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贝宁 李刘敏 陈发兴
摘要:【目的】城市道路是连接一座城市的大动脉,城市道路绿化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厦门岛123条道路的绿化植物从植物种类组成、观赏特性、道路绿带应用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厦门岛道路绿化植物有154种,分属于83科137属,其中乔木61种、灌木66种、草本27种;筛选出厦门岛2种基调树种和25种骨干树种;总结出厦门岛道路绿化植物的相对频度、植物群落和植物配置形式,并对厦门岛道路绿化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结论】厦门岛道路绿化植物种类丰富,配置形式多样。
关键词:道路绿化;道路绿带;基调树种;植物配置形式;厦门岛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74(2023)02-0122-07
Investigation and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Greening Plants along Roads in Xiamen Island
Liu Beining1,Li Liumin2,Chen Faxing2*
(1 International College,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2,China;
2 College of Horticulture,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2,China)
Abstract:[Object]Urban roads are the main arteries connecting a city,and the greening on urban road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garden cities. [Method]In this paper,greening plants along 123 roads in Xiamen Island were investig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plant species,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s,and application of road greenbelts. [Result]There were 154 plant species along roads in Xiamen Island,belonging to 83 families and 137 genera,including 61 arbors,66 shrubs,and 27 herbs. Two keynote tree species and 25 backbone tree species were selected in Xiamen Island. The relative frequency,plant community and plant configuration of tree species in the road green belt of Xiamen Island were summarized,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ree species in the road green belt of Xiamen Island. [Conclusion]The greening plants along roads in Xiamen Island are rich in species and various in configuration modes.
Key words:Road greening;Road green belt;Keynote tree species;Plant configuration;Xiamen Island
廈门岛位于福建东南部的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但也时常受到雷暴、冰雹、台风、大雾、寒潮、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厦门市素有“海上花园”称誉,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滋养着种类丰富的奇花异木,形成鸟语花香、清新宜人的居住环境和极具亚热带风情的城市风貌。厦门岛作为富有文艺气息的城市,已经成为旅游观光的风景宝地,并朝着森林城市、海绵城市等生态园林城市的方向持续发展。
