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专题展览策展思路刍议
——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钱币展”改陈为例

2023-12-05 13:00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国家博物馆钱币策展

李 雪

文物专题展览(或称文物专题陈列),通常指基于某一收藏品类的文物而组织的展览,是我国综合类及历史类博物馆在基本陈列之外较为常见的常设展览类型之一。文物专题展览基于传统博物馆的藏品分类体系而产生,常见的文物专题展览有书画展、陶瓷展、玉器展、石雕展、彩陶展等。这些文物专题展览往往能够拓展博物馆基本陈列的内容覆盖面,并且能够丰富博物馆的展览艺术表现形式。

自2011年新馆建成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先后举办了以青铜器、佛造像、玉器、瓷器、钱币等为专题的文物展览。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细化职责定位,结合新形势下观众观展需求,原有的专题展览陆续进入改陈阶段。本文以2021年初中国国家博物馆改陈完成的“中国古代钱币展”为例,从策展思路、目标观众定位、层次结构、展品遴选、信息表达、展示技术等方面系统梳理该专题展览的策展过程与实践,以期给从业者提供多维度参考价值和意义。

一、 展览框架制定——展览沿革与馆藏文物梳理

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0余万件,其中钱币类藏品20余万件。1975年起,博物馆成立了钱币小组,系统整理钱币文物。1982年5月,为纪念中国钱币学会成立,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与中国造币总公司联合举办“中国历代货币展”。该展览是建国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的货币展览,展览以时间为序展开,开国内钱币类专题展览先河,也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此后举办的钱币专题展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后,中国国家博物馆分别于1992年、2011年推出了新的“中国古代钱币展”常设专题展览。

基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钱币”专题展览的办展传统,结合近十年馆藏钱币文物的征集与整理工作,策展组梳理了馆藏文物特点与特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古代钱币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一个重要收藏门类,藏品数量巨大,类型丰富,版别众多,是研究古代钱币的重要实物资料。其中,中国古代钱币藏品体系完备,脉络清晰,能够系统反映中国古代钱币发展的历史,以及其所承载的古代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的文化内涵。这些藏品中不乏诸多珍稀钱币,如战国“三孔布”、“共屯赤金”圜钱、三国吴“大泉五千”、唐“咸通玄宝”、十国楚“天策府宝”鎏金钱、北宋“靖康通宝”等钱币,可谓名品荟萃、珍泉渊薮。除古代钱币之外,钱范亦是馆藏钱币类藏品的重要分支,是研究古代钱币铸造技术及进步的关键物证。

第二,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定数量的古代西域及外国钱币,主要集中在西域地区古代钱币、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地中海地区钱币、中亚地区古代钱币、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古代及近代钱币、欧洲地区晚期贸易钱币、北美及南美国家贸易钱币等。其中,东亚地区包括古代朝鲜、日本、琉球、安南等地区钱币体系较为完整。2020年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征集一批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钱币,更加丰富了钱币藏品种类。

第三,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有140余万件,涵盖各个历史时期,非钱币类文物资源丰富,可作为文物类专题展览的重要补充,增加展览视觉多样性,亦能延伸展览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策展组在梳理了历次“中国古代钱币展”的展览大纲,同时充分了解馆藏文物优势之后,确定了新的钱币专题展览将以表现我国古代钱币发展体系为基础,利用世界钱币发展反映中国钱币体系对全球货币文明的影响为主体思路,增加馆藏其他类别文物做辅助展示。新展览力求做到“有面”——钱币展品覆盖面大、“有线”——展览时间贯穿中国古代钱币发展、“有点”——重点展品突出展示、“有深度”——选取若干与钱币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纵向剖析,增强不同文物间的互动,以“物”为本,实现文物层面上的立体化展示。展览内容共分中国古代货币对世界古代货币体系的影响、中国古代钱币发展、中国古代钱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三大主题版块(见表1)。

二、 专题展览定位——确定目标观众群

我国古代钱币传世数量庞大,因此众多综合类博物馆都有古代钱币及相关馆藏。在地方博物馆中,钱币藏品多由考古出土的文物构成,因此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即使常见的古代钱币藏品从时代上能够贯穿历史时期,但在钱币版别方面还是有明显欠缺。目前,除中国国家博物馆外,系统化收藏中国古代钱币的博物馆还包括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以及辽宁省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的钱币藏品主要源自清代及民国时期收藏大家的遗珍,并以此为基础逐渐构建出完整的钱币藏品体系。正是凭借丰富且全面的钱币藏品,这些博物馆才有实力举办钱币类常设专题展览。此外,隶属于财经系统的行业博物馆,如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钱币博物馆,部分银行的古代钱币展示室,以及财经类高校博物馆,如上海财经大学博物馆等,也有意愿和能力来组织钱币类专题展览。这些专题展览主要面向钱币收藏爱好者及专业观众。

