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水涛
优先发展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战略。自立自强的科技发展是实现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资源,引领驱动人才培养是建设人才强国的核心要素。江苏省海门中学(以下简称“海门中学”)扎根学校文化沃土,继承“一人一联一诗”的学校文化传统,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体,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打下鲜明的精神底色,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精准对接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要求。
基础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高中教育并不完全直接培养创新人才,而是努力发现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为他们提供适切的引导和帮助,创设有利于他们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海门中学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导向,切实有效地转化学校教育观念,深化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促使全体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正如自然万物的生长一样,创新人才的成长也处在一个多种要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这些要素包括个人天赋、学习环境、社会支持、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在这个多元化的生态系统中,每个要素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个人天赋是一个重要方面。创新人才一般具备出众的智力、才华和创造力,这些可能是与生俱来的。然而,个人天赋只是学生成长为创新人才的基础,学习环境才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优质的学习环境能够为创新人才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机会,进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学校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海门中学聚焦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需要作出系统规划:其一,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之间的协调和衔接,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机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其三,建立科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包括选拔机制、培养计划、评价机制等,以确保创新人才得到全面和个性化的培养。其四,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为创新后备人才提供个性化的课程设置、导师指导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总而言之,学校系统构建科学、协调、可持续的优质教育生态,为学生提供全面、均衡、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海门中学教师办公楼大门两侧有一副极为醒目的对联,写于20世纪30年代。在海门中学校长高迎九看来,“这是海门中学历代教师敬业乐学和卓越追求的精神品相,体现了海门中学校园里师承不辍、坚守不变的文化基因”。这一副对联,蕴含丰富的文化个性、深刻的教育思想、求真务实的作风、教学相长的思想、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支撑起学校教师近百年来的学术自觉和道德自律,促使海门中学一直保持着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势态。海门中学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给予学生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安慰、一种精神的鼓励和希望。而这正是教师权威最重要的根柢。
课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能够培育师生崇高的道德取向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叶澜教授认为,课堂上“应当流淌着生命的活水”;肖川教授认为,“课堂应当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这些教育思想,在这副对联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更难能可贵的是其在海门中学得到了薪火相传。这种教育认识表达了深藏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教育常识,它不但作为一种“教育的文化”影响着学校的发展,而且作为一种人格教育学,深层次地引领着师生的成长。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对于一所历史名校而言,意味着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一所历史名校,既要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中获取精神营养和前进动力,更要继往开来,顺应时代要求,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海门中学的主动选择;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也是学校文化的创新。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关系民族文化的复兴,因而要有一种文化自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一个人应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清末状元张謇,顺应时代改革潮流,义无反顾地作出人生选择,为强国富民投身实业,为开发民智而创办学校。张謇既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奠基人,又是现代师范教育的开创者,一生创办300 多所学校。他早年就读师山书院,以达明道的思想,奠定了其一生伟业的基础。弘扬张謇精神,在一代代学生中传承张謇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和艰苦自立的创新精神,已成为海门中学薪火相传的文化基因和坚守不渝的行为自觉。
海门中学积极营造培根铸魂的精神高地,建设面积达1000 平方米的红色基因培育中心专用场馆,结合图文、音像、实物模型等系统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辉煌成就和伟大精神。学校始终以坚定的政治信仰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加强“大思政课”建设,着眼于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和发展的完整性,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从生存与发展的困顿中突围,激发学生形成自我超越的精神动力。通过励志教育与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激发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海门中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是饱含历史深意的新认识和新探索。从张謇倡导的“学术优美、道德纯粹”,到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昭示着海门中学的每一位师生,要永远“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以开拓创新的姿态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
《断章》这首现代诗,是卞之琳的代表作。对这首诗,高迎九校长有着独特的理解,结合学校的建设,他提出:“让人人欣赏风景、人人创造风景、人人成为风景,让海中校园风景满园,为夯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提供文化场域和环境驱动。”海门中学致力于《断章》的美学阐释,以审美的诗意舒缓应试的压力,以诗的兴观群怨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想象的放飞呼应学生青春的梦想,构建学校独特的“风景”文化,着意打造诗情画意的“风景线”。
卞之琳这首诗给人一种温馨、美好、宁静的感觉,诗中的明月和装饰象征美好的事物和艺术的力量,提醒学生要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情感,培养学生关爱和尊重他人的意识。诗中的美好意境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美的追求和创造力的发展,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恰恰需要打通理性与情感的间隔,在认知和情感的高度融合中达到一种精神自由放飞的境界。
席勒认为,人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状态。在物质状态里,人服从自然的力量;在审美的状态里,人摆脱自然的力量;在道德的状态里,人控制自然的力量。从这一意义来看,审美是感性与理性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因此,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重要途径就是将其变成审美的人,这也就是审美教育的意义所在。海门中学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既重视涵育理性思维,也重视培养审美直觉。学校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各类节日庆典、特色活动和创意赛事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氛围中享受学习和成长的乐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各种行为品质和素养,使他们成长为具有高远志向、高尚道德情操和高效学习能力的人才。
张謇的崇高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善”境界的写照,“学以成人”这一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在海门中学校的文化语境里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引领着一代代学子的精神发育和人格完善。那匠心独运且意味深长的一副对联,不仅是20 世纪30 年代邱竹师的座右铭,更是多年来海门中学教师孜孜以求的教育境界。“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化辛勤的劳作为美感的体验。卞之琳的诗作为诗歌意象的代表,给紧张的校园生活带来诗意的温馨,激发莘莘学子放飞青春梦想。“一人一联一诗”的价值指向是海门中学办学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高品质示范高中所追求的育人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