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丽 尉彩霞(甘肃省中医院)
脑梗死指的是脑血管发生缺血性卒中的一种类型,也称为脑卒中。脑梗死是由于脑部的一条或多条动脉突然被血栓或栓子堵塞,导致脑部区域的血液供应不足,引起脑细胞缺氧、供养不足和细胞死亡的病症。脑梗死一般分为两类:动脉栓塞和动脉血栓形成。动脉栓塞是由于在动脉内形成的血栓或栓子脱落,随着血流到达脑部的小动脉,导致血管堵塞。而动脉血栓形成是在脑部动脉壁内部形成血栓,逐渐增大,最终导致血管堵塞。
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内容:
密切观察体征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和生理指标,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及时记录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神经功能,是否出现意识模糊、瞳孔异常、肢体无力等。
保持呼吸通畅
在急性期,患者可能因为脑部受损而出现吞咽困难或面部肌肉无力,导致食物或液体误吸入气道,造成窒息的危险。因此,护理人员要确保患者在进食和饮水时保持安全姿势。定期检查患者的气道状况,避免气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采取措施,如翻身、吸痰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卧床休息
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脑部的额外负担。卧床休息有助于减轻脑血管的压力,降低脑部再度受损的风险。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调整舒适的姿势,避免长时间维持固定的姿势,适时帮助患者翻身和换位,以预防压力性损伤和肌肉僵硬。
防褥疮
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出现褥疮,这是由于长时间的压力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皮肤和组织损伤。护理人员应定期帮助患者翻身,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以减少皮肤的摩擦和受压。选择合适的床垫和褥垫,有助于减少皮肤压力,降低褥疮的发生率。
监测饮食
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以促进身体康复和抵抗疾病。根据医嘱,合理调整患者的饮食,避免高盐、高脂、高糖等不健康食物,提供含有足够营养的均衡饮食。对于有吞咽困难的患者,可以考虑提供流质饮食或通过胃管进行饮食补充。
药物管理
护理人员要按医嘱正确给予患者药物,包括抗凝血剂、抗栓剂等,避免药物的滥用和忽视。严格按照医嘱规定的剂量和用药频率进行给药,确保患者按时吃药。及时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避免遗漏或重复用药。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质量。物理治疗是常见的康复训练方式,通过体育锻炼和运动疗法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
心理关怀
患者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是由于病情的影响和康复过程中的压力所致。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温暖的关怀和心理支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和需求,积极鼓励患者面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安全保障
脑梗死患者由于病情较重,身体功能受限,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如跌倒、滑倒等。护理人员应特别注意保障患者的安全,采取措施预防意外发生。如果患者存在肌力较弱或平衡障碍等情况,可使用辅助工具,如护理床、拐杖等,增加患者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