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生命教育 铺实“润泽文化”之路

2023-12-09 23:49
辽宁教育 2023年20期
关键词:润泽作业课堂教学

吕 敏

(葫芦岛市实验小学)

在“五育并举”教育大背景下,葫芦岛市实验小学(以下通称“我校”)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润泽文化”生命教育理念,即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平等对话、彰显主体,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我校教师领悟政策要求,细化常规管理,夯实课堂教学,优化作业设计,活化课后服务,致力于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学生,做到让“润泽文化”在课堂中落地生根,在校园中结出硕果。

一、校园文化润泽每名学生的精神成长

高质量的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平等的教育,是“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教育。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梳理自身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经验与做法,总结提炼出“润泽文化”这一教育理念。

“润泽文化”隐含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本质。有形的建筑、无形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建设共同构成校园文化系统,培养和润泽着教师与学生。在高雅、朴实的校园文化气息中,学校所倡导的价值观念、精神追求潜移默化地发挥影响,成为师生生命的底色。

二、课程建设润泽每名学生的全面成长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蓝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载体。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都会如实地反映到课程之中。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校从环境、文化、课程、活动等各方面入手,形成学校润泽立校、师生润泽成长的践行支撑系统,做到润己泽人,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一)筑牢课程体系

我校通过建设润泽课程体系,借助丰富的课程内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其自身发展的个性化服务,使“润泽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我校从立德向善、崇文博学、健体尚美、求真启智四个方面对课程目标进行细化,课程设置严格按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管理制度,努力构建和实施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的严密课程体系,做到让课程内容更综合、课程学习更自主、课程评价更多元。

(二)精准课程实施

1.润德课程,润物无声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润德课程的实施主要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我校教师对劳动课程进行系统规划,设计了“五彩”劳动体验课程,同时不断拓宽实施路径,充分发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价值。

我校教师积极挖掘校内劳动情境资源,做到抓好课堂主阵地,开足开好每周一节劳动课程,定期开展劳动技能比赛,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红领巾争章活动。同时,教师还充分利用校外劳动资源,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开发实践场地、家校合作等形式开展劳动实践教育。

2.润知课程,广博厚重

润知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以我校开发的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3.润美课程,崇尚大美

我校将美育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挖掘不同学科所蕴含的丰富美育资源,增强美育教育的魅力。

4.润思课程,求真启智

润思课程重在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校利用科技社团活动、基地研学等形式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其参与意识和创造能力。我校在博学楼的五楼设立了校园科技馆,馆中每个仪器都集科学性、知识性、操作性于一体。

在“润泽文化”课程设置和实施的过程中,我校教师不断探索课程实施的丰富样态,拓宽“润泽”课程实施途径,打造具有生命色彩的“润泽”教育,努力达成高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水平和审美意识的教育目标。

三、课堂教学润泽每名学生的拔节成长

我校立足课堂,在“润泽文化”的引领下守正创新,将深度学习作为推动课堂教学转型的重要抓手,通过对“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研究,使润泽课堂更具内涵,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基于教学理念,探索六步教学范式

为将“润泽文化”这一教学理念转换为可操作的教学范式,我校积极开展“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构建了“六步式”“润泽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步,课前预学,把握学情——学生自主预学,教师指导完成,获取真实学情,“以学定教”;第二步,情境趣学,营造氛围——教师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三步,问题导学,激活思维——核心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引发学生思考,促进思维进阶;第四步,合作研学,突破重点——师生、生生合作,突破教学重点,实现教学相长;第五步,检测评学,优化教学——关注课堂学习目标,巩固课堂所学,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第六步,课后延学,学以致用——及时开展课后延学拓展,加强课内课外融合,提升应用能力。

“六步式”教学模式的每一环节都以“学”为核心,彰显“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共创”的课堂风貌。“六步式”教学虽然以“学”为核心,但对教师的教学也有较高要求,即必须精、透、厚、实。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为例,我校教师按照“六步式”教学模式进行设计,课前为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把握基础学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情境,抛出问题,新课由此展开。在课后延学环节,教师设计了拓展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纸抽盒,并配上精美的图案。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六步式”教学模式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在各学科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每节课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提倡模式,但不是要求教师死套模式,最终目的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关注常态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常态课的质量。我校以常态课研究为平台,开展了“聚焦新课标,常态开门课”活动。学校领导、教师走进课堂,了解最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况、教师教学水平能力等。课后及时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反馈,研讨教学方法,交换教学心得。我校借鉴辽宁教育学院研制的“三维六度”课堂观察量表,深入课堂,关注课堂教学中“教—学—评”的一致性,量化学生广泛参与和深度思考情况,逐步改进教学策略。

(三)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我校一直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主题教研,坚持常规教研、典型教研与学科大教研相结合的形式,采取“集体研磨、引领示范、交流探讨、指导总结、运用提高”的“五环相连”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本学期,在自主研学、专家领学新课标的基础上,我校又开展了落实新课标的主题系列活动。一是开展新课标学习分享主题教研活动,既交流了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也给予其他教师更多的思考与启发。二是通过专家指导、开门听课、走廊教研、联盟送教、师徒结对、教师岗位大练兵等方式,让新课标理念落实课堂。三是开展读书分享活动,让师生共享读书之乐,共修内在素养。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学习锻炼的机会,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四、作业设计润泽每名学生的知识成长

