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是容易被想象成与自然相对的钢铁森林。繁华热闹、行色匆匆、节奏快速……在诸多关于城市的刻板印象中,我们常常误认为它是独属于人类的生活空间,而忽视了动物的存在和需求。事实上,随着城市环境的日益改善,以及人们对于城市生态保护意识的逐步提升,城市中人类和野生动物的交集变得越来越多。
素材链接
共生·人
北京2022年在部分有条件的绿隔公园建设20处自然带,促进人工林向近自然林转变,为野生动物保留栖息空间。通过在特定区域划定自然带,维持自然带内植物群落的原生状态和自然演替过程,为小型野生动物、鸟类提供食源和栖息地,并在必要情况下开展人工辅助措施。如此一来,昆虫、鸟类可以在这里繁衍生息,土壤会逐渐改良,一些小型哺乳类野生动物们也将拥有一个小小的家园。2023年5月最新发布的《北京市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显示,北京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已增加至608种,其中鸟类515种。
溪水潺潺,水草丰美,甚至还有过去的乡村民居。数十种本土鱼类、东方蝾螈、水獭、狗獾、野猪、貉、黑眉锦蛇、豹猫、獐子、扬子鳄等本土动物在这里生活……这里是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本土物种保育区。在本土动物育种区的指示牌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如何与其他的生命共同生活在这同一个环境之中,是我们很少思考但应该思考的问题。”
共生·动物
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有一只“野兽”突袭了高山滑雪赛区的颁奖彩排现场!
其实,这就是中国分布最广泛的小型猫科动物——豹猫。在动物保护工作者的口中,豹猫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底线”。这是因为豹猫位于食物链的顶端,一个生境里如果有豹猫,就说明这里起码有野鸡、鼠类、兔子等小型动物来维系顶级食肉动物的生存。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在全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周边都出现了豹猫的踪迹。在北京郊区,一条15公里长的自然徒步路径上,有至少20只不同的豹貓出没。这些珍贵的小家伙,就这样安安稳稳地生活在我们的身边。
上海的人们近些年发现,在他们生活的小区、公园里,经常会看到一种奇怪的小动物,它就是“一丘之貉”的貉。
很多人会问:这些貉是从哪来的?它们为什么要闯进我们生活的城市呢?其实,貉既不是外来物种,也不是“闯进”城市,它们本身就是这个城市的“原住民”:从大、小兴安岭到北京,从太行山脉到“长三角”,往西南到云南、贵州,近半个中国都是貉的自然分布区。在野外,貉的家域彼此明确,但在城市里,貉意识到它们没有那么多的栖息地,所以几个貉家庭会共享一个小区。貉本身是夜行动物,但在城市,它们发现下午三到五点的时候,小区和公园里没什么人,所以它们就开始在这个时候出来寻找食物,甚至在草坪上大大方方地晒太阳。
文本解读
角度一:包容与接纳。
人类本身就是动物大家族中的一员,从更长远的时间看,不是野生动物进入了人类生活区,而是人类占据了本该属于野生动物这些“原住民”的家园。多少年前,很多城市大部分地方还是田地森林,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一些本该属于动物的栖息地成为了现在人类的生活区。所谓的动物进城,更像是它们返回了自己原本的家。
角度二:打造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城市。
对动物进城的包容,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任其在小区“流浪”。我们打造青年友好城市、儿童友好城市,同样需要打造动物友好型城市,由此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比如,且不必说带来更好的生态平衡,仅让那些不会对人类生命安全带来威胁的野生动物在城市一定的范围内自由生活,对城市旅游就会带来无限商机,对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就是一大贡献。
运用示例
人类的目光似乎总是过分狭隘,只看得见眼前的波澜壮阔,洋洋自得于亭台楼阁到高楼广厦的伟大跨越,却看不见身后纵横交错的沟壑,满天肆虐的沙尘。所幸,在迈入新发展的新时代,终于有人质疑肆无忌惮的开拓进取,去关心和谐共生的万物生长。我们接纳包容曾经的伙伴,就像北京市逐渐向好的自然带,逐渐增加的野生动物种类。直到各地接连亮相登场的豹猫与貉衔来和解的喜讯,我们才终于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而我坚信,这只是一个开端。只要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万物比邻的美好世界,一定近在眼前。——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 杨曾屹骏
(选摘自光明网、央视科教、东方网等/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