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史视角下的冷战终结

2023-12-10 16:42王立新
社会观察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东欧国家美苏戈尔巴乔夫

文/王立新

冷战终结是20世纪后半期最富戏剧性、影响最为深远的国际关系事态。尽管学者们对冷战终结的具体时间还存在分歧,但一般都认为美苏两大集团之间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对抗的结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那么,为什么冷战会在80年代末走向终结?或者说,为什么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决定结束地缘政治,特别是核军备方面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不再将对方当作对手和敌人?由于这一转变是由苏联率先启动的,因此问题的核心就转向为什么苏联会主动退出与美国的对抗并开始视美国为伙伴?美国为什么会积极回应苏联的新政策,从而终结了冷战?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学者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早期的研究在解释冷战终结时通常强调美国的遏制战略,特别是里根强硬政策的成功,以及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个人的作用,认为正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在得到里根和老布什两位总统的积极回应之后重塑了美苏关系,结束了两国之间的地缘政治与意识形态对抗。而在解释戈尔巴乔夫改革动因时,则强调美国的压力、苏联体制的僵化和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困难,以及阿富汗战争的巨大代价。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是70年代以来西方对苏联和东欧的接触战略而非里根的强硬政策产生了效果,接触战略促进了东西方交流,传播了西方的价值观,促使苏联新一代领导人重新审视斯大林体制和对外政策,并激发了苏联集团国家内部的非暴力反抗,从而引发苏联改革和东欧剧变。以上这些解释大多从外交史和国际史视角出发,以相关国家的战略、政策、行动为研究重点,聚焦于国家行为体的活动,将冷战终结视为国家力量作用的结果。

然而实际上,冷战终结作为重大的国际关系事态,是多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包括国家力量,也包括非国家力量。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伴随着美苏对抗的缓解、东西方交流增多和全球化进程加快,各种非国家力量迅速成长。这些力量包括各国的反战和反核人士、和平活动家、女权活动家、人权活动家、反对核试验的科学家和医生、强调将环境保护置于冷战对抗之上的环保主义者、宗教人士以及反叛主流文化的青年。他们不仅影响了各自国家的内外政策,还试图通过组织跨国网络、建立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及在世界范围内推行自己的议程来影响国际关系。

以国际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跨国行为体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影响冷战的进程:一是直接影响,即通过与决策者的接触来改变决策者的观念,以及向政府提供知识、建议和条约草案来影响有关国家的决策过程;二是间接影响,体现在塑造政策制定的舆论环境,营造一种有助于东西方关系改善的氛围。20世纪70年代开启的“缓和”进程为跨国行为体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以非政府组织和流行文化为代表的跨国力量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改变了苏联和东欧领导人的观念,培育了苏联和东欧内部的反对力量,并最终动摇了斯大林体制的合法性,其与美国长期的遏制战略及里根的强硬政策一起,促成了苏联和东欧的剧变,并终结了冷战。

冷战终结进程发端于美苏之间地缘政治与核对抗的缓解,而这种缓解又源于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的外交新思维。新思维试图将国际政治去意识形态化,认为人类共同利益应该被置于特定的阶级利益之上,世界越来越相互依赖,核战争没有胜利者,因此应该大规模裁减核军备;相信安全必须是相互的,一国对安全的追求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的安全为代价,应该通过扩大合作和增进互信而不是加强(核)军备来实现安全。作为新思维的体现,苏联从阿富汗撤军,与美国签署《中导条约》,大幅度缩减在东欧的驻军,放弃勃列日涅夫主义,表示不会以武力阻止东欧国家的自决。

当事人的回忆录、解密的外交档案和现有的研究表明,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新思维深受三大跨国组织的影响——“帕格沃什科学与世界事务会议”“防止核战国际医生组织”和“裁军与安全问题独立委员会”。三大跨国团体构建的跨国网络通过其苏联成员或直接与苏联领导人会谈等方式,向封闭的苏联社会提供各种信息、思想和方案,塑造了苏联领导人的观念,影响了苏联内部关于裁军和安全政策的讨论,改变了苏联决策者对核武器的看法。苏联领导人观念的转变与里根“星球大战”计划构成的压力,共同推动苏联采取温和的核政策,并最终使两国放弃军备竞赛和政治对抗,从而使地缘政治意义上的冷战走向终结。

