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莉
摘 要 我的教育写作主要呈“五后”特点:阅读后,写文本解读、课标解读、文件解读,可深化阅读感悟;教学后,写实录反思、教学叙事、教学经验,可物化教学思想;考试后,写解题技巧、问题释疑、试题分析,可细化备考举措;管理后,写科研管理、教研管理、培训管理,可优化管理策略;培训后,写观课感受、培训感悟、考察体会,可转化培训成果。
关键词 教育写作 读后写 教后写 考后写 管后写 训后写
作家福楼拜说:“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回顾17年的教育生涯,我发现有一种专业的行走方式一直伴随左右,那就是教育写作。写作的契机很多,我的教育写作主要集中在了读后、教后、考后、管后和训后,我将其概括为“五后”写作。
一、读后写,深化阅读感悟
窦桂梅说:“写作,是另一种阅读。”在阅读中,当我有所启发、有所收获时,会把自己的理解感悟和拓展思考记录下来,写成结构完整的文章。通过写作,我能够进一步深化阅读感悟。
一是写文本解读。写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当读到特别有感触的文本时,我会及时撰写文本解读。例如,在阅读《琵琶行》(并序),我会借助比较阅读法,发现琵琶女与诗人之间在来处、遭遇、才能和心境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时,还发现琵琶女三次弹奏琵琶的曲调不同,诗人闻听琵琶的反应也有所不同。在这些同与不同之中,我体会到了诗人对琵琶女命运的感同身受和惺惺相惜之情,也感受到了他对自身坎坷命运的感慨万千,以及对封建社会摧残人才、不容贤能的控诉。于是,我撰写了《借助比较 探寻诗情——再读〈琵琶行〉(并序)》一文,并发表在《读写天下》上。另外,对于经典作品,我也会及时撰写读后感或赏析文章。在重读《三国演义》时,我发现作者罗贯中分别借汉献帝、曹操、华佗、孙权之口对关羽作了六次“真”称赞,如“真美髯公也”“真义士也”“真神人也”“真天神也”“真丈夫也”“真忠臣也”,这“六真”高度概括了关羽的形象。我围绕其中感触最深的四“真”称赞,对关羽形象进行了分析解读,撰写了《由四“真”说开去——浅析〈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形象》[1],发表在《名作欣赏》上。
二是写课标解读。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研读课标是开展教学的首要步骤。为深度理解课标内容,我会要求自己写课标解读。例如,当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问世时,我仔细阅读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个任务群,发现其在“学习目标与内容”和“教学提示”两个方向上,均呈现出精选书目、精到方法和精心研讨的特点。于是,我撰写了《浅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之“三精”——我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一文,发表在《教学考试》上。此外,在撰写语文教学方面的文章时,我也会回读并引用分析课标中的相关语句。例如,在《新课标下的小专题学习实践——〈古诗词中的月意象〉教学叙事》这篇文章中,我多次引用了课标内容,详细阐释了专题学习、问题设计、教学方法等具体方向,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提供依据和支撑。
三是写文件解读。国家、教育部下发的文件是教育的方向,也是写作的政策依据。为了深刻理解文件精神,我也会写文件解读。例如,在阅读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2023年5月)时,我发现其在“制定课程实施的学校规划”中,特别对普通高中的课程建設作出了方向性引导;也在“加强条件保障”中,要求教研机构做好课程实施指导工作。那么,作为关键的专业支撑力量,区域教研机构应该如何发挥作用,推进区域内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形成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呢?通过再次细读文件,我发现《方案》已经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清晰的路径。于是,我撰写了《四轮驱动 推进区域普通高中构建特色课程体系——读悟〈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一文,提出可以通过调查摸底、顶层设计、研训联动、考核评价等方式,指导普通高中实施课程,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形成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教后写,物化教学思想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为了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会围绕课堂教学,撰写实录反思、教学叙事和教学经验,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物化教学思想。
