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德育工作应对三局:困局、变局与破局

2023-12-09 15:19:14慧,蒋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立德立德树人育人

杨 慧,蒋 平

(1.绵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2.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社会环境、外部条件等变化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与之伴随的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了深刻变化[1]。高校作为思想和文化碰撞融合的主阵地,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易受各种思潮影响[2],高校德育工作面临新任务、新挑战。“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1],没有正确方向的保障和指引,人才培养将存在致命缺陷。在此种情况下,将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高校德育须以人为本,但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却忽略了学生主体、教师主体,学校、教师被各种表现所支配,甚至一所学校的评价反馈也基于学校在其领域的表现而来,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危机加重。学校的功能重在育人,杜威说过“教育之外无目的”,教育应坚守自主性而不能被外界评价标准牵着鼻子走[3]106,高等教育应以德为先,以德育人,在时代发展新特点、新趋势的基础上考虑学生发展新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水平,促进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一直深受重视。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提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4]33提倡通过用道德和礼制来引导和同化民众。党的十八大以来,正式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学界开始对“立德树人”展开了研究和探讨,研究成果快速增长并逐渐丰富。总体上可以分为“立德树人基本理论研究”“立德树人实施现状研究”和“立德树人路径选择研究”三类,其中基本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概念内涵以及重要性;实施现状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实施立德树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路径选择主要集中于高校如何具体落实这一根本任务的途径。已有文献虽然对高校立德树人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是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势、新问题,以及导致问题的原因及路径创新等方面的研究还待进一步深化。本文深刻揭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德育面临的主要困境,深度剖析其中的内外部原因,较为科学、全面、系统地提出创新高校德育工作路径的对策建议。

一、深剖困局:新时代“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难题

(一)德育形式:知易行难,表现限制下功利化

“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哲学史上的热门议题,众多先贤针对“知行合一”思想做出了不同阐释。“知行合一”是大学生的重要品质之一,也是高校德育的基本聚焦点,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知行脱节”现象,这对高校德育来说是严峻的挑战。大学生作为高校培养的重要群体,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思想是积极向上的,但是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着“知行不一”等现象[5]6-7。“技术知难行易,道德知易行难”,总观当代大学生的知行困境是高校德育实效性低的重要表现,高校德育工作“重形式轻本质”。“表现”一词家喻户晓,从入园开始,诸如“你今天表现如何,有无受到表扬”此类话语不绝于耳,表现文化日益成为校园文化主流。表现最基本的含义是显示出来成为可见的,但也有故意显示的含义。教师和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就是看学生的表现,社会各界对学校及教师的评价也主要看其在各自领域的表现,表现与评价相结合,即基于表现的评价[6]。若学生在学校表现不好,那么他就不会得到学校教师的认可;同样,教师与学校也面临着同样的“被表现”,表现良好的学校与教师在待遇、社会地位等方面要绝对优于表现平庸的学校及教师。一定程度上“被表现”可以激发人向好的一面,但有时为了得到外界的承认,会迫使个体放弃原本的“初心”及倾向,这就是获得“承认”的代价[7]3。目前学校教育越来越体会到“被看”的被动,为了获得社会认可,某些学校将可量化的数据视为“生存”之本,忽视自身本该追寻的教育品质和追求,教育表现化、功利化危机日渐深重;以数据说话导致学校及教师过分关注与同行间的比较与排名,忽视社会需要及学生的未来发展。教育的本质在于发展人所特有的品质,而这些品质不可量化、测算[6]。学校教育功能要重在“育人”,而不是被表现支配而丧失教育自主性,加重教育危机。

