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仓
(中共秦安县委党校,甘肃 天水 741600)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并强调要“打造一个适合居住、宜业、和谐、美丽的乡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要统筹好国内外大局,又要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来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深邃考量和全方位安排。同时,他还对如何正确地处理好工农城乡之间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三农”工作,从战略角度做出了部署,为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步以及迎合新时代发展指明了方向。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其根本含义关键在“居”“业”“和”“美”4 字上。
“居”即安居。在乡村地区,逐渐实现现代化的居住环境。如今,农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与现代化的生活条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要紧扣乡村居民的现代化生存环境,努力改善乡村居民的基础生存环境。农村地区的电力、道路、通讯、运输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民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农民的生活、生产更加便利,使乡村实现了平等、均衡的基础公共服务。全面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公共服务制度更加完善,城乡之间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公共服务更趋合理,城乡之间的基础公共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人们对乡村的居住环境进行了不断改进,在乡村地区推广了公共卫生,并对村中的生活垃圾进行了高效治理。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生产及生活模式也越来越熟悉。这些地方的风景都极具特色,而乡村振兴建设就是要突出乡土特征、本土文化精神、地域特色等,既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要具有丰富的文化特色。此外,还应不断优化乡村设施与功能。保留乡风乡韵、乡景乡香、青山在、绿水在、乡情在。
“业”,即乐业。在乡村地区为广大农户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更重要的是让其能够在当地找到工作。如今,更多的人决定离开土地,不是离开自己的家乡,而是选择在附近找工作。据《2021 年度农村劳动力市场状况》统计,在2.93 亿人的劳动力中,农村劳动力约为1.60 亿人,占比约55%。一方面,要全方位拓展农村发展的空间,提高农村地区的工作能力,让更多的农村居民能够在当地找到工作并获得收入,为农村地区争取到更多的工作机会。另一方面,要对农业的全方位功能、乡村的多种价值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通过乡村发展为当地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农村居民就业率,相应也将更多的人力资源供给了企业发展,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使乡村经济发展状况得到改善,农村地区的发展拥有更大空间。目前,农村商业环境得到明显改进,各类优秀人才回到家乡,在家乡开始了其职业生涯,成为推动家乡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并为城乡融合开辟了新途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要素[1]。
“和”,即和谐。乡村要有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及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氛围。农村既要塑造外形,又要塑造灵魂,“富脑袋”,也要“富口袋”。要在强化“硬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软件”的滋养、德化、凝聚、净化作用,使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效率明显提高。在加强和巩固农村发展的基础上,在党的领导下,将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乡村管理体制得到了完善。同时,乡村的良好管理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农村社会风气也明显提升。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继承传统文化,推进乡村文明新步伐,不断推进乡村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农民精神面貌,形成了一种新的文明。农村各类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平安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乡村治安状况维持良好,农村社会环境就会始终保持稳定。
“美”,即美好。城乡建设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使乡村跟城市一样美好。未来,城市比重上升,农村比重降低,这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而城市与农村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共同存在。要加强“以工补农”和“以城带乡”的工作,加速构建“工”“农”相互促进,城乡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工农”新关系,使“农”与“工”在城乡间自由流动,促进“农”的有序流动。稳步推动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逐渐普及城镇居民的基础设施和权益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城镇居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使用权等权利[2]。促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农民自愿有序进城落户。推动落实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依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和其他劳动权益。
2.1.1 实现乡村“五大振兴”
首先,要实现的就是“产业”。唯有产业发展壮大,农业经营才会有效益,农业才能成为有奔头的行业,农民收入才会增加,工作也会变得有吸引力,生活也会变得更好。
其次,要把种植和养殖产业发展得更大更好。继续推动农业大国的发展,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策略贯彻下去,持续提升对食物和关键农产品的供应。
再次,推动一二三产业在乡村建设中的结合。以农村的多种优势和农业的多种价值为基础,大力发展乡村二三产业,将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推动农村经济进步,不断提升其发展的品质和效率,提升其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最后,要确立发展方向,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以全县为中心,对产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并将各种工业园区的引领效应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对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进行有效组织,把增值收益更多的部分交给农民,健全农村与农民之间的联系。
2.1.2 推进贫困地区的脱贫巩固工作
实现乡村振兴的先决条件是“巩固”,既要“稳固”,又要“提升”,让“贫困”的老百姓过得更好。坚决防止出现严重的返贫现象。加强预防返贫的监控和帮助机制的执行,做到未雨绸缪,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避免整个乡镇发生严重的返贫现象,从而有效捍卫并加强这场战斗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首先,必须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不断减少贫困人口规模,坚持以提高贫困人口的经济水平为基本手段,以推动脱贫县的快速发展为主要目标,综合利用各种资源,集中力量补短板,使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使三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用水质量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改善,使收入差距和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