“帕格沃什科学与世界事务会议”又称“帕格沃什运动”,是由英美科学家为缓解核战争的风险而发起的。1955年7月9日,包括英国哲学家罗素、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内的11位英美杰出的知识分子和科学家在伦敦发表宣言,指出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核对抗已经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人类必须超越意识形态分歧,“学会以新的方式思考”(to think in a new way),采取切实的措施来防止军备竞赛,避免核战的爆发和人类的灭亡。为落实宣言的倡议,在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罗特布拉特的组织下,1957年7月7日至10日,来自11个国家的22名科学家以个人身份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帕格沃什召开会议,讨论与核武器和国际和平相关的问题,有三位苏联科学家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当时的苏联科学院院长亚历山大·托布齐耶夫。此后,帕格沃什科学与世界事务会议每年都召开年会,并组织各种工作坊、研究小组以及特别项目,对涉及科学与世界事务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帕格沃什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构建了一个科学家之间沟通的网络,使得美苏两国科学家可以跨越东西方界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报道会议讨论结果和发布研究报告等方式影响公众舆论对核武器和裁军问题的态度,并通过“幕后渠道”直接影响美苏两国的决策者。

帕格沃什运动对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产生了很大影响,“新思维”(new thinking)这个词语就来自罗素-爱因斯坦宣言中“以新的方式思考”的号召。参加帕格沃什运动的科学家还直接影响了戈尔巴乔夫的核政策,以及苏联对里根战略防御计划的回应,其中影响较大的科学家包括苏联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叶夫根尼·维利霍夫、空间研究所所长罗尔德·萨格迪夫以及美国科学家联合会主席冯·希佩尔。里根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后,维利霍夫和萨格迪夫等人通过帕格沃什会议的渠道邀请希佩尔访问苏联30余次,希佩尔与苏联科学家合作,试图向苏联政府说明,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是不可行的,苏联政府不应该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决定放弃与美国的军备竞赛,转向支持核裁军,并退出与美国的地缘政治对抗。

鉴于参加帕格沃什会议的科学家在阻止美苏核军备竞赛、推动超级大国领导人结束核对抗等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1995年挪威诺贝尔和平奖评审委员会将和平奖授予帕格沃什科学与世界事务会议及其创建者兼主席约瑟夫·罗特布拉特。

“防止核战国际医生组织”于1980年2月成立于日内瓦,主要关注核试验、核武器使用和储藏等引发的健康和环境风险,推动核禁试运动,其共同创始人包括哈佛大学杰出心脏病学家伯纳德·劳恩和吉姆·穆勒,以及苏联心脏病专家埃夫盖尼·查佐夫和米哈伊尔·库津。该组织坚信人类生存的共同利益比两大阵营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更重要,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病救人,还有义务联合起来共同防止核战争。在1985年7月的布达佩斯年会上,该组织向戈尔巴乔夫和里根发出呼吁书,敦促世界上两个最强大国家的领导人结束军备竞赛,冻结核武器的生产、试验和部署,并最终销毁核武器。该组织每年的年会都有苏联代表参加,会议情况在苏联电视上可以不经审查全面报道,成为苏联决策者和民众认识核武器的重要渠道,提高了美苏两国决策者的核危险意识。该组织于1984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和平教育奖,1985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防止核战国际医生组织最有影响力的成员是查佐夫和劳恩。查佐夫曾为苏联几代领导人治病,有“克里姆林宫医生”之称,通过查佐夫,该组织的理念和主张对戈尔巴乔夫产生了直接的影响。1987年5月,防止核战国际医生组织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在查佐夫的协调下,该组织执行委员会与戈尔巴乔夫进行了长达2个小时的会谈。戈尔巴乔夫在会见执行委员会成员时表示赞同该组织的目标,并将在制定苏联外交政策时考虑这些目标。1987年12月,美苏两国签署《中导条约》,戈尔巴乔夫特别将签字的《中导条约》副本寄给劳恩,并向劳恩表示“感谢你们在防止核战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没有贵会的努力和其他强有力的反核倡议,这项条约不可能达成”。对核威慑效力的信奉是冷战期间苏联和美国国防政策的基础,科学家和医生们的作用就在于改变了核威慑问题上的公共话语,并说服“铁幕”两边的决策者相信核武器从根本上是不可用的,大幅度削减核武器和停止核试验是可取和可行的。

冷战终结的前提是美苏互相不再视对方为地缘政治对手,从而结束安全和地缘政治领域的对抗。在这方面苏联首先伸出橄榄枝,而苏联领导人立场的改变源于其安全观的改变:从主要依赖单方面扩大军备和维持核优势以实现自身绝对安全,转向依赖政治手段与国际合作追求共同安全。共同安全的思想是欧洲的社会民主党人与和平研究者提出来的,他们声称,核时代的安全不能通过单方面军事措施来实现,除非每个国家都感到安全,否则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获得安全。戈尔巴乔夫上台时,共同安全观已成为欧洲主流外交政策理念之一,并通过这些和平研究机构的报告,以及苏联领导人与欧洲社会民主党人之间的交往,对苏联的安全政策产生影响。特别是瑞典前首相、社会民主党人奥洛夫·帕尔默发起成立的“裁军与安全问题独立委员会”,直接影响了戈尔巴乔夫的安全观念。该组织成立于1980年9月,又称“帕尔默委员会”,有17位成员,分别来自17个国家,多为前政治家和外交官,主要成员包括苏联科学院院士乔治·阿尔巴托夫,他曾担任五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顾问,是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改革与新思维的主要设计者之一。