(二)德育资源:融合度低,协同共享机制不畅

教育信息化及大数据背景下,共享、共融、共识已成为高校德育新生态,这也为高校德育资源共享提供了新契机。高校德育资源作为高校德育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德育新理念的倡导下,高校德育资源应在家庭、学校、社区及更大范围内分享和共用,这与“三全育人”德育理念具有内在耦合性。互联网时代,学生可以借助大数据获取海量资讯,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甚至在某些方面学生可以成为老师的老师,因此,高校德育资源共享是“后喻文化”①现象的现实要求,是提升德育实效的有效路径。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构建“十大育人体系”,要利用多方资源,促进全方位育人的实现。首先,目前德育资源的挖掘局限于课程教学,德育课程之外的活动、管理、文化育人方面的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开发;其次,德育资源的挖掘集中于学校层面,家庭德育、社区德育等资源尚未发掘;再次,德育资源共享意识淡薄,共享渠道不畅,有优质德育资源的高校将德育资源局限于本校,共享积极性不高;最后,由于共享技术如新媒体技术的缺乏,使得德育资源共享受阻。习近平同志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8],“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9]。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学校德育作为一项系统育人工程,除紧抓学校这一主渠道外,还需争取社会各界、各领域的密切协同及支持配合[10]。

(三)德育教师:流动性强,育人实效有待提升

不可否认,德育教师在学生品行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部第46号令《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强调高校应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岗位,组建教师队伍时应形成专兼结合的合理结构,即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当前很多高校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中,专兼职比例不合理。从高校机构设置及机构职责来看,高校德育主要由学工部(处)、团委、宣传部、教务处统筹负责,德育师资队伍主要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专兼职辅导员构成,对标“三全育人”工作理念,应实现育人主体协同,但目前高校中各部门“单打独斗”现象常见,加之辅导员队伍流动性较强,因此无法保证形成一支人员稳定、专业涉猎较广的德育师资队伍。此外,由于深受传统知识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理论和实践厚此薄彼的现象[11]。虽说每位教师都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但由于部分教师对德育认识不到位,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的过程中,片面强调德育教学在道德认知能力方面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以传统授课方式进行德育教学,忽视了实践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虽然道德知识是形成道德认知的基础,是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若仅从知识层面对学生进行“强塞填鸭”,受教育者无法真正领会德育背后的意蕴,无法将“知”外化于“行”,知行分离,德行修养无从谈起,最后仅是成为道德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虽知其然,却难规其行,呈现出知行脱节的状态。德育师资流动性强、人员局限加之“德育无效”的观念误区,制约着德育实效性的发挥。

(四)德育评价:方式单一,导向激励功能缺失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特别要求:“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9]但目前德育评价受科学主义影响,一味追求量化和精确性,导致德育评价更重视评价的工具性[12],主要以考试的方式唯分数来完成德育评价,带有浓厚的终结性色彩[13]。一方面,学校德育评价高度功利化,德育重要与否,全看是否考试来决定。这种把考试、分数与课程重要性、学生学习动力联系起来的思维,就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表现。为强调评价的客观性,用约定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学校及学生,制约了学校的特色发展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学、中学和小学阶段德育评价方式单一,且未形成一体衔接化的评价理念。分数即反馈,未全面、均衡地依据学生年龄特征、思维特征来进行具体化的反馈,评价机制的缺失很大程度上会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德育评价虽然具有导向、反馈、诊断、管理等诸多功能,但德育评价应发挥其增值功能,着眼于学生德性提升,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坚持品德评价的整体性和全面性,注重知、情、意、行等方面的整体评价。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标争先,自查自纠,形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外部激励机制。对各级各类学生品德发展状况应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充分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未能深刻把握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未能顺应时势变化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重视外在评价与自身“表现”,而忽视了“明大德、守功德、严私德”是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纵论变局:新时代“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德育问题归因分析

(一)教育工具理性下教育功利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人们对科学技术充满依赖性,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对人文精神不断消解,导致工具理性主义的产生。马克思曾对这种现象进行过深刻阐述:“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14]61现代学校应该是一个实现道德教育的地方,正如苏格拉底所谓“道德即知识”,学校应责无旁贷地教授道德,大学应当是思想高地,不能急功近利失去大学精神;大学要高于市场,不能与金钱和权力挂钩[15]。但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才培养过度市场化、职业化,教学和人才培养越来越工具化、功利化,现实种种因素似乎又在质疑道德可教的信念,导致学校道德教育饱受“德育低效”的诟病[16]648。高校在德育过程中,通过课程思政途径为学校道德教授描绘出多元化、开放性的图景,但是在具体的道德教授计划中却独具划一性,教授目标、教授内容以及教授手段并不是由学校独立探索加以解决,而是由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安排与规范,这使得学校在“立德树人”目标上具备高度的普遍性与一致性。道德知识化教授手段将复杂道德事务简化为道德知识,辅之以精细的规律与规范手段,在现代学校得到了普遍使用,从而显示了对大多数学生的行为规范及约束,但是学校道德功能的本质被看作是道德教育的工具,把实用、效率、结果当作了主要目标。教育变得工具化、功利化,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心理需要,忽视了价值理性和精神意义方面的建设。学校以监督人的行为举止为管理方式,最终的目的却不止于行为的监察,这种近似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并不能使学校道德教育具备高效、专业的结果,也无法为学生更高的道德追求和道德需要开辟空间。

