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坐标、场域与进向

2023-12-10 19:27何玉芳张晓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3年6期

何玉芳 张晓

摘  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文化场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在部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文化传承发展、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时,都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紧密关联起来,勾勒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维度和文明向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既是各民族文化认同的前提,又是各民族文化认同的结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抓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历时性维度上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纽带,在共时性维度上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情感基石,在即时性维度上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动力源泉,为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织牢民族团结之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提出意味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由“文明传承”的历史场域转换到“文明复兴”的现实场域。这一场域转换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文化向度上提出继承守护、创新发展和精神指引三个方面的时代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引导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由“多元”走向“一体”;以“第二个结合”激发中华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指引中华民族在推进文化创新中由“自在”走向“自觉”;以“兼收并蓄”涵养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精神品格,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由“民族”走向“世界”。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文化思想;新的文化使命;文明复兴

中图分类号:D633;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23)06-0081-12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文化场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在部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文化传承发展、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时,都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紧密关联起来,勾勒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维度和文明向度。就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1]]。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2]]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3]]。2023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4]]。

这些重要论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多元到一体的意识凝聚,承载着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寄托。中华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基础,也塑造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要在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挖掘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与时代价值,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文化根基。因此,从文化向度上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辩证互动关系,不仅是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央相关重要会议精神的理论要求,也是推动中华民族成为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团结奋进的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要求。

当前,学界以文化为视角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丰硕,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从文化记忆角度认为,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元素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扩展[[5]],成为铸牢两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文化基础[[6]];从文化自信角度强调,中华民族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拥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具有丰厚精神文化基础的民族[[7]];从文化认同角度提出,中华优秀傳统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文化之根[[8]],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9]]。笔者在文献梳理中发现,少数研究认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过程中生成的[[1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民族根基[[11]];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精神纽带和身份标识,能坚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体的文化自信[[12]]。可见,从文化角度系统化探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鉴于此,本文从新的文化时空场域出发,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维时序坐标,系统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功能定位,并提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文明实践场域转换中的时代要求,进而探析新的时空场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未来进向与方法路径。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坐标锚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推动中华民族成为更加凝聚、认同度更高的共同体,在历时、共时、即时三重时序坐标上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持续发挥建立精神纽带、奠定情感基石和提供动力源泉的能动作用。

(一)历时性维度: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立精神纽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华文明历史上一直作为一个连接历史与现代、个体与集体的牢固纽带,连接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经验和民族集体记忆。习近平总书记以“四个共同”总结了这一精神纽带:“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13]]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中,我们需要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追求相结合,强化个体与集体之间的联系,为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织牢民族团结之网。

其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联结历史与现代的精神纽带,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将中华民族拥有的丰富历史传统和文化遗产与现代追求相结合,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课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历史传统的核心要素,一直高度重视集体和团结,认为民族的力量来源于团结和共同体意识。在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凭借强烈的共同体意识、团结一心、战胜困难,在多次化解外部冲突和内部矛盾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和繁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团结就是力量。中华民族对共同体理念的追求,蕴藏在各民族关于团结的谚语中。比如,土家族谚语说“单丝不成线,单竹不成排”;哈萨克族谚语说“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赫哲族谚语说“爬山越岭要互助,渡江过河要齐心”。这些谚语反映出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团结观念,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坚实的人文精神。

其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联结个体与集体的精神纽带,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强化了民族联系。在中华民族史中,个体与集体、地方与中央、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联系一直是文化、社会和政治发展的核心议题。这种联系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精神纽带,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和协作,为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来看,这种纽带体现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这种将个体归属于集体的结构观念,可以使个体更好地融入集体,个体与集体共同分享利益和责任,实现个体与集体的和谐共生。从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来看,这种纽带在政治和行政管理中尤为明显。在行政管理、政策制定的互动中,这种纽带使得地方与中央可以更好地协调和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利益。从民族与民族的关系来看,这种纽带促进了中国历史上多次民族大融合、文化大融合,造就了人口众多、疆域辽阔、精神相依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这种精神纽带极大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实现增强各民族政治互信、促进各民族手足相亲的战略功能[[14]]。

