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秀云 梁志勇
摘 要:以先进文化团结人民、凝聚思想共识,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实现奋斗目标的重要方式。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发挥文化的团结与凝聚功能。团结与凝聚人民不仅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践课题,而且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观照与目标指向。中国共产党重视文化的团结与凝聚功能,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主张和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以文化认同促进国内人民团结,以文明交流促进世界人民团结,鲜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自由人联合体”理想社会的使命追求。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继承、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注重以党的文化思想为指导团结与凝聚人民,塑造了充满团结与凝聚伟力的文化叙事——以文化革新推进社会变革,以文化改造和建设谋求统一思想、正本清源,以文化繁荣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以文化自信彰显民族精神气质与品格。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包含丰富的团结与凝聚人民的理论观点,包括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四个讲清楚”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文化认同夯实民族团结的根基,以文明交流互鉴实现和平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紧密团结与凝聚人民,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握文化身份建构,赓续党的精神谱系,促进话语创新发展。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自由人联合体;大团结大联合
中图分类号:G120;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23)06-0026-12
“大团结大联合”是中国共产党基于文化认同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持续构筑的理想样态,也是党领导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部署均强调团结与凝聚人民。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2]]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总结了党领导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包括“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3]]。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分析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指出“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4]]。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5]]。可见,团结与凝聚人民不仅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践课题,而且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观照和目标指向。
关于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献主要从价值效用、鲜明特征等方面展开研究。就价值效用而言,有研究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实践遵循[[6]]。就鲜明特征而言,有研究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多样性、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民族立场与国际视野的有机统一[[7]]。现有文献多是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点位式研究和思辨性阐释,而深耕实践价值的文献相对少见。笔者认为,应当深入挖掘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意蕴,探究运用这一思想团结与凝聚人民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功能,以更好把握党的创新理论内蕴的思想张力和实践伟力。本文尝试从实践动因、实践演进、实践主张和实践选择等四个方面,回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团结和凝聚人民的理论必然性、历史支撑性、现实必要性,探讨新时代新征程如何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团结与凝聚人民,形成大团结大联合的局面。
一、团结与凝聚人民是建设“自由人联合体”理想社会的文化使命
中国共产党重视文化的团结与凝聚功能,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主张和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自由人联合体”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组织制度和生产活动方式的理想勾勒,既与中国共产党致力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张一致,也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生成逻辑的一致性、价值逻辑的一致性和实践逻辑的一致性”[[8]]。以文化认同促进国内人民团结,以文明交流促进世界人民团结,鲜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自由人联合体”理想社会的使命追求。
(一)“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文化向度
“联合体”意指基于相同利益或共同立场形成的组织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运用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出场和阶级使命,以“自由人联合体”作为描绘未来社会的宏伟蓝图。“联合体”主张经历了从空想家们感性幻想、理性思辨与改良试验视域的“虚幻的共同体”,到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视域下“自由人联合体”的转变。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路径不是以巴枯宁为代表的密谋家主张的革命政变,而是人民群众自我解放。这种自我解放包括生产关系、社会分工等经济维度的解放,“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9]];也要求消除文化隔绝,将人的自由解放的进程置于文化交往、文明形态的历史演进当中,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谋求全人类的解放。
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历史进程伴随着人类社会从农耕文明时代走向工业文明时代,裹挟着加剧阶级紧张关系及其不平等状态的价值因素和生产要素。固有文化隔绝导致文化发展的非均衡性,“文化中心主义”会无限放大自身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排斥外来文化的进入,消解文化平等对话的基本条件,更难以形成阶级的实质联合。受制于文化隔绝的现实境况,无产阶级政党和國际工人联合组织难以将自营散处的共产主义运动联合起来,构成无产阶级革命共同体的基本运动形态。依据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内在需求,结合指导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到“自由人联合体”作为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后的生存方式,既要求突破地理障碍、文化藩篱等客观因素,也内在地要求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紧密交流,以工人联合、区域互通的集体形式,超越地域和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增强文化发展驱动力,凝聚共识并形成世界文化的联合。
(二)“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文化实践
帝国主义时期作为资本全球扩张和殖民的新阶段,导致资本剥削与压迫的普遍化,进而催生世界范围内人民群众利益与命运的日渐紧密。在领导创立苏维埃政权的过程中,列宁思考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资源以适应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也积极吸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批判第二国际抽象的共同体思想,指导共产国际的人类解放事业。
