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2023-12-06 09:02张梅
村委主任 2023年10期
关键词:产业融合南通市农村

摘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村产业的竞争力、缩小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了南通市通州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融合还处在初级阶段、要素制约瓶颈依旧存在、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发挥好政府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撑作用,盘活要素资源,激发农村产业融合内生动力等建议,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南通市;产业融合;农村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10-0046-04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      文章标识码:A

基金项目:南通市党校系统2023年度调研课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以南通市通州区为例”(2023NTDY36)。

作者简介:张梅(1980-),女,汉族,江苏南通人,硕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产业经济、社会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2023年2月,南通市通州区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发展壮大农业产业,推动农业高效新突破,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产业融合强引擎,着力构建“一片一特色、一镇一主导、一村一品牌”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格局[2]。南通市通州区要抓住机遇,把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切入点和抓手。

1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村产业的竞争力、缩小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1.1   助力农民持续增加收入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促进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为农村发展留住年轻人,为乡村发展留住人气。从利益分配来看,农村三产融合让农民不仅能够获得农产品原料收益,还能在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环节获得部分利润,甚至会在农业产业链条延伸、扩展所带来的高附加值利润方面让农民得到部分的分享,通过农村三产融合的大力发展,可以真正做到农业与其他产业一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3]。就南通市通州区的情况而言,产业融合发展好的乡镇,周边老百姓的就业机会更多,愿意留在家乡发展的年轻人也会增多,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也普遍较高。

1.2   提高农村产业的竞争力

2016年1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意见》的发布旨在鼓励多种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的发展[4],通过带动引领的方式对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进行相应培育。农村產业融合发展的推动,一方面,可以通过对产业链条进行延伸以及拓宽实现农业附加值的增加,同时,也能促进农业比较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将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广泛地运用在农业当中,大幅度提升农业综合效益。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进一步的融合发展,外资利用收购、兼并等方式来控制农业相关产业以及其价格的现象将会得到极大地改变,产业竞争力在这一过程中将得到极大提高,有能力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2020年以来,随着南通市通州区不断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快速发展,南通市通州区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比重逐年提升。

1.3   缩小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产业振兴的有力抓手。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仅仅依靠传统的第一产业来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只能是杯水车薪。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方面能够让农民的收入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也能让农业农村得到持续发展,最终改变农村的贫困面貌,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尤其是能够打通城乡间存在的相关壁垒,促进人、财、物等资源要素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双向流动[5]。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从综合性的角度解决了我国的农业、农村问题,能够创造新型城乡关系,为解决传统的城乡关系提供新的思路,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南通市通州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2.1   产业融合现状

2020年以来,南通市通州区在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2022年12月底,南通市通州区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计33家,其中,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家。累计建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共计8家,其中,累计建成省级示范联合体3家。新型合作农场5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2家。累计建成1家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2家省级“苏韵乡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4个省级休闲农业精品村,3家省级主题创意农园,1个省级农耕实践基地。

2.2   产业融合的制约因素

2.2.1   产业融合仍处于初级阶段

一是融合程度还比较低。南通市通州区农产品种类多,但三产的融合度不高,产品普遍存在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的问题。首先,南通市通州区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仅6家,占比仅达18%,带动能力不足。其次,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收入不高,还处于农产品清洗、分拣、包装的初级加工阶段。最后,大多数企业规模不大、竞争力也不强。农产品精深加工缺乏资金与技术的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二是融合方式还比较简单。南通市通州区休闲农业现仍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未能串珠成链,而且存在雷同发展、同质化竞争的问题。例如,南通市通州区的乡村旅游仍以农家乐为主,缺乏对地方特色资源以及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三是融合模式还比较单一。南通市通州区农村产业融合的方式主要还是以一二产业或者一三产业的简单嫁接为主,对于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新技术、新业态以及新模式引领农村三产的深度融合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2.2   要素制约瓶颈依旧存在

2020年以来,南通市通州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不断地优化,但是要素制约这一瓶颈并未得到实质性突破。一是农业人才少。南通市通州区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区内大部分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城镇或者是外地打工,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中技能型、知识型农民比较缺乏,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场主”很多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大龄农民,能力以及管理水平难以适应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二是土地资源紧缺。由于用地资源紧张,南通市通州区农业设施用地需通过进出平衡才能使用,因此,农业加工项目的用地更为困难。很多经营主体只能在现有基础上升级改造,土地资源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三是科技化程度不高。尽管南通市通州区始终注重科技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作用,把强化科技支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科技的支撑力量还是略显不足。例如,南通市通州区的农技推广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农业装备智能化水平不高,数字农业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2.2.3   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

