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好贵
摘要:文言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群文阅读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基于群文阅读理念创新文言文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视野,而且能强化学生的语文思维,使其领略传统文学艺术的魅力。文章重点分析了初中语文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价值,根据课程目标和群文阅读的特点,探索了科学的、可操作的教学路径,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从而大幅度提高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群文阅读;价值;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群文阅读,主要是教师根据合适的主题或者议题,精选多篇优质的文言文语篇,形成结构化的文本组合,带领学生围绕议题对文言文组合进行意义构建。现阶段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存在兴趣低、阅读视野狭窄等问题,实施文言文群文阅读,能够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教师应该结合“1+X”的教学思想,针对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困境,精心设计并开展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帮助其找到攻克文言文阅读难点的路径,从而实现群文阅读理念的有效渗透。
1 初中语文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价值
1.1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视野
文言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长期以来,学生接触到的文言文素材比较少,阅读形式仅局限于单篇阅读,导致学生无法积累充足的文言文学习经验,造成阅读视野窄化的不利局面。群文阅读和单篇阅读相比,突破了文言文篇章数量上的局限,而开展初中语文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视野。一方面,群文阅读是把不同的文言文篇章进行有机组合,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接触到更丰富的文言文素材,通过有效的阅读分析,逐步体会文言文用语的构建规律,使阅读视野更加开阔,从而改善文言文教学长期处于孤立和封闭的状态。另一方面,基于群文阅读的文言文教学,能弥补单篇阅读知识点零散、繁杂的缺点。教师从主题构建的角度出发,搜集具有共通性的文言文篇章,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可以使其系统化地掌握文言文知识和阅读技巧,拓宽阅读视野,从而提升文言文自主阅读能力。
1.2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思维
文言文阅读是一项强调思考的心智活动,而思维的激活与提升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让学生真正读懂文言文,并领会其主题思想,必须具备灵活、敏捷、发散的思维。以往的单篇阅读模式侧重于对文言文字词句的讲解和灌输,要求学生对文本内涵进行解读,并且要与教参中的标准答案相一致,这导致学生的独立思考机会比较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维的发展。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是师生在集体构建的过程中达成解读共识的新型阅读范式,对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思维很有帮助。一方面,群文阅读模式下的文言文篇章之间是存在逻辑关联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实施比较式阅读、思辨性阅读,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理解和判断,提升阅读分析能力以及思维的训练效果。另一方面,文言文的语言凝练且富有意境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在群文组合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篇章,同时开展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促进学生深度挖掘文言文的艺术特色,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从而借助文言文群文阅读全面驱动学生的思维发展。
1.3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
一方面,教师可以将课内外文质兼美的文言文素材加以梳理与整合,带领学生开展鉴赏性的群文阅读,使其体会传统文学艺术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感受不同作者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的精湛,调动学生传承文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立足于文言文群文,在相同的议题之下,引导学生探析、挖掘多文本中所蕴藏的传统文化思想,包括古人高尚的道德、乐山乐水的情怀以及对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等。学生沉浸其中,势必会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形成自觉传承的意识,彰显文言文群文阅读的价值。
2 群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2.1做好选文工作,奠定文言文群文阅读的基础
想要提升初中语文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前提条件是做好選文工作。文言文的体裁比较特殊,科学选文并非把几篇文言文进行简单叠加,而是要注重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主题化的文本组合,这样更有利于议题的构建,促进学生挖掘群文的内涵。为此,教师应该遵循“1+X”的选文原则,根据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和认知能力,从教材和课外两条路径切入,合理选择和组织文本,从而奠定文言文群文阅读的基础。
第一,教材内选文。从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新教材中的分布情况来看,教材中共选编了30多篇文言文。这些文本以单元的形式呈现,在主题和内容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关联性。教师在实施教材内选文时,可以借助文言文单元整合的编排特点,根据教材对文言文题材的分类进行文言文群文组合的构建。
