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新
长沙橘子洲头毛泽东雕像。
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卓越政治家,也是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在缔造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他成就了举世公认的千秋伟业,也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不朽诗篇。毛泽东诗词是现代中国沧桑巨变的宏伟史诗,是毛泽东奋斗人生和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它以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感染、熏陶并激励了几代中国人的成长。
大部分毛泽东诗词作品明白晓畅,但毕竟形式古朴、用词凝练、深沉蕴藉,要真正理解到位也绝非易事。究竟如何才能真正读懂悟透博大精深的毛泽东诗词?如何才能避免误读曲解甚至望文生义?
多读几本毛泽东的生平传略。每一首毛泽东诗词,都是毛泽东对特定历史事件和人生经历的体验或感悟。从“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到“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从“何以报仇?在我学子”到“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毛泽东诗词俨然就是毛泽东自传的诗化版本。多读几本毛泽东的传记,更多了解毛泽东的生平事迹,有助于全面理解毛泽东诗词的总体风貌,深入把握具体作品的人生韵味。
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由毛泽东亲自审定的《毛主席诗词》37首。山东大学教授高亨喜读之余,填词《水调歌头》,上阕高度概括了毛泽东的丰功伟绩:“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唤醒蛰龙飞起,扫灭魔炎魅火,挥剑斩长鲸。春满人间世,日照大旗红。”如果不了解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人生,可能很难领略到这几句诗所塑造的诗人毛泽东的卓越風采。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他在《念奴娇·井冈山》中感慨:“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如果不了解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引兵井冈的伟大创举,不了解毛泽东所饱尝的井冈山斗争的炮火硝烟,就无法体会毛泽东的深情回望。
1975年10月,毛泽东会见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施密特谈到随行人员玛丽·施莱特别喜欢毛泽东诗词,毛泽东摇摇头说:“成就太小,我也不会写诗,但我懂得怎样打仗,怎样打胜仗。”如果不了解毛泽东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就很难理解在谈诗论词的时候,毛泽东会把话题联系到带兵打仗。
多读几篇毛泽东的理论文章。毛泽东是思想家、理论家、哲学家,其思想蕴藏于他的文章、谈话、书信、题词、电报、诗词等载体之中。诗词不像其他语言形式那样直白、系统、全面。如果一味紧盯字面,就诗解诗,往往不明就里、难得要领。多读读毛泽东的理论文章,把握住毛泽东思想的根本观点和基本内容,有助于深刻理解毛泽东诗词的丰富蕴含。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西江月·井冈山》是纪实黄洋界保卫战的精美华章。为什么诗题不是“黄洋界”而是“井冈山”?井冈山斗争历时两年零四个月,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时间不超过一年半,却为其赋诗三首,即《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在毛泽东的军旅诗词中,黄洋界之战并非独占鳌头,更不是他的亲身经历,可三首词都提到黄洋界:“黄洋界上炮声隆”“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要合理解释这一绝无仅有的现象,必须认真研读《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黄洋界保卫战不是简单的退敌成功,而是守住了井冈山根据地,捍卫了毛泽东“上山”理论的实践成果。
没有井冈山斗争的伟大探索,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就没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路的峰回路转。所有这一切,是毛泽东具有浓郁井冈情结的根本原因。
多读几本解析毛泽东的书籍。毛泽东诗词融入了作者独具魅力的秉性、才情、旨趣,是毛泽东最具个性的文化创造。“知人论诗”是鉴赏诗词的一个重要原则,要读懂毛泽东诗词,必须读懂毛泽东。毛泽东不是一个抽象的符号,而是内心世界博大深邃、个性气质特色鲜明、生活情趣丰富多样的一代伟人。几十年来,解读毛泽东的书籍层出不穷,涉及的领域日益拓展。只有广泛阅读有关毛泽东的各类书籍,充分了解他的性格、脾气、习惯、爱好、兴趣等各个方面,才能真正把握一个客观、真实的毛泽东,才能准确理解生动、形象的毛泽东诗词。