我国钱币收藏爱好者众多,相关社会组织活动亦十分丰富。如中国钱币学会拥有团体会员77家,各级会员约6.2万余人,是我国文物类

表1 “中国古代钱币展”展览内容框架

表1(续)

群众性学术团体会员人数最多的团体之一(1)数据来源:中国钱币博物馆官网http://www.cnm.com.cn/zgqbbwg/132673/index.html,2021年4月13日。,可见我国钱币爱好者数量之庞大。由此可知,我国钱币相关展览的专业观众数量相当可观。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国家博物馆先后多次举办过钱币类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及巡展,展品数量巨大、钱币版别丰富、有深度,满足了广大钱币收藏爱好者及相关学者等专业观众的观展需求(见图1)。

图1 2011—2020年“中国古代钱币展”局部(李雪/摄)

近年来,党和国家愈发重视文博事业,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1]。社会上再次掀起了传统文化热,相关纪录片、电视节目、展览、文创产品等频繁成为公共舆论焦点、热点,这些现象促使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教育机构再次审视自身定位与传播战略。

2018年起,中国国家博物馆将自身功能职责进行明确及细化,将“珍藏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发挥好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国家文化客厅作用”[2]作为自身首要职责。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藏专题展览也需要吸引更多的普通观众走进展厅,看懂文物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从而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

基于博物馆作为社会公益机构的职责以及对近年来博物馆展览的趋势分析,策展组将扩大展览受众面作为第一要务,最终确定将普通成年观众、中小学生及大专院校学生作为主体目标观众群体,此目标观众也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其他专题展览、临时展览的目标观众相契合。新的钱币专题展览力求降低展览的背景知识门槛,将必要的背景知识通过文字、表格、图版、文物的不同组合等方式加以展示,让普通观众不因某一方面知识储备有限而感到参观困难。

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钱币类专题展览在钱币学界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策展组认为必须同时兼顾钱币爱好者及相关学者的专业需求。新的钱币专题展既要保持以往中国国家博物馆钱币专题展的行业口碑,也要与主体目标观众群体的需求相平衡。鉴于此,策展组利用灯光布置、重点展示等辅助手段,将珍稀钱币、不同版别钱币尽可能清晰地展示,从而满足专业观众高标准欣赏钱币细节的观展需求。

三、 文物信息表达——钱币类文物展示特点

钱币类文物不同于其他类别文物,绝大部分金属钱币直径集中在3厘米左右,个别较大者也不过11厘米左右。纸币相对体积较大,大者长30厘米、宽20厘米左右,小者尺寸与目前流通人民币纸币尺寸相仿。中国古代钱币以铜钱为主,表面多为文字,因此展品具有体积小、视觉表现单一等特点,这是展览展示的一大难点。

钱币类文物虽存在诸多视觉展示方面的劣势,但其本身的流通属性,也使得其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文物内涵表达方面又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因此,策展组在分析钱币自身文化特点及展示效果后,将展览内容与展览形式进行整体设计:

第一,在展览内容的设计上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在保证观众能有效获取展览信息的基础上弱化次级信息。如,展览第一部分“泉林漫步”以叙述中国古代钱币发展为主要内容,以古代钱币发展的重要节点分为7个单元,每个单元选择了1~2件代表钱币发展阶段的重要实物在单元开始进行重要展示。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记住这几件重点展品,就可以简单串起整个中国古代钱币发展史。另外,对于重要的部分说明及各单元说明,设计师将文字设置在观众适合阅读的高度,保证内容信息能够有效地传递。其他诸如小组说明、普及知识点等次级信息,这些信息多为背景及拓展知识,因此设计师将其设置在龛柜上方,一方面在观众有需要时可以找到这些信息,另一方面在观众不需要的时候也不会出现在其视线之中,不影响观展的节奏。

