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忠
[摘 要]在高中历史深度课堂中,教师关注学生历史思维培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合理实施史料教学,打造深度课堂,很有必要。深度课堂下的史料教学实践探索,可以从精选史料,整合教材内容;研读史料,突破重难点;拓展史料,深化认识三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核心素养;深度课堂;史料教学;辛亥革命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22-0067-03
史料教学不是简单的“史料拼盘”教学,只有通向深度课堂的史料教学才能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才有利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以统编普通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辛亥革命”一课为例,探索深度课堂下史料教学实施的路径与方法,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实践参考。
一、为何进行深度课堂下的史料教学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较重视考试成绩,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学目标脱离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学过程不关注学生主体,等等。这些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重新思考“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问题。立足学科本质,重视知识的探索过程,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学习内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是正确的做法。就历史学科来说,其学习和研究都是围绕史料展开的,历史教师应该利用好史料这一重要资源展开课堂教学,带领学生在科学研读史料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最终帮助学生正确解释历史、评价历史,厚植家国情怀。
二、如何理解深度课堂下的史料教学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是课堂。深度课堂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推动学生深度学习的途径之一。目前学界对深度课堂教学并无确切统一的定义。在深度课堂教学研究方面,国内目前最有影响力的是华中师范大学的郭元祥教授。郭元祥教授认为,深度课堂教学应当把知识观和学习观的重建作为基础,其核心不在于一味提升知识的难度,而是在理解知识潜在联系和逻辑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加工处理,引导学生体会学科思想和潜在价值,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在深度课堂上设置的教学问题不是单一问题或者几个关联度不大的问题群,而是若干个彼此相连、环环相扣的问题串。这些问题由浅及深、由表及里、从内容到本质,使得不同学习层次、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在面对同一情境的问题串时,均可以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深度课堂在体现知识内在逻辑规律的同时,也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史料教学可以有效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其意义不仅包括掌握多种史料分析方法,还包括涵养一种“尊重历史,追求真实”的精神。另外,作为高中历史教学导向的高考题也十分重视史料的运用,不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阅读题,几乎都依据史料命制。因此,一线历史教师有必要通过史料教学构建深度课堂,培养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以及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如何开展深度课堂下的史料教学
(一)精选史料,整合教材内容
有效的史料是深度课堂下史料教学的基石。深度课堂不是面面俱到的课堂,而是有所侧重,把关键知识、必备能力和价值观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课堂。涉及辛亥革命的史料浩如烟海,不一定都适合高中学生,如何找到“有效的史料”呢?笔者认为,必须先确定一个中心点,再围绕这个中心点寻找有价值、适合学生阅读的史料。
考虑到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巨大影响力,本节课以孙中山革命活动为中心开展史料教学。教师结合孙中山不同阶段的史料,对课本内容进行重新整编,将“辛亥革命”一课设计为“孙中山救国之路的探索”“孙中山救国之路的实现”“孙中山救国之路的反思”三个部分,重构学生学习逻辑。
通过展示多重史料并对其进行深度解读,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不同史料的信息提取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素材中感悟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感知历史。在“孙中山救国之路的探索”部分,以表格、图片的形式展示史料,主要内容为同盟会成立前后,孙中山直接或间接领导的多次武装起义,以培养学生从表格、图片史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在“孙中山救国之路的实现”部分,呈现学生熟悉的史料《大总统誓词》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部分条款,培养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史料的能力;在“孙中山救国之路的反思”部分,播放孙中山晚年反思辛亥革命的演讲视频,通过音像史料引发学生的共情,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研读史料,突破重难点
每一节课都有教学重难点,这些重难点知识学生不易掌握,需要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在有效时间内突破重难点。深度课堂下的史料教学注重学生的思维参与,教师应在学生初步研读史料的基础上,设计逐步深入的问题,带领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进行思考,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惑。
按照《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编写精神,辛亥革命的背景及过程这部分内容可以做简化处理,但“一国一法”(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本课的重难点,需要进行深度学习。武昌起义成功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要完成建设新政权的任务。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中华民国的性质,只有明白了中华民国与清政府的不同,才能深刻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为此,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大总统誓词》。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孙中山《大总统誓词》
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
1.阅读《大总统誓词》后,你可否用几个词来概括孙中山所主张建立的中华民国是怎样的国家?
