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晨晨(南京农业大学 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缉米珠绣,又称缉珠绣、穿珠绣、串珠绣或珠绣。其具体做法是用丝线将珍珠缝缀在衣料上,形成特定的纹样。基本绣法有缉珠、穿珠和串珠等多种。在清代宫廷各色精美的刺绣吉礼服袍褂中,现存的米珠龙袍数量不多,仅收藏于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赤峰博物馆等国内外博物院馆以及少数收藏家手中。米珠龙袍集面料、款式、纹样、色彩、刺绣、设计制作为一体,体现了封建皇家的礼仪制度、审美品位和刺绣工匠的艺术智慧,是我国服饰艺术的瑰宝,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纵观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其等级制度体现在政治、经济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服饰上有冠服制度,对服装的纹样、色彩、面料、装饰工艺等进行严格的等级规定,其政治目的是巩固上下尊卑的封建等级秩序,以此来维护封建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稳固皇权的统治和威仪。
古代传说中龙是一种有鳞、角、须、爪等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超自然的能力,封建时代龙象征帝王之尊。传说上古开创华夏民族文明的伏羲氏为青龙,司马贞《补三皇本纪》曰伏羲氏“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1]至于龙的神力,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描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2]《辞海》定义:“龙为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角、须、爪, 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3]龙作为想象中的神物,渐渐被人们描绘出特定的造型,装饰在服饰或器物上。
龙袍,从广义上看,为古代帝王后妃所穿着的、织绣有龙纹的袍服。《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中概括主要有三种含义:一是织绣有龙纹的袍服;二是清代帝后庆典时所穿之袍;三是太平天国将领所穿礼服。[4]其中第一种含义较为宽泛,第二、三两种则有特定的穿戴要求。在文史资料和考古发现中,都有龙纹袍服的记载,如《尚书·夏书·益稷》所言,“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5]是说在帝王的袍服上用五色描绘或绣有龙纹等十二章,并做成五个等级的礼服。从夏代禅让制改为王位世袭制后,原始氏族社会神权象征的龙纹逐渐转化为奴隶社会的王权象征。目前还没有发现夏朝和周代国王礼服的实物形象资料,间接的图像参考有商代河南安阳殷墟5 号墓出土、身穿龙袍的玉人,“此玉人,在龙袍前胸部位饰有一个龙头形兽面纹,两臂部位各饰一条降龙,两腿部位各饰一条升龙,领及后背饰黻纹。龙纹的布局和后代的龙袍颇有相似的地方。另外,河南安阳出土的著名的乳虎卤,那趴在乳虎身上的乳子所穿的衣服也饰有两条升龙和两条降龙,龙的部位和前述玉人一致……这种龙袍的龙纹布局可能就是后世华夏民族龙袍的前身”。[6]
