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路径研究

2023-12-06 13:38温薇宫建伟孙立业华斯腾
村委主任 2023年10期
关键词:优化路径黑龙江省

温薇 宫建伟 孙立业 华斯腾

摘要:黑龙江省作为著名的大型农业生产基地和主要的粮食生产区,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未来黑龙江省要想提升其农业产品的竞争力,就必须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然而,传统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存在着规模小、效率低、融资成本高的缺陷,无法满足农业生产转型发展的金融需求。为了实现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对于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势在必行。文章针对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重点深入研究其背后的内在原因,并提出了优化和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的措施。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路径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10-0094-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832.35     文章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1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扶持共建项目“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系统优化问题研究”(21GLE299)。

作者简介:温薇(1980-),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理论与实务、财务理论与实务。

随着市场的开放,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但中国的经济仍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地区。因此,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以实现农民整体收入的增加和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十分必要。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但农业基础较为落后,例如,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进程,会引发农产品产量低、农业收入不稳定,限制农村金融的发展空间,严重阻碍了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的发展速度,进而导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利益相关者相互配合的结果。中央政府以“经济主体”的身份,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向地方政府拨付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而地方政府作为另一经济主体,为切实完成上级政府分配的有关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任务,向农户支付有关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和信用补贴。在整个过程中农民处于边缘地带。这种农民参与不足的实行方式必然会导致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存在缺陷。针对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的现状,必须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改善农村信贷环境。

1   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关系

1.1   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关系

农村经济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各项经济活动的总和,包括了再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活动。农村金融是指农村货币资金的流动。一方面,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在生产和生产力方面存在一些特殊的金融问题,例如,农民教育水平较低,导致农村信贷风险较高;农村金融机构较少,导致农业生产贷款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例如,扩大生产经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等方面。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重视农村金融的发展尤为重要。

1.2   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关系

稳定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对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说,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更是为我国其它地区提供粮食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但仍存在一些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例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意味着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城乡“二元化”引发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只有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系统才能够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1]。总之,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彼此之间是能够相互影响的。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能够有效的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同样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对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也至关重要。因此,应该在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以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面临诸多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的整合和分析,寻求科学的解决方案,才能够促进黑龙江省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2.1   农村金融信贷服务成本高

农村金融信贷服务交易成本高、风险大的影响因素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一般为小规模家庭经营,对农村金融信贷服务的需求群体具有居住范围分散、收入水平低下的特点;第二,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独特性导致农业生产经营有着明显的周期性特点,使农村金融信贷面临着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第三,大部分农民单笔贷款的资金规模较小,同时还缺乏一些必要的贷款担保与抵押品。

2.2   農村金融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农村金融发展环境有待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为了促进“三农”的发展,地方政府成立了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但是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规模较小、业务种类单一、金融活动准入门槛较高,并且日常的借贷活动必须走正规流程,手续复杂繁琐,导致大量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出现。另一方面,黑龙江省的农业特征决定了黑龙江省农业经济投资的高成本、高风险、低收入的特点,这与金融企业所追求的安全性、流通性和高收益相背离,导致了农村地区大部分的金融企业不愿意向广大村民提供贷款,农村地区的信贷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农村金融环境中,信贷的风险、收入和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很难平衡。这种不一致的矛盾使得农业单位难以形成风险、效益和成本三者的最佳组合。

2.3   农村征信体系不健全,金融服务效率低下

农村征信体系不健全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方面,大部分农民金融风险意识和信用意识普遍较差[2]。具体来说,农村地区大部分居民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再加上大量的青年劳动力外流,在村务农人员多为老龄群体,导致大部分农民金融风险意识和信用意识普遍较差;另一方面,政府没有建立科学的信用惩罚机制,阻碍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金融服务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农民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农民的信用水平进行评估,加之内部体系不完善,大大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服务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没有办法为农村金融生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2.4   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

黑龙江省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大部分地区从事种植业,受到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农业投资周期长、风险高、生产成本高、盈利性低;第二,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有限,文化水平低,缺乏相关的技能和专业的农业生产知识,同时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第三,黑龙江省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大豆和玉米,但是大豆和玉米的产量已经饱和,这就使得以其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黑龙江省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放缓;第四,虽然国家向黑龙江省农村地区提供了更多的补贴,但这些补贴不足以满足农业发展需求,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基础愈加薄弱,且經济发展活力不足,这些问题都导致农业经济发展缺乏动力。

