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节气读诗歌 讲好传统文化故事

2023-12-10 19:41西门杏庵
南腔北调 2023年11期
关键词:节气

西门杏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更加强烈。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立场的哲学品格,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立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人民大众。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理解社会现实生活的根本,思维根源于实践,观念同样根源于生活实践。以刚刚过去的中秋节为例,赏花祭月这些源于“生活实践”的中秋习俗,就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再以秋分为例,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2018年,我国在秋分日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一天成为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盛大节日,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后,一些地方还推出了“节气+助农”模式,根据二十四节气组织不同主题的帮扶活动,不仅促进节气文化的活态传承,而且助力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建设双丰收。

在201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由玖月奇迹和凤凰传奇联袂献唱的歌曲《美丽中国走起来》受到央视《新闻联播》与不少网友的重点关注,此节目景观式呈现了“美丽中国”的壮阔景象,凸显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抒发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获得感的真情挚爱,被稱为猴年春晚“最具人气歌舞节目”。

说到美丽中国,就不能不说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二十四个节气有二十四种美,平和、热烈、疯狂抑或诗意,各有各的美。

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丰富,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天地不言,静水流深。山河岁月,温柔相待。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二十四节气被人们奉为圭臬。它与自然时间相协调,又赋予自然时间以人文色彩。知天时,顺四时,择时日。它不仅是文人雅士吟花弄月的诗化方式,更是老百姓有滋有味的恒久生活。

北京2022年冬奥会盛大启幕,二十四节气变身开幕式“倒计时器”,从“雨水”开始一路倒数,最终行至“立春”。每一个节气,都对应了一句脍炙人口的古老诗词!这是一种中国独有的浪漫,古老的文化瞬间被这浪漫的魅力所燃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时,作为国家行政的时间准绳,二十四节气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民俗文化的风向标。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时钟”,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先民广博智慧,彰显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与民俗风尚,标记着时代变迁的足迹和共同的文化记忆。

宁夏文联主席、作协主席郭文斌用十二年的时间写成长篇小说《农历》,2010年出版,至今已十多次被重印。在写作长篇小说《农历》的过程中,他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二十四节气是“天文”和“地文”牵手形成的“人文”。它来自中华先祖最为现实的农业需求,那就是:“什么时间播种,才能得到最好的收成。”

郭文斌说:“通过创作这部长篇小说,让我对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

“在我看来,二十四节气是中华先祖对子孙后代的祝福,也是对人类的祝福。这种无比美好的祝福,含藏在穿越时空的精妙编程里。

“今天,发达的气象学也没能完全代替二十四节气在农业中的重要性。播种、除草、收获、耕地、养墒,人们仍然要翻老皇历。在我心目中,老皇历除了具有实用价值,还有一种特别的诗意和浪漫。我在写《农历》时,小时候父亲在阳光下读皇历的景象,就一次次浮现在眼前。

“把《农历》写完,我就认定,人文是天文的投影。比如,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古人从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观测天象中发现并演绎的。古人在观测天象的时候看到天体的运行不息,赋予人文的意义就是乾卦的核心精神——自强不息。

“在写长篇小说《农历》的过程中,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大地回春,桃红柳绿,细想,都是温度在背后操盘。每一抹绿色回到人间,每一朵蓓蕾绽放,细微的变化之处,其实就是天地间的阳气增加了一点点。而这增加了的阳气,其实就是阳光的增量。而阳光的增量,来自阳光到达地球的角度增量。

“想想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到大寒,天地要保障所有生命的生存,就得提供空气、水、食物,而这些保障生命的东西,都是天地免费为我们提供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信的民族,跟我们的自在文化有关。但凡自在的文化,都是可以经过时间检验的,比如二十四节气。”[3]

在郭文斌看来,二十四节气提供的是一种与现代“效率时间”相别的“自然时间”。二十四节气中的时间是活的,有生命的,有温度的,能够呼吸的。它让天、地、人、物的关系人格化、审美化,也让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有了可感可亲的烟火气。可以说,二十四节气本身就是先人的教育编程,它不仅是我们的认知方式,还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更是我们的行为方式,当然也决定着我们的学术范式。

不得不说说大型纪录片《四季中国》。《四季中国》是中国新华社CNC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历时两年,跨越中国24个省区市。为了寻找二十四节气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四季中国》摄制组历时两年、跨越全国24个省区市;北至漠河南至三亚,从零下30摄氏度的哈尔滨到45摄氏度的重庆;1500个小时的高清拍摄,配上24段中国风动画,再搭配上国际首席爱乐乐团量身定制的原创音乐,《四季中国》称得上是纪录片中的良心之作、倾心之作,播出后便引起了英国媒体和纪录片影评人的关注。

该纪录片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安排,属于顺叙,《四季中国》的主题是围绕中国二十四节气展开,CNC的英国记者亲自深入中国大江南北,寻找代表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典型地方,然后对这一地方在某一个节气所开展的活动进行拍摄。在纪录片的第一集《立春》中,开头就带出主题,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对人们生活耕作都产生了哪些意义,是否现在还在传承着。带着疑问,记者实地走访贵州山区展开了解。《四季中国》立足于中国当地展开实地走访,立足于当地的文化背景以及传统经验,具有较强的真实性以及独特的人文性。

