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2年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情况

2023-12-06 11:05黄洋洋王小丽张小琴魏巍郭志华王永正赵霞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21期
关键词:感染率病原菌部位

黄洋洋,王小丽,张小琴,魏巍,郭志华,王永正,赵霞

(1.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 感控管理办公室,河南 郑州 450000;2.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方病预防控制所,河南 郑州 450000)

医院感染主要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以后又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1]。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常处于抑制状态,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恶病质等是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肿瘤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研究显示,肿瘤患者感染后的死亡风险是非肿瘤患者的3倍。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和实体瘤患者中,约50%直接或间接死于感染或感染相关不良事件。造成肿瘤患者感染的因素主要有开放性创口、手术、放化疗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干细胞移植等。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使更多的肿瘤患者获得治愈或缓解,但免疫治疗带来了更高的感染风险。

本文通过监测某省级肿瘤专科医院2020—2022年医院感染病例发生、感染部位和病原菌等相关情况,了解肿瘤患者近期就医过程中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肿瘤专科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方法, 选取2020—2022年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感染病例。医院感染判定标准:通过院内感染系统对住院患者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监测发热、抗菌药物使用、微生物送检和病例描述等信息进行系统院内感染预警,然后由感控管理办公室专职人员与临床主治医生进行人工沟通审核,依据医院感染病例诊断标准[2]进行判定。医院感染信息收集:感控办专职人员查阅文献形成感染病例保卡,保卡内容涵盖感染病例基本信息、感染部位、病原菌等,基本信息和病原菌由病历系统抓取填充,感染部位由主治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在系统中填报后由感控办专职人员审核确认。

1.2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0.0软件对感染率、感染例次率、部位感染率、病原菌阳性率的差异性进行单项有序的列联表χ2检验。部位和病原菌对应关系图使用R4.3的networkD3程序包绘制桑基图。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现状

2.1.1感染率及感染例次率

2020—2022年共监测病例39.62万例,其中感染人数7 746人,共感染8 449例次,感染率和感染例次率分别为1.96%和2.13%。新冠流行初期医院感染率最高,中期最低,后期医院感染有所回升。2021年感染率低于2020年和2022年(χ2=267 295.000、302 642.000,P<0.001),2022年低于2021年(χ2=222 383.000,P<0.001)。2021年感染例次率低于2020年和2022年(χ2=267 295.000、302 642.000,P<0.001),2022年低于2021年(χ2=222 383.000,P<0.001)。见表1。

表1 2020—2022年医院感染率及感染例次率

2.1.2感染部位

肿瘤患者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下呼吸道、腹腔内组织、血液、表浅切口、上呼吸道和泌尿道,其每年顺位变化不大,尤其是前3位的下呼吸道、腹腔内组织和血液(表2)。

表2 2020—2022年各部位感染率情况(‰)

2.2 病原菌

2.2.1病原菌顺位及变化趋势

在医院感染的病例分离阳性病原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9.83%,革兰阳性菌占30.51%,真菌占9.66%。近前10位的病原体排除及检出比例变化不大,2022年前10位病原菌历年排位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2020—2022年前10位病原菌构成及变化情况(%)

2.2.2不同感染部位病原菌情况

不同感染部位的病原菌情况各不相同。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腹腔内组织、血液系统感染和泌尿系统则多以大肠埃希菌为主。2020—2022年病原菌与感染部位对应情况如图1所示,变化不大。

图1 医院感染病原菌与感染部位分布情况

3 讨论

医院感染是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据美国疾控中心估计,每天大约每31个住院患者或每43个疗养患者中就有1个发生医院感染[3]。携带病原体的医院内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以及医院环境中细菌的侵袭或定植造成外源性感染,患者自身的皮肤、口腔、咽部和胃肠道等处寄生的正常菌群也可能由于数量或者寄生部位的改变而引起自身感染。有研究报道,在2020年第一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需要住院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中,41%以上是医院获得性感染[4]。随着新冠肺炎病毒流行的进程,个人防护措施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不断完善,医护和患者及其家属的防范意识不断加强,医院感染的发生也相应有所下降。但随着疫情常态化,人员流动性的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也随之有所回升。监测结果显示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多为机会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体,这些机会致病菌仅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引起机体组织器官感染。近3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医患感染防护意识空前提高,消毒隔离、手卫生和戴口罩等防护措施执行到位,院内感染控制各项措施得以贯彻落实,感染率稳定处于低水平,但与国内某些肿瘤专科医院相比仍有进步空间[5]。

肿瘤患者由于其身体状况特殊,他们感染的部位也不同于其他患者。2020—2022年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是腹腔内组织、血液感染、表浅切口、泌尿道、上呼吸道感染。这与其他研究[5-8]基本一致。第一,肿瘤患者由于身体虚弱,很容易感染各种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也是肿瘤患者医院感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第二,腹腔内组织肿瘤手术治疗时多为非清洁手术,容易继发感染。第三,肿瘤患者化疗、放疗等治疗过程中,常常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血液感染的发生率较高,静脉输液、留置导管等医疗操作也可能导致血液感染。第四,肿瘤患者手术后如果切口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容易引发感染。第五,肿瘤患者常常需要插尿管或导尿管等医疗操作,这些操作可能导致泌尿道感染的发生,同时长期卧床的肿瘤患者也容易发生尿路感染。综上所述,肿瘤患者感染高危因素主要是免疫功能低下,治疗方式,如化疗、静脉穿刺和引流等,长期卧床的生活方式也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与其他研究[9-10]基本一致。

病原菌监测结果提示肿瘤患者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是革兰阳性菌,也有一定的真菌感染。研究显示,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专属需氧、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其他假丝酵母菌最为常见。肿瘤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不同,感染的病原菌也不太相同。研究显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腹腔内组织、血液系统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这对发生感染、病原菌检测结果尚未检出时经验性用药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同时也对肿瘤患者出现不明原因性感染、排查乃至消除感染病灶有指导意义。

因此,持续严格执行院内感染措施不容松懈,特别是手卫生、环境卫生、抗生素使用、手术室管理方面,不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的核心竞争力[11]。一是医护人员应在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污染物品后、手脏时及手部明显受污染时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二是医院应定期清洁、消毒医疗设备、医疗器械、床铺、地面、墙壁、天花板等,做好环境卫生。三是合理使用抗生素,这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原体、抗生素的药理学特点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四是手术室管理,手术室应定期清洁、消毒设备和物品,手术室内应保持封闭,控制手术室内的空气洁净度和温度、湿度等参数。五是患者隔离,针对某些传染性疾病,医院应采取隔离措施,将患者隔离在单独的病房或病床,以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除此之外,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发并应用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也至关重要。自2001年起,全国大规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体呈下降均势,医院感染监测和防控工作效果显著[12]。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还可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器械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感染漏报率以及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等[13-14]。

4 小结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至少应具备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和预警、感染发现和检测以及感染后处置响应等环节。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众多,不同因素间存在着协同或拮抗作用,不同因素在不同空间也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充分利用这些复杂而丰富的信息,预警医院感染风险对于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也是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

猜你喜欢
感染率病原菌部位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