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展览中“语境化阐释”与“传播有效性”的关系探讨①

2023-12-05 12:59毛若寒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展品语境博物馆

毛若寒

一、 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展览中的“传播有效性”义涵

传播有效性通常指“话语传播双方在话语互动中达成话语意义理解上的同一性”[1]。自然科技类博物馆是展示与传播自然与科技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公共文化机构,其传播有效性是检验其责任履行效果与价值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尺,对于达到科学普及和公众科学素养的目标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已经针对不同细分领域,在博物馆传播评估和反馈[2]、博物馆传播媒介与技术[3]、博物馆展示设计与呈现[4]、博物馆传播策略及管理[5]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现有文献对于自然科技类博物馆传播有效性的直接界定相对较少,其中大多认为传播有效性不仅包括了博物馆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也包括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不仅涉及到观众对自然科学的认知和态度,也涉及他们对博物馆的信任和满意度。为此,笔者提出一种对于自然科技类博物馆视域下的“传播有效性”的概念界定:博物馆通过特定媒介传播的自然科学知识、现象和价值,在观众中产生持久的认知效果和情感效果,并促进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信任和满意的程度提升。下面将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其内涵和特点。

宏观的“综合视角”包括“博物馆—受众—社会”的整体传播目标、策略、管理、评估等层面。首先,从博物馆角度看,可通过考察其传播目标、内容、形式、渠道和影响等方面来评估传播有效性。其次,从受众角度看,可以通过考察其参与度、认知度、情感度和行为度等方面来评估传播有效性,重点是判断观众是否能够接受和理解博物馆传播的信息,避免误解和偏见。最后,从社会角度看,可以通过考察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等方面来评估传播有效性。

微观的“展览视角”从具体的展览设计、呈现和互动等方面考察,关注展览在信息传达能力、观众参与度和观展收获等方面的表现。首先,信息传达能力指展览对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等进行整理、排序和关联,进而使观众系统、完整地了解展品主题,并准确地理解和记忆博物馆展示的自然科学信息,以达到正确的认知效果。其次,观众参与度指展览能否促进观众与展品深入互动,与之建立密切联系,激发兴趣和参与度,以及进行深层思考和探索,形成积极的情感效果。再次,学习和记忆效果指展览针对不同观众群体、不同认知层次和兴趣爱好进行定向展示和解释,广泛激发观众的学习、探索和思考欲望,促进构建更有效的学习和记忆效果的能力。最后,持续影响效果指展览对观众的眼界、思维、认同等方面产生持续影响的能力和效果。

综上可知,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展览中的“传播有效性”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它涉及博物馆、受众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多个因素和指标。因此,要提高自然科技类博物馆的展览传播有效性,需要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进行研究和实践,同时也需要考虑不同语境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和特点。下文将重点介绍“语境化阐释”的内涵与特征,以及它对自然科技类博物馆传播有效性的影响和意义。

二、 “语境”与“语境化阐释”的内涵

(一)博物馆领域中的“语境”

“语境”(context)最初是语言学术语,指“文章、文本”“上下文”及“语言的使用环境”的语义,后被哲学[6]、心理学[7]、社会人类学[8]、历史学[9]、考古学[10]等学科引申借用,泛指围绕某一事件或对象的相关事物或实体,为其提供合适的解释资源的框架。将此概念延伸到博物馆展品时,其语境就是“围绕展品生成的关联性意义网络”[11]。这些网络是随着人与物关系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以人工制品为例,其语境可以包括生产语境、使用语境、废弃或埋藏语境等。对于自然物,即岩石矿物、地层构造、动植物遗存、生物标本等而言,其语境则体现在生成、发展、存储与消亡的自然过程之中[12]。这些在原生语境中生成与积累的物质、行为、制度与精神等多层面的信息,使物获得了超越物质功能的精神内涵,这也是它们作为博物馆研究对象的根本依据,成为博物馆传承与传播文化遗产的核心素材库与信息源泉。