《四季中国》采用体验类电视纪录片的方式,主持人亲自出镜参与到拍摄中,每集都会亲自深入当地生活中,用细腻灵活的镜头展现人物的生活。

《四季中国》从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切入,讲述了中国独特的传统故事,对于对外讲好中华传统文化及故事有着极大的社会意义,同时再一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总结了几千年来的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让更多人以新视角重新了解“节气”这一大发明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从而做到更好地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与和谐相处,继而传承好这一文化,重视起留存保护它的独特价值所在。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对于二十四节气,中国人当然并不陌生,它以温润的“滴答声”写入中国人的基因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留下深痕。这也许是世上最诗意的历法,四时轮回,与你邂逅二十四次,像一封封时光信笺,悄然告诉你世事变迁。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人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古人对季节的感知,敏锐细腻。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夏: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冬: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春秋待序,以生生不息。二十四节气如时光的纬编,编织出斑斓的岁月之网。它莹莹烁烁,清韵悠长,我们从这里重温人与天地万物感应共鸣的美好时光。

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中国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简朴自持,从容淡静,反映出中华民族杰出的生活智慧,口口传诵,齿颊生香。例如,《四季中国》的《雨水》一集通过说明这一节气与四川大熊猫基地中所提供春笋的重要关联性,向观众揭示了二十四节气是如何将天文气象的变化与天文、农业、物候和民俗等结合,展示出中华民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善于创造的民族特点;围绕节气展开的内容让观众看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指导人们与自然、与他人和谐相处。又如《清明》中选择江苏茅山,描述了回乡祭祖、团聚和会船等活动,呈现出节气在指导人民的家庭生活及农耕作业方面的重要意义,使海外观众能够认识到节气的作用和价值。

中国的纬度位置让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国人感受到明显的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国人根据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点进行不同的生产、生活等活动。比如《春分》一集中介绍的湖南安仁,通过讲述赶分社和陈赞文老人采药、制药等,为全球观众展示了节气及传统中医药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现今如何继续利好人民的生活,以及留存保护的价值。

《四季中国》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各个时间节点凝聚人气。作为客家首府的长汀,在这片古汀州的大地上,这一点尤为明显,祭祖、访亲,展现人与人之间的血脉亲情。

人民真实的日常生产生活更利于观众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反映出中国人民几千年来认知天象、物候、时令和大自然规律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道法自然、崇尚和谐、重视生命的民族精神,以及天人合一、阴阳流转的传统哲学。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节气是农耕文明的智慧。千百年来,不知多少稚子唱着节气歌,传颂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脉。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形成的时间体系,是先民们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完整智慧体系,是通过汉字表达出来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系统,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需要我们习古人之言语,感气候之变化,品诗词之风韵。本文以二十四节气为横向轴,追随节气读诗歌,带你了解古诗词里的传统节气;同时,以历史为纵向轴,重回古典时光,诠释自然风物季节变换的魅力,重温人与天地万物感应共鸣的静谧时光,让读者充分感知中国人文与风景的博大与温情。

这也算是讲好中华传统文化及故事的一个尝试吧。

——题记

一、立春 万紫千红总是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为公历每年的2月3日至5日之间,标志着春天的开始。从这一天一直到立夏这段时间,都被称为春天。

“草长莺飞二月天,鸿雁北归又一年。”立春是报春的使者,到了立春,人们明显地感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春风舒了。南宋范成大的《立春》这样写道:“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曲尘欲暗垂垂柳,醅面初明浅浅波。日满县前春市合,潮平浦口暮帆多。春来不饮兼无句,奈此金幡彩胜何。”竹茂麦肥,土牛笙歌,垂柳吐芽,河水泛波,还有融融春阳耀春市,帆船往来如穿梭。一派生机勃勃的农村景象。

古人笔下的月令物候,以冬眠动物的动与静来描述时节的转变:立春时,蛰虫始振,苏醒了,伸懒腰,但是不起床;春分时,蛰虫咸动,启户始出,起床了,洗漱完毕,出门游玩;秋分时,蛰虫坯户,天凉了,犯困了,关好门窗;霜降时,蛰虫咸俯,天冷了,吃饱喝足了,进入梦乡。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一年四时之始。立春,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明代作品《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春,正月節;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

杜牧在《赠别二首》中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说,扬州佳丽极多,唯独她俏。春风中走过扬州的十里长街,把沿街歌楼舞榭的珠帘卷起来,扬州所有的那些佳丽都不如眼前看到的这个小姐姐漂亮。这是怎样的两情缱绻啊!

“珠帘”是歌楼房栊设置,“卷上珠帘”则看得见“高楼红袖”。而扬州路上不知有多少珠帘,所有帘下不知有多少红衣翠袖的美人,但“卷上珠帘总不如”。不如谁,谁不如,诗中都未明说,含吐不露。杜牧用压低扬州所有美人来突出一人之美,有众星捧月的效果。“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作家冯唐的诗《春》,其灵感大约就来自杜牧的《赠别二首》。

同样描写春风,笔者还是更喜欢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是735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也叫神都。唐高祖李渊建立唐代时,以长安为国都,因为洛阳宫阙被毁,所以废除东都的名号。为什么叫神都呢?话说684年,武则天临朝,改东都洛阳为“神都”。其称帝后,将洛阳定为首都。洛阳是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作为隋唐时期重要的都城之一,隋唐洛阳城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当时李白客居洛城(洛阳),大概正在客栈里,夜深人静,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望着明月,偶然听到远处的笛声,陷入沉思。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

咱接着说立春。

立春在哪一天很有讲究。如果在春节前立春就是“长三春”,“长三春”利备耕,季节等“农人”;如果在春节后立春,就是“短三春”了,“短三春”抢备耕,火烧屁股催“农人”,搞不好就会“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了,这是万万不可松懈的。

立春民俗又叫“春文化”,明清两代从天子到文武百官都要在立春这一天到郊外去“拜春”“祭春”,举行“打牛”仪式。在立春岁始前一天用泥土做成春牛,牛背上贴有“春牛图”,在立春日人们用红绿鞭抽打,然后进宫朝贺,并接受皇帝的赏赐,因此该习俗活动被称为“打春”。

