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怡玲(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六大子平台之一,在支撑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06 年,广西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广西科技文献平台)投入运行,平台综合汇集国内外大型文献数据资源,为本地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人员、科学研究人员提供文献服务。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科技创新对科技文献服务的需求越来越精准化和知识化,这给文献平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文献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在“十四五”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构建具有强大资源融合能力、大数据信息分析能力、高精深挖掘能力和多重知识可视化能力的集成文献平台,做好文献平台转型与升级,为广西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与科技情报支撑是亟须研究的问题,对于支撑广西经济社会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广西科技文献平台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资源不断完善,服务内容不断扩展,服务模式不断升级,现已成为广西规模最大、资源最全的科技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截至2023 年7 月30 日,平台文献资源总量达2.15 亿篇,总容量达55TB,共收藏电子书刊55 万册;拥有清华同方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万方数据、国研网、北大法意、尚维科技报告、EMIS 全球新兴国家商业资讯数据库、INCOPAT 科技创新情报平台等行业数据库和分析工具,资源种类涵盖学术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专利、科技成果、科技报告、电子图书、行业报告、法律等;平台累计访问量达166.9 万人次,原文下载量190.1 万篇。广西科技文献平台促进了广西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为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信息支撑。
(1)缺乏文献挖掘的工具和技术方法。广西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抢占科技创新的至高点是关键,这使得创新主体更加关注理论、方法、技术的预测,更加关注重点研发团队和人员的研究动向,更加关注热点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开展颠覆性的技术研判,深层次的文献信息需求使得科技文献服务必须向大数据挖掘、深层次分析等方向全面提升。目前,广西科技文献平台在大数据挖掘、知识管理、智慧分析、决策支撑等方面存在工具和技术方法的短板,制约了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向更深和更广的维度发展。
(2)缺乏用户行为分析画像工具。广西科技文献平台没有针对用户行为进行分类构建、标记,无法对用户进行跟踪分析、快速实现数据标签化。缺乏用户画像分析不利于定位目标人群,难以深入洞察用户、精准掌握用户的需求,使得文献平台服务质量提升受限,难以增加用户黏度。
广西科技文献平台的数据资源以采购为主,自建特色数据库和行业数据库相对不足,缺乏满足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专题文献资源,文献信息服务层次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尽管平台建立了食品、冶金、汽车、电子、生物等多个产业专题数据库,但这些数据库只是利用大数据挖掘工具自动获取的广西特色产业相关数据,不是真正意义上针对地区行业特色领域自行开发、采集、加工的具有专指性、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数据。
广西科技文献平台开放共享水平、层次和领域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开放式、跨体系、跨部门的共建共享服务体系还未形成,在资源共享、服务方面的协同能力仍需进一步完善。平台在跨系统、跨部门共建共享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相关管理办法、体制机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提速。平台成员单位多、工作任务重、业务量大、服务对象多元、服务方式多样,各成员单位从自身角度考虑和提供自主服务为主,还没有形成各单位相互协调、配合和沟通的有效工作机制。
随着科学研究进一步交叉融汇,多领域和跨领域研究不断涌现,贯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市场创新等领域的转换性研究及产学研结合成为重要的主流科技创新形态,交叉性、跨领域、多层次、知识化的科技文献信息逐渐成为常态化需求。如何在满足创新主体的普惠性科技文献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提供基于海量信息资源和大数据分析的深度信息产品成为必须要面对的新任务。目前,广西科技文献平台提供的科技文献服务主要以一次文献服务为主,二、三次文献服务不足,嵌入用户创新过程提供解决方案的服务不多,对产业专题数据库的科技文献挖掘利用不够,产品技术动向、专利分布、市场分布、产业政策综述等竞争情报产品还有待深入开发,与高端知识服务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在大数据时代,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 等信息技术深刻改变了文献平台的服务模式,一般的代查代借、参考咨询、原文检索服务已不能满足创新主体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常规文献服务开始逐步向多元化深层次转型。在新的形势下,广西科技文献平台的信息服务人员的深层次服务能力相对不足,具体表现在科研支持能力、数据分析与管理能力、用户需求分析能力比较薄弱,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和软件对各类数据资源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发掘数据中隐藏的价值和作用的能力仍是短板,提供深层次、针对性的竞争情报服务和决策支持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与发达省份相比,广西科技文献平台的信息服务人员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和运用相对较少,对数据资源进行有效组织和灵活应用的能力不足,产出深度知识服务产品的数量较少,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水平较低。
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对本地文献平台的财政经费支持力度较大,文献平台成员单位参与建设和共享的服务积极性相对较高,服务成效更为突出。广西属于西部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与国内发达省份相比,科技文献资源投入经费相对不足,投入方式以“后补助”形式为主。有限的经费资源和相对滞后的投入形式,使得广西科技文献平台在面向企业等创新主体开展个性化产业知识服务方面存在困难,同时也影响了科技信息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一是持续深化文献平台系统建设,提升文献平台的可靠性、易用性、适用性和拓展性,实现成员单位之间资源和服务的高度共享,形成强有力的文献平台服务网络。二是构建专业化的行业知识服务平台、信息检索系统等,帮助用户提升精准发现文献和便捷获取文献的能力。三是构建基于移动信息服务的手机文献服务系统,利用移动信息平台拓展信息服务范围。四是开发用户行为统计分析及可视化系统,通过引进和开发用户画像工具,实现对用户行为的统计分析,精准掌握用户需求,甄别用户使用偏好,根据用户偏好推送信息资源,从而为用户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文献信息服务解决方案。五是引进大数据分析工具,例如,Derwent Innovation 专利检索平台、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Gephi)、科学知识图谱绘制工具(TDA、SPSS)等,为知识服务提供强有力的工具支撑。
