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同质组合之源?探情感张力之美

2023-12-10 19:43张海朋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整合教学

张海朋

摘 要 发掘“一课多篇”的教材编排模式下不同文章的同质特征,通过内容思想“溯源”和艺术手法“探美”两大学习任务,可以有效地实现扩充教学内容广度、发掘审美鉴赏深度、增进文本思辨锐度的教学目标,进而培养和提升核心素养。本文中的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唐诗三首》整合教学课就是对该理念的探索与践行。

关键词 同质异文  整合教学  矛盾分析  情感张力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一课多篇”的编排模式很常见,选用的篇目都有着一定的内在关联,可称之为“同质异文”。这样的编排组合为教师整合教学内容,开展集中赏析教学,创设了便利的条件和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追溯一课中多篇文本之间的微观同质要素,可以有效实现扩充教学内容广度、发掘审美鉴赏深度、增进文本思辨锐度的教学目标,进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审美创造”的核心素养。

八年级下册《唐诗三首》是“一课多篇”编排模式的代表,里面所选的《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更是“同质异文”组合中的典型。依照教材的编排,笔者设计了一节《唐诗三首》的整合赏析课,并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为主题,设置了内容思想“溯源”和艺术手法“探美”两大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在一节课中深度学习这三首诗,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内容思想“溯源”:洞悉关联点,溯“同质组合”之源

多篇诗文能够组合成一课,说明它们必然有着一定的内在关联,如补充、支撑、对比或者进阶关系。教师在教学时要引领学生通过纵向对比,洞悉和发掘这些诗文之间的“关联点”,以有效促进学生对它们的整体感知和深入理解。

对此,笔者设置探究任务为:这三首诗的内容有哪些关联点?尝试用思维导图呈现。

(设计意图:找关联、寻共通,既是对学生课前预习任务完成情况的一次检测,也是驱动学生再次深入文本,对文本解析能力、整合思辨能力以及总结概括能力的历练和培养。引入思维导图工具,有助于学生全面梳理并清晰展示探究结果,进而在思维碰撞中激发更多的新视角)

这三首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基本都能在课前预习时完成理解的任务,这也为课堂上解析文本、探析“同质之源”提供了比较充裕的时间保障。学生完成的思维导图见图1。

题材相同。三首诗的题材都是叙事诗。《卖炭翁》《石壕吏》以人物身份为题,采用旁观者视角展开叙述。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标题上就交代了事情,通过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述。

内容相似。三首诗关注的对象都是穷苦之人。《石壕吏》《卖炭翁》关注的是下层劳动人民,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关注的是下层知识分子。他们身份不同,都属于同一阶层,有着相似的遭遇,这全面展现了当时社会民生艰难的普遍现象。

创作时间相承。《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同一时期之作,分别写于公元758年和公元761年,《卖炭翁》则写于公元806年。这三首诗的创作时间前后相承,展示了唐王朝从中期到晚期日益加重的阶级矛盾,勾勒出广阔的时代背景。

情感一致。“悲悯情怀”是三首诗的共同思想内涵,它们都正面表现了诗人对社会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也从侧面表达了对封建统治阶层的批判与谴责。其中,《石壕吏》《卖炭翁》是悲人,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既悲己又悲人。

在课堂上,学生们通过相互启发和补充,发现了三首诗之间的许多关联点。这些关联点丰富而多元,细致而精微,让他们既重温和夯实了课前预习所获,又提升了整体感知多篇文本的能力。然而,经过客观审视,笔者发现他们的探究结果较为浅显,对于深层级的赏析还需进一步启发。

二、艺术手法“探美”:解析矛盾点,探“情感张力”之美

罗吉·福勒说:“一般而论,凡是存在着矛盾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力量、冲动或意义的地方,都存在着张力。”这一论断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即一切存在相互矛盾冲突的内容、形象、手法和语词等,都可以产生情感张力。

矛盾冲突点在这三首诗中随处可见,有效地建构了字里行间的情感张力,使得情节内容激荡人心、人物形象刻骨铭心、思想情怀撼天动地、批判力量发人深省。为此,笔者把解析矛盾手法、探析情感张力作为教学的另一个主要任务,以期增进学生审美鉴赏深度、增强解析思辨锐度。

需要指出的是,解析矛盾点倘若任由学生探寻,课堂必然杂乱无章。因此,教学应该紧扣叙事“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有序地探究其中“矛盾”之于建构情感张力的促进之效,使学习过程变得“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

1.聚焦单篇,合作探法

设置任务问题为:发掘内容的矛盾与错位,是赏析文章的重要抓手。大家能发现《石壕吏》这首诗中有哪些矛盾之处呢?(提示:可紧扣叙事“三要素”展开探究)

(设计意图:首先,以《石壕吏》為先例,引领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自主提炼文本矛盾点的具体内容和建构方式,学习并掌握“矛盾分析法”,为其后自主学习其他两首诗作铺垫。其次,相较于其他两首,《石壕吏》内容更简洁,更容易切入,可以让学生一开始就能迅速掌握“矛盾分析法”,而不至于畏难却步)

问题引领之下,学生循着叙事“三要素”有序展开探究,识见与观点渐趋全面深入。

(1)矛盾点分析一:“明”“暗”相结合的情节叙述

学生发现,从《石壕吏》题目来看,诗中主要人物应该是差役,但诗人对其进行了暗写,对老妇人则是明写。全诗主体部分由老妇人之语组成,虽是一贯而下,但句句都是有问而答。

笔者顺势追问:请大家补充差役之话,还原当时的场景。学生纷纷驱遣想象,补充如下场景。

差役进门喝道:“家有男丁否?”(暗)

老妇颤抖回答:“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明)

差役一再逼问:“尚有他人否?”(暗)

老妇哭着回答:“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明)

差役不依不饶:“必须征一人!”(暗)

老妇苦苦哀求:“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明)

通过深度还原情节,学生对诗中老妇人和差役的神态、语言做出了详细、生动的补充描绘,将作者的怜、憎之情体现得更加饱满和鲜明。

(2)矛盾点分析二:“怒”“苦”相对照的人物刻画

提问:哪句话高度概括了官吏和妇人的形象?