列宁辨识西欧派与斯拉夫派的文化争论,系统考察西方社会文化样态,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审视俄国文化的优势与落后性,探索社会主义国家通向现代文明的道路。列宁反对文化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注重利用优秀文化遗产,尖锐批评无产阶级文化派否定人类文化遗产的观点。他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10]]同时,列宁高度关注共产国际的人类解放事业,认为第二国际思想家提出的“革命护国主义”实际上呼应资产阶级的“民族文化”理论。资产阶级以“民族文化”掩盖了文化的阶级性,掩盖了各民族中已经觉醒的、但尚处于被统治地位的“民主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11]]。列宁主张以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反对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认为“国际主义”文化“是从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中抽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成分,我们抽出这些成分只是并且绝对是为了对抗每个民族的资产阶级文化、资产阶级民族主义”[11]。帝国主义的发展加剧了资本主义根本矛盾,也促使世界人民走向利益的共同化。列宁以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和资产阶级“民族文化”理论,践行和拓展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
(三)“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赓续发展
“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承载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和人文关怀,表达了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关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审视与批判。马克思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划分为三个演进阶段,即依次经过从最初的“人的依赖性”阶段,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最后达到“自由个性”阶段(自由联合体)。人类社会早期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虽然代表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但是并未兼顾社会成员的特殊利益,个体存续的价值和意义完全由共同体赋予。以商品交换为主要经济形式的共同体取代自然形成的共同体以后,契约和货币成为维系共同体关系的纽带,社会关系日趋简单,整个社会形成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自由”“平等”成为资产阶级掩盖剥削的口号。马克思主义描述的“自由人联合体”中,人类将突破自然共同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摆脱资本主义对人的异化,极大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使人成为真正自由的人,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主观条件。
中国共产党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推动协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价值趋向上与“自由人联合体”呈现一致性。对内,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注重发挥文化认同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12]]。对外,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积极创造世界整体繁荣的条件。基于新型文明观,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协同建设、同向同行。
二、中国共产党团结与凝聚人民的文化叙事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继承、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注重以党的文化思想为指导团结与凝聚人民。党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剖析与科学揭示文化本质,“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13]],促进党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相统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提问权、论断权、解释权和批判权”[[14]]不断巩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筑牢人民团结、万众同心的文化根基。整体而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塑造了充满团结与凝聚伟力的文化叙事。
(一)以文化革新推进社会变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为人们提供进行文化选择和文化批判的理论武器,也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思考文化兴衰的决定因素、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必要条件。首先,推动文化革新。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为,民族文化的复兴不是向传统文化形态的简单复归,也不是沿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亦步亦趋,而应是以无产阶级领导的文化革新,促进人的思想和精神解放,从根本上动摇、摧毁旧文化赖以存续的社会基础和制度根基。新民主主义革命既有政治革命的鲜明色彩,也具有文化革新的历史诉求。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斗争、广泛动员的形式将文化启蒙运动由知识分子群体的学说论争扩展至广泛的社会大众中间,实现了更大范围的思想解放和精神凝聚。其次,建立文化统一战线。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和文化渗透,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建立文化统一战线,大力开展文化统战工作。1936年9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提出,组建一个包括文化界人士在内的各抗日爱国团体合作的联合抗日阵线。1936年11月,毛泽东指出,文学艺术家在促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运动中负有很重大的任务。1938年3月27日,依据毛泽东的相关谈话和《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等纲领性文献,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正式成立,标志着全国性的文化统一战线组织初步形成。广大文艺工作者面对外敌侵略,结成了文化统一战线,做了大量宣传鼓动工作,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团结。最后,发展人民文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群众文艺事业,艾青、吴伯箫、周立波、冼星海、華君武等诗人、作家、美术家、戏剧家、作曲家、电影艺术家,创造了大量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人民群众革命斗争和生产生活主题的戏剧秧歌、诗词诗歌、小说散文、歌曲曲艺、木刻漫画等。从领导国统区左翼文化运动到领导苏区、陕甘宁边区、解放区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从提出和推动文化革新到建立独立自主的文化统一战线,发展人民文艺,团结群众、战胜敌人,中国共产党开辟出了符合中国特点、以文化团结凝聚人民的道路。
(二)以文化改造和建设谋求统一思想、正本清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生国家政权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辟了新道路。这时,我国需要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以及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党面临着如何继续巩固既往文化建设成果,巩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础,进而统一思想、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的任务。首先,进行文化改造。从新中国成立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过渡时期,党积极革新旧的教育事业,发展新的文化事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和普及占领思想文化主阵地,以有步骤地改革旧学校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争取一切爱国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从而为新的社会变革提供必需文化条件和智力支持。其次,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一系列基本方针政策,主要包括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即“一个方向”和“两个方针”。尤其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以出版、广播、电影业为例,1956年,全国出版图书2.8万多种,17.8亿多册。全国电影制片厂、电影放映单位、电影观众数量成倍增长,1956年全国共摄制影片176部、译制片238部。最后,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目标。继“双百”方针提出以后,在1957年3月召开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提出“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5]],正式把科学文化现代化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重要奋斗目标。这一时期,党领导文化改造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力破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矛盾与冲突。中国共产党以具体人物、具体事件、具体思想观点作为批判、评价的焦点或者改造对象,替代一般性的问题阐释、宽泛性的政治宣传与灌输,进行对旧有思想的改造和批判。这种做法适应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旨在引导党内外知识分子和文化界人士结成新的统一战线格局。
