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价值定位与目标指向

2023-12-10 19:31:25顾颖润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小学语文语言

顾颖润

摘 要:小学古诗词教学应依据课标要求和诗词特点明确价值定位,语言、思维、文化是其不可或缺的价值向度。具体而言,在紧扣字眼、情动辞发、古今观照的过程中,实现语言的迁移;在推敲赏析、逻辑辩证、求同存异的过程中,促进思维的生长;在理解传承中华文化、感知中华文人风骨、解读中华文化意象的过程中,浸润文化的基因。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语言;思维;文化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价值定位

(一)依据课标要求定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其中关于小学古诗词学习内容和价值指向的相关表述,不同年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关涉语言、思维、文化等。如第二学段学习内容要求为“诵读、积累成语典故、中华文化名言、短小的古诗词和新鲜词语、精彩句段等,丰富自己的词汇,分类整理、交流,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

(二)依据诗词特点定位

古诗词语言凝练,能够表现深远的意境,具有形象性、抒情性。学生在诵读、鉴赏、积累的过程中吸收和内化语言,又通过模仿、借鉴、迁移、运用,实现语言的外化表达。古诗词常蕴含深刻的哲理。不同朝代、不同诗人、不同题材的古诗词可能暗含内在联系,教学中可一篇带多篇,让学生在比较、归纳、总结中感受古诗词独具特色的语言、喷薄的情思和独特的思维形式。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目标指向

(一)实现语言的迁移

1.聚焦炼字,紧扣字眼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古诗词炼字是一大亮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化静为动,极富动态美;“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将月夜之静谧、僧人之有礼尽皆显露。这些都是学生感受语言魅力的绝佳素材,可以在品析、赏读的过程中引导他们了解为何用、如何用。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的《绝句》,教师设置了如下环节:(1)觅传神之字眼。让学生再读“窗含”这一句,体悟哪个字和平时的用法不太一样。(2)品字眼传神处。首先聚焦“含”字,品悟它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其次感悟若“含”字换成“透”“映”,哪个更好。(3)诉字眼传神感。首先想象杜甫笔下的窗还会“含”着怎样的美景,其次融入自己的情感,有感情地诵读。这里,学生紧扣“含”这个有新鲜感的字眼,借助换字、比较、描述等方法充分感受作者将自己对自然的喜爱诉之于物的方法,从而体会到用词的妙处。

2.关注细节,情动辞发

古诗词虽篇幅短小,但在以细节表现情感上并不亚于其他文体,意境的营造甚至更为巧妙。《迢迢牵牛星》中“泣涕零如雨”“脉脉不得语”宛如电影的特写镜头,将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学中,应带领学生关注细节,层层深入。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的《村晚》,教师设置了如下环节:(1)情感初体验。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牧童形象。(2)情感深体验。首先体悟为何诗中没有直接写悠闲,却处处让人觉得悠闲,其次交流牧童的动作细节。(3)情感再体验。首先想象自己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牧童形象,其次如特写镜頭般聚焦外貌、神态等描写来丰满牧童形象,再次读出作者或自己的喜爱之情。学生不难感受到诗中牧童的悠闲形象,围绕“横”和“信口吹”两处细节交流,牧童的形象逐渐丰满。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深入,也充分感受到了细节描写的魅力,进而迁移到外貌、神态的描写中。

3.诵读想象,古今观照

古诗词大多含蓄,有着“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留白。而类似的主题,现代汉语中也有众多优秀作品,教学中可做古今观照。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的《游园不值》,设置了如下环节:(1)明确主题。让学生想象从一枝红杏中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春景。(2)互文对照。阅读《春》《春天里的秋天》,启发学生带着诗人叶绍翁去朱自清、巴金笔下看看春景。(3)感知区别。辨析叶绍翁笔下的春天和朱自清、巴金笔下的春天有什么区别,以及哪些景物可能会出现在叶绍翁笔下的园子里。(4)古文今作。想象如果是自己走进园子,会邂逅怎样的春景;创作属于自己的春天的诗文。叶绍翁的“一枝红杏”给我们留下了关于春天的美好想象,现当代的很多名家也留下了很多关于春天的美文。通过诵读想象,古今联通,学生依托具体可感的文字触摸到了春天,为语言的迁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例子。

(二)促进思维的生长

1.探究形式,推敲赏析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古诗词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知晓—探究—证实”的过程,在推敲赏析中得语言之精妙,促进思维的生长。教学三年级上册的《望洞庭》,依循这样的环节推进:(1)知晓。作者将洞庭湖及君山比作什么?(2)探究。先探寻“青螺何其小,又很普通,为什么要用它来比”;然后小组搜集资料,合作探究,结合插图感受青螺的颜色美、形态美;再观看视频感受洞庭湖的浩渺,观看图片感知白银盘与青螺相映成趣。(3)证实。先感悟比喻的精妙在于用常见的事物表现两者间的相似之处,然后思考是否还能从古诗词中找到这样精妙的比喻。在探究、证实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深入体会比喻手法的精妙,对如何用寻常事物作比,营造别具一格的意境,有了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2.巧妙激疑,逻辑辩证

