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翻转习作评改,让语用落地生根

2023-12-09 22:30东莞市茶山镇第三小学袁冬梅
师道(教研) 2023年10期
关键词:潜质习作标准

文东莞市茶山镇第三小学 袁冬梅

笔者发现:学生自改蜻蜓点水,形同虚设;小组互改对错不分,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1.没有激发学生修改的主动性;2.学生没有掌握方法再加上诸多修改要求,令学生无从下手。笔者尝试四个维度翻转习作评改,提高学生自主修改的效率。

一、基于“翻转课堂”的习作评改模式

翻转课堂从“教师指导——小组互改——自我修改”三个层面,以“课前传阅——课堂梳理、讨论、修改——课后再改”为模式,通过小组共改,学生自改,提高学生自主修改的效率,提升习作能力。

二、基于“翻转课堂”习作评改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增强学生的自改意识、培养自改积极性和自觉性,我常常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名人、本班学生修改文章的趣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时对“绿”的推敲,鲁迅先生对散文《藤野先生》进行的160 多处修改,让学生懂得“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资源应用平台、学校公众号、微课掌上通等资源,发布学生的优秀作品,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荣誉感,从而激发学生更好地习作,更好地修改文章。

(二)指导方法,让学生会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笔者认为,教师要教给学生改作的方法,帮助他们掌握改作要领。

1.前置新知,共赏文章。翻转课堂通过学习内容前置,构建“学生晚上在家学习新知识,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完成习作后,我借助班级QQ 群或微信群这一平台,上传学生的初稿,并布置学生进入班级群调看任何一位同学的作文,找出每篇文章的亮点,并尝试着对习作提出看法和修改意见。而教师也要浏览学生的习作,掌握本次习作的优缺点,整合学生的修改意见,发觉修改的盲点,为课堂交流做好准备。

2.梳理问题,共定标准。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师不在是课堂的主体,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内容前置,学生尝试修改,并不意味着老师没有教学任务。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梳理文章通病,交流棘手的问题,商定定修改标准,共同解决修改的瓶颈。学生通过互学、互帮、互促、互探,将个人的习作感受、感悟转化为群体的智慧。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那一刻,我长大了》习作评改课上,经过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每一条标准都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讨论、制定标准,从一个点发散到全班修改点,从关注别人的习作到关注自己的习作,发觉文章的不足,习得修改方法,学生的受益是可见的。

3.批隙导窾,直观修改。(1)对比修改。对比修改就是针对习作中不够通顺的一个句子或是一段话,教师进行改写,学生通过对比两段话,习得修改方法。如修改习作《让我感动的一件事》,我发现学生句子普遍比较直白,多用自己的话来表述。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选取其中一段话,进行改写,做成PPT,直接展示给学生看。同一个意思两段话,鲜明的对比,学生可以直接感知修改的过程,看懂每个修改符号,为修改做好准备。(2)正反评价。笔者在组织《形形色色的人》指导方法时就引用了一个正反面对比例子。正反评价为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修改范例。对于习作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采用正面点拨,抓住关键词品析句子;而对于中等生或潜质生,则可以进行反面戳破,进行最简单的评价,这样就避免了小组互改出现对错不分的现象。(3)点面结合。学生由于语文功底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所以写出的习作也各有精妙之笔,各有闪光之点,也各有其不足之处。作文修改除了懂得把握整体,还要尽量找出学生习作中的好词好段等进行细节评价,如在闪光点和欠缺的地方写上旁批,在文中的结尾写上整体性的总评。这种评改能看出学生个人的语文素养,独特理解,是阅读能力和语言感受力的综合体现。

(三)创新组合,让学生共改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翻转课堂一改以往“学生写,教师改”的做法,取而代之通过小组评价引导学生自改,为此小组的组合就非常重要。

1.整合学习巧结队。为了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我从学生个性差异、习作基础、男女搭配、工作协调等方面创新组合,按照优秀生、中等生、潜质生各2 人组成六人修改小组。每组两个优生为“小老师”,分别与一名中等生和一名潜质生结队。中等生和潜质生分别在“小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互相批改和自我批改,内化和实践知识;潜质生在两层“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批改,内化和巩固知识。六本作文,轮流阅读、讨论批改,无形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2.彰显中心“2+2”。以往的评改要么全盘否定,让学生失去兴趣;要么全是优点,让学生易于满足。“2+2”评改先挖掘出学生作文中1-2 项优点进行表扬,再指出1-2项最为突出的缺点让学生改正。这种评改既避免修改要求太多让学生无从下手,又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其心理需求,并能乐意接受文章不足。每次到了小组互改环节,优等生组织大家围圆而坐,围绕评改标准,讨论每篇文章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各司其职,分类修改。

(四)简化训练,让学生善改

1.“主题式”自改。何为“主题式”自改?就是引导学生在修改时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结合习作重点及学生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确定一至二个修改重点,这跟“2+2”的修改要求是完成相符的。如,笔者在引导评改《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时,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对人物的描写不够具体。于是,我引导学生确定修改的标准:将人物写具体。在指导方法时,我先让学生在习作中找出表示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句子,分别做上不同的记号;再大声朗读自己的文章,看哪些地方还可以再加上这些描写。由于目标非常明确,学生改得非常投入。

2.一文二作。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作’是基础,‘改’是修改、润色,亦是再‘作’的过程。”小学生的作文过程是一个审题、选材、表述的过程,跟学生的理解能力、社会经历和语言组织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学生的习作过程又具有突发性和限时性(规定时间)的特点,因此,学生成稿往往比较仓促,大多作文存在考虑欠妥的通病。笔者认为学生自改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同一个题目,同一个题材,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较大的修改。

猜你喜欢
潜质习作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搞怪的西瓜萌萌哒
激励创新潜质 激发探究活力
习作展示
大学生创新创业潜质的培养与探索——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