2.你认为哪个字是最重要的?请尝试对其进行阐述。
《大总统誓词》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史料,正因为如此,他们容易视而不见,所以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史料进行深度研读。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比较容易得出相对统一的答案。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给出的答案则不尽相同,这说明学生的思维出现了分歧。此时,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再读一遍誓词,看看其中反复出现哪个字,并就该字展开讨论。孙中山反复强调“民”这个字,表示在他心中“民”是何等的重要,这与君主专制是截然不同的。《大总统誓词》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理念。
在学生对中华民国的性质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后,教师应当趁热打铁,带领学生继续探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学生对辛亥革命有更全面的认识。
教师展示文本资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随后,教师带领学生探究以下问题:
1.结合课本知识,说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背景。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是如何呼应其出台背景的?其作用如何?
3.通过前面所学知识,说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和缺陷。
第一个问题的难度不大。学生通过对史料和教材相关内容的分析,容易得知:辛亥革命后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军事上无力对抗北洋军,政治上为了加速清王朝的倒台,决定在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赞成共和之后,由他担任临时大总统。但是袁世凯并非革命派且手握重兵,当推翻帝制的任务完成后,革命派和袁世凯的矛盾必然上升为主要矛盾,那么,该如何限制他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出台透露了革命派对未来的忧虑。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在讨论交流后,也可以得出结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不但体现了国体,并且规定了政体是责任内阁制(议会共和制),总统的权力要受到总理的制约。但在1915年,袁世凯就复辟帝制做了皇帝,这证明仅凭一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无法限制袁世凯的。在解决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对第三个问题也有了一定的把握。然而,学生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积极作用认识较深,对其不足的认识浮于表面。此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仅要认识到“为袁世凯量身定制”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用有限,而且要关注到革命派把总统制(孙中山时期)改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时期),这种因人而异的做法削弱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公正性与权威性。通过深度课堂,教师启发学生从不同视角看待同一史料,从而培养他们全面、客观地分析与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史料,深化认识
深度课堂下的史料教学,需要整合同一时期的中外史事,加强历史横向联系,使学生能够以更广的历史视野、更强的历史洞察力来认识中国和世界,这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将辛亥革命置于世界革命的浪潮之中,将其和同时代的世界发展形成对比,可以很好地实现深度课堂的教学目标,但这需要教师下力气寻找相关史料。比如,孙中山曾在演讲中指出辛亥革命的不足:
我们革命党只推翻大皇帝,那些小皇帝还没有推翻,故民国徒有民国之名,仍受专制之实。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赶走了溥仪;后面的洪宪复辟也在革命派的打击之下草草收场。但努力之后,迎来的不是民主共和、统一和平的局面,而是军阀混战、分裂割据。深度课堂下的史料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此时教师应该启发学生联系近代以来的世界史进行思考,引导学生推导出以下结论:袁世凯去世后,列强在华积极寻找各自代理人,其本质是列强在帝国主义阶段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激烈争夺;列强的干涉是造成近代中国战乱纷争,无法走向共和的重要原因。
教师还可以继续追问,既然孙中山觉得辛亥革命“不彻底”,那在他心目中什么样的革命才算彻底?这里呈现孙中山在演说中讲过的话:
中国革命六年之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上最大威权之帝国主义推翻,并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成功。
有了前一段史料的训练,学生很自然地结合世界历史来思考问题: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学习欧美,希望把中国建成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这让把中华民国看成自己孩子的孙中山感到很苦闷。恰在此时,十月革命在俄国取得胜利,它不仅建立起一种新型社会制度,并且稳定下来了,这激发了孙中山的兴趣。他决定放弃欧美路线,学习苏俄的革命方法,即以俄为师,“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在中国进行彻底革命。孙中山一生颠簸、几经成败,但他从未颓废,依然不断探索新的革命道路,依然对中国未来充满希望。很可惜,他对辛亥革命的反思未能完全付诸实践就去世了。孙中山的遗志被中国共产党所继承并革新,中国由此走上了一条民主、独立的正確道路。
通过史料研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史料拓展,不断追寻历史背后的逻辑,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层次。深度课堂下的史料教学,可有效实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目的,真正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总之,深度课堂下的史料教学要想取得成效并非易事,要求历史教师多思考、勤实践,使深度课堂下的史料教学成为一种既有实效又能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
[ 参 考 文 献 ]
[1] 陈齐荣,邹雯.深度教学研究综述的启示[J].教育观察,2020(47):31-33.
[2] 郭元祥.论深度教学:源起、基础与理念[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3):1-11.
[3] 苗颖.“史料实证”素养的教学分解初探:基于对2000年以来相关高考试题的分析[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2):47-54.
(责任编辑 袁 妮)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广东省校本研修学校专项课题“‘双新’背景下普通高中校本研修实施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XBYX039)、2022年度广东省校本研修学校专项课题“‘双新’背景下普通高中深度课堂教学模式及推进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2XBYX04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