立春到了,但是气温并不会回升得那么快,并且俗话讲“春捂秋冻”,不建议大家过早脱掉冬装换上亮丽的春装,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应该注意保暖。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南方大部分地区也陆续开始。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春”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冬天。立春节气期间气候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乍暖还寒:一是日夜温差较大;二是冷空气活动频繁。春季常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从总体来看,气温是回暖的,并且偏南气流还把海上的水汽也带到了陆地,此时平均空气湿度也比上一个节气大寒略微有所上升。有时暖湿气流发起猛攻,伴随着温度和湿度大幅上升,在南方的一些沿海城市还可能会出现低能见度天气,甚至有返潮现象,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回南天”。

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即将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但在气象学意义上,以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10℃以上为春季的开始。二十四节气则认为,到“惊蛰”前后才算结束了冬天,即大约公历3月初。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去春回,万物俱兴。南宋诗人朱熹《春日》这样写道:“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立春标示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唐代诗人卢仝的《人日立春》则这样描写春天:“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人日”节恰逢“立春”日。不只有季节要更新,人也要更新,才能与时俱进,成就自我。“人日”,又称“人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时间为每年的正月初七。据神话传说,女娲创世,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将这一天定为人的生日。从汉代开始,就有“人日”节俗。

卢仝说,春去春又回,春天总是生机盎然,无限美好。“立春”中藏着的大道理,今天才明白,那就是“成人”。从今往后,做一个“克己复礼,推己及人”的人。这是卢仝在立春这个节气的一个人生顿悟。在有限的人生中,每个人顿悟的次数并不多,因为顿悟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痛苦的折磨以及失败的磨练。而人性就是讨厌这些痛苦的经历,喜欢愉悦的享受。所以,能顿悟的人,并不多。顿悟后的卢仝明白了“成人”与“成仁”“宽恕”的做人道理,“人日”也就更加有意义了。人的面貌应该和梅花一样,保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状态。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所谓“道理”,指的是一个道上的理;不一样的道,会有不一样的理。人生没有坦途,生活就是磨砺。福祸同行,甘苦相兼才是常态。没有所谓的无路可走,只要你愿意走,踩过的地方都是路。

767年(大历二年),杜甫写过一首《立春》诗,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杜甫的《立春》诗,作于寓居夔州时,离安史之乱结束不过数年。

杜甫说,立春日,按照传统习俗,放好春盘,摆上嫩绿的菜蔬(那个时代流行立春日食春饼、生菜),突然想起当年“两京”(长安、洛阳)的那些难忘时光,那些过立春日的盛况:盘出高门,菜经白玉色的纤手,一个个迭送白玉青丝,仿佛过年一样快乐。曾经的“热闹”如今已物是人非。20年就像一场梦,如今该醒了。经过安史之乱,困居夔州(今奉节),巫峡、寒江就像两个寂寞的人,四目相对,我这个远客在杜陵无尽地悲伤。仿佛做了一场梦,醒来后才明白:再也不能过那样的立春日了,对于未来,除了迷茫就是无奈。悲愁之际,只能呼唤儿子为我找来纸和笔,写下这首诗。

冬天总会过去,春天一定会来。一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说的: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二、雨水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春雨无声润万物,人间安暖迎春风。正月十五闹元宵、赏花灯便在雨水节气期间,这些习俗隋唐时已兴盛,至今不衰。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起名为雨水。

“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河水破冰,大雁北归。万物生成之时,一场柔和的雨水,让农作物得以蓬勃生长。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

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有三候:“一候獭(tǎ)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雨水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岁四时,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雨水则意味着春天真正到来。农谚道: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此时,正是油菜、冬麦等农作物返青生长的时候,“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雨水浇灌出丰收的硕果。

“雨水从教正月半。”也就是说,一到正月十五左右,雨水便开始多了起来。

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写于761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于来到成都定居。他自己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诗。此诗便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第二年所作。当时,杜甫在亲戚和朋友的帮助下,加上自己的苦心经营,他寓居的“浣花草堂”基本建成。经过长期颠沛流离,生活总算暂时得以安定,心情可以有“喜”感了。

全诗第一句中的“好”字,对应的就是题目的“喜”。杜甫看见雨意正浓,就“喜”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动辄声色犬马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体现了他对老百姓的慈悲之心。“公子王孙相随,止则高朋满座,有鸿儒谈笑。”杜甫的诗没这种得意忘形,他从来没有这么炫耀过。“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才是杜甫的人生理想。

春雨的状态,像一个君子的品格,它随着风悄悄降临大地,滋润着万物却并不张扬。一个“潜”,一个“无声”,雨自身有了态度,它低调地来,它默默地做。它的含蓄低调,到了顶点。一个人,如果能像“春雨”一样,多好啊。不求名利、低调谦虚。既有功业,又有自由。在风云时势到来之际,随风入夜,润万物而无声。不争不辩,来去匆匆。