学生一致认为“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是诗中最直接的、概括性最强的刻画人物的一句话。

顺势追问:这句话通过什么手法刻画人物?(明确:矛盾对比手法强化人物形象)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

随着追问层层深入,矛盾对比之于人物形象的强化作用渐渐明晰。首先,吏“呼”与妇“啼”、吏“怒”与妇“苦”之间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对比,再加上两个状语“一何”,构成反复,进一步加重了感情色彩,强调了差役之粗暴蛮横、老妇人之悲苦可怜。其次,“怒”“苦”二字又高度概括和间接地写出了吏与妇之间的尖锐矛盾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即“妇苦”是“吏怒”生生逼出来的,“吏怒”是“妇苦”的悲剧根源。

品句析词一方面能够启发学生在“怒”与“苦”的矛盾对比之中,品味人物形象,体会到诗人高超的人物刻画手法;另一方面能够引领学生学会深度解读文本,这彰显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本真。

(3)矛盾点分析三:“虚”“实”相映衬的社会环境描写

提问:总览故事,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明确:黑暗、民不聊生……)诗人是如何交代的?(明确:藏虚于实,即在实写人物的一系列动作中含蓄交代了社会背景)

具体体现在:①“有吏夜捉人”一句,不于日间捉,而在夜间捉,可见是趁人不备;不说“征兵、招兵”,而是捉人,可见是暴力强行。如实的叙述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兵役之苦重、百姓处境之凶险。②“老翁逾墙走”一句,一个老人竟然要翻墙仓皇而逃,同样在如实的讲述中暗示了兵役之下老百姓惶恐不安、苟且偷生的生活现状。③结尾“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一句尽收全篇,一个 “独”字以实代虚,暗示了老妇人已被强行带走的事实,为故事更添一层凄凉悲愤之意。

小人物是社会生活的镜子,其生活状况是对社会环境最真实的折射。立足诗中的实写之句,体会隐藏在人物行动背后的大环境,既是对语言文字洞察能力的培养,也是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感受诗人悲悯情怀的有力助推。

2.扩充学习,自主运用

设置任务问题为:活学活用“矛盾分析法”,紧扣叙事“三要素”,你能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两首诗中发掘出哪些矛盾之处呢?

(设计意图:有了对《石壕吏》的先例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矛盾分析法”的切入与解析,此时再拓展学习其后两首诗,既是对此方法的活学活用和内化夯实,又可以持续放大“悲悯情怀”,强化学生对诗歌情感张力的感悟)

课堂上,学生聚焦但又不拘泥于叙事“三要素”,对两首诗歌展开了自主探究。探究结果如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故事情节方面,群童“公然抱茅”之行为与诗人“呼而不得”“自叹息”之无奈无力的对比;人物刻画方面,诗人悲“小我”与悲“天下寒士”之间的对比;环境氛围方面,狂风骤雨之猛烈与茅屋破败之凄惨的对照……多个维度矛盾点的发掘,把“遭遇悲苦到极点”与“情怀博大到极点”之间的强烈反差展现得愈发鲜明和凸出。

《卖炭翁》一诗,故事情节方面,炭翁伐薪烧炭、赶车运炭的辛勤劳作与宫使趾高气扬、强取豪夺的暴虐行径的对比;人物刻画方面,炭翁外貌“衣正单”与心里“忧炭贱愿天寒”的对比;社会环境方面,“一车炭千余金”与“半尺红纱一丈绫”的价值悬殊的对比,炭翁小人物的悲惨遭遇与宫市大環境的黑暗不公的对比……学生同样在发掘大量铺陈般的矛盾冲突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诗人强烈而分明的怜、憎之情。

至此,“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大悲大痛、大怜大悯,随着步步推进的矛盾分析与品评在学生的内心强烈地响彻着、冲击着和激荡着。

总览本节《唐诗三首》“同质异文”的整合教学,完成的是内容思想“溯源”和艺术手法“探美”两大学习任务,重点探究的是文本“矛盾”之于情感张力的激发与增强效果,深层挑战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素材整合以及教学机制等综合能力。教师只有找准教学“支点”,于内容剪裁上做到切中肯綮,于品鉴赏析中务求精微有序,才能较好地抵达“一课多篇”模式下“同质异文”教学的广阔与深邃。

[作者通联:西安市鄠邑区东关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整合教学
视唱练耳和乐理的整合教学
小学英语与信息技术双花齐放
一年级“短语、句式”的整合教学的探索
会当单元统整路 一览各课众山小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
关于税法课程整合教学的探索
西方音乐史与音乐欣赏教学的整合研究
高中英语读写技能整合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