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志莉
(安康学院 艺术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戏曲是一种融合文学、歌舞、音乐、绘画、杂技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汉调二黄作为安康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地方戏曲剧种,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汉调二黄作为一门戏曲艺术,不论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还是在人物脸谱的绘制上,以及在唱腔的运用表现上,都蕴含着大量的艺术价值。从思想内容上看,既有表现历史故事的,也有表现民间传说的;既有描写政治斗争的文戏,也有表现战争场面的武戏;既有催人泪下的悲剧,也有令人捧腹的喜剧。这些剧目或惩恶扬善,或讴歌善良与勤劳,充分展示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这些经典的优秀剧目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并以此来约束人们的日常行为。
汉调二黄在安康地区已有400 余年的历史,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它在吸收当地风土人情的同时,反映出了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汉调二黄的唱腔符合当地民众的审美,在增强群众道德观念、提高群众精神文明素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不可替代的优势。2014 年以来,汉调二黄不断推出惠民演出等活动,创编了一批具有新时代特点的作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作品中,为汉调二黄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汉调二黄的戏曲音乐主要包括唱腔、曲牌、道白和打击乐。其中,唱腔是戏曲音乐的主要要素,它不仅是戏曲演员通过演唱来刻画人物性格,传达人物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的直接载体,而且为推动剧情发展和揭示戏剧冲突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正如著名戏剧学家张庚先生所说:“唱腔不过关,戏就留不住”。可见,唱腔对于一个剧种的留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汉调二黄的唱腔以西皮和二黄为主,兼有昆曲、吹腔以及民间小调等等。皮黄腔是传统戏曲四大声腔系统之一。西皮与二黄是两种不同的声腔,西皮起源于秦腔,在明朝末年清朝初年间流传到湖北武昌、汉口一带,与当地的民间音乐和曲调相结合之后逐渐演变成西皮。二黄来自安徽,由吹腔、高拔子演变而来。清朝初年,西皮是汉调的主要唱腔,二黄则是徽调的主要唱腔。在京剧、汉剧、徽剧等剧种中,西皮与二黄腔调一起使用,合称“皮黄”。西皮唱腔高亢嘹亮、热情奔放,擅长表现热情欢快和热闹喜庆的场面。二黄唱腔舒缓流畅、深沉婉转,擅长表现悲伤压抑、凄楚悲壮的人物情绪。
汉调二黄的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西皮类的板式有九种,二黄类的板式有八种。西皮类的板式有:〔导板〕〔慢一字〕〔一字〕〔二流〕〔三流子〕〔浪里钻〕〔嘹子〕〔滚白〕〔酒头〕;二黄类的板式有:〔导板〕〔回龙〕〔慢一字〕〔一字〕〔平板〕〔扣扣板〕〔浪里钻〕〔嘹子〕。
西皮类:
〔导板〕一般作为大唱段的起始句,且只有上句形式,下句则会导入〔一字〕板或〔二流〕板等其他板式。〔导板〕可以分为〔大导板〕和〔小导板〕,〔大导板〕的节奏相对较为舒展,其后的每一环节都有一段小过门;〔小导板〕是〔大导板〕的缩进版,一般不带过门,唱词也是一气呵成。
数学文化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教学中,可以充分发动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相关数学史料、数学典故、数学趣题等,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收集相关资料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思想的乐趣,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的美、数学方法的精湛、数学思维的美妙无穷,真正对数学感兴趣。
〔慢一字〕为一板三眼,4/4 拍,又称作“慢三眼”,中眼起板上落,行腔舒缓、婉转。常用于较为抒情或叙事性情节,可以自行起唱自行落板,也可以和其他板式联合使用。
〔一字〕又称作“原板”,属于西皮的核心板式,一板一眼,2/4 拍,眼起板落,行腔较为欢快,常用于叙事情节,中速。比〔一字〕速度快的叫〔快一字〕,多用于表现急促、紧张或愤怒情绪,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二流〕等其他板式连接使用。
〔二流〕分为〔慢二流〕和〔快二流〕,一板一眼,2/4 拍,眼起板落,常用于叙事或咏叹情节。既可以作为独立板式使用,也可以和〔一字〕与〔三流子〕连接在一起,从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层次变化相当丰富。
〔三流子〕又称作“流水板”,有板无眼,1/4 拍,板起板落,没有过门,常因角色在剧中的情绪需要来定,速度可快可慢,多用于表现愉悦、激动、愤怒等情绪,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板式套用,较为灵活。
〔浪里钻〕有板无眼,属于紧打慢唱的一种板式,演员在演唱时常常依靠节奏紧凑的伴奏进行自由行腔。伴奏犹如海浪一般翻涌而至,演员的行腔似鱼儿游走,用鱼戏浪来比喻此唱腔形象生动。此板式通常独立使用,也可以和其他板式套用。常用于表现戏谑幽默或哀怨悲伤等情绪。
〔嘹子〕散板,节奏较为自由。在唱法上依人物的情绪变化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句间不加锣鼓,一种是句间加锣鼓,常用于热情、沉思等情绪。
〔洒头〕又称作“哭头”或“哭洒头”,散板,无板无眼,常穿插于其他板式之中。
