第二,学生评价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改变以往“唯分数论”,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例如,中小学的档案袋管理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日常,淡化以纸笔为主的评价,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多方评价,改变以往只关注教师评价的评价方式。家长、教师、小组内都可以参与互动式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再以成绩为主,而是多角度评价。综上,不管是教师评价制度的完善还是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都是要淡化成绩在家长、教师、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如果社会都关注学生的全面评价,那么,教育形式异化现象将得到良好的调节。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主体单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形式异化的实施主体是学生。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家长在其中起关键作用,关系着“双减”的最终实施效果。家长应减少教育焦虑,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学生的情感建设,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参与学校建设等,使“双减”时刻焕发生机。
1.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学生情感建设
家庭教育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如果家长再以分数来定义孩子,就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跟随时代的发展,更新教育理念是孩子身心发展重要的前提,也是解决教育异化现象重要的主观因素之一。首先,家长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长久以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一直是学生学业压力的主要来源,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教育获得更大的发展。但是教育理念不更新,学生的自主时间被剥夺,学生的情感能力被削弱,会造成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降低,学生的心理健康会有失偏颇。其次,教育形式异化的主观因素是家长和学生,家长对学生的焦虑感和不安感裹挟家长和学生选择更为保守的学习模式。长时间的培训减少了家庭爱的教育,家庭成员缺乏必要的沟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报告指出,学生长期缺乏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结果并不乐观,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家庭,首先应是情感的陶冶和生活的锻炼,其次才是知识学习[16]。
2.加强家校协作,缓解教育焦虑
2021年10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社会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要求加强家校合作,学校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具有主导作用,但是学生的发展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双重支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相互协调,加强沟通。首先,家校双方应明晰各自责任,学校应做好教育的主导作用,落实课程标准要求,落实“双减”要求,不给学生增加课业负担,不给家长增加监督辅导为主的额外负担,家长也不能把育人责任推脱给学校,应积极参与学校学生身心发展建设。其次,对于家校合作而言,应加强两者的沟通,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和信息平台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集体沟通的方式,使家长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缓解家长教育焦虑,使双方达成教育共识,促进家校的良好沟通。最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评价,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长可以参与学校学生档案袋的管理,对学生进行多方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评价体系的发展,只有加强家校协作,才能让家长全面了解学校建设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缓解教育焦虑。
政府、学校和家长是影响“双减”成败的主要作用者,应理解“双减”深层次含义,促进教育公平,促进社会良性竞争和谐发展。政府应做好引导,加强教育形式监督,出台相关政策和条例,联合各部门进行综合执法,广泛发动群众进行监督,对机构从业者进行岗位培训,使其迅速转变思想和身份,参与社会发展。对于学校,应加强自身建设,坚决贯彻“双减”政策要求,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等多种手段,进行资源整合,创造公益性岗位,邀请有资质的机构参与课后服务,做好与家长沟通,使其真正了解学生发展。对于家庭,家长应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情感建设,了解学生的需要,主动与教师沟通,积极参与学校的建设,只有三者合力,才能促进“双减”的不断落实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