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凌敏 吉林省药品检验研究院
固定资产在事业单位发展中尤为重要,通过实施固定资产管理,可保证单位良好运转。不过一些单位固定资产存在金额大、固定性强、种类多等特点,加上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在我国事业单位中实行时间较短,致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还不够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因此立足内控视域下,重点探究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路径,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具体用于科研、行政管理,其属于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单位资产中占比较大,具有形态各异、种类繁多、存放分散、单位价值较高以及与日常业务活动紧密联系等特点,是事业单位各项职能发挥,促进事业单位良好运转的重要基础。现阶段,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对事业单位管理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位应用的是记账核算双记录的方式,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科目设置更加细致。受到该模式的影响,导致单位在财务处理上更加复杂,要求单位拥有更高的资产管理水平。此外,单位财务人员还需要掌握足够的系统操作知识,在实际工作量上会明显增加。因此,新时期环境下,事业单位需要立足内部控制视角,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确保其满足实际需求的同时,不会发生资源浪费问题,发挥出单位固定资产的价值。
单位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时,需要立足适应性原则,结合自身发展特点,通过购置、验收、使用、管理、处置固定资产,使固定资产各项管理活动满足自身发展要求,防止出现资源浪费及重复采购等情况。不同单位具有差异化特征,为保证固定资产管理效果,应注重适应性原则,从自身实际出发,实现管理模式的持续优化与完善,为固定资产管理高质量开展提供保障。开展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时,若未能实现对各环节的有效管控,缺乏适应性,会对固定资产管理效果产生严重影响,对单位发展产生阻碍。
固定资产管理深入落实下,事业单位需要立足全面性原则,全面梳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流程,使各项管理工作更加完整、全面,防止出现遗漏。固定资产属于事业单位各项业务开展的重要保障,其不仅会影响到单位职能的发挥,也与单位服务优化存在密切的联系。所以,单位开展固定资产业务时,应从固定资产特点入手,应用更加合理的管理手段,将各管理环节进行覆盖,实现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事业单位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时,因为涉及众多方面的内容,包括采购、验收、使用、管理、处置、报废等,如果未能形成相互约束、权力制衡制度,可能会出现管理漏洞,导致资源浪费,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单位各部门应联合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实现相互制衡,从而使固定资产安全完整,避免固定资产浪费及严重消耗。在固定资产管理环节,财务部门、资产使用部门、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需要明确自身监管职责,形成监管合力,促进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单位应细化管理责任,并重点进行管理网络构建,明确固定资产管理人及使用人,形成更加科学的管理格局。事业单位主要是利用国家财政资金采购固定资产,所以固定资产收入归属于国家,其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事业单位属于固定资产的使用人,需要重点实施固定资产全面监管工作。单位应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细化人员职责,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中涵盖的所有部门及人员,应落实岗位责任要求,确定出直接责任人,并向具体成员落实责任。实施固定资产管理,清晰各部门责任,如财务部门,其负责固定资产财务管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开展实物管理工作,单位具体使用人员负责固定资产使用。固定资产使用人员需要掌握科学的使用方法,具体使用环节,立足勤俭节约原则,减少耗材,不断提升使用效用。例如同一大型办公打印机,需要由多部门共同使用,可有效减少资产采购成本。
第一,注重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实现固定资产科学配置。事业单位开展年度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时,各部门需要结合自身实际需求,根据节约原则加以编制,资产管理部门应将相关文件精神作为主要依据,对单位固定资产业务需求、资产使用情况及固定资产现有存量进行统筹考虑,通过调整部门实现闲置资产的科学利用,对部门预算编制进行汇总,根据单位具体情况,针对年度部门固定资产购置,科学制定预算编制意见,根据相应程序,向单位会议集体讨论上报审议,更加科学地开展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工作[1]。第二,科学实施固定资产日常管理。进行管理制度的科学制定,结合预算编制购置固定资产,可选择分散采购的方式,也可选择公开招标的方式。验收过程中,需要结合购置要求做出严格核查,同时出具验收合格单。在固定资产入库、领用等管理上,单位管理人员需要科学构建固定资产台账,积极利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按照卡片详细登记资产信息,同时针对固定资产做出实时监管,并且,还应追踪记录固定资产性能、维修保管情况等。不仅要根据上级部门要求重点实施资产清查,还应构建完善的清查盘点制度,同时做到全面执行,在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良好配合下,全面开展盘点工作,盘点结果需要与系统及台账核对,并进行信息更新,实现账实相符。第三,规范固定资产处置。单位应规范固定资产处置程序,做到全面执行,包括资产转移毁损报损等,需要根据不同类别,结合规定程序向上级部门进行上报,若固定资产存在残值,应实施残值评估后再进行处置,残值上缴财政国库,同时实施实物和财务账核销。