作业改革是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折射学校价值观和专业水平的名片,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连接点,因此,我校为学生量身打造了“润泽”作业体系,将作业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即实践性的长周期作业、基础性的预习作业、自主性的分层作业和非书面作业。

(一)长周期作业

长周期作业是一种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需要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完成的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意志的考验。学生既可以与他人合作完成,也可以独立完成。

比如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一课,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教师设计了题为“我的家乡美”的为期两周的“长作业”。在准备阶段,围绕“家乡美”这一活动主题,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议,确定可研究的活动专题。然后各学习小组完成作业计划,确定具体的作业内容和作业过程,再通过实地考察、网上查找资料等方式,填写作业记录表。最后是资料汇总,小组商讨汇报提纲,推荐组内一名成员参加全班交流。长周期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预习作业

预习作业是帮助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学习,养成学习好习惯的作业内容。我校总结了语文、数学学科的“五步预习法”。语文:“一读、二标、三查、四问、五写”;数学:“一查、二思、三比、四记、五练”。模式的形成让学生的预习不再盲目。同时,教师总结归纳出预习作业设计的五条基本策略:一是功能定位——让学生试着自己学会;二是任务设计——指导学生学会自己学;三是时段安排——课前课中灵活安排;四是环节衔接——与课堂教学有机相连;五是总量控制——学习负担不因此而加重。

(三)分层作业

分层作业主要是教师针对学生当天所学来设计的课时作业,遵循“两做”“三层”和“层中层”的设计策略。“两做”即必做和选做。“三层”即将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其中,基础题是必做题,提高题和拓展题是选做题。“层中层”即对那些具有选择性的提高题和拓展题在设计上也要呈现一定的梯度,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作出题目时都能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基础题的设计要与当天的课堂教学紧密相关,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直接应用,面向全班学生,完成方式体现独立性,设计形式上则要体现多样性。提高题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体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向班级大多数学生,完成方式体现互动性。拓展题重在对知识的拓展,注重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面向班级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方式体现自主性。

提高题和拓展题的“选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生想做就做,不愿意做或者不会做就不做,而是要鼓励学生敢于直面困难,敢于挑战自我,当个人努力之后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寻求同学、教师的帮助。

(四)非书面作业

我校设计非书面作业时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策划出了七类“非书面”自选菜单。为了不加重学生和家长的负担,非书面作业一般分四个时间段进行。

运动类、劳技类、艺术类、学科类这四类需要学生每天坚持;亲情类每周可以进行一次;观察类每月完成一项,可在月末进行;创造类每学期至少一项,可以在寒暑假完成。这七类自选菜单引导学生自主安排校外及家庭学习生活内容,让学生的居家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总之,作业设计不仅需要教师的思考与智慧,更需要家长的艰辛付出。我校在作业设计实施过程中也遇到诸多问题与阻力,如教师任务重,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教师个体差异大,作业设计能力不同;教师对作业设计还没有真正理解,用练习册代替作业设计等。后续我校会针对问题逐步调整与解决,努力提升作业设计质量。

五、课后服务润泽每一个生命健康成长

课后服务的内容不仅是托管看护、作业辅导。课后服务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课后服务活动的自觉参与、自主选择、自由探索、自我安排、自发组织,为学生创设一个有意义的教育时空和发展环境。我校将课后服务课程与“润泽课程”紧密结合,形成了“四度”课后服务样式。

“四度”即管理有制度、内容有广度、过程有温度、品质有厚度。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课后服务方案,健全课后服务工作制度,从服务时间、活动形式和内容、师生管理、服务质量、安全运行等环节认真组织,严格管理,不留空档,让家长放心,保证学校课后服务有序开展。课后服务共分为三个板块。

(一)强基固本

即作业辅导。进行作业辅导时,教师需做到“三导一拓展”:即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基本完成书面作业;指导学生书写规范;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课业答疑和辅导;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作业,既巩固了当天所学内容,又养成了良好的作业习惯。

(二)张扬个性

校级和班级层面开设艺体类、科技创新类、读写素养类、学科素养类、劳动实践类五类活动课程。我校创办了“古筝乐团”“智能机器人活动小组”以及传统剪纸、篆刻等社团21 个,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班级兴趣活动包括朗读指导、古诗配画等22 个项目。学生的课后生活不仅学有所获、玩有所得,而且更安全、更快乐、更有质量,学生的个性也得以张扬。

(三)小结提升

班主任每天安排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当天的课后服务情况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助力其全面发展。“四度”课后服务样式以及课后服务三板块的有机结合,将高质量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学校全体教师坚持不懈,齐心协力。我校将始终坚持“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的办学理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猜你喜欢
润泽作业课堂教学
An Interesting Class:贾润泽
RF magnetron sputtering induced the perpendicular magnetic anisotropy modification in Pt/Co based multilayers∗
郑润泽作品
书香诗韵 润泽童心
作业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