道路绿地是人们日常接触最多的绿化形式,绿化植物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人居环境。本研究对厦门岛道路绿化植物进行调查,重点分析绿化植物种类、观赏特性、相对频度、配置形式等特点,筛选出若干基调树种与骨干树种,为厦门岛道路绿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1 厦门岛道路绿化植物调查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普遍调查法、随机取样法、加权法等研究方法[1-3],对厦门岛道路绿化植物种类以及应用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用分层记载法统计调查道路绿带,以植物在各类道路绿带中出现的相对频度为计算目标;相对频度=(某种植物在所有街道中出现的频率/每种植物在所有街道中出现的频率之和)×100%,物种丰富度=植物群落中树种的总数[4]。通过对厦门岛123条道路绿化植物搭配进行调查统计,分析道路绿带植物组成及其多样性、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2 厦门岛道路绿化植物调查结果
2.1 植物种类组成
厦门岛道路绿化植物共计154种,分属于83科137属。其中乔木61种,分属于25个科47个属,落叶植物与常绿植物比例为1843;落叶乔木主要有大叶榕、凤凰木、美丽异木棉、刺桐和菩提树等5种;常绿乔木主要有高山榕、小叶榕、杧果、香樟和红花羊蹄甲等5种。灌木有66种,分属38个科63个属,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有三角梅、鹅掌柴、花叶假连翘、黄金榕、红花檵木、朱槿、光叶子花、假连翘、灰莉、红车木和朱蕉等11种。草本植物有27种,分属于20个科27个属。
2.2 树种观赏特性
基调树种与骨干树种的观赏特性决定城市的观赏主调,城市街道环境制约着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绿化植物观赏性决定道路绿化的观赏价值[5,6]。城市道路绿化中基调树种与骨干树种均以乔木为主导。结合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筛选出厦门岛道路绿化植物66种,包括38种乔木和28种灌木,从树冠、枝叶、花果等方面的观赏特性,以冠大荫浓、枝干观赏性、色叶树种、花相良好、观果树种等特征指标,对各树种进行观赏特性分析,初选出66种乔灌木(表1)。
根据城市道路绿地基调与骨干树种的案例、厦门岛主要道路绿地实地调研、植物观赏特性、古树名木树种和《厦门市道路绿化常用植物指引》选用树种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加权评估,厦门岛道路绿化植物共有27种的分值在3分及以上(表2),其中分值5分的选为基调树种,3~4分的为骨干树种。基调树种有2种,分别为凤凰木、大叶榕,其中凤凰木是厦门市的市树;骨干树种有25种,包括高山榕、杧果、红花羊蹄甲、刺桐、木棉、大花紫薇、小叶榕、美丽异木棉、印度橡皮榕、深山含笑、火焰木、铁刀木、黄槐、仪花、台湾栾树、盆架树、香樟、垂叶榕、菩提树、非洲楝、红花檵木、鸡蛋花、九里香、花叶假连翘、红车木。
3厦门岛道路绿化植物应用分析
3.1 道路分车绿带
厦门岛的道路分车绿带主要以灌-草和乔-灌为主要种植模式,少见乔-灌-草模式。常见乔木有中东海枣、垂叶榕、大叶榕、凤凰木、小叶榕、美丽异木棉、江边刺葵、加拿利海枣、高山榕、丝葵和小叶榄仁等11种,其相对频度为 4.0%~12.0%。常见灌木有黄金榕、假连翘、红车木、光叶子花、朱蕉、红花檵木、花叶假连翘、鹅掌柴、胡椒木和杜鹃等10种,其相对频度为3.41%~10.23%。
3.2 行道树绿带
行道树绿带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是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7]。厦门岛主要道路中单层结构的行道树绿带具有41条,占行道树绿带总数的28.8%。行道树绿带中常用乔木为黄葛树、杧果、凤凰木、高山榕、香樟、小叶榕、红花羊蹄甲、盆架树、加拿利海枣、大王椰子等10种,其相对频度为4.23%~16.90%;常用灌木为花叶假连翘、鹅掌柴、黄金榕、朱槿、红车木、光叶子花、红花檵木、假连翘、朱蕉和龙船花等10种,其相对频度为9.15%~18.31%。
3.3 路侧绿带
路侧绿带位于道路侧方,是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8]。在路侧绿带中常用乔木为小叶榕、黄葛树、垂叶榕、凤凰木、高山榕、刺葵、盆架树、美丽异木棉、天竺桂、大王椰子和火焰木等11种,其相对频度为 8.25%~19.59%;路侧绿带中应用最泛的灌木有鹅掌柴、黄金榕、花叶假连翘、红车木、光叶子花、红花檵木、鸡蛋花、朱槿、灰莉、假连翘和红背桂等11种,其相对频度为 18.56%~36.08%。
4 厦门岛道路绿化植物多样性
通过对厦门岛道路绿带322个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统计,从图1可以看出,路侧绿带中植物层数三层或物种丰富度6~10的植物群落最多。行道树绿带中以二层的植物群落为最多,其次为一层的植物群落,三层以上的植物群落占比不到20%;物种丰富度2~5的植物群落最多。分车绿带则以二层和三层植物群落为主,其中乔-灌-草共三层的植物群落占39%;物种丰富度2~5的植物群落最多。因此,厦门岛道路绿带的植物多样性较高,植物群落丰富度、植物层数及群落稳定性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提高;行道树绿带的物种丰富度较低,可以通过改造绿化植物以提高道路整体植物群落稳定性。
5 厦门岛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形式
通过对厦门岛123条道路植物应用调查(表4),发现绿化植物配置形式主要有规则式、自然式以及混合式等3种,16条主干道路的绿化植物配置形式以规则式和混合式为主;采用的种植模式有乔木、乔-灌、乔-灌-草等3种模式。