(二)协同育人机制下各系统职责缺位

德育为首、德育首要……不同的表述都在力证德育的重要性及其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通过理性的审视,德育为先似乎已成为响亮的口号,在实际操作中常常陷入“无位”困境,从“重视”转向“忽视”。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不能搞成两张皮。”[17]立德树人是一个系统工程,德育是其中的子系统且具有核心作用,德育重要性的实现离不开其他子系统的支撑,各系统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破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过程中存在的育人不平衡、不充分局面。环境对德育所起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高校德育有效开展离不开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网络环境等各环境系统的辅助,但当前环境要素间没有凝聚合力,共建机制缺位甚至与德育大系统间存在诸多冲突。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给青年学生带来的文化冲击困惑、家庭教养方式及家庭教育中某些不良倾向、社会媒体报道中的负面事件以及学校德育在德育内容上的本末倒置都在影响着高校德育效果。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德育活动会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产生影响,却忽视了德育环境对个体道德思想品质的影响。这种片面性认识阻碍了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尽管当前政策导向“三全育人”的大德育观,倡导完善德育链,但从目前的形势看,“三全育人”工作尚未紧贴要求落于实处,协同育人质量有待提升。

(三)教育理念偏差下教师认知偏差

教育理念是个体对整个教育及教育现象的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是教育活动的指南,是统领教育活动的灵魂[18]181-183。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效果与教师自身师德水平息息相关,作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基本元素,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但当前教育理念的偏差影响着高校教育教学及教师对自身身份的认知。高校教师对其身份的认知偏差主要表现在其对公务性与专业性特征认识的偏差上[19]。随着社会转型推进及教师专业化发展诉求,社会各界对教师身份的专业性较为关注。在内外部环境及自身认知局限下,高校教师也倾向于把自己定位为专业性技术人员,把自身工作职责限定于搞教学、做科研,片面地将立德树人工作归于职责之外,是与个人专业发展对立且带有强迫性的附加任务。高校教师在工作中忽视自身专业性所承载的育人诉求,将“教”与“育”分离,在立德树人价值认知上呈现狭隘性。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两张皮”的孤岛困境现象,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难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收入问题,高等学校不断向应用教育和职业教育转型,面向市场追求高就业率,人才培养目标侧重知识和技能提升,也正因此催生了“功利教育”,削弱了德育,造成“价值断裂”。侧重专业技能教育的“工具教育”有蔑视人性之嫌,道德价值归于虚无,部分教师在此教育理念下角色认知缺位,重智轻德,认定传授专业知识技能是自身重要且首要的任务;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角色素养,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假大空,未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大多数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并未践行以德施教的重任,忽视在德性之中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四)德育评价机制同质化倾向严重

评价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应试教育导向很长时间内对教育评价产生着消极影响。从目前学校教育来看,当前德育评价依然深陷困境之中,不利于推进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其核心问题在于我们对教育评价缺少科学合理的方式,以至于学校、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盲目追寻“科学性”“工具性”,片面理解执行德育“打分”模式,但是这种“打分”又没有标准的科学数据作支撑,导致德育评价失真[20]。学生品行及德育能否用科学数据进行评价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因为德育测评有其难为性,不能简单基于某一时期德育活动或是某一节课就对学生的品行下定论,这是急功近利的,且学生内在的道德情感、态度及信念也很难单纯依靠道德认知状况来判定,这既不科学也不公正,容易使德育评价陷入狭窄化困境。为强调德育评价的客观公正性,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校及学生,以统一标准评测学校及学生的发展,忽视了学校特色及学生个性,带来的只会是更严重的同质性、雷同性问题。此外,学校德育困境也与评价主体单一息息相关。当前德育评价主体主要是政府部门,容易导致评价内容片面、评价主体单一,无法从更宽广的视角去分析现状、发现问题,不利于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及客观性。在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德育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基于生命,围绕生命,若是单纯“唯分数”论,就会背离新时代的教育发展战略,阻碍人的发展。