(三)以文化繁荣夯实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如何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16]],成为全党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首先,治理思想战线的模糊认识。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注重调整和消除“左”倾错误酿成的社会紧张态势,以批驳“两个凡是”等教条主义、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治理思想战线的模糊认识,将文化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抵御境外思想入侵。其次,确立新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和文化工作方针。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贯彻党的文艺工作方针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工作理念,引导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以文艺发展为例,新时期我国文学作品无论是从内容到形式,还是从创作理念到表现手法,都丰富多样、异彩纷呈。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篇小说每年增加1万至2万部,短篇小说年增量近1万部。“茅盾文学奖”设置以来持续推出众多风格多样、大气磅礴的长篇小说。在电影方面,中国电影呈现繁荣景象,數量与质量远超以往任何时期,涌现出《巴山夜雨》《秋菊打官司》《大决战》《大转折》《红河谷》等一批代表性作品。最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崭新形式和内容、鲜明时代特征和内在本质规定,体现了“三个面向”和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其中,“面向现代化”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双百”方针。中国共产党践行培养“四有新人”这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通过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思想道德建设、宣扬时代主旋律,解决人民群众的理想信仰和价值追求问题,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以文化自信彰显民族精神气质与品格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中国共产党重视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坚决反对文化虚无主义,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首先,反对文化虚无主义。新形势下文化虚无主义思潮往往以较为隐晦含蓄的方式沉渣泛起。文化虚无主义作为一种“蔑视精神文化财富,否认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割断民族历史文脉,漠视民族文化传统的内在传承,矮化文化人文教化意义的负面社会文化思潮”[[17]],影响着民众的价值塑造、审美取向以及行为方式。中国共产党在反对文化虚无主义中,不单在学理和舆论上开展话语斗争,还注重将党的先进文化涵化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实践,把加强思想文化教育和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相结合,使人民群众在利益的切实满足中增强获得感,筑牢抵御文化虚无主义思潮隐性渗透的思想防线。其次,弘扬革命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作出重要指示,将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尤其是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中国共产党以常态化长效化的教育实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与青年群体重温党史,以史为鉴,科学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以更为宏阔的视野推进“两个结合”,以爱国主义精神凝聚价值共识。最后,明晰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全党在新的起点上肩负起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的文化使命[4]。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关于团结与凝聚人民的主要论断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包含丰富的团结与凝聚人民的理论观点。
(一)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得以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也是党始终与人民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法宝,贯通党的历史发展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18]]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任务,以一系列学习教育实践使全党同志和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强化情感认同,推动理论武装入脑入心;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理论武装的精神动能”[[19]]。理论学习、理论武装永无止境。加强全体党员的理论武装和广大人民的理论教育,彰显思想伟力,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着力点。首先,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內容和科学体系。这一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在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上作出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其次,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和胸怀天下,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把握党的创新理论,要求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正确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科学理论不局限于也不满足于改造对象的观念世界,更趋向于将理想化构造变成现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既指向和改造主观世界,也指向和影响人的客观世界,旨在引导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运用科学理论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以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双重改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二)以“四个讲清楚”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1]一方面,“四个讲清楚”明晰了文化发展意义。立足世界的变革和调整,把中华文化的传统和优势讲清楚,实质上是以高度文化自觉透析纷繁复杂文化攻诘与诋毁、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侵蚀等现象,树立文化传承的主心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作为民族和国家延根续脉的精神基因,蕴含和体现着民族的历史心理、文化个性和精神特质,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得以显现的重要纽带。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谋求政治生态清明、经济景象繁荣、社会整体和谐的内生力量,也是团结与凝聚人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支撑力量。讲清楚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有利于我国各族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真正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四个讲清楚”明确了文化传承态度。就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而言,“四个讲清楚”显示出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态度,即明晰历史根基,延续传统文化从观念形式聚合成为思想体系的历史脉络;彰显当代价值,挖掘传统文化涵盖的理想信仰、道德观念、政治思想、社会风俗等各个层次;立足国际视野,从中国和西方、历史与现实的认识框架和比较视野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和优势,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三)以文化认同夯实民族团结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20]]首先,中国共产党强调的文化认同体现“大认同观”。作为一种以文化为媒介的认同模式,对文化认同内涵和本质的解读视角呈现多元化。