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蓬 武文轩 邢彬彬
为紧密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及辽宁省“十四五”规划有关内容的人才需求、远洋渔业的行业需求以及社会经济需求,提高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一流专业的建设水平,本文通过对培养方案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管理方式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改革措施,以期为建设“海上辽宁”输送更多专业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1 研究背景
辽宁省作为中国最北端的沿海省份,拥有东北唯一的陆海双重通道,在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21年,国务院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背景下提出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基于此辽宁省政府也印发了《辽宁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力争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4500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4%以上。无论是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施行还是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目标都体现了国家和辽宁省对海洋产业及海洋渔业发展的重视。这也是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所面临的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
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与建设,现已成为我国北方培养海洋渔业领域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摇篮,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辽宁省示范专业、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入选了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019年入选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专业办学特色显著,长期坚持将人才培养、行业生产和科学研究融于一体,注重培养学生扎实和宽广的基础理论以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技能。
本研究以提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水平为目标,通过培养方案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管理方式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提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水平,紧紧围绕我省海洋及渔业发展的需求,培养更多适用于辽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为辽宁“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完成提供人才保证,对“海上辽宁”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中国拥有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有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集美大学等10所院校。其中,中国海洋大学主要以设施渔业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上海海洋大学主要以渔业资源与渔场学以及远洋渔业渔情预报、资源评估等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大连海洋大学主要以鱼类行为学与鱼群行为控制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浙江海洋大学主要以现代渔业工程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广东海洋大学主要以渔业行政管理为主要研究方向;集美大学主要以海洋修复为主要研究方向。從课程设置方面来看,浙江海洋大学的力学基础课开展最为完善,理论力学、渔用材料力学及渔具力学基础等课程的设置具有明显特色,其他院校没有相关的课程及专业教师;集美大学课程设置偏重资源生态修复及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与修复和增殖资源学为该校较为有代表性的专业课;广东海洋大学的课程设置主要偏重海洋牧场建设及远洋渔业开发为主,课程设置中安排了相当一定比例的航海系列课,每个学校的专业建设都有其独到之处。
2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2.1 维护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渔业活动的不可避免,海洋资源面临过度捕捞和环境破坏的风险。通过建设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可以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渔业管理和科学养殖技术水平,推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此外,专业建设还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全球海洋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了解国际海洋资源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全球渔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2.2 推动海洋科技创新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可以促进海洋科技创新,推动渔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可以引领渔业科技的进步,推动渔业的现代化和高效化发展。他们将参与海洋科研项目,积累实践经验,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通过科学研究,他们能够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和方法,推动海洋科技创新的进展。
2.3 增强国家海洋实力
作为海洋国家,发展海洋事业对于我国来说至关重要。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可以培养具备深海渔业、远洋渔业和海洋牧场等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增强国家在海洋渔业领域的实力和竞争力,同时专业建设应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学生将接触到最新的海洋科技成果和前沿技术,了解海洋领域的创新趋势和发展方向。他们将参与科技项目和实验研究,探索解决海洋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技术。通过创新和研发,国家将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提升海洋科技实力和竞争力。
2.4 响应生态文明建设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应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培养专业人才,推动海洋渔业的绿色发展,实现渔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同时他们将了解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渔业管理的政策法规,学习渔业养殖和捕捞的技术规范。通过专业建设,他们将推动渔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促进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一流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针对教学能力、实践技能和科研素养等方面进行了客观系统的分析研究,认为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中,在海洋强国战略和辽宁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目标的指导下仍有提升的空间,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 培养方案陈旧,与行业现状的契合度不够
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资源量总是在不断变化,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需要不断地发展完善,相关理论体系也需要适时地进行更新以适应当前行业的发展,培养方案作为专业整体部署也应该进行适宜的修订,以此实现为行业稳定输送专业人才的目标。通过系统分析实现辽宁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目标对专业人才综合能力及知识储备的需求,目前,海洋渔业专业的培养方案没有形成特色,课程建设体系建设以及教学改革项目都略显滞后,没有实现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强国战略对人才需求的完美契合,课程内容上与中国海洋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脱节,教学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企业稳定输入专业人才的承载力没有达到理想标准。
3.2 教学团队结构不够合理,运行机制有待改进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构建好教师团队结构有助于专业持续稳定发展。在当前的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推进进程中,实践教学人才较为匮乏且团队分工不够合理,教学工作量与教学团队的人数没有达到理想的匹配状态,仍需引进专业型技术人才,完善实践教学机制,优化专业教学分工,推动专业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同时,教师队伍的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考核条例不够清晰、指标不够明确、考核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针对不同的岗位进行考核内容的细化,缺少内部激励,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
3.3 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基地建设不够完善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相关课程本身具有很强实践性,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工作能力,有助于为专业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提高专业的就业率。但在目前的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实践基地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实验室开放制度需要进一步落实到位。
3.4 教学资源建设不够全面,缺少创新性
海洋渔业专业建设形成系统的理论只有较短的历史,在很多方面没有形成特色,需要不断地优化完善,以不断提高专业站位,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专业型人才。就目前的专业建设来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没有全方位多角度地利用教学资源,金课建设、精品教材、网络公开课等内容的建设距离其他专业领域仍有不小的差距。在教学资源建设进程中,没有充分进行专业创新性建设,更多是在参考其他专业领域的建设,没有充分发扬海洋渔业专业实践性的优势,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5 教学管理不够严谨,有待细化管理过程
教学管理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约束,对教学质量起到保障作用。在目前的教学管理中,专业综合改革不够完善,条理层次没有进行细化,教学任务安排不够合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成果、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建设、考试题库建设等内容缺少质量管理目标和明确的规范要求。在管理方式上,没有形成专业链条,不同方向的教学管理工作之间缺少连接,导致教学工作的推进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学管理中存在交叉性内容和缺失性内容,不利于专业体系建设。特别是新农科所要求的多学科交叉、通识教育,与现代信息科学和人文社科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以及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产业的重大需求等方面达不到有关要求。