具体而言,清代的龙袍特指帝后服饰中的“吉服袍”, 清代《钦定大清会典》、清宫《穿戴档》、《清史稿》等文献资料中对帝王后妃的穿戴都有具体的典制规定,如皇帝、皇太子的服饰分为礼服(朝袍、衮服、端罩)、吉服(龙褂、龙袍)、常服、行服、雨服、戎服和便服等类,皇太后、皇后服饰分为礼服(朝袍、朝褂、朝裙)、吉服(龙褂、龙袍)、常服和便服等类。确切地说,只有皇帝和皇太子(男性),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皇太子妃和嫔(女性)的吉服袍称为“龙袍”。 吉服是帝后于宫廷喜庆节日、筵宴迎銮、亲耕藉田等吉庆场合穿着的服装,包括吉服褂和吉服袍,即常说的“龙袍”。 缉米珠绣礼服和吉服袍、褂便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龙袍,古代天子、皇后所用的服饰……龙袍是至尊之服,各代形制有异有同,但做工用料极其考究奢侈是共同的。”[7]龙袍因其体现帝后威仪而被各朝代的统治者沿袭下来,随着时代变迁、王朝更迭,龙袍的服制规范愈加完善,也愈加冗繁,但龙袍的织缂绣都精工细作,精美华贵,尤其是缉米珠绣龙袍,做工更是精益求精,视觉效果华美富丽。如今,我们早已推翻了封建王朝统治,沿袭数千年的封建服制规范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所遗留至今的龙袍以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工艺价值仍然释放着人类服饰文化的璀璨光华。
本论文所研究的“龙袍”,指广义概念上的龙袍,主要包括礼服中的朝袍、衮服和朝褂,吉服中的龙褂和龙袍,还包括没有制成成品的袍、褂料,其中还有少数带有特殊意义的“蟒袍”。缉米珠绣龙袍,则特指缉绣有米珠的朝袍、龙褂和龙袍。
明清时期,珠绣衣饰是王公贵族专用之物,从衣帽到鞋履品类繁多。尤其是清代,宫廷服饰中缉米珠绣的使用量大增,品类涉及袍、褂、衮服、马褂等,服饰品包括鞋靴、帽、荷包、表套、扇套、眼镜套和钥匙袋等(此不在本课题研究范围)。在国内外一些博物院、馆和收藏家处有部分清代流传至今的吉服和礼服藏品实物,以各式锦缎和缂丝面料为多,其中大量饰以精美的缉米珠绣。笔者对收藏于博物院、馆、收藏家等处,以及刊于史籍书刊上的米珠龙袍、龙褂包括件料约60 件进行了分类分析,其中属于礼服的朝袍、朝褂、衮服7 件;属于吉服的男女棉、夹、单龙袍19 件、龙褂6 件,还未制成衣服的龙袍料23 件、龙褂料5 件,另外还有龙袍的领袖边料5 套(表1)。由此可以看出,缉米珠绣的方法在礼服和吉服中均有使用,在吉服中使用占比更多一些。
表1 清代米珠缉绣袍褂数据(件)
从年代上分析,乾隆年间的缉米珠绣龙袍褂数量最多,有25 件,嘉庆年间缉米珠绣龙袍的数量突然减少,据载与乾隆皇帝主张简朴有关。缉米珠绣的袍褂制作费工耗时,价高奢靡,乾隆皇帝曾下令禁用,《清实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入宫物件,内有珠绣蟒袍……此等费工价而不适用,朕甚鄙之,因即以赏人,并未留御。犹忆皇考时,怡贤亲王曾进珠绣黄褥,当即饬训,并谕其过当。朕遵守家法,宫中服御,从不用及珠绣。”[8]这里乾隆帝两度提及珠绣衣物,并表达了生活俭朴的态度,日后来自江南三织造(江宁、苏州和杭州)的进贡服饰中,虽并未停供,但珠绣服饰有所减少,至光绪时才略有回升。