2.5   金融机构设置相对偏少导致农民触达范围有限

黑龙江省2022年农村金融机构共有1 957个,其中包括农村信用社398个,农村商业银行1 463个,村镇银行92个。从各机构的占比情况来看,农村商业银行和信用社的占比最大,分别为74.76%和20.34%。由于农村地区人口较少且居住的相对分散,市场规模较小,这就间接导致了广大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开设分支机构缺乏足够的动力。使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数量设置相对偏少、分布不均衡,农民往往需要长途跋涉才能够到达最近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无法便利地进行存款、贷款和其它金融交易。农民和农村企业之间的金融交易很不方便,农民能够接触到的金融产品有限,难以满足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3   优化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举措

3.1   降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地降低农村融资成本。相关的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完善内部运行制度,落实有关农村信贷尽职尽责制度,率先向乡村振兴领域输送更多高质量的资金。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强化乡村建设中长期信贷资金的投入,加大乡村道路交通、商品物流、生活环境改造提升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服务水平。在符合法律规定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各项数字信息技术开展面向广大农村主体的多样性、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稳步提升农村地区资金的利用率和便利度,下调实际贷款的利率,减少不必要的项目收费,推动综合融资成本的切实下降。

3.2   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一是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科学的分配制度。同时,建立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创造有利于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环境[3]。二是必须结合农村的实际发展制定金融发展计划。相关部门必须负责建设自己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明确农村金融发展规划,制定合理的金融发展规划并使其在农村金融生态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的合理优势。为了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有必要全面研究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合理利用这些优势,提高发展效果,提高金融生态水平。

3.3   加强信用管理

在大多数农村地区,诚信教育相对落后。由于农民和商户的信用管理意识薄弱,政府必须构建农村信用管理体系,对不诚信的人实施制裁,可有效控制扰乱农村金融市场秩序的现象,减少金融机构评估农民信用的时间,从而提高其服务效率。同时,不断提高对诚信的认识和解读,完善农民信用管理准则。

3.4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为了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必须发展农村经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在农业发展中,农民应该坚持环境友好型发展战略,积极发展无污染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同时,必须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优化农业生产模式,推动生态农业革命的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此外,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发展农村农业金融、产业金融,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得到全面优化。

3.5   加快建设农村金融机构以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为解决农村金融机构短缺问题,必须发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信贷公司和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作用,努力实现农村金融机构设置的多样性,以此来满足农民和乡镇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同时,要为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的发展提供适当的政策激励和支持,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宣传和支持力度,引导项目的实施。定期为金融机构员工开展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提供学习机会和平台,以提高知识积累和技能水平,鼓励员工自我发展和提高,加强对金融知识、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使农村金融工作人员能够适应网络财务模型框架内的业务活动和相关活动。

4   结束语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是一项需要花费时间和努力的艰巨性任务,从本质上来讲,构建一个完善的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能够实现黑龙江省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健增长,从而实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只有农户的收入实现了稳步提升,生活水平得到了真正的改善,才能够达到壮大农村经济发展规模的目的,才可以使农村地区资金的利用率切实得到提升,维护资金的良性循环,从而帮助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实现有效的改善[4]。然而,由于传统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着信贷成本高、服务效率低、缺乏规模等诸多的缺陷,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无法满足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在推动农村经济实现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要想顺利的实现农村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那么对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构建农村经济发展新空间就势在必行。黑龙江省必须要构建农村金融发展的新方式,实现我国现代农业良性发展,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使金融机构提供多边服务,确保农村农业资金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

参考文献:

[1]温薇,张涵诗,张启文.基于EWM-DEA模型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以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为例[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2(02):92-102.

[2]焦永盛.关于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分析及金融优化策略探讨[J].中外企业家,2020(19):1-2.

[3]袁双秀,唐青生.贵州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实证研究[J].时代金融,2020(01):63-65.

[4]李芳.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研究[J].商业经济,2023(01):144-146+190.

[5]黄瑞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估和优化——以L市为例[J].中外企业家,2020(19):9.

猜你喜欢
优化路径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黑龙江省深化对日经贸合作的新思路与新举措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结构化面试困境及优化路径分析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