一是写实录反思。课堂实录是对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后,经过整理而得出的真实记录。通过整理实录,我可以借此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积累教学作品,将逝去的精彩课堂通过文字形式保存下来。例如,2019年5月,我在重庆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中执教了一节研究课《狂人日记》,课后我整理了教学实录,并以“如何引导学生鉴赏并读懂这篇小说”这个角度切入,对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教学效果的反馈进行了反思。另外,2019年10月,在第八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大赛现场赛课中,我执教的《妙用比喻 写出文采》获得了一等奖和最佳教学语言奖。赛后,我也及时整理实录,并从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语言的呈现四个方面,对作文教学的关键路径进行了反思。每次实录的整理,都是对自己课堂教学的重新审视;而反思的撰写,是对课堂进行的上位思考。
二是写教学叙事。在实录反思的基础上,撰写教学叙事有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例如,2019年9月,在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2019年下半年度重庆市中学语文教研工作研讨活动中,我执教了一节研究课《古诗词中的月意象》。课后,我根据教学录像整理了教学实录,并对课堂教学进行理性思考。在此基础上,我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几点,按照专题学习实施的前后顺序进行了分析,并创作了《新课标下的小专题学习实践——〈古诗词中的月意象〉教学叙事》一文,发表在《语文教学之友》上。在这篇文章中,我指出“在新课标背景下,‘学习任务群可以借助小专题学习展开,具体操作时可以通过依托教材、关注学情来确定专题学习的起点;也可以通过设计主问题,合作探究,推进专题学习的实施;还可通过表达创造、读思结合,展示专题学习的成果。”
三是写教学经验。教育写作能将教师零散的经验明晰化、系统化、结构化。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及时总结提炼自身的经验,并形成教学论文。例如,2020年4月,在教授了《劝学》和《寡人之于国也》这两篇经典课文之后,我要求学生模仿这两篇文章的结构写一篇议论文。通过批改学生作业,我发现多数学生文章的开头段、中间段、分论点和论据都存在问题。于是,我针对他们出现的问题,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分别进行突破,教学生如何写好议论文的各个部分。这种以学生的写作问题为导向确定教学内容的方法,让学生在掌握相关技巧之后能够对照修改自己的作文,之后即使我重新布置新的题目,学生依然能写出精彩的议论文。我感到十分欣慰,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很有价值,于是对其进行了梳理总结,形成自己的议论文教学经验,并选了一篇学生作文当作案例,围绕“以读导写,以写定学,以学促改”这三部曲,循序渐进推进议论文训练,形成了一篇《高中议论文入格训练三部曲》[3]的教学论文,并发表在《教学考试》上。这篇教学论文,是一次对教学和写作的高度整合。写作,不仅可以科学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还能将其提高和升华为理性认识;而写作的文章,对后面的议论文教学也有典型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三、考后寫,细化备考举措
考试之后,我会撰写解题技巧、问题释疑和试题分析,从而加深对考题的理解,并据此细化备考的举措。
一是写解题技巧。在做题过程中,我会关注解题思维并将其提炼出来,形成文字。例如,2021年10月,当我专注地做完5套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卷的文言文阅读题,发现通过联系教材、生活、语境、成语和试题,能更准确地解答文言文题。于是,我选择了一些典型案例,打通这几套题的共同点,最终确定了三种联系方法,并进行深入写作,形成了试题研究文章《语境·试题·教材——2021年全国高考卷文言文阅读解题方略》。在这篇文章中,我呈现的方法是:联系语境,抓住上下文;联系试题,贯通前后链;联系教材,找准知识源。
二是写问题释疑。在一次考试中,教师和学生对一道与《劝学》有关的默写题产生了争议。为了解决这个争议,我再次细读了《劝学》,梳理了文章结构,分析了文章内容,最终确认默写题的答案没问题。但是,三言两语并不能说服大家,因此,我写下了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本理解切勿浅尝辄止——一道默写题引发的争议》,详细地阐述了我的理由。大家看了之后,认为我的解读很有道理,顿时打消了疑虑。最后,文章发表在《读写天下》上。这个意外的收获,让我意识到,教师一定要注意考试题当中的一些费解问题,当学生有争议的问题出现时,那可能就是我们写作的起点。
三是写试题分析。在考试结束后,若碰到感触很深的题型,我会及时写下一些试题分析。例如,《2018年高考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题探讨》一文,是我对当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分析后提出的备考建议。我认为2018年三套全国卷的语言文字运用题的考查方向非常稳定、选材范围广泛、题型设置灵活、能力要求高。因此,在备考2019年的语言文字运用题时,我强调教师既需立足课内,扎实训练,也要放眼课外,积累拓展。另外,一诊、二诊、期末考试结束之后,我会挑选一些典型的考场作文来进行修改、升格,并作针对性点评。修改后的作文我会返给学生,让他们仔细阅读。同时,我也会对考场作文进行写作指导并投稿发表。这种投稿方式既有我的文章,也有学生的作品,能够激活学生的写作热情。例如,发表在《语文月刊》《作文》等杂志上的《“世界地球日”主题班会演讲稿写作导练》《任务驱动型作文“面对面和键对键”写作导练》《师生同考:“跪射俑”材料作文评析》就是此类型的文章。
四、管后写,优化管理策略
