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助力小学生语文学习素养的提升

2023-12-10 05:02:07☉徐
小学生 2023年26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课本教学活动

☉徐 颖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可以满足小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学习,产生持续学习的动力。如何发挥探究式学习法的优势,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是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学运用探究式学习的作用分析

(一)运用探究式学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挥探究式学习方法的优势,借此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探索学习中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并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例如,进行《慈母情深》内容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敬爱之情,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探究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探索中意识到母爱的伟大,并引导学生形容自己和母亲之间的情感,利用知识迁移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概内容,思考为什么文章将“慈母情深”作为标题,结合文章描述的内容,探究文章中母亲的“慈”体现在哪几方面,找出相应的描述。其次,学生阅读结束后,为学生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对文章进行深层次分析。在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参与,对学生思路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了解文章重点,从多个方面思考问题。最后,要求学生总结、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倾听,通过学生的描述,了解学生对这一文章的掌握情况,为接下来深入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支持。为了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母亲是否也像文章中描述的那样,为自己付出许多,并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深化学生对文章中心主旨的理解,提升学习效果。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相比,探究式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课本内容、情感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同时,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学习兴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为后续学习活动开展提供驱动力。

(二)利用合作探究,促使学生思维发展

合作探究学习,就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形成合作探究意识,为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提供支持[1]。合作探究方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真正参与课本知识学习中,丰富自主学习体验,让学生小组成员在互动中思维得到发展,意识到相同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以此实现探究式教学的目标。

例如,进行《为人民服务》内容教学时,为了提升探究学习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感与奉献意识,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4 ~5 人,为课堂探究活动开展提供支持。教师结合课本内容与教学要求,为小组布置以下学习任务:第一,文章主要描述了什么?第二,什么是为人民服务?文章通过什么样的内容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第三,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为人民服务”的事情,举例说明?第四,你们是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的?明确探究学习任务后,则要求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通过对小组讨论观察,发现学生在解决“你们是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中存在一些争议,如某个成员认为:为人民服务就是奉献自己的一切,保证人民的权益不受侵害。另一个成员则认为:为人民服务,就是根据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台相关的政策,发挥共产党员与革命战士的带头作用,做好与人民群众相关的工作,真正地解决群众的困难,促使和谐社会发展。在学生探究讨论中,可以发现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解题思路与想法,在思想碰撞下,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为人民服务”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当小组探究结束后,要求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归纳总结,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与完善。小学语文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探究学习效果,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法有效开展的分析

(一)立足学情,设计探究学习任务

语文教育工作中,学生是主要的服务对象。若是在教学中过于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忽略学生主体地位,会对教学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无法保证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与素质发展。因此,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应以学情为基础,设计人性化的教学方案,保证班级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受种种因素影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学习基础非常牢固,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快速投入学习活动中;有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会因为走神或者不理解课本内容出现跟不上学习进度的情况。为了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可以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探究学习任务,满足不同学生需求,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探究学习中,为学生提供独立自主学习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以此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锻炼[2]。

进行《狼牙山五壮士》内容教学时,基于学生学习基础,设计以下探究学习任务:第一,文章中采用哪些写作方法描述五位革命战士?第二,通过文章的描述,分析五位革命战士的人物形象,并说出哪些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第三,如果可以穿越时空,你们想对这五位革命战士说些什么?上述三个问题中的前两个,是考查学生基础能力,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多种写作方法与分析方法,可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三个问题,则是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自由表达。确定学习任务后,为学生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任务完成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选择适合的学生回答适合的问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中获得肯定,为深入学习作好铺垫。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增加学生自信,使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驱动力。如教师可以选择一名语文基础差的学生回答第三个问题,以下为学生的答案:“革命战士你们好,我是来自21 世纪的小学生,我叫小明。我非常敬佩你们,因为有你们的付出,所以我们才有和平、幸福的生活。我们现在的生活没有战争,没有侵略者,没有人挨饿,所有的小孩子都可以上学,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你们没有白白付出,如果可以,希望你们也能感受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课堂提问,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感悟,深化文章内容,使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认识,为不同基础学生共同发展奠定基础。

(二)借助多媒体,提升探究学习效果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若仍采用照本宣科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会影响学生兴趣培养,不能保证语文教育工作质量。多媒体辅助与语文探究式学习活动的融合,可以为教学活动开展增添一抹色彩,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为高质量教学活动开展奠定基础。因此,在语文探究式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音频播放的功能,为学生呈现与课本内容相关的信息,创建信息化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优化课本知识学习效果[3]。

例如,进行《北京的春节》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课本中描述的内容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中感受春节欢快气氛。

视频播放结束后,对学生问道:“同学们,你们的春节是怎么度过的?”

学生:“春节的时候,我们会穿新衣服、吃团圆饭、收红包,还会和家人一起放烟花。”

教师:“那你们喜欢春节吗?”

学生:“喜欢。”

教师:“因为每个地方风俗习惯不同,所以春节的庆祝方式也不同。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北京春节有哪些仪式感,请你们认真阅读文章,并找出与庆祝春节相关的描述,然后进行分析,并说出作者使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确定学习任务后,则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找出与庆祝春节有关的描述,分析作者使用的写作方法,并探究其在文章中的作用。为了提升学生课本知识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写作,选择自己喜欢的节日,借鉴作者使用的写作方法,描述自己喜欢的节日,以此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多媒体的支持下,将文字信息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学习欲望,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更加积极的学习感受,优化文化知识学习过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情境表演,优化探究学习效果

情境表演的方式,可以给予学生更加真实的感受,让学生感受不同人的生活经历,增加学生参与学习热情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以更加客观的角度分析问题,为高质量学习活动开展提供保障[4]。小学生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思想品质、道德素养等方面培养,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情境表演与探究式教学活动的融合,可以为学生思想品质、道德素养培养提供保障,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更多课本中没有的内容,实现语文德育的目标。

例如,进行《小英雄雨来》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让学生扮演六个模块中的不同角色,通过情境表演的方式,使学生对文章中各个角色的人物形成初步的认识,为了解文章内容作好铺垫。在情境表演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了解文章中各个人物的特点与故事情节,为情景表演活动开展作好铺垫。当学生对整个文本内容形成初步的认识后,则要求学生进行情境表演,以声情并茂的方式将整个故事再现,增加学习的直观性。情境表演活动的实施,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了解到不同人民群众在当时受到的迫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爱国情感与民族自豪感。

当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说出自己在表演中获得的感悟,让学生在信息共享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为了加深学生对整篇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以下任务:第一,立足情境表演,结合文章的故事背景、人物的出场顺序,思考作者设计这么多人物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对不同模块的故事进行非常详细的描述?第二,文章想要通过雨来这一人物表达什么?雨来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第三,作者想要通过确定学习任务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让学生在讨论学习中对文章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为接下来学习活动开展作好铺垫。在学生讨论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更多与革命战士有关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到革命战士在战争中的表现,以及战争对人民群众的影响,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内涵作好铺垫,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形成强烈的爱国意识,升华文章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优势,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空间,鼓励学生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层次探索,提升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促使小学生语文学习品质和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课本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民族文汇(2022年14期)2022-05-10 03:08:22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