4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通过专业教师团队的总结与思考,参考各个学校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思路,大连海洋大学海渔专业将尝试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力求不斷完善海渔专业建设,以求提高海渔专业的教学能力,为国家输送更多应用型人才。
4.1 进行培养方案改革及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全面分析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及知识结构的要求,时刻关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新要求,及时调整专业培养方案,设置海洋牧场、远洋渔业和设施渔业三个方向,开展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构建支持三个方向的课程体系,坚持课程设置模块管理,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明确各门课程和各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地位、要求,强化基础,突出主干课程,拓宽知识面。充分研究课程内容及其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减小不同课程中内容的重复,提高教学效率。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在方案落实中应随时调整教学理念与内涵,立足改革,进一步明确“应用型学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将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教学改革成果固化在新的培养方案中,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大力吸收反映海洋渔业领域新发展、新要求的教学内容。同时我们将加强基础课程的建设,强化主干课程的培养,同时引入新兴领域和前沿技术的内容,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我们还将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和重复内容的减少,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此外,我们将加强精品课程的开发和推广,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通过培养方案改革及课程体系构建,我们将为学生提供更为完善、实用和前瞻性的教育内容,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优秀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
4.2 强化教学团队建设,健全专业教师工作运行机制
根据培养方案的改革内容,以三个方向课程群教学组为基础组建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建设注重全面深化教学理念,注重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以研促教,推动教师在不同课程群中相互交流与学习,形成具有宽基础、高素质、强技能的师资团队,逐步提升教学质量。同时,通过完善教研室组织机构、明确教研室职能,根据团队工作实际需求,教研室主任负责校内的日常教学活动、教学研讨会以及校外教师培训、交流等相关事宜,实验室主任负责实践教学、学生创新实验、实验室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团队内部形成激励及考评办法,明确考核指标,每年进行一次评价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教学情况、专业建设情况、科研、产学研、大学生竞赛等方面。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整体推进人才队伍的建设。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培养“双师型”教师,致力于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技能扎实、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4.3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建设要与“产学研”相结合,与大学生的就业及科技活动相结合,与大学生的勤工助学活动相结合。在加强原有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将基地建设推向大型企事业单位,从而以实习促就业,以就业带动新的实习基地建设。不断深化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改革,完善教学检查和考核评价机制,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在实际运行中,首先要完善现有实验室及实验教学基地,改善实验室及基地环境,以渔具工程实验室和教育部设施渔业重点实验室为基础,以辽宁省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突破口,以基础设施完善为前提,以先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引进为提高,完善实践教学基本条件。制订比较完善的实验室开放制度,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比重,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和开发性实验。其次,在注重原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同时,搭建新的实践教学共享平台。新的基地建设要与“产学研”相结合,与大学生的科技活动相结合,与大学生的勤工助学活动相结合,将基地建设推向大型企事业单位,从而以实习促就业,以就业带动新的实习基地建设。
4.4 提高教学资源建设投入,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建设
在教学资源建设中,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利用多方位、多渠道的教学资源,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专业将提高教学资源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强教材的选用和建设工作,多选用全国统一编写的经典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新世纪高等农林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成果教材、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同时积极鼓励专业教师与其他院校或行业专家合作出品优质教学资源。另外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倡导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与传统课堂教学及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鼓励制作和使用CAI课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及现代化实验仪器,多途径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同时,加大图书资料与相关学术期刊及网络资源的资金投入,尽量丰富教师、学生的专业知识,使师生能及时充分利用资料和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科研活动。为了提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能力,我们将加大教学资源建设投入,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推動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首先,我们将增加教材的选用和建设工作,选择经典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新世纪高等农林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成果教材、国家规划教材等,同时鼓励教师与行业专家合作出品优质教学资源。其次,我们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倡导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传统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制作和使用CAI课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和现代化实验仪器,以多种途径使学生掌握知识。
4.5 进行教学管理方式改革,建立现代化的双向、多层管理模式
在教学管理方式改革上,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建立现代化的双向、多层管理模式。首先,更新教学管理理念,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意味着要将教学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这包括建立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成果、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建设、考试题库建设等质量管理目标,对教学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管,使管理内容更加全面化。其次,建立教务处—学院—教研室—个人的垂直管理以及学院—教学秘书—教研室的学院内部横向管理体制。这种多层管理模式可以由上至下进行教学管理,确保整体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可以由下向上进行教学反馈,促使教学内容的微调和优化。垂直管理注重整体教学改革,横向管理则更加关注教学内容的细化和提升,以此推动专业的整体建设。在完善校内教学管理方式的同时,还应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定期回访就业单位,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通过收集和分析反馈信息,深化专业教育改革,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管理方式,以提高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另外,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麦可思的调查报告,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专业培养模式以及社会对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的反馈意见。通过借鉴专业机构的调查结果,结合内部改革的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管理方式,不断提升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通过以上改革措施,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将建立起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模式,确保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并为海洋产业培养出更多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为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5 结语
大连海洋大学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设有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院校,在东北乃至全国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辽宁省海洋渔业经济发展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站位。在新农科背景下,也应继续以建设特色鲜明、国家一流研究应用型海洋大学的既定目标,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在培养方案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管理方式建设等方面不断深化研究,积极实践,努力将学校建设成国内一流的研究应用型海洋大学。
本文系202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新农科背景下提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一流专业建设水平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
通信作者:邢彬彬
(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