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贤,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陆地棉纤维发育早期的功能基因组、转录组及雷蒙德氏棉、亚洲棉功能基因组的研究。通过长期研究,他带领团队成功实现了“让中国的棉花纤维进一步伸长了3毫米”,推动我国棉花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人物解读
角度一:对棉花研究,立志坚守一生。
为何研究棉花?朱玉贤说:“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朱玉贤出国留学深造,并于1991年回国,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国家正在快速发展,各方面都需要人才。”
1996年,国家启动“优质棉工程”。朱玉贤在查阅大量资料后,推测棉纤维伸长可能与植物激素有关。于是,他申请了“国家转基因棉花重大专项”课题。“我的一位老师曾告诉我,一生专注一件事,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如果你朝三暮四,想做的事情太多,那你大概率什么都做不好。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足以让我研究一辈子的物种。”朱玉贤说,棉花就是他寻觅已久的方向,“选择研究方向,要把自己的能力和国家的重大需求结合起来。”
角度二:每项科研成果的诞生,都离不开无数次实验。
“一辈子做科研,可能会发很多文章,但真正让自己引以为豪的,可能只有一两件。”朱玉贤说。这是不是意味着:在这两件自豪的作品之外,研究者花费的功夫就没到家呢?实际上每项科研成果的诞生都离不开研究者的无数次实验、无数次失败、无数次新思路“靈光一现”。
“一篇论文里一般都有五六幅插图,每幅插图由七八个不同的实验组成,共同说明一个问题。这七八个不同的实验基本上每一个还会经历反复失败,有的甚至是做了几个月才发现思路不对,需要重新设计实验再起步。”朱玉贤说。
运用示例
成就一件事情,一定离不开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正如朱玉贤通过长期研究、反复实验,带领团队终于成功“让中国的棉花纤维进一步伸长了3毫米”,推动我国棉花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尽管在反复的实验中遇到无数次的失败,耗费很长的时间,但朱玉贤始终用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坚持着。所以,成就一件事情,关键在于端正态度,如此,方能在前进的道路上越挫越勇。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