第二,在展览内容的表达上增加与观众生活联系紧密的题材作为展示切入点,积极调动观众自身储备知识,避免造成展厅文字信息过载。诸如,“布币”小组利用工具铲与不同阶段的布币组合展示,让观众完全可以在不阅读说明文字的情况下理解布币的发展过程。“两宋宝文钱”小组通过宋代皇帝像与钱币表格相结合的方式,直观表现出两宋15位皇帝发行铜钱规律,诸如早期以小平钱居多,中后期以折二等大面值铜钱为主等规律(见图2)。再如“食足货通”单元,通过其他类别文物直观展示当时货币的购买力,与观众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图2 两宋宝文钱部分(余冠辰/摄)

第三,在展陈形式的设计上进行创新突破,利用空间、平面等不同的组合设计,将钱币的视觉展示劣势转化为优势,让观众在视觉上形成整体感。实际上,新的“中国古代钱币展”共有两千余件展品,展览大纲分为三大部分、十二个单元,其中每个单元下又分组与小组,最底层是展品说明牌内容,层级多达五级,展览信息量巨大。展览设计师首先利用空间与色彩将三大部分进行物理分割,完成第一层级的划分。再利用龛柜进行单元、组与小组的分割,完成了第二、三层级的划分,之后结合展览内容,通过展品表格、展品组合排列、展品标签等形式,完成第四层级的划分。最后,通过说明牌完成第五层级的信息传达。

四、 展览内容提升——叙事切入点及重点内容补充

中国古代钱币历史悠久,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浸润下逐渐演进出系统完整、内容丰富、脉络清晰、内涵博大、个性鲜明的中国古代钱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钱币史上独树一帜,同时对周边国家及地区货币使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反映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灿烂辉煌的重要代表性物证。策展组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观众的观展需求,结合各种科技手段,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展览内容的提升:

第一,把握展览内容核心,确定展览叙事切入点,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古代钱币发展自成体系,对周边地区及国家的货币形制及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方货币体系,在国际经济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展览在序厅部分增加了欧亚大陆钱币、东亚及东南亚钱币,通过文物地图、多媒体地图等形式向观众直观展示我国古代钱币体系对世界货币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见图3)。

第二,优化钱币发展史结构,增加展览层次及信息丰富度。中国国家博物馆钱币藏品体系完整,脉络清晰,因此在历次钱币专题展览中,展现我国古代钱币发展都是展览的主要内容。此次展览第一部分“泉林漫步”仍以我国古代钱币发展为主线,但在展览内容划分上没有按照以往专题展览按历史朝代划分单元,而是以我国古代钱币自身发展阶段和与钱币类别划分,分为先秦货币、半两钱、五铢钱、宝文钱、贵金属、纸币、机制币七个单元,展览内容组织大体以时间为序,兼顾不同类别钱币的集中展示。一方面突出展示我国古代钱币以贱金属(铜、铁、铅)铸币为主要特征的发展序列,另一方面也展示了贵金属、纸币等其他类别钱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发展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泉林漫步”部分以机制币单元结束,主要展现我国钱币在清末受到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不仅在造币方式方面进行了彻底地转变,同时在货币制度改革方面也进行了大范围的讨论与实践。最终,清廷于宣统二年(1910年),接受了当时较为先进的本位货币概念,并采用以“元、角、分”为单位的纯货币单位。

图3 序厅地图及动态钱币地图演示(李雪/摄)

在展示我国古代钱币发展的同时,展览内容还增加了十余个知识点,如“钱是怎么产生的?”“五铢钱都一样重吗?”“我国是何时使用十进制的?”“银锭名称是怎么来的?”“什么是本位货币?”等问答内容,丰富了展览内容,为普通观众提供了所需的背景知识。

第三,发挥综合博物馆的优势,展现馆藏特色。与财经类行业博物馆不同,中国国家博物馆在藏品方面有着更多的优势,特别是其他类别的文物藏品丰富多样。利用多类别文物的组合,可以有效地弥补钱币展示视觉单一的缺陷,同时也为深入挖掘钱币文化内涵提供了机会。因此,此次新展览增加了第二部分“圜宇方圆”展览内容,主要通过专题的形式,结合其他类别藏品展示钱币在社会发展中所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技术等方面的内涵。