如图2所示,在道路路面较宽地段采用多层次植物配置。主要采用下层规则式绿篱状灌木、中下层自然式灌木、中上层自然式小乔木或灌木、上层规则式乔木的方式,整体景观整齐自然。
6讨论与建议
6.1 道路绿带物种丰富度较低
道路绿化植物多样性是发展城市绿化,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建设健康、和谐、绿色、生态、宜居城市的基础[9,10]。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决定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在城市街道生长环境较为贫瘠的地段,需要提高植物群落的稳定性,避免遭受侵害后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得到恢復。厦门岛道路的行道树绿带中单层植物群落较多,存在植物群落结构过于单一,不利于维护生态稳定性。因此,建议厦门市园林绿化相关部门对厦门岛道路行道树绿带增加绿化植物种类,提高行道树绿带物种丰富度,增加街道植物群落稳定性,丰富街道景观。
6.2 绿化植物季相不够丰富
“春花、夏荫、秋色、冬绿”是城市园林景观对植物配置的总体要求。目前,中小城市道路绿化一般春季观花类的乔木和灌木树种较少,秋季观叶树种和彩叶树种少,没有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也显得城市的生机和活力不够[11]。厦门岛行道树大多为亚热带风情的棕榈科或榕属植物,缺少秋色叶等能够营造季相的乔木树种。灌木树种形态各异,同种植物通过不同的形状搭配营造不同的景观,不易形成视觉疲劳;三角梅作为厦门市市花,在厦门岛的道路绿带中应用较多,但灌木种类较为单一,色彩搭配较固定,建议适当种植些季节性花坛植物进行改善[12]。
6.3 绿化植物配置不够合理
城市道路树种的具有降噪效果[13],在居住区旁的行道树应考虑树种的降噪效果,适当种植阔叶树种。目前厦门岛道路两旁树种多为凤凰木、小叶榄仁、美丽异木棉等细叶树种,建议可以适当搭配阔叶树种进行交替种植。同时,部分道路在分车绿带中种植小叶榕等根系较发达的植物,容易破坏两侧道路的平整性,不利于后期的养护管理,建议改种在较为宽阔的分车绿带,且相邻两颗榕树之间应间距20 m以上。在配置盆景榕树时注意与下层灌木分隔开,避免与灌木相融层次不明显。
参考文献:
[1]乔埃虎. 包头市道路绿化树种选择与应用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2]高荣. 哈尔滨市城市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选择的研究[D].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5.
[3]张勇. 厦门岛绿化树种多样性与生态园林建设的研究[D]. 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2.
[4]王彩霞,何平,王保忠,等. 株洲市道路植物景观的数量化分析[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2):100-103,110.
[5]张楠,董丽,郝培尧,等. 北京市中心城区行道树结构的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155(5):101-106.
[6]王圳,高亚军,闫凡峰,等. 海滨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综合评价体系构建[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5(2):187-196.
[7]陆明华,芦建国,徐新洲,等. 城市道路路侧绿地植物配置模式探索—以杭州环城西路绿化景观为例[J]. 林业科技开发,2010,24(2):126-129.
[8]陈敏捷,傅德亮.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的审思—以上海市昌平路道路园林景观设计为例[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6(2):204-209.
[9]梁愛丽,陈翠玉,严莉. 柳州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现状调查研究[J]. 广西农学报,2020,35(5):56-60,55.
[10]刘文龙. 珠海市园林景观植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D]. 广州:中山大学,2021.
[11]孟欣慧. 中小城市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7(15):4499-4500.
[12]袁瑛,秦华. 城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探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1):184-187.
[13]明雷,郑洁,程浩,等. 常青道路景观配置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34(1):15-18.
(责任编辑: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