合羹之美,在于合异。在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愈发显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我们立足现代解读中华民族历史提供了关键视角,为强化民族联系与促进民族团结搭建了平台,使得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

(二)共时性维度: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情感基石

如何从现代维度确认精神命脉,增进文化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回答的时代课题。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发挥着情感基石的深厚作用,是各民族间观念聚合、相互认同、交流共进的精神家园。在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不断强化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念共识,促进各民族团结奋斗、守望相助。

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拉进各民族之间的情感,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强大向心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各民族间共同性不断增强、情感上相互亲近的结果。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培育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5]]。比如,在政治心理、文化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各民族间的互动联系日益加深,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奠定了深厚的情感根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过来滋养着各民族相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使得各族人民具有天然的亲近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中,为中华民族塑造了稳固的文化内核。例如,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民委联合实施的“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边疆行计划”(“春雨工程”),推动优质文化和旅游资源向边疆民族地区流动,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再到“兴文化”的文化内核塑造,使得中华民族能够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确立了情感支撑。

另一方面,铸牢中華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促进各民族团结奋斗、守望相助,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正向互动的社会环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增进“五个认同”[[16]],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17]]。“五个认同”为各民族团结奋斗提供了坚实的情感基石。特别是中华文化认同具有强大的整合凝聚功能,使得各民族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明的文化主体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打下坚实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民族之间守望相助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坚持以法治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制度保障。有力的制度保障能够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互助,营造一个正向互动的社会环境。通过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努力打造各民族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环境,在广泛交往、全面交流和深度交融中将各民族塑造成中华民族情感共同体,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和谐正向的民族情感基础。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这种深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同坚固的“精神锚地”,使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与中华民族的情感联结,帮助中华民族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和价值取向,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即时性维度: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动力源泉

在文化建设的目标中,以何种深层次的因素驱动这一宏大的文化使命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问题。由各民族的集体记忆、文化遗产和历史传统所融合塑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鼓励人们超越个体的局限,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坚定信念、不懈奋斗。

其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四个与共”鼓励各族人民为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奋斗。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深刻诠释[[18]]。休戚与共作为中华民族利益交融的共同体意识,可以激励各族人民将中华民族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在推动56个民族共同富裕的进程中,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与各民族具体利益彼此交融的共同体理念。荣辱与共作为情感相通的共同体意识,可以塑造各族人民彼此共享的身份认同,进而衍生出共膺荣耀、共抗屈辱的情感共鸣,为中华各族儿女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情感依托。生死与共作为生存共担的共同体意识,形塑了各族人民彼此承担族际共生的责任意识,进而帮助各族人民协调自身行动以契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外在行为规范。命运与共作为共生发展的共同体意识,赋予了各族群众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使命感,指引各民族整合力量从共同发展的高度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行审视,进而有效整合各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

其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坚定的文化自信。有了这种自信,中华民族在与其他文明交流时,既不会盲目崇拜,也不会自卑,而是能够平等、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文化,并从其他文明中学习有益的经验和智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继承创新中持续进步,在文明交流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凝练深化。以进取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提供了既注重对话与沟通,又注重实践与合作的交流方式。同时,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大思政课”,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能够坚定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文化自信,为中华文明发展开辟崭新境界。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文明延绵至今,正是因为有这种根的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持续的动力。文明交流互鉴不仅有助于中华民族取长补短、包容进步,还有助于在世界文明交流融合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鑄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场域转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理论,必须反映时代的声音,绝不能脱离所在时代的实践,必须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将其凝结成时代的思想精华。”[[19]]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提出,意味着一个重要的场域转换,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文明传承”的历史场域转向“文明复兴”的现实场域。这种转变不仅是时间的延续,更是对中华文明内涵的重新审视和未来规划。这个新的文化场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新要求,即如何在继承守护传统的基础上推动中华文明创新发展,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更广阔的历史舞台,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提供精神指引。

(一)“文明传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场域

从中华文明史来看,文明传承的历史场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社会土壤和历史经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特征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这既是对古老的文化符号、仪式、艺术和思想的传承,又是对中华文明数千年历史经验的总结,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文化源流。