知时节的雨被称为“好雨”,是恰遇春天。如果是秋天,这就不会是好雨,而是冷雨、惨雨。这个“好”字,不仅仅是美丽雨景,也是对天下众人的“好”。

农谚云:“春雨贵如油。”正反映了春雨的宝贵。春季是播种的季节,一场春雨寓意着好的收成;更是对生长的万物的“好”。因为水恰如其分地来,生命都有了生长的源泉。据史书记载,在杜甫写作此诗的前一年,京畿一带就有严重灾荒,“米斗至七千钱,人相食。”(《资治通鉴·唐纪》)因此,杜甫一听到雨声,就感到无限喜悦,这喜悦恰好反映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由于成都地处“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雨量充足,一到春天虽然常常晚上下雨,但次日却又阳光明媚。这就正如杜甫在另一首诗中所描绘的:“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水槛遣心二首》)在正需要雨水之时,雨就降下来了,它是“知时节”的,所以“当春乃发生”。这种为万物生长所必需的“及时雨”,真是难得的好雨。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乌云遮住了星空,天地“俱黑”,生命好像一下子全部消失了。大地被夜色笼罩,看不到路,天地混沌到黑暗之中。这种无边的黑暗,被远方那一个孤独的江船中那闪烁的火光照亮。雨中远方江面的船,有火、有光、有人,自然也有了希望。凡是過往,皆为序章。明天更美好。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天明雨霁,整个锦官城(成都)都是耀眼的繁花,花朵沉甸甸地抬不起头来,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好一个繁花盛开的世界。人们总喜欢说享受当下、活在“现在”,这首诗写的正是享受当下、活在“现在”。人生就是不断体验的过程,来人间走一趟,除了自己的感受,什么都不会属于你,要活在“现在”这个瞬间。愿你我都能深情地过着平淡的日子。

前几年,中国国家话剧院曾经创作话剧《杜甫》,刻画了杜甫“视国家为生命、以民生为己任”的诗人形象,展现他的民族大义和文人筋骨。剧中,民不聊生的惨象使杜甫立志应试做官,以报效国家、拯救黎民。但在经历了求官、做官、贬官的一路坎坷,以及“安史之乱”、幼子饿死、好友背叛、“三吏三别”等不幸之后,杜甫终于明白了他所谓的政治抱负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于是辞官而去,专心作诗。

杜甫的一生沿着典型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人生存轨迹发展,那么,文人到底是为了读书后以施展抱负而仕,还是为了仕途才读书?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话剧《杜甫》根据杜甫的《春夜喜雨》诗,虚构了一位姑娘——春雨,失去双亲的她被杜甫所救,但为官的何秀却以杜甫全家性命来要挟她嫁给他,她跳江未死,出家为尼,与杜甫一家凄别夔江边,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吟诵声中,目送杜甫一家远去,令人唏嘘不已。

三、惊蛰 春雷响,万物长

3月5日或6日为惊蛰节气,万物以荣,到了“阳和启蛰,品物皆春”的时节,越来越多的地方迎来“可耕之候”。

惊蛰时,已是九九,“红杏深花,菖蒲浅芽,春畴渐暖年华。”数九将尽,好日子,就是不用再一天一天数日子了。

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苏醒了,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其实,苏醒的不只有蛰虫,还有黄鹂、鸠鸟,更有栖息在大地上的农人。农谚云:“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

惊蛰原名“启蛰”,汉代孝景帝名启,为避讳其名改为“惊蛰”,一个“惊”字改出了春雷惊醒万物的意蕴。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预示着生命在这一刻重生。这个时节,大地回春,长空雷鸣,草木萌发,蛰虫初醒。故而有了“春雷响,万物长”这一说法。惊蛰时节代表着春天的开始,到了这天,离花开就不远了。而桃花仿佛是信使,常在这个节气开放,《诗经》国风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说的正是这一景象。“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宋代词人萧汉杰,也为我们描述了惊蛰时节的美好景象。

惊蛰在“九九”之末,大地回暖之际。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以声音为标志的节气。春雨至,春雷响,惊醒蛰伏了一整个冬天的昆虫。在现代气象学的解释里,惊蛰时节气温上升,逐渐增强的暖湿空气与冷空气激烈对峙,强烈的对流形成积雨云,所以此时多雷雨。

惊蛰时节,正是“九九艳阳天”,气温和地温都逐渐升高,土壤开始解冻,雨水增多,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不论是植物、动物,还是自然景观都有了新的活力。由于二月二的时间常常就在惊蛰附近,二月二是龙抬头的节日,人们理发,祈求精神与生命强旺。

惊蛰时节气温回升,同时,各种病毒和细菌也开始活跃起来,疾病多在此季节发生。民谚说:“早春早春,慎防春瘟。”早春三月,冷暖骤然变化,使人的免疫力与防御功能下降,要注意预防流行性疾病。预防措施:可以去医院或防疫站注射疫苗,如流感疫苗、流脑疫苗等。同时要加强自身抵抗力,多吃蔬菜水果多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勤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也要注意预防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风湿性疾病。寒潮来袭,湿邪缠绵,稍有不慎,年老体弱者若过早减衣,或早晚寒冷时外出锻炼,或接触冷水冷物等,极易感受风寒湿邪,導致原有风湿病复发。有些爱美女性,过早穿上薄衣短裙,膝关节对冷空气刺激特别敏感,遭受寒冷袭击后,关节局部易出现麻木、酸痛等症状,久之,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炎。

我们要防止受寒或淋雨,注意对关节处的保暖,晨起时尤其注意保温。加强体育锻炼,学会劳逸结合,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惊蛰一到,天气回暖,清淡的食物有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惊蛰节气养生的重点在于护肝健脾,清淡的饮食能起到护肝健脾的作用。惊蛰时节气温还是普遍偏低和干燥,所以很容易导致上火,在日常的饮食上就要多增加生津润肺的食物,例如雪梨、银耳、春笋等。惊蛰时节,早晚温差大,阴雨天气多,乍暖还寒很容易导致感冒和流感,所以要在饮食上进行调理,使自己的免疫力得到提高,日常的保暖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再看一首宋代诗人赵蕃描写惊蛰的古诗《闻蛙》:“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能如喜风月,不必问官私。”惊蛰节气已过去数日了,让人感到欣喜的是春天里的第一声蛙声。蛙声的到来,正式预示着春天的苏醒与勃勃生机。能够如此喜赏风花雪月,就不必去管官场的名与利。