目前,对于博物馆物的语境要素及结构初步形成了以下认知:物的语境由微观语境和宏观语境组成。微观语境对应着微观层面的物的生产、流通、使用、储存与展示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关联环境。宏观语境由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技术、观念等语境维度组成,涵盖自然与人文的各个知识领域、社会生活领域,以及物质生产与精神创造等范畴。这些语境影响着具体情景下物与人的互动,从而使物产生特定的意义[13]。

(二)“语境化阐释”内涵与机制

所谓“阐释”(interpretation),字面意思是一方向另一方/多方传达信息。弗里曼·蒂尔登(Freeman Tilden)将“阐释”引申为一种教育活动,“阐释并非信息本身的简单传递,而是通过原始遗产资源的利用,通过访客的直接经验,使用直观的媒介来揭示事物的意义与关系”[14]。这一观点奠定了今天博物馆界关于“阐释”的基本理解。“阐释”不是简单地呈现信息,而是通过恰当的“媒介”揭示“物”背后的关系和意义,实现“物”与“人”之间的知识、情感和意义对话,涉及到如何将展品与观众联系起来,如何让观众参与到展示中,如何让观众深入理解展品的内涵、意义和价值。因此,“阐释”是一个使展品、观众和媒介三者产生联系和互动的系统性过程[15]。阐释的目标是促进观众身体、认知与情感的参与,创造观众相关联的真实体验,促使其实现理解、思考及情感关联,需遵循关联、揭示、吸引、激发、完整、情感等原则[16]。

“语境化”(contextual/contextualize)是“语境”的动态形式,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将解释对象置放到相互关联的语境网络下进行意义制约与解释,是发挥语境功能的过程。另一方面,当对象被置入关联性意义网络下考察时,意义的生成语境不再处于原初状态,从而在“旧语境的基础上重新编织生成新的语境”[17]。由此可见,语境化实际上是一个语境再生成的过程,既以关系性而非孤立化的整体性视野去认识对象,也在动态性而不是固定化的思维下为对象重新编织关联性网络以解释其意义。

综合上述观点,“语境化阐释”(contextual interpretation)可以被界定为是一种以物的原生语境为基础资源,以物的关联性意义网络为展品解读与展览传播的根本立场与实践视野,以全面、系统、动态揭示展品的多维度内涵,促进观众与展品深层沟通为核心使命的展示传播策略。基于图1的逻辑流程图,“语境化阐释”的运作机制和基本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图1 语境化阐释的运作机制与内在程序

第一,原生语境阶段。在这个阶段,物随着生产、交换、使用、废弃等活动不断地瓦解与重建其功能与角色。在此过程中,物会富集出许多关系着特定人、物与环境的丰富的历史信息,潜藏着被研究、传承与利用的诸多价值,构成语境化阐释的基础资源。

第二,藏品语境阶段。在这个阶段,“物”从“原生语境”进入博物馆收藏体系而转变为“博物馆物”。由于脱离了原生语境下的时空坐标和功能场景,博物馆物的行为、制度和价值等层面的信息不可避免地减损与流失。从物进入藏品语境的范畴开始,博物馆人便开始了通过对原生语境的追溯与探索来恢复和补充博物馆物的信息和价值。

第三,展览语境阶段。“展览语境”下的博物馆物不再是单一的被研究对象,而是附着上特定的展示意图或教育目的,从“藏品”转变为“展品”,成为观众与过去沟通的智识理解与情感体验的传播媒介。展览语境是语境化阐释在公共传播阶段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它需要立足藏品语境的条件、基于原生语境的内容而实现。

第四,观众情境阶段。“语境化阐释”的完成不仅取决于“物”的语境层面,也取决于多大程度与“观众情境”(visitors’ context)相联系和融合。“观众情境”的对象不是物,而是观众,指的是影响观众认知、情感与心理动机的主观与客观环境。以观众情境为参照,不断优化展览情境的包容性与可及性,促进观众在智识与情感层面更大程度融入展览情境,是语境化阐释的核心使命。