〔滚白〕是一种似念非念、似唱非唱的节奏较为自由韵白,主要用于倾诉和表白。
〔彩腔〕又称作“花腔”,是唱腔中的一种拖腔,在行腔时不带字,多用于慢板中。常用的〔彩腔〕有《弦儿下》《灯笼挂》《麻鞋底》《九腔十八板》等等。
二黄类:
〔导板〕属于散板形式,节奏较为自由,因只唱上句所以需与其他板式连用。多用来表现悲愤、苍凉的情绪。
〔回龙〕有板无眼,1/4 拍,一般用在导板之后,作为导板的下句形式出现,落句结束后转入其他板式。
〔慢一字〕一板三眼,4/4 拍,板起板落,旋律舒缓低沉,常用于抒情或叙事情节。
〔一字〕为二黄的核心板式,一板一眼,2/4 拍,速度由角色在剧中的情绪变化而决定,常用于叙事情节。
〔平板〕一板一眼,2/4 拍,板起板落,曲调流畅,跳动性强,常用于表现欢快、喜悦的心情。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人民群众的审美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层出不穷的娱乐方式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在各种新型娱乐方式的冲击下,使得汉调二黄这一传统戏曲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观众流失较为严重。加之,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使得汉调二黄这种慢节奏的传统戏曲难以得到青年群体青睐,从而被逐渐边缘化。
传承与保护汉调二黄的关键在于人,没有了传承人,一切都是空谈。没有了传承人对这一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延续,对于其保护与传承就成了一句空话。人才的流失是造成汉调二黄传承人老龄化的重要原因。现如今,汉调二黄的传承人大都已步入暮年,后续青年传承人才断层情况较为严重,如果不抓紧培养新的接班人,不久的将来汉调二黄将会出现无人教戏、无人学戏、无人演戏的尴尬局面。
对于汉调二黄的传承保护工作,不仅仅是对汉调二黄经典唱段和剧目的整理、搜集,还应该对其进行活态的传承与保护。
传承与保护汉调二黄的关键在于人,没有了传承人,一切都是空谈。汉调二黄是通过人与人来传播的,最基本的传承方式便是口传心授,因此,对于汉调二黄传承人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汉调二黄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民间传统戏剧一度失去了生存环境,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汉调二黄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人便是这门艺术种类需要保护的“活化石”,保护与传承汉调二黄,就是要保护其传承人。政府部门应对汉调二黄的从业人员进行普查登记,对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给予充分肯定,如此一来才能使民间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鼓励传承人公开收徒授艺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对于汉调二黄的团队进行相应的扶持。
学校是保护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学校的参与保护传承可以保证汉调二黄的保护传承得到持续性发展。对于中小学而言,可以开办汉调二黄兴趣班,在教材中纳入汉调二黄的相关知识,构建民间与学校的双向流动机制,将汉调二黄纳入中小学文化建设。将民间艺人请进中小学课堂传授汉调二黄,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地方的民间艺术,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使学生成为文化传承的主力军,促进汉调二黄的文化传承。同时,学校也可以举办汉调二黄表演比赛活动,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使汉调二黄的保护传承得到更好的发展。
对于高校而言,可以依托高校的科研平台对汉调二黄进行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唱腔音乐方面的研究,充分挖掘其文化艺术内涵。通过专家学者的帮助,不仅可以构建汉调二黄的理论体系,还可以提高剧团的演艺水平,从而使剧团发展得更快更好。
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多媒体化和全媒体化的媒介生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汉调二黄的传播也应该落脚于多平台的多形态传播。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类传统媒体,整合互联网、自媒体、移动终端等新媒体,调动视听、形象等多种感官,构建一个立体的传播渠道,实现汉调二黄的全媒体立体传播,以期达到全面覆盖的最佳传播效果。
汉调二黄是扎根于安康地区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作为陕西的第二大剧种和国粹京剧的声腔起源,在我国戏曲文化之林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影响和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日益崛起,汉调二黄也面临着缺少受众和传承人的发展危机。但现代化进程同时也为汉调二黄的传承与传播带来了机遇。在现代社会中实现汉调二黄的活态传承保护,首要就是消除现代化为汉调二黄所带来的文化阵痛,弥合其传统性与现代化之间的裂隙。因此,在对其进行传承保护时,政府应当强化自身的主体地位,加强传承人素质建设,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定位、立足民间文化、形成多样式的内容生产,充分利用媒介资源,扩大受众群体,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使汉调二黄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新的发展,焕发长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