你看我们的古人和大自然多么亲近,听到蛙声,仿佛听到了天籁之音,顿时放下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再看看我们这些现代人,就连走路都在低头看手机。即使路过池塘,听到蛙声,也是无感,有人甚至把手机的铃声设置成蛙声,听到真的蛙声,反而麻木了。一些人整天低头看手机,就连惊蛰都无法惊到他们,以至于体态都变得非常臃肿,精神懒散:他们的髋越来越宽,屁股越来越扁平下垂,小肚子越来越大,腿越来越粗短,背越来越厚实,脖子越来越短且头部前倾,可以想见,接下来出现的就是颈椎病啦、肩周炎啦、富贵包啦、失眠啦,等等。

病是怎么得来的?焦虑症是“太要强”得来的;抑郁症是“钻牛角尖”钻来的;失眠是“太操心”操来的;胃不好是“怨”出来的;肝不好是“怒”出来的;肾不好是“怕”出来的;乳腺结节是“气”出来的。今天得的病不是昨天刚得的,而是日积月累慢慢形成的。想想看,这个世界真正属于我们的只有自己的身体,所以过往的事情让我们既往不咎,将来的事顺其自然。

四、春分 春风如贵客 一到便繁华

3月20日前后,为春分节气。从惊蛰的“桃始华,仓庚鸣”,到春分的“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大自然逐渐结束“沉默”时代,变得更加有声有色。

“春分到,蛋儿俏。”传说,春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据史料记载,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人们以此庆祝春天的来临。我国很多地方举行立蛋比赛,春分成了立蛋游戏的最佳时光。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指在春季的三个月之中,春分节气既平分了春季,也平分了昼夜。古人描写春分的诗很多,王安石的诗《泊船瓜洲》可谓妇孺皆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诗讲的其实就是一个“绿”字,古诗里的春分,杨柳青青、草长莺飞。春分来临,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我国大都进入明媚的春天。

春分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玄鸟,燕也”,燕子是古代尊贵的“气象预报员”。燕子没有乌鸦和喜鹊那般脸谱化的标签,却人见人爱,至今保持着好人缘、高人气。春暖花开的时节,在南方越冬的燕子飞回北方,为春天带来了热闹和诗意。“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燕子如同春天的精灵,穿越在文人墨客的诗句里。春分时节,辽阔大地,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大自然更加有声有色。

清代诗人袁枚的《春风》这样描写春分:“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春分是一年中最美好的节气,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分是一年中最诗意的节气,春风和煦,春意浓浓。待春风,如待最尊贵的客人,春风一到万物复苏,一切都热闹起来了。春风来的时候融化千山的积雪,留给大地的是色彩缤纷的万树千花。

世间草木,俱受春风恩惠。所到之处,都会留下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物依旧,人非昨,这是无可奈何的惆怅和落寞,是人生的无常,唯有且行且珍惜。我们形容一个人气色好,经常说“满面春风”。

袁枚认为诗歌写作不能有太多的负担和枷锁,形成清诗学里的“性灵派”。《春风》一诗,没有任何典故,平白如话,晓畅如歌。

俗语有“春回大地千山绿”,诗语有“寒山吹笛唤春归”。春风来了,吹面不寒,迎面有光,那是人间的希望。春风起,春意浓。春风十里,岁岁年年,时光的脚步从不停歇,转眼又是一年春风起时。春风是“吹面不寒杨柳风”,也是“天街小雨润如酥”。春风带给诗人们的回忆,醉了流年。

春分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一天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草长莺飞,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春分期间放风筝是很古老的春季娱乐活动。

在我国岭南地区,春分流行吃 “春菜”(一种野苋菜)。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祈求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春分节气的春茶非常金贵。古人说:“养蚕天气,采茶时节。”从初春到晚春,“采茶歌里春光老”,一芽一叶的清香,可以令人回味很久。另外,“春江水暖鸭先知”,但与鸭相比,是春江水暖螺先知。因为鸭只是水上“访客”,而螺才是水下“居民”。老话儿说:“清明螺蛳肥如鹅。”春分之后,清明之前,正是螺蛳最肥美的时节。

五、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4月5日前后)。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清明有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清明来到,白桐花开;阳气渐盛,田鼠回穴,百鸟活动;清明多雨,彩虹出现。在一片莺歌燕舞的祥和中,天道却孕育着断舍离的能量。

清明时节,仲春与暮春之交,万物生气旺盛,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清明这个节气,因此得名。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春和景明,只此青绿。春和景明,鸟语花香。清明时分,天气开始慢慢变暖,青草树木抽芽,百花竞相开放,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也被称为“踏青节”。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望世间清清明明。清明节,自古就是祭祀先人亡灵的节气。

忽然想起一个朋友的话:“至今不明白《岳阳楼记》怎么会出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此通俗的语句,跟当年‘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好有一拼,典型的大白話标语。《岳阳楼记》里最美的词语是‘岸芷汀兰。《地藏经》里有两个词汇非常优美,一个叫‘闻健自修,一个叫‘躬自营办。”可见这个朋友对范仲淹及《岳阳楼记》缺乏真正的了解,否则,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不过是湖塘岸边景色的白话描述。这是一种意境之美,沙鸥在天空飞翔,鱼儿欢快地游泳,小沙滩上的兰草,十分茂盛。描绘了一幅天晴时分,充满盎然生机的洞庭湖景图。用今天的话来说,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岸芷汀兰”(àn zhǐ tīng lán),岸上的“芷”和小洲上的“兰花”,此外,再无更多意义。岸:河岸;芷:白芷;汀:水边平地;兰:兰草,一种香草。岸芷和汀兰都是指水边的美丽的花,如是而已。和“岸芷汀兰”对应的词是“玉树临风”,一个表示内涵,一个表示外表。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也是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