我在教师进修学校里主要分管全区的教研、科研和培训,围绕分管的工作,我会在管理之后及时总结经验,进行完整的专业表达。
一是写科研管理。教科研机构应该如何改进科研管理呢?我以课题研究管理为切入点,探索出了优化区域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五条行动路径,分别是:制度“撬动”,规范课题研究行为;过程“驱动”,督促课题研究落地;课程“助动”,指导课题研究方法;比赛“促动”,提升课题品质;评价“推动”,深化课题研究改革。由此,我撰写了文章《区域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优化路径探索——以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为例》。针对课程“助动”,我以课程开发背景、课程顶层设计、课程实施路径和课程实施效果等五方面为论文架构,撰写了《区域“实研究”科研培训课程设计与实施——以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为例》一文;针对评价“推动”,我撰写了《基于“四个评价”的区域课题研究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一文,紧扣《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的“四个评价”,通过改进以“成果四有”为载体的结果评价,强化开题之后、研究前期、研究中期这三个阶段的过程评价,探索课题报告、研究方法、研究观念三方面的增值评价,健全主体多元化、指标具体化、方式多样化的综合评价,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区域课题评价体系。文章发表在《教育评估与监测》上。
二是写教研管理。发表在《教育视界》上的文章《中小学校本教研管理:问题及对策——基于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的调研》[4]中,我通过调查研究、资料分析、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区中小学校的校本教研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区域中小学校本管理存在“管理干部定位准,有一定经验,但专业引领不够;管理方式较丰富,有一定成效,但优化创新不足;管理机制较健全,有一定规划,但保障支持不力”等情况。为强化校本教研,我提出了“外培内修,让校本教研管理专业化;优化机制,让校本教研管理精细化;丰富形式,让校本教研管理特色化”等管理建议。发表在《基础教育课程》上的文章《以校为本 多方借力——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校本教研》是我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校本教研提出的管理建议,提出乡村小规模学校既要以校为本,通过建章立制、引导反思、纵横组合、搭建平台等方式开展校本教研,也要多方借力,向教研机构、联盟学校、网络资源、研修培训借力发展本校教研,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三是写培训管理。在培训之前,我会进行详细的需求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例如,我通过对区内50名新任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新任教师在岗前认知、成长规划、发展支持、发展需求方面有着典型特点。因此,我写下文章《内外驱动 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基于50名新任教师的调查分析》,建议新任教师自身要做好自主规划,唤醒自己走“坚持终身学习、加强课堂实践、积极参加比赛、强化记录反思”等自主发展的道路;同时,行政部门、研训机构与基层学校要多渠道推动新任教师发展。根据此次调查,我还在培训中着重讲解了《新教师自主规划与自主发展》这项课程,力图唤醒新教师做好职业规划,认真自主发展。培训之后,我会及时总结培训经验。例如,文章《指向“强师计划”的教师培训“三部曲”——以一次区域教师教育论文写作培训为例》中,我认为教师培训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起着重大作用。在“强师计划”要求下,区域研训机构可以在问题诊断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计培训方案,通过混合互动与主体多元实施培训课程,借助评价反馈和改进跟踪了解培训效果,有效梳理总结培训经验。
五、训后写,转化培训成果
培训是一种唤醒。在参加各类培训和会议时引发的思考,我会及时用文字记录下来,作为教育写作的积累素材,这是对培训成果的有效转化。
一是写观课感受。每次集中听课,尤其是听市级优质课、全国优质课比赛,我都会要求自己观课和写作两不误。2017年7月,我参加了全国“语文报杯”赛课,当时核心素养是一个热词,因此我着重从这个角度来观摩每一堂课,写好课堂笔记,做好课堂录音,并根据录音整理好我需要的教学片段。之后,我精选教学片段进行分析,从“诵读涵泳,培育语言素养;有效提问,提升思维品质;品鉴表达,形成审美能力;寻根溯源,关注文化传承”四方面入手,写成了《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堂——以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为例》。另外,还有《巧掘资源 上好作文——重庆市第六届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作文赛场观摩感悟》和《精选资源 高效备考——观摩“第四届”全国新高考备考研讨会有感》。