南通市通州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合同式、租赁式等方式形成了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的收入得到了一定提高,但是不同经营主体、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合作共赢、风险共担格局并未真正建立起来。一是在农村三产融合利益分配的过程中农户经常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对资源配置以及资产收益的话语权。二是部分外来投资企业与本地经营主体合作不足,对于本土产业体系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益联结。三是一些外来投资主体,还未形成对当地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导致其在生产经营中片面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欠缺了对农村生态系统的保护。

3   南通市通州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发挥好政府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撑作用

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当中,离不开市场充分发挥其配置资源的作用,同时,也离不开政府发挥好其重要的支撑作用。对于南通市通州区来说,政府可以在为各参与主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方面发挥好作用。一要重点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可以重点在市场秩序的规范、恶性竞争的抵制以及违法行为的杜绝等方面多作为;鼓励探索和试错,营造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减轻创业的精神负担;政府要充分挖掘和引导各相关行业主体带动引领作用,使各行业主体能够在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中有所建树。二要加大改革力度,推进政策创新。南通市通州区可以针对财税政策支持这一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及探索。例如,针对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政府可以探索采用特惠支持的方式来调动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为产业的发展护航助力。三要充分发挥好政府的公共职能。加大对科技转化平台的建设投入,加快推进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构建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助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四要坚持规划引领的方针。从政府层面来说,对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在编制规划的时候注意衔接已有的相关规划,既要做到各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更要做到规避同质化竞争所造成的低效发展,使南通市通州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规划引领下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3.2   盘活要素资源,激发农村产业融合内生动力

3.2.1   切实提高农业农村的吸引力

一要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的方式,与时俱进地完善职称评定制度。对于农业领域取得突出贡献或者是经济以及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职业农民给予相对应的职称认定和评审资格。获得职称的职业农民,政府给其提供一定的资金补助,并给予其在创办农业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融资贷款、项目扶持、培训深造等方面的政策优惠。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支持,着力打造一支有学历、懂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二要充分发挥返乡创业群体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充分挖掘这一群体的潜在能力,并用好这一资源;通过返乡创业群体带动资金、科技等要素加快向农村流动;做好返乡创业群体和本土农民的互相融合,产生1+1大于2的效应。

3.2.2   切实加强农村土地供给能力

南通市通州区可以加快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把农村现有的小规模、散落的以及一些利用效率低下的建设用地进一步整合起来。各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免征入市政策的红利要进一步用足、用好,充分引导农户把土地经营权等入股合作社或者是龙头企业,让农民的土地资源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对于存量建设用地用于发展休闲农业、农村电商以及乡村旅游等农村产业并且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镇、村要给予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奖励。此外,可以尝试以立法的形式确保每年安排不低于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6]。

3.2.3   切实加大科技的支撑力度

一要培养农技推广人才。鼓励引导有一技之长的大学生和学历较高的新生代农民从事农业技術推广工作;加大对现有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对于获得中高级职称的农技推广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不断优化农技推广人员的年龄结构。二要着力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推动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的构建。三要推动大数据与农业的紧密结合,扶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建、提升、改造农业物联网,夯实数字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完善智慧农业大数据云平台,持续打造农产品线上推广平台。四要提升农业装备智能化水平。在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行动的基础上尝试打造智能农机应用示范场景,推广智能农机装备使用,对于使用智能农机装备的企业以及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完善相关扶持政策,给予一定的补贴,补贴金额根据财政收入水平逐年提高。

3.3   多措并举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3.1   加大服务供给力度

南通市通州区要强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供给,促进产销信息的对接,不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连接市场的能力。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独立申报、承接各类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最大便利。此外,鼓励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通州特色品牌,相关部门提供配套服务,打造农业特色品牌不仅要在南通叫得响还要在省里甚至全国叫得响,通过特色品牌的打造不断提升通州农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3.2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对于政府投入的资金,要做到优先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尤其是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产业领军作用、辐射带动面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重点给予资金支持。此外,对农业投融资机制进行创新,对产业链融资以及PPP融资项目积极开展试点、尝试开展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的方式,对于信用担保机构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服务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制定资金补助或者贷款贴息支持政策,并根据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3.3.3   发挥培育引导作用