三、 “语境化阐释”助力“传播有效性”提升的内在逻辑

纵观博物馆历史,对于物的“语境”的重视,以及相关“语境化展示”“语境化解读”或“语境化传播”的实践进程,与博物馆公共化、社会化的进程密切相关,源于对“传播有效性”认识的不断重视与深化,以及对传播有效性实现路径的持续探索。从现实层面看,语境化阐释所具有的特征也使其有可能从博物馆、受众和社会三方面助力提升传播有效性。

(一)历史逻辑

博物馆最早起源于私人收藏,主要满足收藏者个人兴趣、品味和地位。这些“珍奇柜”(cabinet of curiosity)的陈列秩序依赖于收藏家的主观逻辑,物与所属的自然、文化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并没有被真正重视[18],很难揭示展品背后的语境和意义,也难以引起观者的注意和参与。随着近代公共博物馆的兴起,博物馆开始意识到需要为展品提供解释和说明,然而往往基于专业知识和权威观点,通常基于类型学(typology)的陈列方式,剥离了关联语境的基本信息,很少考虑观众的背景、需求和兴趣,难以引起观众的注意和参与。

19世纪末开始,尤其是20世纪中叶后,国际博物馆越来越重视自身作为公共教育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的定位,更加关注观众的体验和满意度,更加重视展品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这时候,“语境化阐释”的理念和策略得到了深入的发展。一方面,博物馆开始尝试恢复或重建展品的原生语境,以增强展品的真实性和生动性,诸如“生境群”(habitat group)、“生活群”(life group)。它们展示(见图2)的做法,是将物件置入情景再现的场景中,使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展品所处的自然或人文环境,增加了展品的视觉吸引力和教育价值。尤其在20世纪60年代后,一些大中型博物馆的立体透视场景无论在经费投入、科学准确性、制作工艺还是艺术水准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19]。

另一方面,博物馆开始尝试将展品置于不同的历史、文化、社会等语境中进行阐释,以增强展品的多样性和传播深度。如1994年在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尼国家历史博物馆举办了名为“美国生活中的科学”(Science in American Life)的展览,通过二战期间研发核武器的曼哈顿计划,完善克隆技术的实验室等22个历史案例,追溯并探讨了过去125年来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20]。

21世纪,“语境化展示”的理念逐渐融入到了多个国家博物馆的展陈实践当中。布拉格国家技术博物馆馆长伊沃·贾诺赛克(Ivo Janousek),在2000年发表的《语境博物馆:整合科学与文化》一文中,认为科学博物馆经历了四种形态,第四代可被称为“语境博物馆”,它的本质是“科学+技术+人文+文物”的统一体,以高度交互的方式揭示人类广袤的知识[21]。贾诺赛克的设想虽然有些超前和理想化,但也反映出将“语境”的理念和思维贯穿于自然科技类博物馆使命履行和功能架构的行业心态。

(二)功能逻辑

“语境化阐释”是一种提高传播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和策略,它通过重现或模拟展品的原生语境,提供或引导与展品相关联的多种行为互动,将展品置于不同的历史语境、科学语境、自然语境、社会语境等体系中进行阐释,使受众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理解展品所承载的知识和内涵。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强信息传递能力,还能够激发观众参与度,提高学习和记忆效果,增加持续影响效果和社会影响力。为了探讨“语境化阐释”对“传播有效性”的功能逻辑关系,我们可以从博物馆、受众和社会三个方面加以解析。

首先,从博物馆的角度看,语境化阐释基于对展品多维度、全面性和动态性的理解而产生。传播有效性是建立在科学可靠的传播内容资源基础上的,而这些内容资源的科学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语境的把握。每件展品都形成于特定的语境网络中,其中涵盖了关联物品、相关人群、特定时空等要素。对展品多维度、全面性和动态性的理解有助于博物馆发掘展品的内在价值和外在联系,提升博物馆展示传播的信息量和表现力,增强博物馆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因此,语境化阐释能够提高信息传达能力,即展览对相关自然与科技知识、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等进行整理、排序和关联的能力,使观众系统、完整地了解展品主题,并准确地理解和记忆博物馆展示的自然科学信息,以达到正确的认知效果。