(五)市场经济思潮下部分学生信仰迷失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21]9大学时期是青年成长的重要时期,需通过精心引导帮其树立正确的思想,从而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升,相应地解放和张扬了人的个性与自主独立的人格精神。但随着西方思潮的涌入,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元多变,消极人生观、金钱至上价值观的渗透,使负面现象逐渐显现。新时代部分大学生思想认识消极,价值观取向愈加功利化、现实化,弱化了高校德育力量,导致德育滑坡现象发生。个人利益至上本位思想使人与人之间情感冷漠、关系疏远,社会安全感及满意度普遍降低。对大学生来说,每年的奖学金、助学金评定是涉及自身利益的关键时刻,在评定时间段内会见识到同学间的“尔虞我诈”,同学间的关系也会因此紧张。物欲的刺激会使一些学生迷失方向,精神生活被商品化、市场化,在这样的情形下,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享乐主义盛行,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人际矛盾愈演愈烈。恩格斯指出:“人处于这种不自觉而又没有信仰的状态,精神上感到空虚,他对真理、理性、大自然必然感到失望。”[22]647-648在这样的极端思想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出现了烦躁、消极等负面情绪:学习无动力,生活无目标,沉迷网络无法自拔,认知能力和道德水平低下,价值观迷失。

三、全力破局:新时代“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德育工作路径创新

(一)强化理念认识,回归德育工作本真价值诉求

培养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当前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修身立德历来被先贤放在首位。新时代,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无论表现的文化潮流多么强势,学校都应有意识地坚守“道德高地”这一重要位置。高校应强化理念认识,将立德树人全面渗透到各项工作之中,依托校园文化载体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除传统固化观念,利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来熏陶感染师生,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规范师生言行,促进校园行为文化落实,增强立德树人的渗透性和实效性。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应恪守德育为先原则,以学生发展为本,而不因教育以外的目的来影响学生发展。在具体的策略方式上,德育工作应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过度自然化无法适应社会性生活的“老小孩”及过度社会化成了懂事的“小大人”都是教育失衡的表现[23]。新时代德育应顺应学生成长图景,以积极的姿态推进学生先天自然性与后天社会性的融合。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向上、向善提升社会责任感,注重挖掘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德育资源,为大学生道德培育提供精神源泉;依托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把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联系起来,增强历史使命感。

(二)完善课程建设,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和课程思德

办好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2017年教育部颁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规定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24]。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职责。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对高校立德树人而言有着独到优势,覆盖所有专业,面向所有学生,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平台。新时代应在原有思想政治课程基础上拓宽育人主渠道,建设一体多元的课程体系。课程思政的提出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方方面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25]。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需从育人本质出发,需要各门课程发挥育人功能,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和课程思德,实现思政课与其它课程同向同行。目前高校各门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挖掘,因此在之后课程育人环节中应注重课程体系的架构与设计,构建“以思政课为核心、综合素养课程为支撑、专业课程为辐射”的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各部门应协同配合,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各类课程教学与改革实践中,营造课程思政和课程思德育人氛围。此外,要注重德育课程的统一筹划,鼓励校园多主体参与课程研发编制,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德育资源开发体系。在德育资源开发构建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及学校实际情况,创建特色化、个性化的校本德育课程体系,更好地满足学生品德发展的特殊需要。