首先,科学构建风险识别、评估以及应对机制。内控视域下,固定资产风险确认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在风险确认过程中实施定性与定量评估;科学识别固定资产内控风险,了解风险严重度;针对不同风险,科学制定应对方案,从而有效降低风险问题的不良影响,为事业单位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其次,设定目标。内部控制视角下,事业单位应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目标,不断提升单位固定资产内控水平,并且还应做好目标分解工作,将其贯穿于内控工作流程中[2]。最后,定义偏好及容忍度。新时期环境下,事业单位开展固定资产内控风险控制工作时,需要与风险实际偏好结合,确保内控目标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做好风险偏好定义处理后,还应明确单位固定资产内控风险容忍度,将此作为重要基础,不断提升固定资产内控水平。
第一,构建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共享主要包含内部共享与外部共享,其中内部共享具体是针对各部门内部资产的相关信息,可对单位内部各部门开放;在外部共享上,需要各部门强化交流沟通,从而有效提升信息水平,实现信息资源有效共享[3]。事业单位各部门应构建完善的信息共享管理机制,通过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管理信息共享,实现固定资产信息整合,提升信息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并做到信息的快速获取。第二,明确共享信息。科学开展固定资产购置预算编制处理工作,还应充分了解固定资产存量、价值及使用效率等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掌握固定资产需求度;信息共享机制执行过程中,应详细了解各项资产信息,如购置预算以及购置标准等;使用固定资产时,相关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等信息,避免出现各自独立的现象,导致资产重复购置;全面监督固定资产内控落到实处,更加详细地了解内控信息;全面落实固定资产绩效考评,同时及时反馈绩效考评结果。
针对固定资产,事业单位需要做到全过程管控,包括事前管控、事中管控、事后管控。第一,各部门采购固定资产前,立足各部门需求,合理编制采购计划,遵循勤俭节约原则,对固定资产配置做出科学安排,防止财政资金被浪费,出现贪污腐败问题。第二,做好固定资产事中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管理程序,针对固定资产管控,科学实施账务处理,根据政府会计制度要求科学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还应做好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科学构建资产清查制度,使单位能够了解自身固定资产情况,通过制度化管理的方式,确保固定资产清查顺利开展,事业单位每年均需要开展一次固定资产全面清查工作,明确资产盘盈、盘亏责任。员工调动岗位前,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固定资产移交手续的科学办理,避免出现资产丢失等不良问题。第三,注重固定资产管理监管。事业单位发展中,需要对固定资产监督、考评机制进行完善,科学开展内部审计,保证各项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对固定资产使用加以规范。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保证管理责任的全面落实。第四,针对固定资产,需要科学构建风险管理机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时,较易面临各种风险,事业单位若想有效控制各类风险,需要科学制定管控机制[4]。如使用固定资产时,易出现资产闲置的风险,所以事业单位应结合潜在风险,了解风险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分析风险可能产生的影响,重点防控发生概率高、影响程度大的风险。风险管理机制制定后,单位应科学制定风险管理方案,同时构建固定资产风险预警指标,如分析固定资产使用率,当使用率较低时,则易发生固定资产闲置风险,应对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优化各项工作。
内部控制视域下,事业单位为满足政府会计制度要求,需要重点提升内部人员素养,强化政治学习,并通过岗位技能培养,提升人员管理能力,使其更加全面地了解固定资产管理要求,积极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中,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成效。第一,事业单位应科学构建综合培训机制,立足多个方面,对工作人员专业能力进行培养,使其更加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及时发现固定资产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解决。第二,全面实施人才培养工作,对单位工作实施深入分析,详细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要求,了解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科学构建知识体系,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培养,防止固定资产管控无法深入落实。事业单位应强化财务人员培训,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应进行计提折旧,避免出现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情况[5]。事业单位应了解自身固定资产情况,财务人员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单位应注重财务人员培训,使其掌握政府会计制度的实际要求,了解该制度内涵,以此为基础,促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同时全面管理固定资产,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使固定资产使用更加合理。第三,事业单位应构建考评激励机制,营造出相互成长、互相监督的环境氛围,促进各项制度的全面落实。第四,注重固定资产管理文化,使单位所有人员均能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的价值,加强重视,实现固定资产管理高效推进。
总之,现代事业单位发展中,需要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力度。事业单位需要立足内控视角,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了解自身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并不断探索科学的管理路径,立足多种措施,全面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需要明确资产管理部门责任、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完善内部风险控制、健全内控信息共享与沟通机制等,借助有效的方式与方法,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满足事业单位实际发展需求,促进事业单位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