其次,从观众的角度看,语境化阐释本质上与观众的个性化、情感化和互动化紧密相关,且契合一般观众认知和学习的规律。一方面,传播有效性的重要衡量指标包括观众的参与度和认知度等,这些指标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下才能实现,博物馆展品解读需要充分对接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背景、不同兴趣和不同需求的观众的不同的期望和理解。另一方面,历史语境、科学语境、自然语境、社会语境等设置能够有效地调动观众的先验知识和经验,激发观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观众的共情和共鸣。因此,语境化阐释能够提高观众参与度,即展览能否促进观众与展品深入互动,与之建立密切联系,激发兴趣和参与度,以及进行深层思考和探索等能力;提高认知度,即展览能否使观众系统、完整地了解展品主题,并准确地理解和记忆博物馆展示的自然科学信息;提高情感度,即展览能否持续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如兴趣、好奇、惊奇、赞赏等,并形成积极的情感效果;提高行为度,即展览能否促进观众与其他观众或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和分享,形成有效的互动效果,并对观众的眼界、思维、认同等方面产生持续影响。

最后,从社会的角度看,语境化阐释有助于激发博物馆承担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传播有效性还包括宏观的社会影响力层面,博物馆需要提升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等。要实现这些目标,语境化阐释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扩展了知识解读的多元性、包容性和合理性,有助于在更开阔的视野下实现科学传播,从而更容易实现增强观众科学素养的目标。同时,语境化阐释还能够推动对科学与社会问题的回应和探索,对国家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因此,语境化阐释能够提高社会影响力,即展览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生态保护意识,在对博物馆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等方面,也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 “语境化阐释”助力“传播有效性”提升的基本路径

(一)基于“展品”语境网络的可视化编织

这一路径的核心思想和目的是,通过将展品与相关的信息、情感和互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重塑展品与人、环境、情感之间的联系,增强展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具体做法是,重现或模拟展品的原生语境,构建或引入与展品相关联的多种辅助信息和情感体验,提供或引导与展品相关联的多种行为互动,将围绕着物的语境关系网以符号化、可视化、交互化的方式表现在空间叙事中,实现“物—人—环境—情感”的重塑与重生。例如,荷兰微生物博物馆(Micropia)有一片科普微生物知识的展区,展台集成式地陈列着玻璃培养皿、实验环境箱、显微镜观察装置以及多媒体装置。观众可在真实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皿内被放大50倍的微生物。在多媒体屏幕中,则有微生物的“实时视角”(live view),呈现着放大200倍后的微生物。此外,还有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动画短片,体现微生物解剖学构造的图文说明,比较不同类型微生物之间尺度大小、生态功能的互动游戏等。这些展项有机组合在一起,展示对象被置入到宏观与微观的语境尺度,以及生物属性、社会属性与文化属性等多个语境维度下表达出来,观众得以在较短的参观时间内全面地建立起该微生物的语境框架,收获更丰富的科学知识及更多样的参观体验。

(二)基于“知识”的跨语境对话与跨视角重构

本路径的目的是,通过将展品置于不同的历史、科学、自然等语境中进行综合对比,拓宽展品所反映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文化价值的视野和层次,激发观众的多元思考和认知。从自然科技类博物馆物所承载的知识和内涵看,要将展品置于不同的历史语境、科学语境、自然语境的“综合体系”中,或者置于宏观与微观语境的“对比体系”中进行阐释,使受众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和视野重新认识和理解展品所反映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文化价值,以及其背后更加庞大的、综合的、立体的世界。这有助于拓宽展览阐释的眼界,使展品解读突破一时一地的局限,有利于吸收和呈现跨学科的新思想和新观点。突破传统视角的局限,在更新颖的视角下呈现展品的价值,进而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展品价值解读,也能为公众提供更具整体性、更富创意与个性的文化体验。