(三)注重队伍建设,以情育德提升教师德育能力

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初心和使命,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既要着眼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也要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道德教育是以道德资源为中介的师生间相互作用及学生接受外界刺激影响而实现自我构建和完善的过程[11]。虽然教师在整个德育过程中起着组织设计作用,但德育最终效果的落实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否则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建构,立德树人的目标也将大打折扣。“学习是一种主动行为,学生的学习在于他自己做了什么。”[26]35-36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的互动,若教师强化传统德育模式中师生之间“权威-服从”的关系,会导致灌输性德育,抹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创造性,易引起学生的排斥逆反心理,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从而适得其反,使德育最终沦为一种机械活动。传统说教式的德育模式无法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甚至让他们对德育产生怀疑和排斥,最终导致道德教育的价值危机。教师应立足情境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以情育德,不直接向其传达具体的德育规范,而是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亲身经历和切身思考;同时鼓励学生间交流思想、交换意见,教师以引领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从困惑走向清晰,从幼稚走向成熟。此外,应完善教师培育体系来解决教师知识育人与价值育人的认知统一,有计划地在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专业发展中融入立德树人相关内容,探索实施基于教师实际经验的德育课程创新、推广;教师德育能力的提升还有赖于教师的自我修炼,对教育者来说,“立人”必先“立己”,要对学生施予道德影响,自己首先得具备起码的德性和情操,不能把教师工作简单地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通过自身的感悟、判断和反思将教育教学与做人融合起来,成就一种“教育人生”[27],从而生成新的道德境界。

(四)改进德育评价,健全科学多元的德育评价体系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就教育评价工作尤其是德育评价提出了改革建议,探索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有效评价模式[28]。在国家政策导向下,新时代德育评价改革宏观上应从理念转型做起,树立起德育最终是为促成就而非强控制的意识,注重德育人文关怀,突破通过评分来对学校、师生进行考量的局面。回归本真的德育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道德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评价促发展,避免唯考试、唯分数的量化评价弊病,从而对各级各类学生的品德发展状况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在立德树人实践落实中,要对教师主体进行评价激励,激发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积极性,制定激励措施时要把推动立德树人各项目标的实现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激发、鼓励各教育主体明确自身育人职责、提升自身育人水平,加强彼此之间的协作互动,实现经验的共享与共勉,促使其增强德育自觉,创新德育方法。评价与激励是相辅相成的,评价应多元化,构建由多元主体参与的分类多元评价机制,倡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评价过程。《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完善德育评价,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各级各类教育德育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28]。德育评价的客观与全面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参与,应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的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此外,科学德育评价从微观上来看,应立足学生的日常行为,突出“发展性功能”,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聚焦学生道德成长的问题,形成个性化帮扶机制,实现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真正实现德育评价的增值功能。

(五)整合育人资源,系统构建立德树人协同育人机制

“怎样培养人”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目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在高等学校中并未完全树立起来,德育师资队伍相对欠缺,各学科德育资源挖掘不充分,多部门合力育人的管理机制有待完善[29]。构建协同育人机制需人员、时间、空间三要素齐聚发力,缺一不可。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应把握育人主体的广泛性同向而为,习近平同志强调,“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解决学校后顾之忧,维护老师和学校应有的尊严,保护学生生命安全”[9],这进一步指明了高校立德树人主体存在的广泛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将立德树人实践贯穿到学生成长成才和教育教学全过程,这是一个纵向的相互关联过程。最后要深度整合育人资源,高校应运用各类载体,积极借助信息化进行德育模式创新,使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以及家庭、社会、学校多个领域的功能协同发力。总之,高校在立德树人协同机制构建中应因时而变、顺势而为,发挥各个育人主体的作用,整合育人资源,实现育人过程的无缝衔接,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立德树人。

在国际多种价值观相互碰撞、交融交锋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立足新的时代特点,矢志不渝地坚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点,全面渗透。立德树人不是口号,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发挥思政课与其他各类课程的引领示范作用,将立德树人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当然,立德树人要达到预期的实效性,显然离不开校园各方面力量的全面配合,带有全体、全员、全程、全时空、全方位、全覆盖的含义即“三全育人”,这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高校德育应破除德育推动力量外在化、内生动力不足的弊端,解决管理高度集权式、行政化模式,打破德育过程专门化的“特色”,将德育融入教育管理、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中以形成系统合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在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时应通过各部门间的系统协作,调整工作方式、方法,从而实现创新和长远发展。高校德育模式应满足学生成长的深层次需要,将各类教育因素整合,为高校立德树人注入新思想、新动力,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提供有益经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提升。

注释:

① “后喻文化”: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的研究》(1970)一书中提出,“后喻文化”亦称作“青年文化”,指由年轻一代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在世前辈的过程。

猜你喜欢
立德立德树人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18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20:01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35:01
“严以修身”先立德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