帕尔默委员会曾于1981年在莫斯科开会,与苏联政府进行对话,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官员正是通过帕尔默委员会首次听说“共同安全”这一概念。通过阿尔巴托夫,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和谢瓦尔德纳泽接受了帕尔默委员会的共同安全观。戈尔巴乔夫1986年2月在苏共二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安全观与帕尔默委员会的安全观非常相似。

戈尔巴乔夫本人也承认,他对国际安全和裁军的看法与欧洲社会民主党人的看法“相近或相同”,“新思维”是将列宁的传统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朋友”的见解以及帕尔默委员会报告等文件中的建议结合起来的产物。

在冷战终结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另一类跨国组织是人权团体。如果说科学家、医生、和平研究者的主要作用是推动美苏之间的地缘政治对抗和核军备竞赛走向终结,跨国人权网络的作用则在于改变苏联和东欧国家领导人的人权观念,消解美苏之间的意识形态对抗。

以“赫尔辛基观察”为核心的跨国人权网络的建立,是1975年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的结果。与会的35个国家签署了《赫尔辛基最后议定书》,明确规定了成员国必须尊重和保护人权与基本自由,包括思想、良心、信仰、言论和迁徙的自由,尊重各民族的平等权和自决权。会后开启的“赫尔辛基进程”使人权条款发挥了促进东欧剧变和结束冷战的作用。

赫尔辛基进程的影响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议定书中的人权条款培育和鼓励了苏联和东欧国家内部的反对派和独立的政治运动,这些政治反对派后来成为推动东欧剧变的主要力量;二是会后苏联、美国和欧洲国家相继成立了监督人权条款落实情况的公民团体,即赫尔辛基观察组织,各国的赫尔辛基观察组织于1982年组建了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赫尔辛基人权联合会,主要职能是监测各国遵守《赫尔辛基最后议定书》及其后续文件中人权条款的情况,同时联络、协调和支持各国独立的赫尔辛基观察委员会(或小组)的工作;三是欧洲安全与合作委员会在贝尔格莱德、马德里、渥太华和维也纳等地召开后续会议,审查赫尔辛基协定落实情况,特别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人权状况进行评估,并将苏联集团的人权状况作为西方国家与苏联改善关系、提供技术和贷款的先决条件。美国领导人也以落实赫尔辛基协定人权条款为由,在与苏联领导人会晤时把人权作为重要议题。

大体说来,赫尔辛基协定催生了一个由西方政治家、各国赫尔辛基观察团体、国际赫尔辛基人权联合会、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异见分子及记者组成的跨国人权网络,这一网络对苏联和东欧国家持续施加压力,要求他们遵守和落实议定书的人权标准,从两个方面促进了东欧剧变和冷战的终结:

一是促使苏联和东欧国家政府改变其政策,从而缓解了东西方之间的意识形态对抗。尽管戈尔巴乔夫起初对人权问题不感兴趣,在苏联犹太人问题上也不愿意让步,但他很快就明白,为了改革的成功,苏联政府必须改变其政策,包括同意就人权问题与美国进行对话,允许苏联犹太人自由移民,并在苏联历史上首次允许宗教信仰自由。东欧国家的政府也采取了类似政策。

二是使得苏联和东欧国家领导人在国内发生游行示威时没有采取武力镇压。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担心武力镇压会招致西方的政治和经济制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认识到赫尔辛基协定所体现的价值具有普遍意义,应该予以接受。特别是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认识到加入欧洲共同家园需要赞同和落实这些价值理念,包括尊重东欧国家的民族自决权。因此,当东欧国家试图脱离苏联控制时,戈尔巴乔夫拒绝像当年的勃列日涅夫那样动用军队进行镇压,听任东欧国家摆脱苏联控制及波罗的海三国走向独立。

毫无疑问,赫尔辛基进程和跨国人权网络在引发和推动东欧剧变方面发挥了意想不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能比美国遏制战略所发挥的作用还要大。1990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总统、1989年捷克“天鹅绒革命”的领袖人物瓦茨拉夫·哈维尔首次访美并接受赫尔辛基观察委员会采访时说:“我非常清楚你们为我们做了什么,也许没有你们,我们的革命就不会成功。”