二是写培训感悟。参加主题培训,我会及时整理培训笔记,对培训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并进行自我吸收与理解,写出培训感悟。2022年11月,我参加了一次新进教师“始业课程”的培训。在培训中,我一边截图,一边认真记录,并及时写出自己的零星感悟和一些获得的新认识。于是,从培训角度审视,我写成了《强师赋能 焕新起航——参训者视角下的新进教师“始业课程”培训》,指出了此次培训的特点:培訓专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了引领性;培训课程,通识与专业相结合,满足了多样性;培训考核,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注重了发展性;培训方式,技术与传统相结合,突出了灵活性;培训组织,周到与严密相结合,体现了专业性。另外,2023年5月,我有幸在浙江大学参加了“重庆市教师评价改革专题培训班”培训。培训后,我写下《评价,是为了更好地改进——重庆市教师评价改革专题培训班学习体会》,并认为:改进观念,可让评价角度“广”起来;改进行为,可让评价工作“专”起来;改进结果,可让评价结论“活”起来;改进已有,可让评价管理“优”起来。
三是写考察体会。考察期间,我会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自己考察的真实感受,并在考察结束后,将这些零星感受聚集起来,稍作加工,形成一篇完整的考察体会或者是小论文。及时撰写考察体会,能够激发自己教育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2021年11月,考察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时,我在社交平台留下了当时的感受:“走进特殊教育中心的瞬间,是酸涩难受的,总看不得那些残缺。但看到孩子们学习生活的场景,心里涌起无限的敬意!一切井然有序,跟普教没区别,连课程的设置都是跟普教吻合的;但又有区别,特别是当你看到那些黑暗中创造的艺术品,那些体育表演,如果出自一般孩子,你会觉得正常无比;但如果是出自一群盲孩子,就不得不惊叹、震撼、感动了!这背后,是孩子们与自身残缺的抗争,是不服命运安排的顽强,也是特教老师的爱心、耐心、责任心,还是党和政府对特殊孩子的关心爱护!”后来,基于此,我写了一篇短文《锤炼师德 站好讲台》。
英国作家约翰逊说:“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一路走来,“五后”教育写作,不仅让我体会到创造的欣喜和成长的幸福,也深化了我对教育的认识,提升了我的教育境界,让我逐渐走向了丰富与深刻,更让我坚信教育写作是教师专业行走的有效方式。我将继续在这条写作道路上修炼、提升。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新时代背景下区域教育科研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1-40-695)、重庆市教育学会第十届(2021—2023年)基础教育科研课题重点课题“高质量教育体系下高中语文教师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H2021A18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石 莉.由四“真”说开去——浅析《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形象[J],名作欣赏,2020(17):8-9.
[2]石 莉.浅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之“三精”——我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J],教学考试,2018(46):64-66.
[3]石 莉.高中议论文入格训练三部曲[J],教学考试,2020(37):43-45.
[4]石 莉.中小学校本教研管理:问题及对策——基于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的调研[J],教育视界,2022(16):15-19.
[作者通联: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好教师善于寻找激活课堂的“源头活水”,捕捉教学灵感,力求将每个知识点、每个问题、每个细节研究出“味道”、讲出“味道”。一是讲出哲理“味儿”。一方面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与案例,挖掘、揭示和利用本学科内容所蕴含的全面与片面、本质与现象、对立与统一、偶然与必然、普遍与特殊、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正面与反面、整体与局部、量变与质变以及变量与常量、动与静等辩证关系或哲学意蕴,让学生站位更高、眼界更宽,增强学习信心和动力;另一方面可借助哲理箴言、故事、小品、图片、歌曲、视频等,凸显课堂教学的哲理性、思辨性、深刻性。二是讲出情趣“味儿”。好教师要懂得情趣,注重提高审美能力,锤炼教学语言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情趣、生机和活力,让教学有滋、有味、有趣,让学科学习更加有意思、有意义、有意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乐趣、感知魅力、体验幸福。三是讲出幽默“味儿”。好教师善于通过幽默语言、幽默漫画、幽默短视频等素材,给课堂添加“润滑剂”。四是讲出文化“味儿”。好教师善于挖掘与学科相关联的文化元素,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爱好,真正体会到学科的魅力、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 蒋建华,《中国教师报》2023年11月08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