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 红 徐 霞 杨顺龙
(1.安徽三祥技术咨询有限公司;2.江西财经大学)
城市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型城市逐渐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安徽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加快科技强省建设的新要求,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提升省内各城市创新能力,缩小区域创新水平差距,实现安徽省整体综合实力的提升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从文献上看,现阶段关于安徽省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基于县域和市域两个尺度,省域尺度研究的内容主要围绕创新能力评价、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等方面,在构建指标体系时欠缺对整体创新维度的综合考量,且研究时间较短。因此,本文以2012—2021 年安徽省16 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试图探索十年间安徽省城市创新竞争力的时空格局变化和区域性差异,并且探讨创新能力、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等因素对城市创新竞争力的影响。
通过梳理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研究,总结归纳出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维度:
(1)创新投入。资金、人才等创新投入是影响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和创新产出之间存在很强的正向关系,创新投入力度加大有益于创新驱动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2)创新能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通过新技术的研发、新产品的创造、新需求的引导,实现经济效益,促进城市持续发展。
(3)创新产出。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等创新产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城市总体创新能力。
(4)创新环境。创新环境是政策与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的统称,是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
基于上述分析并参考文献资料,本文构建了创新投入、创新能力、创新产出、创新环境等4 个一级指标,资金投入、人才投入、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知识产出、经济贡献、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生态环境等10 个二级指标,全社会R&D 经费支出占地区GDP 比重、R&D 人员数、有R&D 活动的企业数、R&D 研究机构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GDP 比重、专利授权量、发表科技论文量、新产品销售收入、人均GDP、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额、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额、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15 个三级指标。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 所示。
表1 安徽省城市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以安徽省的合肥市、芜湖市、黄山市、铜陵市、池州市、淮北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马鞍山市、安庆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亳州市和宣城市为研究对象,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2012—2021 年的《安徽省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16 个地级市的统计年鉴。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助SPSS 软件测算得到2012—2021 年安徽省各市创新竞争力得分和排名,如表2 所示。
表2 2012—2021 年安徽省16 个地市创新竞争力得分和排名
依据表2 的计算结果,得出2012—2021 年安徽省16 个地市创新竞争力排名变化趋势图,如图1 所示。
图1 2012—2021 年安徽省16 个地市创新竞争力排名变化情况
从图1 可以看出,安徽省各地市创新竞争力处于动态变化状态,波动幅度较大。合肥市、芜湖市创新竞争力水平发展相对稳定,2012—2021 年一直稳居安徽省的第1 名和第2 名,两市2012—2021 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也一直排名前两位,说明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和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马鞍山市、滁州市、蚌埠市3 个地市的创新竞争力水平一直处于安徽省前列,滁州市创新竞争力进步较为明显,从2012年的第6 名上升至2021 年的第4 名。安庆市、阜阳市、铜陵市、淮南市创新竞争力变动幅度较大。其中,安庆市、阜阳市的综合排名进步明显,安庆市从2012 年的第10 名上升到2021 年的第6 名,阜阳市从2012 年的第13 名上升到2021 年的第10 名。宿州市、亳州市、池州市等地市创新竞争力一直处于较低发展水平,排名靠后。
利用ArcGIS 软件的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各城市在2012 年、2015 年、2018 年、2021 年的创新竞争力得分按照高水平、较高水平、中等水平、较低水平和低水平5 个等级进行划分,描述城市创新竞争力的空间格局,如图2 所示。分析得出各市2012—2021 年的水平等级跃升情况,如表3 所示。
图2 2012—2021 年安徽省16 个地市创新竞争力空间格局演变
表3 2012—2021 年16 个地市创新竞争力水平等级跃升情况
(1)合肥市、芜湖市发展迅猛,成为安徽省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次增长极。合肥市作为省会城市,是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经济实力较强,坐拥优厚的科技创新资源,综合得分远远高于其他城市,成为安徽省创新发展的主要增长极。芜湖市近年来扎实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科技创新成果颇丰,在先进制造业发展、城市管理、营商环境优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很多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不断凸显,成为安徽省创新发展的次要增长极。