湖南人与辣椒有不解之缘,毛泽东爱吃辣椒是出了名的。1935年9月的一天,毛泽东来到杨得志所部。杨得志一时拿不出好东西招待他,让人买了些梨子来。毛泽东把辣椒粉撒到切好的梨子上一拌,很有兴致地吃了起来。辣椒拌梨这种奇特吃法,大概只有毛泽东想得出来。诸如此类的珍闻趣事,对于解读毛泽东诗词是有助益的。辣椒是一种刺激,也是一种挑战。正是具备了这种个性,“粪土当年万户侯”“天兵怒气冲霄汉”“横扫千军如卷席”,毛泽东敢于直面一切强敌;“雪里行军情更迫”“万水千山只等闲”“不到长城非好汉”,毛泽东敢于征服一切困难,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多读几本与背景相关的史书。白居易《与元九书》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毛泽东写诗填词的灵感与激情,来自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来自他生活在其中的具体环境。毛泽东既受到所处时代的深刻影响,也深深地影响了所处的那个时代。无论是一首诗的整体寓意,还是单个诗句的具体所指,往往要从时代背景的分析中,才能确切把握,才能显现其含义。多阅读一些相关历史书,把毛泽东所处时代的历史风云和社会风貌了解清楚,才能揭示毛泽东诗词与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才能认识毛泽东诗词所蕴含的时代特征和主观反映。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1950年10月3日晚,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国庆晚会。毛泽东对正巧坐在前排的柳亚子说:“这样的盛况,亚子先生为什么不填词以志盛呢?我来和。”柳亚子即席赋诗《浣溪沙》。当夜,毛泽东填了这首《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这首词痛彻回顾了旧社会中国各族人民的悲惨生活,同时又热情洋溢地讴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美好景象。北京师范大学学者蔡清富曾经这样评价这首词:“新中国成立以来,描写新旧社会对比的诗词不计其数,但最简练、最深刻、最形象、气魄最宏大的篇章,恐怕莫过于毛泽东的《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了。”如果不了解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就不可能真正认识“新旧社会两重天”的客观事实,也无法准确理解这首词中饱含的爱憎分明的真情实感。
多学习中国传统的诗词文化。1957年1月,《诗刊》杂志创刊号集中发表了毛泽东的《旧体诗词十八首》。1月12日,毛泽东在致臧克家等人的信中写道:“这些东西,我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因为是旧体,怕谬种流传,贻误青年……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毛泽东诗词中的绝大多数作品都采用了旧体诗词的形式,古朴典雅,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只有多多阅读中国古典诗词作品,对中国悠久的诗词传统有所了解,对古典诗词艺术的规律和特点有所掌握,才能真正领略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魅力,才能认识毛泽东独步中国诗坛的巨大成就。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中社会反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柳亚子对这首词赞不绝口:“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历代诗人咏雪的名篇不少,但无论哪一位大家高手也没有毛泽东的咏雪词写得如此雄浑豪放,气势磅礴。诚如刘勰《文心雕龙》所云:“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沁园春·雪》这首词精工而不纤巧,豪放而不粗梳,且一气贯注,气象万千。深邃的思想,宏伟的构思,壮阔的画面,浩荡的诗情,读来荡气回肠,催人奋发向上。如果不对中国古典诗词有所了解,就难以理解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就难以把握其中豪放风格的文化渊源,就难以判断柳亚子高度评价的入木三分。
多融入读者个人的真切体验。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是常读常新、常悟常新的传世经典。毛泽东诗词属于毛泽东,也属于读者。毛泽东诗词是开放的系统,不可能存在一成不变的解析。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读者也会有一千个读者心目中的毛泽东诗词。不同时代的人,欣赏毛泽东诗词的感受不一样;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品读毛泽东诗词的体会不一样;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心境狀态下的感触也不一样。正因为如此,欣赏毛泽东诗词才会有异彩纷呈,而这恰恰是毛泽东诗词令人回味无穷的缘由所在。只有以读者之心揣度作者之腹,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才能既读懂毛泽东的本意,又读出自己的个性化体验。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写于1961年12月,当时国内经济面临严重困难,国际势力甚嚣尘上。毛泽东颂扬梅花凌寒而开的可贵品质,希望以此激励全党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梅花在严冬盛开时,其他花没有绽放,而等到春花烂漫之时,梅花已然淡出。不同的人对此意境,可能会有不同感慨。领导干部可能会遇到部下超越自己,老师会发现学生胜过自己,如果人人能像梅花那样“在丛中笑”,乐见其成,必将充满快慰,心胸也会变得更加美好。这样的联想,并不会降低这首词的艺术价值,反而使这首词的思想蕴含得以拓展,更呈现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广阔空间。
(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