第二,教材外选文。这种选文方式主要是教师根据教材内的文言文,通过教材一篇带课外多篇的形式,开发教材之外的文言文素材。在实施教材外选文时,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实际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课外文本的篇幅尽量短小精悍,以开阔视野为主,避免给学生带来较大的阅读压力。从选文方法来看,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文言文的主题和作者,在课外资源中,选择具有相同主题的经典作品,或者相同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与教材内的文章构成群文。课外文言文的数量不宜超过两篇,议题的拟定应该以教材为基准,具有讨论性和开放性。这样既加强了课内外的联系,又能确保扩大学生的文言文阅读面,从而实现教材内外的高质量选文。
2.2创设教学情境,唤醒文言文群文阅读期待
初中生对文言文阅读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群文在篇幅和数量上都有所增加,学生在不了解群文内容之前,难免会产生心理压力和负担。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趣是开展文言文群文阅读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有效性。情境创设应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具备良好的激趣和导读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文言文群文阅读的目标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好教学情境的创设工作,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参与文言文群文阅读的期待感。
第一,立足生活视野创设情境。文言文的创作年代距今比较久远,学生的阅读和认知难点大多源自时空观念的薄弱。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对象、抒发的情感、阐释的道理都与生活存在相通性和一致性,教师应该联系日常生活,创设贴近学生认知的文言文群文阅读情境。例如,文本群中包含的是议论说理类的文言文,教师可以出示相关的生活案例,或者具有争议性的热门话题,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前的交流活动,唤醒学生的情绪和思维,随后引出文言文群文及其议题。通过生活情境的铺垫,学生会对群文产生亲近感,进而产生浓厚的阅读和探索兴趣。
第二,开发信息资源创设情境。由于文言文在语言方面与白话文存在较大的区别,对于学生来说抽象性太强。而信息化素材具有化抽象为具象的功能,十分契合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师应该根据文言文群文的题材和描写对象,优选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的信息化素材,为学生打造生动直观、声像俱佳的情境。以山水游记类的文言文群文阅读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小视频呈现各篇文言文中的名山大川和秀美景致,再搭配一些悠扬古朴的古风音乐,给予学生多重感官刺激,使其移情入境,从而缓解对文言文群文阅读的抵触情绪,以更好地品读古典美文。
2.3设计探究任务,丰富文言文群文阅读活动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文言文群文阅读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缺乏自主性的阅读活动,学生处在非常被动的地位,很难保障阅读参与度,影响文言文群文阅读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该坚持活动化教学理念,立足文言文群文阅读的要点,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探究任务,组织学生合作互动和学习,从而使文言文群文阅读活动更加丰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第一,设计诵读任务。诵读是文言文群文阅读的重要环节。实施有效的诵读能够促进学生体会文言文的语言构建规律,对提升语感发挥着显著的效用。教师可以根据文言文群文组合,播放对应的配乐,组织学生以4~5人一组,开展个人领读、分段读、齐读等形式的诵读活动。在学生探究诵读任务期间,教师需要跟进聆听和巡视,指导学生结合各篇文言文的语用特点,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以及句子语调的抑扬顿挫,要求学生表现出不同文言文的情感和韵味,从而提升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和诵读能力。
第二,设计翻译任务。翻译是文言文群文阅读的关键步骤,在以往的单篇阅读模式下,一般是教师带领学生对文言文进行逐字逐句地翻译,而文本群的篇目较多,传统方法不仅耗时,而且收不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应该把这项任务派发给学生,组织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对文言文群文开展自主、合作式的翻译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减少对参考书的依赖,遵循“信、达、雅”的翻译原则。采用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通过组内成员的讨论,完整地译出每篇文言文的意思。在各组初步完成翻譯任务之后,教师再组织组际之间的成果展示和交流,指导学生重点关注文言文群文中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互相核对和校正翻译结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和翻译水平,顺利地构建活动化的文言文群文阅读课堂。
总而言之,文言文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高的开展价值,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视野,提升文言文语感和思维能力,对增强学生传承传统文化意识也大有裨益。教师应该通过科学选文、创设情境、设计任务等路径,全面优化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和能力,从而有效实现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尚红艳.初中语文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3(4):48-50.
[2]姜金女,相建华.关于群文阅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天津教育,2022(20):75-77.
[3]龙泉良.群文阅读视域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探微[J].语文教学之友,2022,41(4):44-46.
[4]朱延永.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探讨[J].基础教育论坛,2022(8):46-47.
[5]汪海东.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J].教育界,2022(3):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