虽然当时乾隆帝主张简朴,反对穿着奢华的衣服,但在宫廷中,刺绣衣装仍非常丰富,精美奢华、用珍珠、珊瑚绣满龙纹的米珠龙袍、褂,以及各色鞋帽配饰,始终都是帝王后妃的御用珍品,如“乾隆蓝缎满绣孔雀翎地珍珠珊瑚珠绣云龙福寿夹吉服袍”“乾隆明黄色绸缀绣缉米珠龙纹女夹龙袍”“嘉庆绛色缎米珠绣云龙海水江崖纹龙袍”“同治石青色绸绣缉米珠八团彩云蝠龙纹夹龙褂”和“光绪明黄色绸彩云金龙纹缉米珠灰鼠皮女龙袍”等,这些缉珍珠绣龙袍都体现出清代宫廷御用服饰的精美和珍贵。
依照清代典章服制规范,从皇帝后妃、皇子亲王到品级官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应服饰等级的礼制规定,在不同的场合要依制穿着特定的服饰,具体表现在通过服饰的面料质地、款式色彩、装饰纹样和配件饰物等方面体现出等级规范,不可僭越。
清代的宫廷服饰,以满族游牧民族紧身袍褂、马蹄袖、四开衩等为基本特征,并在满汉文化不断地交流、碰撞过程中受到博大精深的汉族文化影响,逐渐吸收、融合了许多汉族服饰的特点,形成了新的样式。这在龙袍的用色与纹样上有充分的体现。以“用色”为例,在中国传统色彩观中黄色为“吉”,五行中“金木水火土”分别象征“西东北南中”,黄色五行对应“土”象征“中”,《汉书》曰:“黄色,中之色,君之服也。”[9]因此历代王朝大都崇尚黄色,衣装用黄色象征皇帝有土则有天下,代表其具有绝对的权威。
龙袍的用色分为面料地色、领袖缘色、刺绣花色等多个环节。清代龙袍依制用明黄色,只有皇帝和皇后能够使用;皇太后、皇后、皇贵妃、妃和嫔的龙褂衣料用石青色,其他衣料有青、月白、品蓝、鹅黄、绛、驼、湖等。米珠龙袍依规定的面料用色,缀绣色彩丰富的纹饰,刺绣纹样由各色绣线、米珠、珊瑚、料珠和谐完美的组成。晶莹洁白的米珠,主要绣制龙袍上的龙纹、宝珠等部分,少量绣云、鹤或花卉纹样。
龙袍上华美的纹样是象征和显示身份地位的符号,具有特定的含义。皇帝龙袍有龙纹和十二章纹,其他吉服龙袍或龙褂的纹样则更加丰富,有夔龙、海水江崖、寿山福海、灵仙祝寿、蝠喜、鹤、兰花、玉兰、牡丹、梅竹、海棠、天竹等各种花卉和几何纹样。如“清光绪明黄缎缉米珠绣彩云金龙纹龙袍”,是一件清皇后穿着的吉服龙袍,面料为明黄色素缎,湖色寿字云纹暗花缎里,石青色接袖。其衣身主体纹样为象征王权威仪的龙纹,采用白色米珠、红珊瑚珠和蓝、绿色料珠缉绣;表明等级的标志性符号十二章纹(清代典籍中只有皇帝龙袍才可饰十二章纹,此袍较为特殊)、表现祥瑞含义的云纹、寓意“一统山河”“万世升平”的“海水江崖”等纹样用五彩丝线绣成;带有吉祥祝福含义的寿字、喜纹、蝙蝠、方胜和盘长纹等用红珊瑚珠缉绣;体现福寿绵长不断之意的万字曲水纹以盘金绣方法绣出,作为袍身的地纹,整件袍服纹样丰富、色彩艳丽、绣制精美,是清代帝后龙袍的经典案例。
在龙袍(缉米珠绣龙袍同此)的用色、纹样、形制和穿戴搭配等方面都各有典制规定,不得擅用。《钦定大清会典图》明确了各种吉、礼袍褂的制式,“皇帝龙袍谨按本朝定制,皇帝龙袍,色用明黄,领袖俱石青,片金缘。绣文金龙九,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领前后正龙各一,左右及交襟处行龙各一,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立水,裾四开,棉袷纱裘各惟其时。”皇太子龙袍“色用杏黄,领袖俱石青,片金缘。绣文金龙九,间以五色云。领前后正龙各一,左右及交襟处行龙各一,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立水,裾左右开,棉袷纱裘各惟其时”。皇帝与皇太子龙袍的区别在于用色不同,以及是否列十二章,立水的宽窄也不同。皇太后和皇后的龙袍“色用明黄,领袖俱石青。绣文金龙九,间以五色云,福寿文采惟宜。下幅八宝立水,领前后正龙各一,左右及交襟处行龙各一,袖如朝袍。裾左右开,棉袷纱裘各惟其时”。[10]文中对其他各等龙袍都作了图文并茂、详细具体的规定(图1)。