第四,丰富古代造币技术相关内容。我国古代金属钱币铸造工艺经历了范铸法、翻砂法、机制法三大发展阶段,纸质钱币也经过了木、铜版印刷、机器印刷两个发展阶段。其中,金属钱币范铸工艺是我国夏商周三代灿烂的青铜器铸造工艺在后世的延续,而我国的钱币翻砂铸造工艺更影响了中亚、欧洲等地的金属铸造技术,是我国先民推动人类技术文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中国古代造币技术的发展是我国先民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商品交易对货币供应量的需求,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最终取得了古代科技文明发展史中的重要成就。此次展览通过制作相应的模型和三维动画,将范铸法各发展阶段的完整铸造过程更加直观地呈现给观众。对于翻砂法的展示,由于缺乏可靠的考古资料支持,策展组选择利用《天工开物》的插图转化为动态视觉效果并添加字幕,增强观众对于翻砂法工艺的理解与感知。机制币铸造采用了以英国传教士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口译的《铸钱工艺》一书中的工艺步骤及配图为基础,采用线描图的形式进行工艺展示。

五、 互动形式创新——丰富观众多感官体验

调动观众多感官体验是一种高效的展示方法,能够加深观众对展览内容的理解,同时缓解他们在参观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疲劳感。策展组通过对钱币类文物展示特点的分析,结合当前观众的观展需求,精心安排了多感官互动的展览装置,以丰富观众的参观体验。这些装置不仅通过视觉刺激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文物,还通过触觉等多种感官的互动,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文物的魅力。

第一,增加视觉互动内容,降低观众参观负担。策展组利用动画及多媒体互动装置在展线的前段、中段、后段分别设置了三处多媒体体验区。一处为序厅中的动态欧亚大陆钱币发展地图,弥补了钱币文物地图无法展现在钱币出现时间先后的缺陷。第二处为“国博历史超市”互动系统触摸屏。该互动系统以历代文献中关于商品价格信息为数据库基础,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历代铜钱、纸币、银锭图片与之一一对应,最后设置上级菜单,将时代、商品类别进行划分,让观众通过时代、币种、商品类别的选择,最终获得当时钱币购买力的信息,与该部分展览“食足货通”展览文物进行信息互补(见封三)。另一处为《天工开物》翻砂法铸钱多媒体动画,采用动画的形式将古籍中的线图还原成完整的翻砂法铸钱过程,既节省了展览空间又弥补了辅助展品的不足。

第二,增设观众触摸互动装置与“打卡点”,利用多感官交互方式提高观众参观的好奇心。策展组在展览中设置了两处触摸互动,提高观众的展览参与度。一处在展览的第一、二部分之间,利用3D打印技术复制放大了70余枚在展重点钱币的正反面,供观众近距离欣赏。开展后,该处装置还成为观众拍照打卡的热门场景(见封三)。另一处触摸体验在“资币轻重”单元,策展组结合展览内容,设置了三个不同时期五十两重量的布包,希望观众能够通过对不同时期重量的感知,直观理解我国衡制的变迁,从而了解衡制对于钱币重量的影响(见图4)。

图4 观众通过互动装置体验历代衡制变化(李秀娜/摄)

第三,通过展览整体的形式设计、灯光设计将数量巨大的钱币聚零为整,提升展览的整体表现力,为观众营造沉浸式观展感受。《周礼》记“泉府掌以市之征布,敛市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者,以其贾买之,物楬而书之,以待不时而买者。”[3]即泉府掌民间调剂物资,取其如泉水流通之意。至王莽时期铸六泉与货泉、布泉,“泉”开始成为钱的代称,这种称谓一直沿用至今。因此设计师以“泉”为主体设计概念,在展览整体色调、龛柜造型等方面都进行了与之对应的抽象化处理。

六、 结论

受文物保护以及传统金石学传统影响,文物专题展览一直是我国综合类及历史类博物馆的重要展览类型之一。在策展过程中,策展人员应充分考虑本馆专题展览定位和馆藏优势,使之能够成为基本陈列的有效补充。相较于基本陈列完整而宏大的叙事,专题展览应更加注重某类文物的内在演进逻辑,同时也需兼顾艺术、文化、技术、流传、题材等方面的表达。在深刻理解文物内涵的基础上,顺应新兴技术手段发展,丰富设计形式,调动观众各方面的感官体验,从而更好地实现信息表达。

如何“让文物说话”始终是博物馆策展关注的焦点,本文希望借此实践探索的案例,为学界和业界提供一些经验,从而为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遗产尽一份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国家博物馆钱币策展
博物馆之夜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
钱币翻倍
关于策展
芬兰国家博物馆扩建项目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宝贝在哪儿?
2017 艺术策展人
组合钱币
关于将“curator”统一翻译为“策展人”的建议
中西方博物馆策展人(curator)制度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