(2)皖东城市高速发展,成为安徽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马鞍山市、滁州市的创新竞争力水平一直处于安徽省前列。马鞍山市作为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的成员城市,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吸引各类创新资源快速集聚,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滁州市近年来充分发挥与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左右逢源”“双圈互动”的区位优势,吸引更多国内外产业资本和创新资源,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高标准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
(3)皖南、皖北城市发展低迷,呈现疲软态势。皖南、皖北地区的大部分城市创新竞争力得分一直处于较低发展水平,排名靠后。一是皖南、皖北地区城市远离合肥都市圈,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创新资源匮乏,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与其他城市的差距逐渐拉大。二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困难,例如铜陵市、淮南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创新动力不足,科技创新对经济转型发展支撑力不足。黄山市、池州市作为安徽省重要文旅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同时也存在着经济基础薄弱、城市知名度较低、整体实力不强等短板。
通过对安徽省16 个地市创新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一是安徽省各地市的创新竞争力处于动态变化状态,波动幅度较大,且与经济发展呈现正向反馈特征;二是安徽省城市创新竞争力存在空间异质性,城市之间差距十分明显,大致呈现“中部强、东高西低、南北较弱”的发展格局;三是安徽省目前尚未形成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核心发展圈,皖东地区发展强劲,皖南、皖北地区发展低迷,全省地市创新发展联动性较弱,合肥都市圈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1)持续加大科技投入
一是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构建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推动科研项目和经济管理改革,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加强科研人员经费保障,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二是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推动财政科技投入向研发活动倾斜,引导社会资本流入科技创新领域,放大公共财政投入的撬动效应。全面落实国家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设备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贯彻落实省支持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市级科技创新配套政策。
三是加强基础研究投入。优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布局,各地市围绕重点企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靶向施策,持续推进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和“赛马制”应急科研攻关,加强“从0 到1”基础研究支持力度。
(2)强化辐射引领联动
一是围绕安徽省发展的“一圈一群一带”思路,发挥合肥都市圈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创新竞争力水平低的城市协同发展,加强区域内创新资源共享,缩小城市创新竞争力区域差距。加快阜阳都市圈、宿淮(北)城市组群、蚌淮(南)城市组群建设,推动分片式融合发展,促进阜阳市、宿州市、淮北市、蚌埠市、淮南市联动创新,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依托皖江城市带串联芜马宣城市组群、安池铜城市组群,推进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宣城市等低水平创新竞争力城市发展,打造长三角重要的产业集聚带。
二是创新竞争力较强的皖东地区城市,应继续保持自身发展优势,加强与南京都市圈合作联系,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三是皖南、皖北地区创新竞争力水平较低的城市应完善促进科技创新、创新平台发展、创新主体培育、人才活力激发、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等政策,构建创新政策体系,打造产业生态圈,吸引更多高科技人才就业和高科技企业落地。
(3)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一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围绕地市主导产业,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需求,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和技术改造,强化工业基础,推动制造业整体迈向“中高端”。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等平台作用,全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是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建立以“用”为导向的创新要素融合新机制,进一步明确产学研用合作的工作重点和着力方向,拓展新技术、新产品市场应用空间,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合作模式,丰富产学研用合作内容,积极推进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建设,大力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积极构建技术战略联盟和协同创新体,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三是推动绿色创新发展。铜陵市、淮南市等资源型城市应加大对全市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优化产业布局,同时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打造全市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以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契机推进“双招双引”,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激发区域创新活力。池州市、黄山市等文旅型城市应充分发挥生态绿色资源优势,推进“开放+”,深耕“科创+”,坚定“旅游+”,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推动生态、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发展,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蚌埠市、淮北市、宿州市等传统工业型城市应强化生态环境治理科技支撑,加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