其一,在“文明传承”的历史场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特征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对古老的文化符号、仪式、艺术和思想的尊重和传承,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认同的生动展现。对于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20]]。这些文化符号,如甲骨文、伏羲、河西走廊、兵马俑等,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变迁。对它们的尊重和传承,实际上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特征中更为深刻的,是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为中华文明注入活力的价值观、精神和智慧的珍视。在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统合力的作用下,外族的文化、思想等都会被纳入中华民族文明体系之中[[21]]。在先秦时代,部分非华夏族的图腾、祭祀和音乐等文化元素融入华夏文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元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价值观、精神和智慧是中华民族对自我、对世界、对宇宙的理解和诠释,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灵魂。

其二,在“文明传承”的历史场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显著优势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华文明作为一个跨越数千年的文化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包括成就和挫折。这些历史经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如古代的科技发明、文学创作、哲学思考等都是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资源。中华文明历史上遭遇的挫折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坚韧和深厚。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13],在外部压力导致的民族危机和内部变革引发的思想启蒙的双重影响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觉醒。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将觉醒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化作强大凝聚力,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领各族人民接续奋斗,采取改革开放、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等一系列措施,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根深叶茂,本固枝荣。“文明传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体现在中华民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以及对文化主体性的坚守。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是中华民族对自己文明命运的自觉把握。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了深化和升华,为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文明复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场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22]]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实现中華文明的复兴。在文明复兴的现实场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主动融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科学新技术、现代新文化的有益方面,向世界展示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中国理念。

一方面,科技在中华文明复兴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撑,更为中华文明复兴提供了新的机遇。在各个领域,无论是航天、生物技术还是信息技术,中华民族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些技术进步不仅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更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强大助力。高铁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网络最为发达的国家。交通的便捷加强了各民族地区的联系,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持。科技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抛弃,而是与之在许多领域进行有机结合。比如,中医药学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中华医学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此外,科技与文化的结合还体现在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上。比如,故宫博物院利用现代技术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存储,使得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长久保存,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观赏方式。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许多传统的文化元素得以用新的方式(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等)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另一方面,现代文化在中华文明复兴中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互动日益频繁。这不仅为中华文明复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为中华文明复兴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这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应该盲目地模仿和追求外来文化,而是应该在尊重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合理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使之与传统文明元素相结合。例如,国家大剧院虽吸收了许多现代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但在设计中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使其现代外观设计与周围的古老建筑形成了和谐的对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要守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主动融合现代文明中的有益文化成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既要重视对传统文明的继承和保护,又要注重对现代科技、文化的吸纳和创新。这种创新是思想观念的革新,旨在保留中华文明独特性的基础上增添更多现代元素,为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文明复兴”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深厚,体现在中华民族对其文明遗产的继承与发展,对现代文明的自觉创造,以及对文明复兴的追求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在继承弘扬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和吸收融合现代科技文化的思想精华两个方面不断发力,为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能。

(三)守护、创新、指引:场域转换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23]]习近平总书记从文化向度为中华文明复兴提出了继承守护、创新发展和精神指引三个方面的时代要求。这三个要求也是场域转换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的文化要求和实践指向。

其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继承守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根脉。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是中华民族文化活力的生动反映。这种连续性为文明复兴在历史深度和内容广度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表现出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力。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是中华民族不惧挑战、勇于进取的表现。这种创新性使得中华文明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屹立于世。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是文明连续的前提和结果。这种深厚的文化基础为各种地域文化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参照系,使其能够在多样性中找到共鸣,进而形成一个更加和谐的文化体系。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是其独特魅力的生动体现。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成为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开放性和进步性,更是中华文明持续繁荣的关键因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生动体现在坚持合作、不搞对抗的外交理念中。这种基于中华文明和平性的外交策略,为中国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友好关系,也为全球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其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第二个结合”为思想方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对传统精神元素的注解,彰显文明创造主体的自信自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阐发是基础工作,这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理解其内涵和价值的基础上挖掘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并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第二个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这要求我们继续解放思想,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对传统精神元素的注解是一个深度的文化探索过程,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再将其与现代的社会实践和价值观念相结合,赋予其新的意义和价值。彰显文明创造主体的自觉与自信,是中华文明复兴的核心要求。只有当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力量,才能为全人类的进步和繁荣作出独特的贡献。