从民族学视角来看,文化认同被视为一个民族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和赞同。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文化认同倾向于表达人的社会属性。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文化认同指代个体与文化创新互动的心理过程。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文化认同,以推进精神文化进步为发展指向,以培育和形成健康的文化主体为目标依归,包括自我身份认同、意识形态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系统中,文化认同作为一种“大认同观”,交融于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之中。其次,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观蕴含重大现实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认同作为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实际上是以各族人民共同持有的文化符号、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等文化特质,激发团结奋斗的内在动力。在历史沉淀和实践磨砺之中,这些文化特质具有和呈现的文化吸引力、思想感召力和社会动员力,为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赋能。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观,正确诠释、解读民族团结的生成基础与两者关系,即强调各民族群众对国家和文化的认同,并依托这种文化建构生存发展的环境与保障;文化认同是滋养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增强着个体行动的目的性、稳定性与方向性。最后,中国共产党通过构建文化认同增强领导权。回顾党的建设历程,中国共产党注重通过掌握文化领导权来增强政治领导权,注重形塑人民群众的思想认同、价值认同和意识形态认同,即以思想认同作为价值认同、意识形态认同的前提,以价值认同作为思想认同向意识形态认同转化的情感催化剂,并且以意识形态认同作为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必然结果。“三大认同”共同支撑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21]]。
(四)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和平发展
人类历史是文化发展、文明融合的历史。文化的交流融合、文明的碰撞互促为人类社会提供多重发展的可能性。首先,中国共产党主张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22]],是必须把握好的重大课题。把握好该课题,在探索如何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独特性、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和对待文化传统的过程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示,扩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调节社会关系和鼓励向上向善的内容。其次,以文明交往促进人类文明多元共存。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尊重、包容互鉴、和谐共生等理念,为全球文明发展倡议的生成与制定提供了思想资源和文化支撑。全球文明倡议包括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等内容,以“文明以止”的文明观抵御、消解西方“普世主义”价值观引发的文明扩张及导致的文化殖民主义、文明冲突。全球文明倡议彰显开放包容姿态,致力各国和平发展、互利共赢,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制造的全球治理垄断格局;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架构不同文化、文明交流对话的桥梁,坚持运用团结化解分裂、合作替代对抗、包容更易排他,破解“西方中心論”主导的文化霸权话语体系,跨越“文明冲突”的陷阱、摒弃意识形态纷争,着力促进人类文明多元共存。
四、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团结与凝聚人民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新征程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有利于紧密团结与凝聚人民,以大团结大联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握文化身份建构,赓续党的精神谱系,促进话语创新发展。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2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了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首要的即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首先,提升对党的全面领导的认识高度。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是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的领导。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涉及的理论创新、宣传、教育,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壮大做强主流舆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一切工作的领导。其次,努力增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本领和能力。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求党的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精神,还应有谋事成事的本领和能力。党团结和凝聚人民要以坚强组织体系作为支撑,依靠党不断提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最后,澄清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认识误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虽然强调坚守根本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但绝不是随意进行宣传动员,导致用权任性。党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以大宣传工作格局协调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各个领域的法治建设、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深度融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把握文化身份建构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政治出现新的变化,新一轮全球秩序演变的核心将围绕身份认同问题展开。文化身份的建构与人民文化认同紧密相关,涉及党的政权稳固、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从身份认同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对文化身份进行审视,可以“发现其具有归属性、规范性和关系性三重属性”[[24]],据此可将文化身份分为归属性身份、规范性身份和关系性身份三种类型。首先,建构文化的归属性身份。归属性身份的核心特征是文化身份的最高性和完整性:最高性是指全体公民超越地域、民族、爱好、性别等其他认同,将文化认同视为最深厚的身份认同;完整性是指所认同的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积淀和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精神基因和精神标识,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提供精神力量。其次,建构文化的规范性身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规范性身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根基,二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优势[[2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样态,回答时代课题、应对世界变局的理论聚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发展铺垫了文化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倡导与弘扬的义利观,规约资本恣意放纵逻辑;弘扬和培育团结一致、奋起直追的民族精神,彰显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继承和赓续革故鼎新的传统,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最后,建构文化的关系性身份。文化的关系性身份无法像前两种身份那样进行统合归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过程中,将被党、国家和人民普遍承认的全局性角色视为最重要的关系身份。文化的全局性角色对文化的局部性角色、议题性角色、情景性角色往往能够产生重大甚至决定性影响。
(三)赓续党的精神谱系