除以上已有学者予以关注的题材外,从跨国史的视角来考察冷战的终结,还有以下领域值得开拓:

(一)东西方教育与文化交流。美苏之间的教育与文化交流从赫鲁晓夫时代就已经开始,《赫尔辛基最后议定书》关于促进北约国家与华约国家之间教育与文化交流的条款进一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以促进教育与文化交流为目标的跨国非政府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大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学者、学生、科学家、工程师、作家、记者、音乐家、舞蹈家和运动员访问美国和西欧国家,在西方的经历使这些人受到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深刻影响,认识到改革苏联和东欧体制的必要性,成为东欧剧变的助推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他于1958年被派往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后来成为戈尔巴乔夫倡导的公开化政策的设计者。

(二)环保运动与跨国环保团体的活动。环保运动虽然并不以终结冷战为其目标,但环保主义者相信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利益,远比美苏之间的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对抗更为重要,因此成为侵蚀冷战体制的重要力量。一些环保团体呼吁世人警惕核对抗和核试验带来的环境危害,把核废料视为对环境的最大威胁,要求停止核试验,销毁核武器,其中绿色和平组织的相关活动影响最大。

(三)女权运动和女权团体。20世纪70年代国际事务的一大重要发展是妇女的权利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联合国将这十年确定为“国际妇女十年”,将1975年确定为“国际妇女年”。在这十年间,女性团体出现大幅度增长。冷战进程与女权运动有着复杂的关系:一方面,出于意识形态竞争的需要,美苏两国争相通过保障妇女权益和提高妇女地位来证明自身制度的优越性,从而促进了妇女地位的提高;另一方面,西方女权运动中内嵌的自由主义价值观通过跨国的妇女网络传入苏联和东欧国家,成为瓦解斯大林体制的重要力量。

(四)天主教会。天主教会是一种特殊的跨国行为体,在冷战终结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天主教会倡导裁军、国际发展和人权保障,是冷战进程中的重要力量,其中美国的天主教主教全国会议反对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主张核冻结并参与了反核行动。波兰裔的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批评美国和苏联的扩张主义,与戈尔巴乔夫直接对话,支持苏联和东欧国家内部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五)反主流文化运动与流行音乐团体。20世纪60年代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反主流文化运动是对冷战体制的激烈反抗,不仅在西方各国冲破了主流文化对青年人的束缚,在传入苏联和东欧国家后也产生了颠覆主流信仰的作用,其中的摇滚乐更是成为炸毁铁幕的“文化炸药”。

(六)大众消费主义及其跨国传播。消费主义观念传入世界各地后,冷战逐渐演变成一场到底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还是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更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竞赛。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东西方交往的增多,与西方生活水平上的差距引发苏联和东欧国家民众越来越强烈的不满,对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政权构成极大的压力。正是民众的贫穷和消费品的短缺使苏联的体制逐渐失去了合法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消费主义而非美利坚国家赢得了冷战,消费主义实际上是赢得20世纪意识形态斗争的“主义”。

综上所述,对跨国力量的关注无疑可以开辟很多新领域和新题材,将更多的行为体“带到”冷战终结进程中,拓展和深化对冷战终结进程的理解,从而书写关于冷战终结的完整历史。从跨国史视角研究冷战的终结也有助于弱化里根发动的“新冷战”的意义,解构里根胜利派的解释,凸显国家力量之外的个人、公民社会和思想观念的作用。跨国史视角还可以让学者把关注的焦点从20世纪80年代末移开,关注70年代东西方缓和进程的影响,更加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而不是竞争与对抗在终结东西方冷战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实际上,整个冷战史研究都需要在外交史和国际史取向之外,采用跨国史路径,实现新一轮的学术更新,将冷战国际史(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发展为冷战跨国史(Cold War transnational history)。学者们的关注点有必要从国际体系、国家政策、高层外交转向非国家行为体和跨国力量,包括形形色色的非政府组织、关注全球性问题的公民活动家、各种形式的流行文化和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从而对冷战的起源、演进,特别是冷战为什么会在80年代末以和平的方式结束做出完整、准确和全面的解释。

猜你喜欢
东欧国家美苏戈尔巴乔夫
助澜冷战——迪安·艾奇逊与战后美苏原子能合作的破产
走向冲突:石油租让与苏联在伊朗的目标——关于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讨论之六)
抗战胜利后美苏国共在东北地区的利益诉求研究
东欧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比较分析
东欧国家期待本国移民回归
浅谈美苏冷战的最终形成
东欧国家社会主义之殇的文化探析
二十年后看戈尔巴乔夫
俄罗斯政界如何评价戈尔巴乔夫
俄罗斯有关1991、苏联解体和戈尔巴乔夫的民意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