为众人耳熟能详的古典名篇《岳阳楼记》,并非写于湖南岳阳,而是范仲淹在河南省邓州市写成的。范仲淹系江苏吴县人,宋庆历四年(1044年)到邓州任职,其间他轻刑罚,废苛税,很受百姓爱戴。作为文人,他还十分重视教育,在邓州百花洲边建起了花洲书院,执经讲学,向广大学子传道授业。

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富弼和韩琦联手推动改革,却没有得到朝臣们的支持。范仲淹离京视察河东与陕西,暂避谤毁。庆历五年(1045年)初,宋仁宗撤销了范仲淹的参知政事职务,将其贬为邓州知州,意味着庆历新政的失败。当年九月,范仲淹作《岳阳楼记》。

滕子京于康定元年(1040年)任庆州知州,因在任上被指控浪费公使钱十六万贯,于庆历四年(1044年)春被贬到岳州巴陵郡。他通过向民间欠钱不还者讨债,得钱一万缗,修建岳阳楼,遂绘《洞庭秋晚图》。当时在湖南岳阳任职的好友滕子京给他寄信,请他为岳阳楼作记。范仲淹接信后,对照岳阳楼文图,反复揣摩,酝酿文稿,于庆历六年(1046年)的阴历九月十五这天,端坐于花洲书院的春风堂前,挥笔写下传世名作《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绝句。

“范仲淹在自己也被贬官的背景下,勉励滕子京不要以贬谪为意,而应忠于职守,报效国家;也借此辨明个人心志,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作为一个刚被贬官的前参知政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言的‘淫雨霏霏与‘春和景明,并不单纯是指自然界的天气,而是隐喻着对人生际遇的理解:阴风怒号时的人生蹉跎,一般人会感极而悲;波澜不惊时的事业平顺,一般人会心旷神怡。但对胸怀天下、忧国忧民者而言,他们不会因为个人的荣辱得失而情绪化,这是因为其格局大,不以个人得失为意。

“《岳阳楼记》结尾处的‘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范仲淹的心志抒写,也是其情感的流露。他感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太少,‘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者太少,以致自己缺少同道:他极力推动的利国利民的改革,却因朝臣的反对和毁谤,无疾而终。《岳阳楼记》结尾的情志抒写,不仅是为岳阳楼作记,也是范仲淹表明心志的人格写照,宋仁宗阅读后慨然称颂。此文成为散文典范,既在于其文笔优美,更在于其中蕴含的深厚的思想内涵,尤其是由‘览物而引发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触及了中国哲学的格物认知。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览物之情为叙述脉络,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规劝滕子京保持好心态。‘格物原初意义是如何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为《大学》八条目之首,是中国学术的内在学理。范仲淹对这一观念的体认与践行,引导了宋学明体达用的风气。”[4]

《岳阳楼记》开篇叙重修岳阳楼之事,随即言洞庭湖为水运要道:“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以之为行文脉络。迁客为人生不得意者,骚人为幽怨敏感者,这两种人观看洞庭湖的景色,会因为阴风怒号而满目萧然,会因为其春和景明而喜气洋洋。范仲淹分列两段描写两种境遇下的情感体验,将之视为常人的“览物之情”。“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这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名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看到此处,可谓人间美景尽收眼底,不禁胸怀开阔,心旷神怡。

说完了《岳阳楼记》,再说说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杜牧的《清明》这样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可谓妇孺皆知。

关于清明诗,如果杜牧这首《清明》排第二,那没有哪首能称第一。其实从字面上来看,这首诗读来很简单,没用任何生僻字,没用任何典故,只淡淡写来,就流传了1000多年。这首诗其实就是一幅画、一个故事,一幅清明风雨中,凄苦路人,寻问酒家,牧童举鞭遥指的朦胧画面。阴雨涟涟,寒气绵绵。风雨路,魂断就是黄泉路,魂没断是人生路。真乃千古绝唱!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的时候脑海里会浮现在清明时节:众生皆在路上。人生路连着黄泉路,人生路即黄泉路。在杨柳春风、青草嫩禾、低燕微雨、野花蔓延的林间小路上,一个漂泊异乡的旅人,带着缅怀先人的愁思,实在想找个能遮挡风雨的休歇的酒家。被凄风苦雨逼迫驱使的心,着实疲惫不堪,盼着找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歇一歇。便问牧童:哪里有酒家。牧童指着前方说:就在前面杏花村。杏花村的杏谐音心,杏花村即心花村。

全诗借清明节令论人之生死。死的是四大假合的身体,心是不生不灭的永久的家,有家那是真好。

这个人从哪里来,要去哪里,他究竟经历了什么……很多东西需要经历和阅历,才能懂得,而有些人一辈子都不可能理解的。就像歌手朴树所说:“能写出《长亭送別》那样的词,死也愿意。”笔者相信他说的是真的。诗词不是比辞藻堆砌,而是比意境和与之带来的情感共鸣。

我们至今尚未知道杏花村到底在哪儿。纪永贵博士考证,在今存唐诗中,只有三首提到了杏花村这个意象,分别是许浑、薛能、温庭筠,杏花村不是专门指某个村,而是表达春景的一个意象,且和酒无关。到了宋代,关于杏花村的诗词明显增多,才开始和酒挂上关系。因此,他也觉得关于《清明》是杜牧所作,是一场以讹传讹。除此之外,这首诗还有一个更大的争议,那就是,这首诗真的是杜牧写的吗?