图1 《钦定大清会典图》中部分礼服和吉服图及规制
在清代的不同时期,典籍所记录的龙袍典制规定略有变化,主要体现在形制、用色和纹样等方面。另外在具体穿戴过程中,帝王亲宠赏赐、王室后妃僭越避礼的状况也时有出现,所以在后世所见龙袍、龙褂和件料实物藏品中,除典制规定内样式龙袍外,也有僭越礼制规范的龙袍藏品。
米珠又称“细珠”或“吉珠”,由于米珠非常细小,要绣满龙袍上的龙纹或其他主体纹样,通常需要耗费数万颗才能完成,其刺绣技艺、缉珠工艺、珠饰布局、色彩搭配等,既要契合服制要求,又要体现出刺绣工艺的精湛。
缉米珠绣的主要材料为珍珠,装饰龙袍时,通常还会搭配少量的珊瑚珠、料珠或其他珠类。千百年来,珍珠成为宫廷帝王后妃服饰中皇族威权、华丽富贵的必备饰品。通常珍珠按颗粒大小装饰衣物,颗粒越大越稀有,价值也越高。米珠则指颗粒最细小的珍珠,据史料记载缉米珠绣龙袍中米珠的颗粒直径多小于2 毫米,如现藏于故宫的清乾隆“蓝缎满绣孔雀翎地珍珠珊瑚绣云龙福寿吉服袍”,“龙身、鹤、蝙蝠是米珠穿珠绣,小的米珠直径不到1 毫米,大的米珠直径约1.5-2 毫米”,[11]149-150此袍所用米珠颗粒饱满均匀、缝制针脚细密整齐,如此高超的艺术和工艺水平确非一般工匠所能为之。
我国以珍珠为饰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周文王于髻上加珠翠翘花,傅之铅粉”,此说被清康熙年间陈元龙在考订事物起源沿革的《格致镜原》一书中记载下来,说明早在3000年前就有以珍珠妆饰发髻之说了。[12]战国《尚书·禹贡》中记载贡品有“淮夷蠙珠”,[5]153西汉《史记·货殖列传》卷一百二十九中提到“江南出柟、梓、姜……玳瑁、珠玑”,[13]西晋泰始年间(265—274),由于珍珠的需求量多,采珠艰难,为了保证统治者用珠,“吴王孙皓实行禁珠,并在南康、营盘、福成设立珠官县,只准官方收取珍珠,不准民间贸易”。[14]优质珍珠长久以来被王公贵族所垄断,其中“大品”“珍品”和“珰珠”等,都格外珍稀且价格昂贵,形状不规则且色彩不佳的走珠、滑珠则往往被研磨后作为药用或美容之用。用于衣裙绣缀的米珠,虽然颗粒极小,但品质需求饱满圆润、色泽晶莹、珠粒均匀,又因用量颇大,亦十份珍贵难得。
珍珠多用于衣被、首饰、冕冠和鞋履等装饰,如“珠簪”“珠履”等。绣缀在衣装袍褂上也是常见的装饰手法。《汉书·霍光传》“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15]这里的珠襦,指用珍珠串缀而成的短袄,特指华贵的礼服。唐代的《通典》和《杜阳杂编》上都记载了用珠翠绣缀的衣被例子,如《通典》记载的“炀帝大业六年……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自海内凡有伎艺,无不总萃。崇侈器玩,盛饰衣服,皆用珠翠金银,锦罽绣。其营费钜亿万”,[16]描述隋代艺人穿着珠翠镶缀衣着的情景。《唐人说荟》录有唐代冯贽《南部烟花记》中所言,“绣裙,梁武帝造五色绣裙,加朱绳真(珍)珠为饰”,可见用珍珠绣缀服饰在隋唐之前已经达到成熟阶段。