古诗词常用景或事引发思考,言有尽而意无穷,颇具哲思。这也是训练思维的抓手。《登鹳雀楼》最后两句看似随意,却不经意间引出了“登高望远”的意境;《宿建德江》中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利用了视觉的错觉,暗含对比。这类古诗词的教学可以依循“诗中觅景(事)—因景(事)引思—逻辑思辨—寻找关联”的思路推进。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的《雪梅》,诗中觅景(事)环节,让学生找出引发诗人争议的原因(梅雪争春),想象从“争”字仿佛看到了什么景;因景(事)引思环节,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诗人,该如何评价;逻辑思辨环节,让学生分析是否同意诗人的评价,如果为梅或雪代言,会如何做好代言人;寻找关联环节,让学生思辨诗人的评价方式好在哪里,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化用这句评价。通过逻辑思辨,学生不仅看到了“输入”的结果,更亲历“输出”的过程,哲理就是鲜活的思维产物。

3.归纳统整,求同存异

除了单篇教学,教师还可以根据诗词的题材、体裁、朝代、作者等来设置专题学习。比如,设置“绝句专题”,研究绝句在教材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原因;设置“盛唐气象专题”,研究唐朝诗歌达到艺术巅峰的原因,感受唐朝的文化;设置“苏轼专题”,了解诗人在文学上的成就以及不同时期创作的特点,甚至可以将苏轼和李白的作品比较阅读。教学中,可依循“确立类别—品读一篇—拓展多篇—求同存异”的步骤开展,帮助学生归纳、整合、迁移、类比。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的《送元二使安西》,可以这样推进:(1)确立类别。从《送元二使安西》的题目能看出什么?(2)品读一篇。本詩是怎么表现离别场景的?关注送别之景——“客舍”“雨”“柳”;关注送别之行——“劝”“尽”;关注送别之言——“西出阳关无故人”;感受送别之情——依依不舍。(3)拓展多篇。出示《赠汪伦》《赋得古原草送别》《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赠刘景文》《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找出诗中的景物、行为、语言,感受送别之情。(4)求同存异。设疑:都是写送别,这些诗一样吗?景、行、言是平均用力的吗?自主探究,比较异同。六年级下学期,将小学所学送别诗进行梳理,提炼异同之处,让散点式的知识点聚焦,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思维。如此,遇到其他送别类的诗词时,他们就能够灵活迁移,举一反三,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能得以提升。

(三)浸润文化的基因

1.情感共鸣,理解传承中华文化

古诗词汇聚中华文化的精髓,展现古人独特的生活方式,但与学生的生活有隔阂。如何让学生浸润其中,跨越历史的鸿沟,真正触摸到文化脉搏?不妨依循“诵读入境—想象入心—表演润情—串联古今”的路径推进教学。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的《清明》,可以这样推进:(1)诵读入境。听《清明》吟唱调,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2)想象入心。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杜牧在这首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然后依据安史之乱后杜牧远离家乡的史料,抓住“雨纷纷”“欲断魂”想象作者看到的、想到的。(3)表演润情。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想象穿越千年,来到唐朝,会看到什么;如果路遇杜牧,会有什么问题要问他。(4)串联古今。让学生联系现在过清明节的习俗,梳理以前的哪些习俗流传了下来,哪些没有;然后小结。由此,学生认识到:几千年来,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对先人的思念,是文化的传承。通过补充资料、想象奠定学习的基础,再通过表现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穿越历史,与诗人对话,就将一幅清明的画卷徐徐展开,达到“思接古今”的文化浸润效果。

2.知人论世,感知中华文人风骨

教材中选入的古诗词除了文质兼美,诗人也颇具人格魅力。杜甫忧国忧民,为失地收复而欣喜若狂;陆游心系祖国,至死仍为没能统一中原而遗憾。以诗人的生平为线索,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经历,依循“论诗知人—索引背景—了解生平—感知风骨”的路径,可以引领学生更好地感知中华文人的风骨。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样推进:(1)论诗知人。先让学生自由读诗,了解诗意;然后紧扣“尽”“又”想象诗人夜不能寐的样子,感受人物特点。(2)索引背景。出示相关资料:金兵占据中原地区,南宋迁都,偏安一隅;诗人创作这首诗时,中原已经沦陷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中原人民盼着失地收复,南宋统治集团醉生梦死;陆游当时已经六十八岁,罢归山阴故里已经四年。(3)了解生平。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侠骨柔情陆放翁》片段,然后合作探究家庭对幼时陆游的影响及陆游坎坷的仕途,接下来赏析陆游诗歌。(4)感知风骨。讨论陆游诗歌对中华民族的意义。

3.透事析物,解读中华文化意象

古诗词中的意象对于学生而言比较抽象,教学中要抓住典型意象,按照由实入虚的路径,让学生逐步感知诗中之象、演化之象和文化之象。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的《竹石》,分三步推进:(1)感知诗中之象,让学生明晰诗中描写的竹具有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2)感知演化之象。先让学生依据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品味竹子对中国文人意味着什么;然后补充郑燮的《新竹》、刘禹锡的《庭竹》、陈子昂的《修竹篇》等资料,让学生意识到:在一代代文人笔下,竹逐渐成为高贵品质的象征,所以深受文人喜爱。(3)感知文化之象。出示历史上具有竹精神的人,进一步巩固“竹”的意象,让学生明白:竹不仅是竹,更是“谦逊”“宁折不弯”等品质的象征,成为一种意象。在教学中先了解诗中竹的意象,这是实在的象,即形象;再通过补充诗歌逐渐丰满竹的意象,最终才能定格成文化中的象。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小学语文语言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古诗词教学中艺术内涵的挖掘策略
浅谈比较阅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59:09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