最先提出这个疑问的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他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指出,《清明》这首诗的出处是很可疑的:“此诗收入明代《千家诗》节本,乃三家村课蒙之教科书,数百年来是唐诗最流行之一首。若究其出处,殊为可疑。”这个说法获得了很多学者的认可。你看,杜牧的这首诗,大家都觉得写得不错,但是杜牧的亲外甥裴延翰给他编的《樊川文集》里没有,在北宋时期后人补遗的《杜牧文集》里,也没有收录这首诗,这说不过去吧。这首《清明》第一次出现是在南宋。在南宋谢枋得的《重订千家诗》中,《清明》不仅赫然在列,而且署名杜牧,其依据是什么尚不清楚,换句话说,《清明》作者究竟是不是杜牧,尚无定论。

现代学者也有很多人怀疑《清明》并不是杜牧所作,比如,当代著名民俗学专家施爱东认为,这首诗并非清明诗,作者写此诗时并非去上坟。施爱东在《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何曾欲断魂》一文中指出,据考证,“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南宋末年的《锦绣万花谷后集》,但是,当时这首诗的标题并不是《清明》,而是《杏花村》。

施教授认为这首诗极有可能是宋代某个无名氏写的,然后被生生安到了杜牧名下。又比如,唐史研究学者缪钺先生提出:“这首诗湮没了四百余年,北宋时留心搜寻杜牧遗诗的人都未发现,而南宋末又从何处觅得此诗而断定它是杜牧之作呢?是很令人怀疑的。”其次,“唐人作律诗绝……文韵字不能与魂韵字通押”,“而《清明》诗以文韵的‘纷字与魂韵中的‘魂字通押,杜牧不至于有此疏漏”,因而他认为《清明》为杜牧所作是可疑的。

当然啦,不管是谁写的,我们都不可否认,《清明》是首好诗。

施教授认为《清明》是一首“伪清明诗”,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诗中提到了“借问酒家何处有”。他通过研究唐宋时期扫墓的习俗时发现,那时候的人们去上坟都会带上酒和肉。而这些孝敬过先人的酒,扫墓者往往会自己拎回家喝掉。一直到现在,也仍有吃掉祭品的传统,这样做,被认为能沾上先人的福气。虽然这样做没什么科学道理,但说明了古人对先辈的敬意。施教授认为,如果诗人是去扫墓的,那他自己肯定就有酒,用不着找别人讨酒喝。诗人极有可能只是在春天的某一日,去四处郊游了一番,跟清明节以及上坟没有任何关系。毕竟,清明二字可以是指一个节气,也可以指这个节气前后的一段春季时光。

那么问题来了:杜牧有没有可能是喝完了祭品的酒,然后还想再喝呢?这个没有确切的证据。更何况,诗中写“路上行人欲断魂”,如果不是清明诗,那路上的行人为何会如此伤怀?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行人伤怀可能是因为前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郊游的人突然遇到一场大雨确实心情会受到影响,但似乎不太可能直接就“欲断魂”了吧。

六、谷雨 风吹雨洗一城花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群芳谱》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源自“雨生百谷之意”,“谷”字并不单指谷子这一种庄稼,而是农作物的总称。

话说谷雨的得名有太多故事,其中就有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传说仓颉造字,震动鬼神,撼动天地,天降雨粟(上天降下谷子雨),诸鬼夜哭。《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的到来意味着寒冷天气基本结束,夏天正向我们“奔跑”而来。谷雨有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勝降于桑。”浮萍开始生长。萍,水草,与水相平,故称“萍”。鸠,即布谷鸟。“布谷”正是源自它的叫声。拂羽:掸拭羽毛。布谷鸟开始梳理自己的羽毛,鸟鸣“布谷”,似乎在催人播谷。戴胜,是一种鸟,头上生有冠状的羽毛,就像古代女子的头饰华胜一样,故名戴胜。《尔雅》曰:“头上有胜毛,此时恒在于桑,盖蚕将生之候矣。”也即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温暖且降雨充沛,适于播种,布谷鸟的叫声在田间回荡,“布谷”声声——提醒着人们勤于农事、珍惜时光。谷雨,自谷而生。五谷为“麻、黍、稷、麦、豆”,祖先说的“吃五谷养精神”并不是空话。在古代,农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的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耕耘不辍的汗水,滴入禾下土,长出万年谷。江山社稷以农固之,百姓生计以农养之。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吃饱穿暖,是人们最普通且最质朴的希望,谷雨是浪漫的节气更是接地气的节气,其背后藏着我们这个民族诸多的生存要义。

“谷雨三朝看牡丹”,赏牡丹是谷雨节气的重要习俗之一。牡丹花被称为谷雨花、富贵花、国色天香,谷雨时节赏牡丹已绵延千年。清代顾禄《清嘉录》曰:“神祠别馆筑商人,谷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无国色,锦棚只护玉楼春。”

宋代诗人黄庭坚在《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中这样写道:“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这是一首典型的伤春的作品,但写得非常唯美,寥寥几语,就写出了暮春独有的景色,也写出了自己与兄弟之间的情感。诗中专门提到谷雨茶。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品茶同样是谷雨时节的重要习俗。“清明见芽,谷雨见茶。”清明时有“明前茶”,但芽叶嫩小,产量低。谷雨时,小芽成叶,品质上乘且便于加工,味美形佳,为茶中上品。

谷雨茶究竟好在哪里呢?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的时机:“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清明太早,立夏已迟,谷雨采茶正当时。