在出土的实物以及藏品中,已见有唐代的珠绣品。如现藏于大英博物馆、从我国新疆伊犁出土的“唐代刺绣弘忍像”,是用锁绣的方法刺绣忍冬纹样,并将珍珠绣缀出主体图案,绣品奢华富丽。[17]另有一件是“红地缀金珠绣织物残片”,将一片褐色绢(背衬淡黄绢)缝合在红色的菱纹绮(背衬本色假纱)上,用金泡饰在菱纹绮上缝缀出“四方连续的圆圈纹,每一圆圈内径在6.5-7.2 厘米之间,圆圈内正中央缀多颗小金泡饰(直径约1.8-2 毫米),形成四瓣花纹,四瓣花周围用黄色丝线以锁绣绣出四枝忍冬叶纹,再沿忍冬叶纹路将用细线穿好的珍珠盘、钉其上,每隔一珠钉一针。该工艺属我国传统刺绣法的一种,又称‘钉绣’‘珠绣’,其所用珍珠大小不一,大者直径约2.5毫米,小者约0.7 毫米。在大圆圈之间的菱形空隙中,也以锁绣而后钉珠的方法填以四瓣花纹。”褐色绢片上缀金、珍珠的工艺与上一片相同,“以珠串围成边长约10 厘米的方框,内填一金泡饰(金泡饰直径约2.5厘米)、珍珠组成的相对的两组塔形纹,塔形纹中部饰以曲线几何纹。我国文献中常见显贵着‘珠服’‘珠襦’的记载,上述这件缀满金泡饰、珠玑的织物,是当时十分珍贵豪华的衣料”。[18]这两件出土的珍珠绣文物,是一千多年前我国珠绣工艺的艺术珍品和实物例证。
明代以降,珍珠作为衣饰愈加受人喜爱,《明太宗实录》卷一中记有“亵衣皆饰珠绣”, 亵衣一般认为是古代女子的贴身内衣,在亵衣上加饰珠绣的例子并不多见。另在《清代野记》里描述有明代遗留至清代的皇宫府库中,有珍珠帐幔、嵌珠如椒的宫人绣履等。明代龙袍存世实物比较少,缉米珠绣龙袍更是寥寥无几。
清代皇家对珍珠宝石的使用与衣冠一样制定了严格的等级规范,同样不得僭越。形体硕大、饱满圆润的东珠通常用于朝冠、朝珠、手串或耳饰等,而装饰在衣装服饰上则多为颗粒极其细小的米珠。清代因缉米珠绣品类甚广,米珠的用量大大超过了前朝,涉及服与饰的方方面面。除帝王后妃吉礼服中的袍、褂外,常服中也多有使用,另外还有缉米珠绣的披肩、鞋靴、巾帽、荷包、表套、扇套和眼镜套等,足以看出清朝王室贵族对珍珠的喜爱程度之深。
我国古代天然珍珠的产地,主要有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珍珠品种也以沿海的海水珠、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太湖地区所产的淡水珠居多。《尚书·禹贡》《汉书》《周易》等许多史料都有河蚌产珠的记载。由于珍珠深受历代王室贵族的喜爱,所需数量巨大,珍珠采集逐渐成为官方和民间的一种专门职业,也成为相关地区采珠者的一种谋生手段。
在技术能力落后的封建社会,采珠方法原始而危险,过程非常艰辛,采珠人不仅需要承受海水的压力,还要避免水下作业时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宋代《岭外代答》记载采珠法:“合浦产珠之地……蜒人没而行蚌,剖而得珠。取蚌,以长绳系竹篮,携之以没,既拾蚌于篮,则振绳令舟人汲取之,没者亟浮就舟。”[19]采珠人戴着极为简易的呼吸管潜入水中采蚌,拾到蚌后将其放入随身携带的系着长绳的竹篮并摇动绳索,船上的人则急速将其拉出水面。采珠人出水后要速用煮热的毛毯裹在身上以防冻死。那时条件极为简陋,保护措施也不完备,采珠人葬身鱼腹、深海缺氧或寒栗而死也是常事。
到了明代,采珠的方式有了改进,从徒手取蚌到使用采珠工具、呼吸管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采珠人的伤亡。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以图文的形式描述了《没水采珠船》的采珠方法,采珠船落帆停泊在海面之上,一人手持用于抵御波涛漩涡的草席站在船头,上有“掷荐御漩”的说明文字,三人手扶收放绳索的绞车立于船尾。两人嘴里咬着呼吸管,一手挎采珠篮、一手抓住与绞车相连的长绳下到海里,作潜水采珠的准备。这里,“凡没人(指采珠人)以锡造弯环空管,其本缺处,对掩没人口鼻,令舒透呼吸于中”,虽然并不清楚这种呼吸管的工作原理,但比前代有了很大的进步(图2)。[20]