其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时代条件,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24]]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在“第二个结合”的基础上创造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种新的文化生命体规定性的自觉生成,推动着中华民族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以新的文明形态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中国智慧。这种现实场域规定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新的战略目标和历史使命:一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二是为人类社会指明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方面要坚守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另一方面更要讲好中华民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明愿景[[25]],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在文明建设的场域转换中,激发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环节。我们在继承守护好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根脉的同时,要以“第二个结合”为思想方法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历史舞台,为人類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未来进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华文明别开生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2]在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引导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从“多元”走向“一体”,指引中华民族推进文化创新从“自觉”走向“自为”,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民族”走向“世界”。

(一)从“多元”到“一体”:以“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2]“多元一体”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又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树立共同的精神文化。以“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引导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由“多元”走向“一体”的重要依托,是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战略路径。

首先,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综合体现。“多元”与“一体”是描述中华民族共同体特性的两个核心词汇。“多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结构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是在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景观。“一体”强调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和团结性。在长期的交往中,各民族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以及统一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状态。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是在与其他民族的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这种交往交流交融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还促进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的交往与合作,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客观条件。

其次,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键机制。这种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经验。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各民族间的交往为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这种情感纽带不仅基于经济和文化的交往,而且基于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命运共同体的认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不仅是文化、经济和政治的融合,更是情感、价值观和理念的交汇。这一过程在培育和加强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和共同精神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近年来,国家民委及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为更好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组织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作出了积极探索。

最后,“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格局是通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突出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是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为人民塑造了一个精神共通的意义世界,即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种精神意识和情感表达相融合的精神家园,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们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由“多元”走向“统一”。多元性为各民族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交流融合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一体性则为各民族指明共同的目标和方向,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多元”到“一体”再到最终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格局,是通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突出成果。

多元一体,百川归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促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逐步引导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由“多元”走向“一体”,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凝聚价值共识、塑造文化认同。

(二)从“自在”到“自觉”:以“第二个结合”激发中华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2]“第二个结合”赋予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生命,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2]。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内在机理,标志着中华民族在推进文明复兴中文化主体性的确立。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首创性意义,有助于促进中华民族在推进文化创新中由“自在”走向“自觉”。

首先,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第二个结合”作为又一次思想解放的重大意义。“第二个结合”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机制和内在原理,更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文化建设层面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在具有中国形式、中国形态之后,还具有了中国文化生命,它蕴含了一种新的文明观和大历史观[[26]]。这种观念摒弃了西方文明冲突论,确立了更加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文明观,形成了能够古今贯通、源流互鉴的历史认知论。在这一背景下,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自觉成为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核心动力。

其次,以“第二个结合”强化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来看,“第二个结合”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自我认知路径,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提供了强大的动能。中华文明的主体性不仅来自其五千多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史,而且来自中华文明的创新、统一、包容、和平的精神追求。在“第二个结合”的过程中,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得到了弘扬与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在“第二个结合”的指引下,中华民族主动地、有意识地创造文明。这既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又是一个文化思想的解放。这一解放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从“自在”转变为“自觉”,为中华文化的创新创造提供了主体动力。

最后,以“第二个结合”激发中华民族对文明的传承和创新由“自在”走向“自觉”。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明传承与创新始终是其文化发展的两大动力。“第二个结合”使得中华民族对文明的传承与创新由“自在”走向“自觉”。如果说“自在”是对文明传承与创新的无意识、无目的、无方向的接受和继承,那么“自觉”则是对文明传承与创新的有意识、有目的、有方向的选择和发展。这种由“自在”到“自觉”的转变,为中华民族的文明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在“第二个结合”的指引下,中华民族不仅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更好地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创造一种既有传统底蕴又有现代气息的新文明。这种新文明不仅能够满足中华民族自身的发展需要,还能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考和选择。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中,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为文化创新创造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中华民族提供了无穷的潜力,也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三)从“民族”到“世界”:以“兼收并蓄”涵养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精神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華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2]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意味着对西方现代文明形态的扬弃与超越。这就需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兼收并蓄”涵养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精神品格,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开启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中华文明新叙事。