南通市通州区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有序发展,重点打造一批产业领军型行业龙头企业,并发挥好其示范引领作用。对于龙头企业,政府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作用,尤其是企业在资金、人才以及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政府可以制定实施一定的配套措施,涵盖财税、金融以及人才等方面,通过政策的实施来帮助企业拓宽产业链。引导各个经营主体间加大合作,鼓励各经营主体间的合作共赢、利益共享。总而言之,切实发挥好龙头企业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發展中的带动作用。对于农民合作社来说,政府要引导其发挥在交易费用降低、产业规模扩张以及组织优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于农民合作社的管理要引导其走规范化管理的道路,不断提升其经营管理能力,持续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抗风险能力,让合作社起到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此外,持续打造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在现有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2家的基础上加大培育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家庭农场申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通过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申报带动全区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

3.4   建立和完善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3.4.1   引导建立更加紧密型合作机制

南通市通州区应鼓励各镇结合实际情况,将不同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进行深化。着力打造“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经营共同体。具体来说,可以将农户、合作社、公司等相关主体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产业链各个环节通过入股分红、合作经营、生产托管等多种利益联结形式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农村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中要包含权益保护和激励机制,一方面,要保护好农民的利益,逐步提高农民在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另一方面,农业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要进行一定的保护,维护好工商资本下乡的积极性,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避免出现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资本离场的现象。

3.4.2   用好农村产业融合平台这一载体

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承担政府的涉农项目,持续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强化龙头企业“产-加-销”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6]。从政府层面来说,可以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的建设,为本地农民带来就业机会,拓宽农村就业空间。

3.4.3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配套服务措施

南通市通州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区级层面的智慧农业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并已联网试运行。下一步可以进一步夯实平台的数据支撑,对农业农村信息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整合,用足、用好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将供应链上各相关经营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得整个供应链各个环节能够实现有效的衔接。平台还可以对农户进行精准的技术指导,帮助农户研判农业生产活动,推动不同环节企业间实现密切合作,实现更为有效地联结。

3.5   充分发挥农民在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农民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参与主体。在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让农民更好地参与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来,实实在在地提高农民的收入,让农民能够切实地享受到农村产业融合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一要提高农民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积极性。从南通市通州区的整体情况来看,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整体文化水平还不高,大多数农民对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并不了解,对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给农村以及农民带来的好处知之甚少。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通过宣传让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二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解决好农民问题是关键,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7]。南通市通州区应该把区内相关培训资源进一步整合,充分用好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对农民分层分批进行培训,在培训方式上既可以现场教学授课,也可以外出学习,通过培训尽快提高农民的综合能力,使农民有能力参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三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政府要加快完善相关的法律保障制度,保护好农民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发挥好监督作用,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为农民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构筑良好的外部环境。市场要充分发挥好配置资源的作用,加快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征信体系,全面规范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总之,应通过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来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参与度,拓宽农民的参与路径。

4   结束语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7]。2020年以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南通市通州区农村产业融合加速推进,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存在三产的融合度不高,未形成多主体间的合作共赢、风险共担格局等问题。南通市通州区应为各参与主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方面发挥好作用;盘活要素资源,激发农村产业融合内生动力;多措并举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方面下功夫,使南通市通州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规划引领下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张建华在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区[EB/OL].(2023-02-23)[2023-02-23]. http://www.tongzhou.gov.cn/tzqrmzf/ttxw/content/6bc1c213-4364-4033-9191-5e0a80e8d272.htm.

[3]赵霞,韩一军,姜楠.农村三产融合:内涵界定、现实意义及驱动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7,38(04):49-57+111.

[4]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6-01-04)[2016-01-04].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6-01/04/content_10549.htm.

[5]芦千文,姜长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分析与思考——基于对湖北省宜昌市的调查[J].江淮论坛,2016(01):12-16+58.

[6]周莉雅,王进,杨群力,邱美琴,戚晶晶.关于深入推进江苏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05):96-99+180.

[7]郑伟,张晓林.农民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J].江苏商论,2017(10):121-124.

猜你喜欢
产业融合南通市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旅游经济
南通市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南通市通州区粮油增产模式分析
南通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