图2 《天工开物》中《没水采珠船》的采珠方法
清朝政府对珍珠的采捕实行垄断政策,一切事物均由皇家内务府负责,不允许民间个人采捕和私藏。采珠季节,由水师营派采珠船安排人手专营采珠。采珠技术在明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使用特制的铁拔和网采取珍珠。采珠人将船停在海面上,以铁物坠网,用铁拔拔珠蚌,拉网入船,回到岸上剖蚌取珠,这种方法可减少采珠的风险。
取珠后为珍珠钻孔也绝非易事。古代工匠发明了多种简易的钻孔工具,其中通常采用木工或玉石钻孔的方法:首先将珠子夹在固定器中,然后用古老的木钻对准珍珠来回拉动,慢慢将珠钻通。木钻由钻杆、钻头、横木、惯性轮、绳子等部件组成,其尺寸根据所需钻的孔而设。钻孔时先将钻杆垂直于钻孔位置,然后将绳子围钻杆绕上多圈,横木会随钻杆渐渐上升,拉动横木至最低点,基于惯性轮的作用,加上用手力上下提、按,让绳子继续带动钻杆旋转,直至将孔钻好。对大型珍珠而言,这种钻孔方法操作时较为简单、便利,但给直径仅0.5-2 毫米的米珠钻孔,其难度超乎人们的想象。据专业人士分析,即便使用现代高科技激光技术给如此小颗粒的珍珠钻孔,成功率也非常低。由此可见米珠钻孔技艺,充分体现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工匠精神。
缉米珠绣龙袍是绣有极细珍珠的龙袍,通常是在袍料上,采用缉、串等绣法,将米珠绣在龙纹、云纹、花草纹、福寿字或少量海水纹上。由于米珠的颗粒非常细小,要绣满一件龙袍的纹样往往需要大量珠粒,几千粒到数十万粒不等。笔者选择了代表性实物图例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探索清代缉米珠绣龙袍的纹样布局和艺术特征。
从服装的装饰形式上看,缉米珠绣的纹样依照袍服典制布局,严格按照不同场合着装,规定细致而具体,不得随意穿用(图3)。
图3 米珠缉绣龙袍龙褂的纹样布局分析
《钦定大清会典》中记载了部分礼服和吉服的规制,表明纹样的内容和布局有具体的要求,如“石青色缎缉米珠绣四团云龙夹衮服”,属于礼服类,其色用石青,造型为圆领、对襟、平袖、直身式,缀铜鎏金錾花盘扣五枚。纹样为四团五爪正面金龙,两肩前后各一,其章左日、右月,前后两团绣万寿篆文,间以五色云。龙纹用数万粒白色米珠串绣,珠粒颗颗均匀饱满,平整细密,立体感强,凸显庄重威严感。
“明黄色缎绣缉米珠云龙十二章纹夹龙袍”是皇帝的龙袍,属吉服类,又称“彩服”或“花衣”,在元旦、万寿、冬至等重要的吉庆场合穿着。依制用明黄色,领袖俱为石青,片金缘。所绣纹样为九条金龙,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龙的布局为,领前后各饰一条正龙,左右及交襟处各饰一条行龙,两袖端各饰一条正龙。所列十二章具体为:两肩外左日右月,星辰饰胸前,山饰后背;黼饰前胸左,黻饰前胸右,后为华虫与龙;宗彝、水藻饰于下摆前,粉米与火饰下摆后。通身间绣彩云、蝠及寿字,下幅饰八宝江崖立水纹。
“石青色缎平金彩绣缉米珠八团龙袷褂”,此褂为清代皇后吉服褂。依制色用石青。基本款式为圆领、对襟、平袖、裾后开。绣纹五爪金龙八团,两肩前后正龙各一,襟行龙四。下幅八宝立水,袖端行龙各二。袍上缉米珠绣龙纹分布为:前后身胸前和两肩各绣一团米珠正龙纹,前后下襟各绣两团米珠行龙纹,共八个直径为29cm 的团龙纹,另外在两袖端处各绣两条米珠行龙。其缉绣特征为:在石青色缎地上用米珠绣龙纹和龙珠纹,蓝、绿等色料珠绣龙须、龙麟勾边,红色珊瑚珠绣龙脊、龙鳍、红喜字、蝙蝠和流火纹。按龙头纹样的结构,用红色珊瑚珠绣出龙鼻、龙口和龙耳,蓝色和绿色的料珠绣出龙须,龙眼用两颗大珍珠表现,龙面部分用白色的缉米珠绣,以丝线串珠后,隔几粒钉一针,布满画面。正龙威严神武,行龙栩栩如生,龙鼻朱红,髯须较短,排列整齐有序。三蓝绣海水江崖和云纹。整件龙袍的纹样丰富精美,结合了多种刺绣针法,工艺精湛,布局均匀,表现出清代龙袍装饰艺术的精美独特。