首先,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中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体系的形成。中华文明以其兼收并蓄的传统智慧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与独特的魅力。从古至今,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了众多的文化流派和思想体系。这些思想体系在相互竞争中也相互吸纳,形成了中华文明独特的哲学体系。这种兼收并蓄的态度使得中华文明在哲学、艺术、科学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宝库。比如,汉字在与其他文字系统的交往中,吸纳了部分外部文字的形态和结构,形成了今天的汉字书写系统。正是这种文化上的兼收并蓄,深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底蕴,使得中华文明始终充满了生命力。

其次,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中塑造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精神品格。开放包容的精神品格既是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在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无数的文化交流与碰撞都证明了兼收并蓄的价值。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近代的文化交流,中华文明始终展现出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态度,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中华大地上,众多的民族、宗教和文化都实现了和谐共生。这种和谐共生正是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精神品格的生动体现。开放包容的精神品格使得中华民族在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时,始终能够保持内部的团结稳定,为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固的内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使得中华民族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形成一种更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最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在兼收并蓄中构建符合人类文明走向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中华民族始终能以兼收并蓄的智慧吸纳有益元素的关键,是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兼收并蓄”作为中华文明的传统智慧是一种对内部多元文化的尊重和融合,体现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精神品格。中华民族视多元文化为一种财富,认为各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可以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贡献。这使得中华文明在对世界文明的兼收并蓄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形成了一种“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开放态度。这种态度可以帮助人类形成一种立足世界本身、超越自我中心的文明格局,这种格局更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兼收并蓄”的民族智慧,强化中华民族的内部凝聚力,不断涵养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品格,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其他文明互联互通、互学互鉴,开启更加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中华文明新叙事,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四、结语

循大道,至万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和实践目标。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创新发展,深刻揭示了“第二个结合”作为又一次思想解放的重大意义,是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篇章的行动指南,为中华文明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文化主体性确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标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继续发挥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激发中华民族文化创新的关键作用。

[[1]]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李克强主持  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  汪洋讲话[N].人民日报,2021-08-29(1).

[[2]]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年6月2日)[J].求是,2023(17):4-11.

[[3]]   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蔡奇出席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并讲话[N].人民日报,2023-10-09(1).

[[4]]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3-10-29(1).

[[5]]  王延中,宁亚芳,章昌平,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经济、文化、心理因素析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9):1-9.

[[6]]  陈桂清,吴晓芳.铸牢两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价值与实践路径[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1(1):36-43.

[[7]]  邹绍清.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之学理建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20-35.

[[8]]  黄伟.习近平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指向[J/OL].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https://link.cnki.net/urlid/50.1023.c.20231030.1032.002.

[[9]]  黄小玲,冉凌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热点主题与趋势展望[J].重庆社会科学,2023(2):20-31.

[[10]]  陈金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特质与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2023(8):16-21+204.

[[11]]  李包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逻辑[J].探索,2023(5):163-176.

[[12]]  曹一飞.从新文化到新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体性的历史生成与建设进路[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3(4):100-109.

[[13]]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27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7.

[[14]]  田凯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方位、理论要义与战略功能[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3(4):80-89.

[[15]]  李静.民族心理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80.

[[16]]  何星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任务、途径与方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29-38.

[[17]]  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  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李克强俞正声讲话  张德江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N].人民日报,2015-08-26(1).

[[18]]  张新,毛嘉琪.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的辩证分析[J].学术探索,2023(4):1-8.

[[19]]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N].人民日报,2023-07-02(1).

[[20]]  新华通讯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述评[M].北京:新华出版社,2023:16.

[[21]]  韩昇.从封建到大一统——史记中的历史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321-400.

[[22]]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J].求是,2021(8):4-20.

[[23]]  習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7.

[[2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0-541.

[[25]]  孟维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理路[J].理论与改革,2023(5):26-36.

[[26]]  张志强.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首创性意义[J].哲学研究,2023(8):5-1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