其次,要建立对贫困地区长期的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救援资源的集成,实行分级帮助和援助,将兜底保障网络建设得更加牢固,从而让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抗灾能力得到提升。要加大帮扶力度,完善扶持制度,形成乡村和城市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模式。
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作为指导,着力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的公共服务工作,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推动乡村振兴进程。
首先,坚持以乡村振兴为中心,全面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住房质量、村内道路规划、供水保障、农产品的保鲜和运输、防汛抗旱等,优先实施便利生活、增产增收的建设。
其次,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乡村生活建设。结合实际,大力开展农村改厕所、生活垃圾、生活废水处理工作,大力推动乡村绿化、亮化。立足于乡土、地域和民族特点,对乡村景观进行改造,对传统乡村和特色房屋进行重点保存,对其进行有效的历史文化传承,将原始乡村风情与现代化理念相融合,创造出一幅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富春山居图”,避免将小城市的发展模式简单地移植到小山村中,使小城市不像小城市,小山村不像小山村。
再次,提高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快完善乡村地区医疗保障、教育质量、社会保障等基础设施的弱项,使农村地区的广大居民得到更好的生活,使乡村建设与农村人口结构以及社会改变相匹配,增加对县、乡村公共服务的投资以及对其进行的统筹分配,推进县、乡村之间功能衔接互补、分级解决不同问题的融合发展的模式,使整个区域范围内的基本公共服务系统能够持续、健康地运行下去。
与城镇相比,乡村精神文化的发展明显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适合乡村居民群体特征的载体和平台。
首先,要在乡村精神文化工作上进行改革。对城乡之间精神文化相结合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对其进行广泛宣传和实践,对农村居民进行更多精神文化方面的指导和宣传,以及道德修养方面的指导和教育,培养出其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其次,强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乡村受众和目标紧密联系,添加有更多农业趣味,充满正能量、形式多样、接地气,受农民喜爱的文化项目。
再次,要在乡村大力推进新风。对其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找到可以切实推进的切入点和载体,划分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之间的界线。在此过程中,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天价彩礼,禁止婚丧大操大办,不搞铺张浪费,积极抵制和破除封建迷信,并要指导广大农村居民转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任务量大、涉及面广、持续时间久,必须要有制度措施做保障。
乡村治理关系到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关系到整个农村的安全与稳定。
首先,要把保证和改善农村民生作为第一要务,树立起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观念,使乡村治理的力度和治理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其次,要充分利用好党的执政优势,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坚决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不断提高其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旗帜鲜明的基础上,继续坚持和强化党组织对村组织的领导,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农村管理体制,用好“三支队伍”,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让广大村民更加牢固地站在党组织身边。
再次,要进一步完善县级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职能。坚持“以大带小”,以“以大带小”的方式推进政府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移,充分利用县的优势,加强县的“带乡带村”职能,加强对乡镇审批、服务和执法等部门的整合,提高对农民的服务水平。加强基层组织的基础工作,提高其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改革农村社会管理的途径和手段,将新的治理方案与传统遗留的治理资源融合在一起,推进高质量的治理方案,实现农村管理网格化,加快大数据精细化服务与赋能化发展[3]。
在县级层面上,相对于大、中型城镇而言,突破县、乡、村“三线”分离发展的模式,实现“三线一体化”,这样会具有较低成本和现实可操作性。推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给各级政府更多在整合和利用方面的自由,加强县与村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全县范围内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协调,不断推动城乡之间设备配置合理化、产业发展相结合、资源和公共服务更平等[4]。
同时,要加快构建完善的制度、政策,强化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促进县城基本上实现城乡一体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政策制度,逐渐打破城乡之间的界限,使“市民”和“农民”这两个词的含义融合起来,使农民能够在工农之间进行自由选择和转换,方便农民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双向流动,提供进退有据的生活方式,将县城设置成工农和城乡融合的一个关键纽带。
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循序渐进,一年年干,一件件做,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始终把农村发展看作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面,持续用力,建立长效机制。始终要做到质量大于数量,实效大于进度,追求好而不是快速,切实地将实事办好,使农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感受到生活条件的改善,从而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在“自下而上”的实施体系中,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要将农民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还要更好地发挥国家的力量,将基础公共服务真正地向农民供给,将精确引导、政策支持、公共设施完善等工作做好。农民应该干的事和能干的事就让农民来干,加强农民对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的理解,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我国乡村面积很大,每个地方的环境和社会风俗习惯都有很大差异。而且,乡村工作要经得起农民考验,经得住国家考验。一定要从现实角度着手,求真务实、尊重规律、跟现实生活相联系、统筹规划并推动发展,坚决抵制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定不移地保护好农民利益,用良好的工作方式来全面推动农村发展,有序推进乡村振兴[5]。
要紧紧依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提高政治判断能力,提高政治理解能力,提高政治执行力,提高政治意识,提高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农村地区创建一个适宜居住、和谐、美丽、可持续的乡村居住环境,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