“串珠绣珍珠八团龙女袍”,是出土于赤峰市巴林右旗的康熙皇帝三女儿,序齿为二公主固伦荣宪公主的陪葬物,现收藏于赤峰市博物馆。依制,固伦公主、和硕公主等与皇子福晋蟒袍制同。皇子福晋的蟒袍“用香色。通绣九蟒”,而这件出土的吉服袍却是八团龙袍。据《清史稿》记载,康熙皇帝对荣宪公主宠爱有加,封她为和硕公主(皇帝庶女)的数年之后,又进封其为固伦公主(皇帝嫡女),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对女儿的重视程度。荣宪公主去世后,雍正皇帝专门派遣官员前往,操办了一场远超公主规格的葬礼,公主佩戴金制凤冠,穿着三层袍服,内层为丝绸素袍,中层为百蝶绣花袍,外层为珍珠团龙袍,这种规格在中国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这件龙袍用明黄缎作面(按制明黄是帝王所用,公主用香色),石青缎盘领,里料为白色暗花绮,圆领、箭袖。主要纹样为八团五爪龙,前胸、后背及两肩各有一团正龙,前后襟有四团行龙,八条形态各异的龙纹均由串珠缀绣,龙首威严,祥云缭绕,正龙首下绣一团寿纹,点缀山水,有云龙捧寿之寓意。龙袍的下摆绣有八宝立水,间以祥云。龙袍整体做工精细,雍容华贵。
缉米珠绣龙袍综合了多种刺绣技艺,除装饰龙纹的米珠、珊瑚和料珠用缉珠绣法外,其他纹样多使用各色丝线、金银线、孔雀羽线以及勾勒纹样轮廓的龙抱柱线,结合平金绣、盘金绣、打籽绣、纳纱绣等多种针法绣制,色彩瑰丽、珠光闪耀,继承了中国传统刺绣的审美情趣和技艺精华,形成了独特的宫廷刺绣艺术特色。
缉米珠绣主要分为两种绣法,其一是用绣线穿一粒米珠钉一针,一粒一粒钉满纹样;其二是先用绣线将米珠穿成一串,按纹样排列,再用丝线将米珠串固定,可按需要隔一粒钉一针,或隔几粒钉一针,将米珠钉满。通常一件米珠龙袍,要用五彩丝线将珍珠、珊瑚和彩色料珠,结合缉珠、串珠、平针、套针、平金等多种针法绣制,需要耗费大量的刺绣工时才能完成。
按照图4“明黄缎绣缉米珠缀金板珠石彩云金龙团寿皮朝袍”,这件朝袍属于礼服,为清乾隆孝贤皇后御用。依制,朝袍“色用明黄。披领及袖皆石青,片金缘……绣文金龙九,间以五色云,中有襞积。下幅八宝平水。披领行龙二,袖端正龙各一,袖相接处行龙各二”。[21]其缉米珠绣的特点为龙纹采用金线绣,云纹为蓝、绿、红和赭等色平绣,满身的“寿”字纹以丝线串连,缉绣米珠,袍服上下缘边均用三串米珠绣制,点缀珊瑚、翡翠、青金石、和绿松石等珍贵宝石。披领上的龙凤纹样用金线绣出,嵌以珊瑚、孔雀石等宝石。“孔雀羽穿珠彩绣云龙吉服袍” ,此袍为亲王所穿用,全袍以蓝缎为面料,圆领、右衽、大襟,马蹄袖,左右开裾。袍服缉绣方法与众不同,首先采用了“铺翠”法,用孔雀羽与绿丝线加捻后进行大面积铺绣,使吉服袍的外观显示出独特的光泽,体现了不俗的艺术效果。袍身上9 条龙纹的龙身、鹤纹和蝙蝠纹由极细的米珠缉绣而成,大些的米珠直径1.5-2毫米,小的米珠直径还不到1 毫米,在80 倍的三维视频下,可以清楚地看到缉珠采用的是串钉法。流火纹用的是珊瑚珠,大小如大米珠,一颗颗钉在纹样上。龙鳍、角、口、尾等采用揖线绣,仔细观察此件袍上各种绣法有数十种之多。[11]150-151吉服袍绣工精湛,华美绚丽,是清代织绣艺术中罕见的珍品。
图4 缉米珠绣龙袍龙褂的缉绣技艺