荷兰莱顿布尔哈夫医学博物馆(Museum Boerhaave)的“疾病与健康”(Sickness and Health)展览(见图3),在展览框架的各层级标题与说明文字中,体现出物与原先的多元情境维度的联系。展览由“医院”“实验室”和“未来”三个一级标题构成,在其下一层级中,策展人将医学领域的特定议题转化为不同的二级标题,从医生和技术延伸到法律、教育、家庭、政府、战争、社会心态、跨学科知识、经济与产业、伦理道德等多个语境维度。在多重视角下,医学展品由于去语境化而被遮蔽的多元信息得以重新打开,观众得以从更综合、更多元、更新鲜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医学展品,为促进观众与物之间的深层对话奠定了基础。

(三)基于“受众”的分众化语境化阐释系统

本路径的目的是,通过不同受众的特征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使传播内容能够更好地与受众的认知、情感、价值和行为相契合,提高传播效果和质量。从自然科技类博物馆物与受众的关系看,要根据不同的受众特征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

首先,选择合适的语境化解读类型。可根据展品的特点和目标受众的特征,选择最能够引起观众兴趣和共鸣的语境类型,如文化语境、社会语境、生活语境等。例如,对于展示自然科学基本原理和现象的展品,可以选择生活语境来进行解读,将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实例,让观众能够感受到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于展示自然科学发展历程和成就的展品,可以选择历史语境来进行解读,将展品与相关的人物、事件、背景等联系起来,让观众能够了解到科学知识是如何产生、发展和变革的。对于展示自然科学与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相关的展品,可以选择社会语境来进行解读,将展品与当前的热点话题、公共利益、道德责任等联系起来,让观众能够思考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图3 “疾病与健康”展览内景(2)来源:莱顿布尔哈夫医学博物馆官方网站https://rijksmuseumboerhaave.nl/english/whats-on/museum-at-a-glance。

其次,构建多元的语境化展示层次。根据展品的复杂度和深度,构建不同层次的语境,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观众需求。对于涉及多方面知识和信息的展品,可以采用“主线+支线”的方式来进行语境化解读,在主线上提供基本概念和信息,在支线上提供更多细节和拓展。对于涉及不同视角和立场的展品,可以采用“多元+对话”的方式来进行语境化解读,在多元中呈现不同视角和立场下对展品的理解和评价,在对话中激发对展品的交流和讨论。例如,法国人类博物馆(Musée de l’Homme)有一个展示人类进化历程的展品,它采用了多元+对话的方式来进行语境化解读,在多元中呈现科学视角、宗教视角、文化视角等对人类进化的理解和评价,在对话中激发对人类进化的交流和讨论。在展品旁边,有一个互动屏幕,观众可以通过扫描自己的面部特征,得到自己与不同人种和古人类的相似度,并了解自己的祖先可能来自哪里。这样的展示方式让观众能够从多个角度认识人类进化,并与展品产生联系和共鸣。

五、 结语

自然科技类博物馆的“传播有效性”问题,需要从博物馆、受众和社会三个维度统筹考虑。本文以语境化阐释为切入点,探讨了其在提升自然科技类博物馆传播有效性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本文指出,语境化阐释是指将展品置于其原生或新生的关联网络中,揭示展品与其相关的人、物、环境、事件等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强展品的信息量、意义和价值的阐释方法。这一方法源于博物馆对传播有效性认识与实践的深化。由于其基于对展品的多维、全面和动态研究,契合多元受众的认知、学习与体验需求,扩展了知识解读的多元性、包容性和合理性,从而成为提升博物馆传播有效性的重要路径。

展望未来,自然科技类博物馆需要树立起更具内在性和深刻性的“语境化思维”,将其更全面、深入地融入博物馆的各项工作中,并持续探讨、深化、有机整合原生语境、藏品语境、展览语境与观众情境四位一体的统一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这需要价值维度和工作维度两个方面的深刻变革与重塑 。同时,也要客观地认识到该方法的适用性问题。“语境化阐释”并不是一种万能的策略,博物馆需要在“去语境化”和“再语境化”之间找到平衡,以及在“语境化阐释”和“多元化阐释”之间找到平衡,在运用语境化阐释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妥善规避矛盾,尽量发掘出其积极有益的一面。

猜你喜欢
展品语境博物馆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博物馆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露天博物馆
跟踪导练(三)2
CCMT2016展品预览(1)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