中国共产党作为后发现代国家产生的政党,历史积淀与回应时代需要的政治理念、使命任务、行动自觉与理想预设等构筑起了自身的精神谱系。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团结与凝聚人民,需要赓续自身精神谱系,形成强大精神纽带。首先,紧扣党的精神谱系的奋斗主题,团结各方力量。党的百余年历程中,精神谱系作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将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串联起来,内嵌于社会发展实践的底板,表现出团结奋斗的内在属性。新时代新征程要紧扣团结奋斗的精神主题,把握党的精神谱系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政治文化的结构内核和思想张力,以高度的政治自信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其次,提升对党的精神谱系的政治认同,塑造党的形象。精神谱系的内生品格作为塑造党的形象的符号,深刻蕴含在党的治国理政实践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向世界展示了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理论形象,以人为本、勤政亲民的公仆形象,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民族形象,胸怀世界、兼济天下的大党形象。党的精神谱系传承与形象塑造,既依托广大党员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先进文化群体、榜样典型的引领垂范。最后,发掘精神谱系的传播载体,用好红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26]]比如,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创设“全景式”“沉浸式”的仿真体验情境,为观众提供体验伟大精神、讲好中国故事的场景,更为形象、更为直观地赓续精神谱系。
(四)促进话语创新发展
话语作为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支配的言说符号,具有描述、解释、评价、建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表征的价值。话语包含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视角,能够形塑认知历史进程的观念依据和切入维度。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好地团结与凝聚人民,需要推进话语创新转换。首先,厚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话语的历史底蕴。一种话语的生成与建构离不开文化资源的供给与支撑,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话语更是如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话语创新应当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道德规范、人文精神,以高度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觉,厘定优秀传统文化与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话语之间的契合之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治观念、哲学思想内含的智慧启示,仍是当前话语创新的宝贵资源。其次,站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话语的人民立场。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过程中的高频词汇和执政话语体系的核心概念,人民至上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追求。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行话语创新,应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取向,以解决和满足人民需求为实践导向,最大程度发挥话语的凝聚共识功能。最后,促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话语的有效转换。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一种文化政治实践,既遵循一般话语的生成规律,也发挥着建构社会认同、社会关系、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的功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话语创新发展,要破解以往理论话语独存局面,实现政策话语、学术话语、社会话语的融通构建。
五、结语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文化理论上的新创新、新突破,在文化工作布局上的新部署、新要求,以“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加深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把握,以“凝心铸魂、领航掌舵”增强事业发展的实践伟力,表明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达到新高度。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团结和凝聚人民,要始终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破解“失语”“失声”“失能”的传播困境,将抵御极端思潮渗透的篱笆织得更密更实,巩固与保障文化安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初衷和实践立场,树立多元一体文化发展思路,丰富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群众文艺,实现物质富足与精神文化提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步同向发展。
[[1]]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1(1).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3.
[[3]] 習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 王沪宁主持[N].人民日报,2018-08-23(1).
[[4]]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年6月2日)[J].求是,2023(17):4-11.
[[5]] 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蔡奇出席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并讲话[N].人民日报,2023-10-09(1).
[[6]] 方世南.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J/OL].学术探索.https://link.cnki.net/urlid/53.1148. c.20231011.1057.002.
[[7]] 陈金龙,蔡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征[J/OL].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https://doi. org/10.14100/j.cnki.65-1039/g4.20231101.002.
[[8]] 方杲.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自由人联合体的逻辑一致性[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3):179-186+235.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8.
[[10]]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5.
[[11]] 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26.
[[12]]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3-10-29(1).
[[13]]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1.
[[14]] 侯惠勤.意识形态话语权初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12):5-12+157.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79.
[[1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1.
[[17]] 王凯全,闫方洁.新形势下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隐性渗透及应对理路[J].思想教育研究,2023(6):83-88.
[[18]]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433.
[[19]] 商志晓.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进入新境界[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3):4-9+157.
[[20]]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85、279.
[[21]] 梅景辉,周洲.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认同的思想逻辑及当代发展[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22(6):8-15.
[[22]]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4日)[N].人民日报,2014-09-25(2).
[[23]] 方涛.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深刻意蕴[J].新视野,2023(5):27-32.
[[24]] 刘雪莲,康喜顺.新时期中国国家身份建构中的国家安全[J].社会科学战线,2023(10):174-185.
[[25]] 孙来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8):65-76+168.
[[26]] 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求是,2021(1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