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川县新城初级中学 黄小丽
《朝花夕拾》的导读关键在于“巧”,在于童年记忆中那个不一样的“鲁迅”,教师能够在导读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能够有效提升《朝花夕拾》的阅读质量和效率,使学生从《朝花夕拾》中获得人生的感悟,从鲁迅这位文学巨匠的视角中获得深刻的成长感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学生们接触和认识鲁迅的起点,教师可从这篇课文入手引导学生认识有趣的鲁迅,打破常规人们对于鲁迅这个文学斗士的固有印象,吸引学生的兴趣。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学生能够看到一个用手指按住斑蝥的脊梁,让它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的鲁迅;看到一个将何首乌牵连不断拔起来寻找像人样的根,还因此弄坏过泥墙的鲁迅;看到在冬天的雪地里捕鸟却抓不住几只的鲁迅;看到因为知道自己要去读书而发出“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的鲁迅;看到在先生读书时用“荆川纸”描小说上绣像的鲁迅……鲁迅的这些童年行为,很多学生自己也有相似体验,很容易激发学生对《朝花夕拾》其他篇章的阅读兴趣,也很容易拉近学生与鲁迅之间的距离。除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外,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其他《朝花夕拾》散文中寻找不一样的、有趣的鲁迅,寻找与初中生经历相似、感受相似的鲁迅,拉近学生与鲁迅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对阅读《朝花夕拾》更有兴趣。
《朝花夕拾》中的每一篇都有形象鲜明的人物和被描述得生动的故事,教师可从散文中最生动、最容易抓住学生注意力的部分着手,引导学生对主要人物进行梳理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感受成年鲁迅回顾童年时产生的种种情感和思考,感受“我”的爱与恨。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阅读、分析和整理,从《朝花夕拾》散文集中寻找学生自己最感兴趣的篇章和人物进行分析,分析鲁迅所描写刻画的人物性格特征。比如庸俗、迷信与朴实、善良并存的长妈妈;刻板、教条与博学、质朴并存的寿镜吾;开明但又专制的封建大家长——“我”的父亲……这些人物特征在鲁迅的笔下非常鲜明,学生无需教师多指点就能够依靠自己的阅读完成梳理和总结。通过先围绕人物进行分析的方式,学生对《朝花夕拾》的认识和感触逐渐深入,为学生后续深入理解鲁迅的思维情感奠定基础。
《朝花夕拾》是成年鲁迅透过童年回忆进行描述,其中存在大量鲁迅本人的情感投入,包括对亲人、朋友的爱,对弱者的爱,对故乡的怀念,也包括对封建思想的痛恨,对虚伪道德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批判。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朝花夕拾》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区分成年鲁迅与童年“我”的情感和思想:童年“我”的爱与恨比较直接,爱父亲痛恨庸医,爱小隐鼠痛恨猫,这份爱恨可以通过行文中的描述来领悟;成年鲁迅的爱与恨则需要较为深入的思考和品味才能发现,因为散文中应用了很多当时文坛的背景资料,搭配反讽、对比等写作手法,需要学生去揣摩、去思考、去仔细辨别其中细微的情感。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真正触碰到鲁迅对于封建社会、对陋习恶俗的憎恶,与鲁迅产生共鸣。
名著导读进入到这一环节,基本上教师的导读工作也到了尾声,进入到以读促写的环节。学生在前三个环节完成了对《朝花夕拾》的全文通读、人物描写重点分析、“我”和作者情感的分析,实现了从整体到局部的细致阅读,遵循了阅读的基本规律。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小型的写作题目:“‘我’的父亲是一个封建大家长,虽然开明但基本不懂儿童心理学,在儿童教育方面表现比较拙劣,你能从鲁迅的行文中看出他所主张的儿童教育观点吗?你认同哪些?不认同哪些?给鲁迅先生写封信交流一下吧。”通过这样带有趣味性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从阅读中走出来去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结合自己所经历的事件、接触的人物来进行论述,结合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的写人写事手法,完成写作练习,充分发挥文学名著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