(1)建设广西特色产业数据库。一是以现有科技数据为基础,强化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围绕广西特色产业开展数据库自建开发,自主研发一批科技信息、产业研究、科技政策、专题视频等特色数据库。二是加强东盟科技文献资源建设,涵盖系列报告、统计数据、论文、新闻等地方特色信息的东盟经济科技情报专题数据库,重点突出广西科技文献平台的信息资源建设地域属性,提高平台服务国家战略的水平。
(2)加强灰色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灰色文献通常指不经赢利性出版商控制,而由各级政府、科研院所、学术机构、工商业界等所发布的非秘密的、不作为正常商业性出版物出售而又难以获取的各类印刷版与电子版文献资料。一是利用专业信息采集工具,对网络上灰色文献资源、开放获取资源等数据进行实时发现和采集;二是加强与科研院所、专业学(协)会等灰色科技文献发布部门联系,积极与国内外出版商及相关信息机构协商,通过购买、交换、赠予等渠道获取灰色科技文献资源;三是搜集加工通过正常出版渠道无法获得的咨询报告、博士论文、开放课件、开放代码、翻译文献、技术档案、非商业会议资料和政府资料等灰色文献,通过整理、加工,形成此类文献资源专题数据库,为广西科技创新主体的科学研究提供专业性、前沿性和创新性的文献参考。
(3)加强本地区科技档案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在现有科技成果、科技奖励、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项目、科技查新等地区科技特色档案资源基础上,对科技档案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挖掘形成有价值的知识,开发专题文献和特色文献资源,为科技创新提供深层次科技档案信息服务,提高科技档案信息利用效率和社会价值。
(4)加强联动资源建设。研究建立成员单位间文献和服务资源的共享标准,通过开发在线服务抢答系统、异构资源检索系统,共建联机目录、公共数据查询系统和数据库等形式,将成员单位特色科技文献资源有效整合、集成到文献平台系统中,提供统一的检索入口和服务调度,方便科技创新主体快速、便捷、高效地获取成员单位文献资源,补齐文献平台资源相对不足的短板。
按照“资源共建、开放共享、服务协同、互惠互利、公益普惠”的原则,建立多种形态的共建共享机制,包括协同开展知识服务、产业竞争情报研究、科技项目实施、科技创新服务等机制,有效促进成员单位间优势互补、工作协同,利用强大的整体优势为平台用户提供高质量文献信息服务。其中最核心的一点是要自上而下从政府层面对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机制进行顶层设计,真正发挥行政干预的作用,打破科技、教育、文化、财政等行政管理部门条块分割的限制,统筹规划建立统一、高效的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服务机制,明确共建共享单位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此外,进一步加强与广西各市级服务站在科技战略情报、产业情报、情报方法及技术等方面的协同创新,探索建立彼此间的资源共建共享、情报内容有机互补等合作机制。
(1)以服务党委政府决策为切入点,打造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智库。围绕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经济科技社会战略决策的需求,当好智库信息供应者。组织开展广西重大发展及相关战略研究,为广西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智力支持。为重点领域发展战略、科技政策与管理需求提供战略情报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为自治区科技经济的创新发展作出新贡献。
(2)以服务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打造服务产业发展行业平台。以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为导向,统筹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资源,打造服务产业发展行业平台。针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提供专业信息检索、研发专题信息分析、产业发展态势与竞争格局分析、专题动态快报等深度服务,帮助产业创新主体深入利用文献平台的资源、系统和工具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开展产业技术竞争情报研究,定期发布一批可操作、水平高、前瞻性强的研究成果,为广西的产业发展提供竞争情报支撑。
(3)以系列全程服务为抓手,打造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平台。以提供系列全程服务为手段,主动嵌入创新链、产业链,根据创新的不同阶段、产业化的不同过程,重点加强基于文献信息的产业竞争情报、新技术发展跟踪、科技创新论证、新产品开发等服务,构建科技信息需求整体解决方案。在为用户提供“想要的信息”同时,主动向用户询问一些具体问题,预测用户未来可能的需求,超越用户期望,提供“可能想要的信息”,实现服务的全程化和一体化。
一是加强知识服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吸纳高层次人才进入平台,培养、集聚信息技术、图书情报等相关专业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广西科技文献平台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二是平台的信息服务人员需要转变角色,从常规文献服务向多元化深层次服务实践转变。探索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科技情报研究所等院所或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开设情报方法、工具应用等培训课程,为平台信息服务人员提供前沿、先进、有效的方法理论支撑,提升服务人员数据检索分析能力。鼓励平台信息服务人员前往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或其他同类高等科研院所、国内领先的科技文献平台学习,对标先进,全面提升用户需求分析、大数据挖掘、文献综合分析、知识发现、智慧报告形成等能力。三是联合国内优秀的信息服务单位或平台定期举行研究情报挖掘、数据分析等主题报告交流活动,协同提升文献平台服务人员深层次分析能力和整体业务水平。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优化投入方式。广西科技文献平台的建设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地方科研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等特点,是支撑广西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升科技竞争力的基础信息平台。一是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凸显平台在服务广西科技创新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把文献平台建设提升到助推广西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度,列入广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划,争取自治区财政部门和科技主管部门加大地方财政预算投入与资金支持力度。二是优化财政资金使用,建立健全资金管理体系,避免资金浪费,同时将资金更多地投入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更新上,让科技知识服务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用户需求,更好地发挥平台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三是适度向符合广西科技发展特色的数据库资源倾斜,以便强化对广西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