在存世的袍服中,没制成袍褂的袍料不在少数。“明黄缎地缉米珠绣龙袍料”,这件袍料是皇后在庆寿、节日和赐宴等吉庆时所用。依制为明黄色缎地,前后胸、两肩正龙四条,下幅及交襟处升龙五条,通身间饰蝙蝠、缠枝莲、桃实,寓意“万福万寿”; 两袖端及前后的下摆绣江崖海水、吉祥杂宝等纹饰。龙纹用极细小的米珠穿串绣制,龙头、龙爪处采用串珠满地铺绣,龙身上的麟片用串珠由少到多呈扇形层层增加,并用蓝色丝线绣出轮廓线,使每片龙麟都清晰整齐。袍料上的其他纹饰,用十多种彩色丝线、多种退晕方法绣出。整件袍料纹样灵动,配色典雅,缉珠匀齐,晶莹饱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明黄缎缉米珠绣彩云金龙纹龙袍”,此袍为慈禧太后所穿用,属吉服,基本款式依制为圆领、大襟、接袖、四开裾。形制和色彩表明其为清代皇太后或皇后穿用的龙袍,但其纹样却装饰了按清代典制规定唯有皇帝才可使用的十二章。袍身用盘金绣万字曲水地纹,龙纹用极细的白色米珠串绣,寿字纹用红色细珊瑚珠绣成。龙纹采用米珠缉绣,前后身和两肩各绣一条正龙,前后下襟各绣两条行龙,里襟绣一条正龙,共九条。领边绣两条正龙、三条行龙,左右中接袖处各绣两条行龙,两袖端各绣一条正龙。其缉绣特征为:正龙和行龙的龙头、龙身、龙爪和龙珠用米珠绣出,配以蓝色料珠绣出龙须、龙鳍和龙麟的勾边,绿色料珠绣龙须,红色珊瑚珠绣龙嘴、龙脊和火纹。龙纹之间用红色的珊瑚珠绣出红喜字、流火纹、蝙蝠、八宝等纹样,在明黄色缎、龙纹绣蓝白色海水江崖、白色米珠龙纹中,穿插满地红色珊瑚缉绣出的纹样,表达喜庆吉祥之意。龙纹、红圆寿字纹、红双喜纹和八宝纹等用白色米珠、红珊瑚珠和蓝、绿、紫、黄等各色料珠缉制。色彩丰富,纹样精美,绣工繁复,代表了清代刺绣工艺的最高水平。
缉米珠绣技艺历经千百年的发展演变,至清代已达到超群绝伦的程度。清代宫廷缉米珠绣龙袍按穿戴典制规定,在袍、褂的款式造型、纹样色彩、装饰技艺和象征寓意等方面,都体现出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装饰风格,并形成了一定的程式化特征。
综上所述,米珠缉绣龙袍的装饰艺术,主要有以下典型特征:
1.龙袍的纹样大多依照穿戴典制规定分正龙、行龙等各种龙纹。有的龙袍除龙纹外,还饰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藻、火、宗彝、米粉十二章纹,象征帝王至善至美之德。有的龙袍下摆排列着水脚和波浪翻滚的立水,之上立有山石,称为“海水江崖”, 寓意着“一统山河”和“万世升平”。龙纹间通常绣五色祥云、八吉祥、暗八仙、喜寿万字、灵芝、竹菊、水仙、牡丹、三多、蝙蝠和杂宝等纹样,寓意着灵仙祝寿、寿山福海、蝠绶绵长等吉祥含义,迎合了清代纹样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特点。
2.缉米珠绣的主体是龙纹、龙珠和少量的花鸟纹,笔者对8 款缉米珠绣龙袍和龙袍件料分析数据为:缉米珠绣龙纹7 例,兼绣福寿喜字纹5 例,兼绣花鸟纹3 例。所选用的天然米珠皆为珍珠中的上品,颗粒均匀圆润,串珠缉绣细密。再配以珊瑚和料珠,缉绣的纹样密实有序、构图严谨,纹样立体饱满、雍容华贵。
通过对米珠龙袍实例的具体分析,梳理出清代缉米珠绣的源流与发展脉络,米珠龙袍、褂穿戴规制与纹饰特色,进而探究其装饰艺术、文化内涵、刺绣方法和审美意蕴,其目的是对优秀的传统工艺,要“原汁原味”的加以继承,掌握其装饰艺术的规律和“核心技艺”,力求传承发扬这一精美瑰丽的民族艺术之精华,古为今用,通过时尚设计为人民大众的美好生活所用,在使用中活态传承缉米珠绣这门技艺,让“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