“在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这时温度适中,雨量充沛,茶树经冬季的休养生息,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春茶滋味鲜活,香气怡人,此时采制最佳。”“黄庭坚把佛道思想融进了自己的茶词中,其《品令·茶词》即如此:‘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5]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黄庭坚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爱茶,风骨和糊涂,庙堂和江湖,全在这一杯茶里。黄庭坚还将自己喜欢的好茶,推荐给老师苏轼。他一生共留下茶诗84首,茶词11首。被贬黔州后,闲暇时间较多,他干脆一路寻访各种名茶。在中国,他成为禅茶一味的代表,内敛中庸的智慧,悄无声息地将人生的修炼融入点滴的日常。

春去春来,花谢花开。从“雨水”到“谷雨”,春天自一场雨开始,又将在一场雨中落幕。

《黄帝内经》云:“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寄治十八日。”这是说四季季末的十八日均由脾所主,谷雨节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养生除了养肝护肝外,还需要注意健运脾胃,因为过了谷雨便意味着春季快过去了,夏天即将来临,夏天以炎热潮湿天气为主,应提前做好准备,可适当多吃健脾胃、祛湿食物,如香椿、黑豆、薏米、山药、鲫鱼等。

七、立夏 天地始交 万物并秀

进入五月,迎来的第一个节气便是立夏(一般在5月6日前后)。顾名思义,“立夏”之后,春天结束,夏天开始。夏季6个节气跨越3个月,人们由此认识了全年最热的季节。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七个节气。说是“立夏”,但或许一些人体感上并不会觉得炎热,因为全国大部分地区还不是气候学意义上的夏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立夏是这样说的:“立夏,四月节。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立”是开始的意思,“夏”通“假”就是大的意思。立夏时节,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

明代《莲生八戕》一书中有这样的话:“孟夏之月,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意为“在初夏这个美好的时节里,万物竞相勃发、茂密生长”。《汉书·礼乐志·朱明》有记:“朱明盛长,敷与万物。”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的这两句诗最能代表立夏时节的景色。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茁壮成长阶段。

唐代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一诗中这样描写立夏:“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夏季,大自然中的万物枝繁叶茂,而人体则气血充盛,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这样说夏季:“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夏天,万物生长,就连自己的小院也是“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满架蔷薇一院香”,小院蔷薇开,清风徐徐来。蔷薇是春末夏初才开的花,它有自己的坚持,不与春争艳。但它一来,就惊天动地,开出了满墙的繁华。苏轼有诗曰:“荼靡不争春,寂寞开最晚。”荼蘼,是春季最后盛放的花,当它开放的时候就意味着春天的结束。在这里,荼蘼就是白色的蔷薇科植物——蔷薇。

蔷薇,如其名,能沿墙依附生长。蔷薇,如梅一般,俏也不争春,在静静的时光中,开出满墙繁华。蔷薇花,骨子里有一股倔强的意味,更像一个倔强的女子,柔美只是表象,坚韧才是它的内在。

英國诗人萨松在《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这首诗中,有这样的话:“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无论是怎样的人,只要心间起了爱意,就会变得很温柔,会小心翼翼地靠近美好,生怕惊落了花蕊上的晨露。有自己的坚持,不追逐名利,以淡泊的姿态旺盛地生长着,向阳而开,向美而生。这便是开在初夏时节的蔷薇花。

宋代诗人王琪《春暮游小园》:“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梅花零落,像少女卸去妆一样时,海棠花开了,它就像少女刚刚涂抹了新红一样艳丽。等到荼蘼花开了,春天的花就全开完了,这时会有一根根天棘(“天棘”,即“天门冬”)爬过那长满苔藓的墙头。

梅花开了又谢了,海棠花开了又谢了,最后是什么花呢?诗人说“开到荼靡花事了”。“开到荼靡花事了”,这是因为荼蘼是春天最后盛开的花朵,意味着花期的终结,所以有“荼蘼之后,人间再无芬芳”的说法,被文人用来形容女子的青春流逝,后来也常用荼蘼花开来表示最刻骨铭心的感情即将失去。王琪通过梅花、海棠花、荼蘼花、天棘等四个植物,生动展现了一整个春天的“花事”。

“夏天”总是那么短暂、那么美好。流行歌曲《宁夏》的歌词:“宁静的夏天,天空中繁星点点,心里头有些思念,思念着你的脸。我可以假装看不见,也可以偷偷地想念,直到让我摸到你那温暖的脸。知了也睡了,安心地睡了,在我心里面,宁静的夏天。”歌曲给人的感受就是:我们宁愿把时间浪费在美好事物上,也不要浪费在无聊、无趣饭局中。

美国作家哈珀·李在《杀死一只知更鸟》中写道:“夏天是我们最棒的季节。”它为我们带来了一年中最温暖的天气、最灿烂的阳光和最葱郁的自然风景。在另一位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看来,“夏日的午后——夏日的午后啊,对我而言,它们一直是英语语言中最美的两个词”。在英国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的眼中,“夏夜就像一个完美的想法”。英国作家伊夫林·沃显然也对夏天为人们生活带来的舒适宜人和丰富多彩感到认同,并在他的《故园风雨后》中期待“可以永远如此——永远都是夏天”。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 饶丹华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6.

[3][8]郭文斌.二十四节气的现代意义[N].光明日报,2022-06-03.

[4]曹胜高.从“览物之情”说起[N].光明日报,2019-02-11.

[5]刘永加.黄庭坚访茶[N].光明日报,2023-04-14.

猜你喜欢
节气
寒冬节气书
节气歌
秋天知多少
2013年九月节气:秋分
2013年8月节气 处暑
2013年3月节气:春分
2012年11月节气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